本報訊(記者 馬依釩)一場「解渴」的降雨終於來臨。8月27日,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我市多地利用有利天氣,積極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改善空氣品質。 8月27日早上,市氣象臺發布雨情信息:8月26日8時至8月27日8時,我市出現了中到大雨,部分縣區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氣,並伴雷暴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最大降水點位於固始縣黎集鎮101.4毫米。全市國家氣象站降水量分別為:信陽50.5毫米,息縣5.2毫米,淮濱49.6毫米,潢川26.0毫米,光山64.5毫米,商城46.7毫米,羅山8.0毫米,新縣13.1毫米,固始57.9毫米。 這場大範圍降雨少不了人工增雨的功勞。記者從市氣象局了解到,8月26日晚,我市平橋區等多地氣象部門在人工增雨現場一直堅守,緊抓有利天氣形勢,實施增雨作業。 人工增雨並非憑空造雨。記者了解到,人工增雨需要有利條件,通俗點說就是當降雨雲團正好過境時,想辦法把它留住、追上,利用移動式火箭發射系統,發射增雨彈,想辦法擴大降雨範圍,多下點雨。 據介紹,今年入夏以來,我市高溫少雨,降水量與往年同期相比偏少,正值生長期的水稻、玉米、花生等農作物頻頻「喊渴」。此外,連續晴天也對空氣品質造成影響。面對這種狀況,各縣區氣象部門根據天氣情況適時「追雲借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改善空氣品質。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近兩日,若有利天氣持續,人工增雨作業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