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次降雨為何雨量不均時間滯後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圖集

北京昨日局地降雨量達到大暴雨級別

本次降雨為何雨量不均時間滯後

12日,北京迎來入汛以來的最強降雨。23時,北京市氣象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預計至13日5時,海澱、豐臺、石景山、昌平的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將超過100毫米。

12日上午,北京基本在晴天中度過。11時,強降水回波才到達河北保定。直到中午前後,北京才下起分散性雷陣雨。12時至13時,降雨範圍有所擴大。石景山、延慶、懷柔、密雲和昌平也出現了降雨天氣,全市平均降雨量1.3毫米,城區平均降雨量2.5毫米。之後,朝陽、海澱等才見到成「建制」的降雨。但多數地區的降雨並未持續多久就停了下來,天空也幾欲放晴。這一停歇就到了19時,第二波降雨來臨。之後,降雨逐漸加大,截至22時,北京市平均雨量達大雨級別,房山、大興、豐臺、石景山、海澱、懷柔、順義等部分地區達暴雨級別。

12日11時至23時,全市平均降雨量48.9毫米,城區平均72.5毫米。其中,西南平均61.6毫米,西北平均44.7毫米,東南平均36.7毫米,東北平均29.7毫米。全市及城區最大降雨量均為石景山站,降雨量為134.9毫米。

記者了解到,根據降雨量等級劃分標準,24小時降水量大於等於10毫米的降水叫做中雨;24小時降水量大於等於25毫米的降水叫做大雨;24小時降水量大於等於50毫米的降水叫作暴雨;24小時降水量大於等於100毫米的降水叫作大暴雨。而隨著後半夜的降雨,北京城區降雨達暴雨級別是毋庸置疑的。

截至發稿前,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雷蕾指出,當前至後半夜本市大部分地區仍有大雨,局地暴雨,個別點大暴雨,並伴有雷電和短時大風。明顯降雨持續至今日2時,3-5時降雨自南向北逐漸減弱,8-10時自西向東降雨結束。最終,全市平均降雨量20~40毫米,南部及沿山一帶局地可能達到60~80毫米,個別點150毫米左右;最大小時雨強50毫米左右。

與降雨的姍姍來遲相比,北京從8月11日至12日,七項預警「高掛」,包括11日就發布的暴雨黃色預警、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山洪災害風險預警。昨日,本市還新發布了四項預警,包括洪水藍色預警、雷電黃色預警、大風藍色預警、暴雨橙色預警。(記者 解麗)

值守

92處易積水點均有交警值守

北京市交管部門昨日啟動高等級上勤方案,全員在崗在位,採取多項雨天應急交通保障措施。

12日8時啟動雨天一級上勤方案,重點在橋區、低洼地區、近三年92處易積水點段和158座下凹橋等點位,全部安排民警、清障力量、應急排水力量現場前置備勤;二、三、四環路橋下路口、易積水點段,全部安排民警定點值守;京港澳高速南崗窪路段等出現過嚴重積水的重要點段,安排專門力量值守。 (記者 趙加琪)

豐臺所有物業24小時值守

豐臺區房管局面向全區物業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物業企業、產權單位提前做好準備,24小時值守,有問題及時上報。檢查物資儲備,組織應急搶險隊伍,做好地下室、地下車庫防澇、排水等情況再排查,加強對公用設施設備巡查和維修,確保電梯、供水、供電、避雷等設施設備正常運轉。加強對室外廣告牌、太陽能、圍牆、外牆瓷磚、空調室外支架等安全隱患排查。(記者 蒲長廷)

房山6800名護林員把守進山路口

房山區防汛總指揮部於11日啟動暴雨黃色應急響應。17支駐區部隊,45支應急救援隊伍,共計4086人,隨時投入搶險救援。

對47處城市易積水點全部實施布控,涉及的道路橋梁設置安全導行設施,預置排水設備和搶險人員,一旦積水,確保以最短的時間恢復通行。對於進山路口全部設卡,6800名護林員、432名群測群防員分兵把守,堅決杜絕遊人進山。(記者 劉婧)

釋疑

雨量為何不均?

