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到底有多大?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氣象專家解析京津冀地區強降雨天氣特點——

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影響範圍廣、強對流天氣重

  新華網北京6月21日電 中央氣象臺21日18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京津冀地區最強降雨將出現在21日夜間至23日,河北中部、北京及天津累計降雨量級可達暴雨,局地大暴雨,短時雨強較大。

  網上流傳的「六年來最大冷渦暴雨將光臨京津冀」,是真的嗎?北京會有超過2012年「7·21特大暴雨」的「特大狂風暴雨」嗎?記者連線氣象專家,一一為你解答。

  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 北京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熊亞軍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孫楠 吳婷 王美麗 新華網記者 郝多

  記者:京津冀將迎來今年以來最強降雨,怎麼衡量這個「強」字?就北京而言,這次過程是以對流降水為主還是相對穩定的降水為主,與2012年「7·21特大暴雨」相比,有何不同?

  熊亞軍:6月21日至24日,京津冀地區將迎來今年以來最強降水,其特點是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影響範圍廣,同時會帶來局地強對流天氣。

  對北京而言,整體上將達暴雨量級,累計降水量為60-100毫米,局地累計降水量120-18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為40-60毫米。今年以來,北京全市降水量僅62毫米,本輪降水很可能超過上半年的降水量,從累計雨量判斷,它的確將是今年以來北京最強的降雨過程。

  不過,無論是降水總量還是小時雨強,都不會超過2012年「7·21特大暴雨」。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7·21特大暴雨」是由於東移冷渦的影響,過程特點是「降水量大而急」;2016年的「7·20暴雨」是黃淮氣旋所致,過程特點「降水平緩,時間長」;而這次降水過程不是單一穩定的降水,過程初期對流活動強,中期平緩,後期有所加強。要謹防降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強對流天氣。

  記者:南北方同降暴雨,會對防汛抗洪帶來什麼壓力?

  方翀:華北地區遇到暴雨過程的同時,我國南方正在經歷新的一輪降雨過程。南北同時降暴雨,會給防汛抗洪帶來壓力,尤其是中小河流面臨洪水壓力,山區防洪能力較弱的水庫也面臨較大防洪壓力。

  從目前數據看,全國大部分中小河流沒有出現超警現象,只在太湖以及前期降水較多的福建等地出現了超警,總體來看防汛壓力並不是特別大。不過,長江中下遊、江南等地未來仍有降水,需要密切關注中小河流和山區水庫;華北地區迎來暴雨過程,尤其是北京西南部至河北一帶,要密切關注中小河流雨情汛情以及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

  記者:華北地區汛期通常集中在「七下八上」,今年的強降雨跟往年相比,時間上是不是提前了,是何原因所致?7、8月份華北是否還會出現更強的對流天氣?

  方翀:6、7、8月是華北地區雨季,6月是東北冷渦、華北冷渦的活躍期,此時如果遇到南方和海上水汽輸送比較好的情況,冷暖空氣在華北一帶交匯,就會出現強降雨。

  進入盛夏,尤其是副高北抬之後,熱力條件好,南方的水汽源源不斷地輸送,屆時也還是冷渦繼續活動的時期,所以會出現強對流天氣。因為強對流天氣的生成、消亡時間相對短,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合理安排出行活動。

  熊亞軍:北京6月21日至24日出現強降雨,並不能說和往年相比提前了。北京6-7月出現暴雨比較常見。根據北京地區20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的數據顯示,6月下旬最大日降水量歷史極值均超過50毫米,北部地區(密雲、懷柔等站)為暴雨量級,城區(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觀象臺)、南部地區(大興、房山、霞雲嶺)以及西部的門頭溝為大暴雨量級,東部地區的通州站超過了250毫米(281.4毫米,1998年6月30日),達到特大暴雨量級。

  記者:從目前預報看,降雨量和時長是否還有可能有改變?預報不確定性為何?

  方翀:從總體來看,降雨持續時間和量級與此前預報相同,但針對局地強對流活動,預報員將通過臨近預報進行滾動更新。降雨預報具有不確定性,一方面是因為預報員對大氣運動的理解和實際大氣運動機理有所偏差,導致數值模式不能百分百「描述」大氣變化;另一方面,數值預報是很複雜的方程運算,觀測數據哪怕只有很細微的偏差,都會在運算後被放大,因此,預報時效越長,偏差越大。這些因素導致幾天之後的預報和中小尺度雷陣雨的強度和落區預報難度增大。

  熊亞軍:這次降雨過程由低渦和冷渦系統所致。冷渦是指存在於中、高緯度地區,對流層中、上層的冷性的閉合低壓環流系統,其中心溫度明顯低於四周。低渦常指出現於大氣中的氣旋式低壓渦旋。在低渦區內常伴有較強的上升運動,假如水汽充沛,大氣又呈不穩定狀態,則低渦也可能產生暴雨。當前,低渦的位置和強度直接影響此次降雨的落區和強度,而目前來看,低渦系統的變化仍有不確定性,因此使預報難度增加。

  記者:目前有網友說,氣象部門官方出了兩份新聞稿,一份稱華北有今年最強降雨,一份說「特大暴雨是謠言」,請問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方翀:從科學的角度說,這兩份新聞稿並不矛盾。從目前預報來看,這次過程的確是今年以來京津冀地區最強的降雨過程。但累積降雨量為60-100毫米,在氣象標準上為暴雨量級,局地將達120-180毫米,是大暴雨量級。只有日降雨量超過250毫米才稱特大暴雨。目前來看,出現這種量級的可能性較小,所以「特大暴雨」的說法不準確。

  熊亞軍:對於預報員來說,降雨量級有嚴格的規範。但這次過程對流性強,局地會出現雷電、大風、冰雹天氣,會對中小河流、尾礦、水庫等帶來危害,不能因為不是特大暴雨就放鬆防範。

  記者:最新的預報為何?有何防禦措施?

  方翀:中央氣象臺6月21日18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京津冀地區的最強降雨出現在21日夜間至23日,河北中部、北京及天津累計降雨量級可達暴雨,局地大暴雨,短時雨強較大。

  北京地區21日傍晚到夜間,大部分地區有雷陣雨,以小到中雨為主,雨量分布不均,局地短時雨強較大,並伴有短時大風或冰雹。最強降雨時段出現在22日白天到夜間。23日至24日仍有陣雨或雷陣雨天氣。大部分地區過程累計