12日,北京市不同地區的市民感受大不相同:有的說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暴雨,有的說為何只下了幾分鐘,整體感覺落雨並不均勻。

對此,北京市氣象臺副臺長于波表示,昨日中午出現的第一波降雨,是在偏南暖溼氣流下出現的暖區降雨,是比較典型的華北降水過程。「北京主汛期降水集中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副熱帶高壓北抬。由暖溼氣流引發的暴雨,我們稱之為暖區暴雨,在華北夏天非常普遍。這種天氣的特點就是對流性非常強,局地性特徵明顯,並伴有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今天我們也同時發布了大風藍色預警。因此降雨的分布地很不均勻。」

同時,于波也指出,近日天氣悶熱、空氣潮溼,正是副熱帶高壓北抬集聚水汽的結果,「本輪降雨過後,暑氣會有所緩解」。

降雨為何姍姍來遲?

強降雨從上午推到14時,又延至晚高峰,最後變成入夜。對於本輪降雨給市民以「姍姍來遲」的印象,于波指出,實際上第二波降雨的主要降雨時段是19時之後,最明顯的降雨應該出現在22時至凌晨2時,「這一波降雨實際上是由於東移高空槽帶來的冷空氣與副熱帶高壓外圍的切變線帶來的暖溼水汽相結合而產生的明顯降雨。之所以會比預計的晚一些,實際上就是因為冷空氣走得慢了一些,在19時左右大部隊還停留在雄安!」

此外,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指出,華北地區降雨預報難點在於模式預報非常不穩定,「近一周預報落區一直在擺動,在強度上、位置上調整都非常大。以北京為例,這次強降雨過程白天的降雨和夜間降雨由兩個不同系統影響,暖區暴雨什麼時候下、下在什麼地方存在較強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把握難度很大。」(記者 解麗)

應對

排水集團:升級至防汛特級響應

12日12時41分,北京排水集團將防汛一級響應升級為防汛特級響應,出動大、中、小型搶險單元222組、車巡處置組34組、人巡打撈組140組,累計出動防汛人員3090人。集團還增派124名機關管理人員,前往現場負責部分道路雨水口清理打撈。

截至23時15分,集團防汛保障範圍內豐臺區京周路十中門前(長辛店北口)、張儀村北口、雲崗西路、大灰廠路,海澱區南沙窩橋、安寧莊西路、上清橋東南側、西客站東西隧道,昌平區育知東路,朝陽區金泰橋等10處由於雨強較大,道路積水30釐米以上,道路交通暫時中斷,截至發稿前還在進行現場處置。(記者 解麗)

水務:62處涉河涉水在施工程停工

北京市河道、水庫自8月11日12時起實施預洩調度。全市85座水庫均在汛限水位以下運行。市排水集團11座再生水廠於11日10時開始加大抽升處理,為上遊管網騰出排水空間36.3萬立方米。

監督指導62處涉河涉水在施工程(其中市級工程23處)於8月11日24時前全部停工清場,撤離人員設施,不遺留阻礙河道行洪的堆土、腳手架等攔河設施。8月12日12時前,排水集團、各區水務局要將易積水點位排水力量布控到位,做好排水設施巡查,及時清理雨水口,保障排水暢通。充分發揮河長製作用,加強河道堤防巡查檢查,確保遊人遠離河道。加強南水北調工程、漲水河段巡查防守,提前做好應急搶險和物資調運準備。(記者 解麗)

高速公路:積水超過27釐米將斷路

12日,為應對降雨給交通帶來的影響,首發集團安排人員24小時巡視高速路33個易積水點和48處重點巡視路段。首發養護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速公路積水如超過27釐米,將果斷採取斷路措施,確保人員車輛安全。值守人員會在恰當的位置提醒司機提前駛出積水路段,如果沒有辦法就近駛出,工作人員將打開高速路中央隔離帶引導司機掉頭。

首發養護公司養護部部長劉陽傑告訴北青報記者,公司已經提前對高速路橋梁雨水井等部位進行排查,確保各個泵站進出水口正常,雨水能正常排到河道。(記者 劉洋)

鐵路局:防洪防汛警戒等級升為紅色

針對雨情,北京鐵路局將防洪防汛警戒等級提高為紅色。昨天,北京鐵路局工作人員加強對2635處綜合視頻站電設備檢測,確保268處線路障礙自動監測報警系統(護路神)、527臺雨量計、8處下凹式隧道排水泵站設備穩定。機務部門密切關注線上機車運行狀態,備足備用機車。豐臺機務段成立機車質檢突擊隊,對段配屬的253臺機車撒砂(防滑)裝置、雨刷器等關鍵部位進行記名式二次復檢。

北京西工務段對豐沙線上行45公裡等防洪重點地段,安排人員24小時不間斷現場看守,段軌道車裝載防洪備料進行熱備待命。 (記者 王薇)

現場

首次啟用「水務大腦」水旱災害防禦系統

海澱:防汛調度僅需8分鐘

12日,北京出現強降雨天氣。海澱區首次啟動「水務大腦」水旱災害防禦系統,重點監控轄區內36個易積水路段,20餘個下凹式立交橋及70餘個重點關注點位。一旦出現道路積水等防汛事件,「水務大腦」可迅速報警,協助指揮調度人員科學決策。「水務大腦」啟用後,海澱區防汛調度指揮時間縮短至8分鐘。

12日14點01分,海澱區下起了大雨,田村北路鐵路橋下出現積水,瞬時達到10釐米。十分鐘後,積水深度增至30釐米,交通出現堵塞。與此同時,海澱區水務局接到預警,迅速通知水務搶險一隊。14點19分,搶險一隊抵達現場,啟動設備進行排水……經過近半小時的搶險處置,積水處理完畢,道路恢復暢通。

在這次防汛事件中,從出現積水、接到預警、派遣搶險隊,到抵達現場,用時僅僅8分鐘。反應速度如此之快,是因為海澱區「水務大腦」水旱災害防禦系統上線啟用。

12日下午,記者來到海澱區「水務大腦」指揮中心,眼前是一個碩大的屏幕,上面顯示出海澱區的實時降雨量、未來24小時預報降雨量、衛星雲圖、雷達圖等信息。據海澱區水務局副局長宋強介紹,海澱區擁有44個雨量站、24個河道水文站、44個積水監測點、萬餘個分布在河道及城區的視頻監控點,「水務大腦」將這些傳感器採集到的數據資源整合在一張網上,通過數據共享,對水庫、河道、蓄滯洪區、易積水道路、下凹立交橋等易發雨情點進行實時監測預警。

「你看,屏幕中央的海澱區行政區劃圖上,清楚地標記出每一處易積滯水點、下凹立交橋、排水泵站、閥門的分布位置,以及搶險人員所處方位。」 宋強介紹說,當出現道路積水等防汛事件後,「水務大腦」會在地圖相應位置上標記出來,顯示路段名稱並閃爍報警,通知指揮調度人員迅速決策。

據介紹,「水務大腦」通過兩種方式判斷道路積水情況。一是利用電子水尺,當水位超過一定警戒值時會自動報警,指揮調度人員結合攝像頭觀測現場情況,制訂搶險方案;二是在沒有安裝電子水尺的路段,「水務大腦」系統可根據實測降雨量、預測降雨量、公安交通數據等信息,自動計算權重值,模擬未來3小時降雨情況,從而推演出可能積水區域,淹沒水深、淹沒路段以及受影響人口,為精準防汛打好提前量。

此外,降雨結束後,水旱災害防禦系統將自動統計汛中雨情、水情、災情等信息,與前期模型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對比,對模型模擬結果進行檢驗。通過數據模型的模擬,指導新建雨水管線、翻建支管、增加雨水口、排水口清淤、防洪修復等工程的建設。(記者 王斌)

責任編輯: 薛濤

相關焦點

  • 北京昨日局地降雨量達到大暴雨級別 為何雨量不均時間滯後?
    北京昨日局地降雨量達到大暴雨級別  本次降雨為何雨量不均時間滯後  本報訊(記者 解麗)昨日,北京迎來入汛以來的最強降雨。23時,北京市氣象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預計至13日5時,海澱、豐臺、石景山、昌平的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將超過100毫米。  昨日上午,北京基本在晴天中度過。11時,強降水回波才到達河北保定。
  • 北京地區降雨特點
    降水變率大  北京市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和年際變化很大。據統計,北京市多年平均降雨585毫米,汛期(6月-9月)雨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85%,汛期降水又常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幾場大暴雨,極易形成洪澇災害。而春、冬等季降水量少,常常出現乾旱。旱澇交替發生。
  • 北京周末降雨量分布不均 主汛期降水量偏多兩三成
    北京市氣象局7月17日消息,預計7月17日-19日,北京市多雷陣雨或陣雨天氣,降雨具有間歇性、局地性、雨量分布不均、短時雨強大等特點。預計主要降雨時段出現在17日夜間至18日。最高氣溫30℃~31℃,最低氣溫22℃~24℃,大部分時間體感較舒適。
  • 北京迎入汛以來最大降雨 市民可實時查詢積水情況
    根據市氣象部門預測,此輪降雨將持續至20日夜間,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將達到60-100毫米,是本市入汛以來的最大降雨。此次降雨期間,百度、高德首次推出「積水地圖」,市民可實時查詢積水情況,規劃出行路線。  19日早7時30分,市氣象局發布了暴雨藍色預警信號。19-20日兩天有較強降雨,過程累計雨量將達「暴雨量級」,局地可達「大暴雨量級」,提示市民減少戶外活動,尤其山區要防範地質災害。
  • 數說7月來北京到底下了多少雨
    9日至25日,北京雨量達286毫米,半個多月下了半年的雨,是常年同期的三倍多,遠超常年7月總雨量。  降雨日數偏多 連續三天出現大雨  進入雨季的半個多月以來,北京降雨日達11天,接近常年7月總雨日。11雨日中有5天雨量達大雨級,1天達暴雨級。
  • 北京天氣預報:今天將有大到暴雨 預計降雨明天凌晨結束
    昨天,北京市氣象臺聯合中央氣象臺、河北省氣象臺、天津市氣象臺和駐京部隊相關單位進行了天氣會商,預報結論顯示,7月5日夜間至7日,京津冀大部分地區將出現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降雨初期對流較強,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此次降雨具有影響範圍廣、累計雨量大、短時雨強較強等特點。記者了解到,北京地區降雨的開始時間為7月5日後半夜,最強降雨時段出現在今天午後到前半夜,預計明天凌晨降雨逐漸減弱並結束。大部分地區過程累計雨量大雨到暴雨,西部山前及北部地區局地降雨量可達大暴雨。
  • 北京暴雨爽約 市氣象局專家是這麼說的
    雨量為何沒達到預期?今晨,市氣象局專家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一一解答。此次降雨雨量分布不均,全市平均降雨量為中雨;東部地區降雨量和短時雨強較大,累計雨量達大雨,局地出現暴雨。 其中,密雲、海澱、平谷伴有6至8級短時大風。
  • 北京特大暴雨持續58小時 降雨量突破2012年記錄
    北京下了兩天兩夜的雨昨天終於停了!這場降雨持續了58個小時,全市平均降水量達到103.1毫米,成為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  其中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密雲西白蓮峪,一小時降雨117毫米,超過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
  • 北京最新天氣預報:明天持續晴曬天氣,周日還有雷陣雨
    今天上午,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進入尾聲。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雷蕾介紹,受副高外圍偏南暖溼氣流和高空槽共同影響,12日京津冀地區出現區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本市大部分地區出現暴雨(≥50毫米),沿山一帶大暴雨(≥100毫米),伴有雷電和局地7至9級短時大風。
  • 北京暴雨到底有多大?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氣象專家解析京津冀地區強降雨天氣特點——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影響範圍廣、強對流天氣重  新華網北京6月21日電 中央氣象臺21日18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就北京而言,這次過程是以對流降水為主還是相對穩定的降水為主,與2012年「7·21特大暴雨」相比,有何不同?  熊亞軍:6月21日至24日,京津冀地區將迎來今年以來最強降水,其特點是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影響範圍廣,同時會帶來局地強對流天氣。
  • 9地雨量破歷史紀錄 未來三天8省區還將有暴雨
    >直接經濟損失28.8億元為什麼這次兩廣地區雨量會如此之強?超詳細的降雨時間表馬上奉上!天線兒挑選了一些詢問較多的省份重點說未提及的地方不代表不重要也要做好相關防範措施哦~廣東:未來10天雨勢有強和弱變化,10日、16日雨勢較大,有中雨以上量級的降雨。其他時間大部地區雨水或暫歇或減弱。
  • 雨量最大,持續時間最長
    本報記者 周青先 攝      本報8月19日訊(記者 王皇) 受熱帶風暴「溫比亞」影響,濟南市18日、19日兩天出現連續降雨,據預報降雨將持續至20日上午。其間,濟南市氣象局直接將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 颱風「安比」遠離 明起北京進「蒸籠」
    昨日降雨,人們在公交站候車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本報訊(記者  趙婷婷 解麗)受颱風「安比」影響,北京昨日普降大雨,通州局地出現暴雨。此次降雨具有持續時間長、雨勢相對平緩、雨量分布不均的特點。  颱風「安比」來勢洶洶,但並未登陸北京,距離北京最近的時候,差不多是昨天上午10點,在天津的東麗區,之後就持續向東北方向移動,離北京越來越遠。給北京帶來降雨的是「安比」的外圍雲系。北京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趙瑋解釋,在北半球,颱風是逆時針旋轉的,由於水汽充沛,它的外部會有一圈圈逆時針旋轉的雲系,這樣的雲系就是「颱風外圍雲系」。  外圍雲系帶來的降雨分布十分不均。
  • 北京最新天氣預報:明天午後到夜間局地有大雨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趙瑋介紹,受低渦天氣系統影響,今天白天,本市出現陣雨天氣,雨量以小雨為主,通州、朝陽、昌平、順義等局地中雨。據統計,27日08時至16時,全市平均2.7毫米,城區2.5毫米,西北部2.6毫米,東北部2.7毫米,西南部0.5毫米,東南部5.6毫米;最大降雨出現在通州北苑街道27.5毫米,該站14時至15時降雨24.3毫米。
  • 北京今晚或迎入汛來最大降雨,局地有冰雹多航班已取消
    預計,今天(13日)夜間至明晨,北京將出現全市性降雨天氣,雨量可達中到大雨,今天晚上雨勢將會加大,南部東部局部有暴雨,並可能伴有雷雨大風冰雹等天氣。此次降雨持續時間長、強度大,可能引發山體滑坡等災害,也將給明天早高峰交通帶來較大影響。
  • 北京地形地貌及汛期特點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端,東經115°20′至117°30′,北緯39°28′至41°05′之間,地處海河流域中部,東距渤海約150公裡。全市總面積16400平方公裡,山區面積10200平方公裡,約佔總面積的62%,平原區面積為6200平方公裡,約佔總面積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為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部和東北部為軍都山屬燕山山脈。
  • 北京平均雨量達到大雨級別,房山大興等地達暴雨級別
    北京市氣象臺最新消息,截至22時,本市平均雨量達大雨級別,房山、大興、豐臺、石景山、海澱、懷柔、順義等部分地區達暴雨。12日11時至22時,全市平均降雨量37.7毫米,城區平均49.0毫米,全市共127個站(佔總數22.9%)雨量超過50毫米,3個站超過100毫米,房山千河口達108.4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豐臺雲崗,21時至22時降雨61.2毫米。
  • 觀雲、追雨、盯圖,北京鐵路局39條線路修訂雨量警戒值
    「觀雲、追雨、盯圖」,7月15日8時起,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鐵路局」)轄區正式進入主汛期,主汛期將持續至8月15日18時結束,歷時32天。今年汛期,北京鐵路局開展「超常規」排查及應急處置。
  • 當白露與降雨相遇 快備好長袖吧
    當白露與降雨相遇 快備好長袖吧  「巴威」「美莎克」剛走 「海神」又來了  近期颱風為何攝影記者 孫海  9月7日迎來白露節氣,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俗話又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當白露和降雨相遇的時候,降溫自然是避免不了了。目前來看,受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的影響,從周一傍晚開始,一直到周三白天,咱們瀋陽都會是陰雨天氣。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近期颱風接連北上?
  • 9地雨量破歷史紀錄,未來三天8省區還將有暴雨,但是北方這些地區卻...
    來源視覺中國)監測顯示6月2日8時至9日14時貴州南部、廣西中北部、廣東中部和南部沿海湖南中東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部等地累計降雨量100~300毫米廣西北部、廣東中部和珠江口以東沿海等部分地區有350~500毫米廣西桂林和柳州、廣東惠州和汕尾局地達600~700毫米廣東惠州龍門縣局地最大點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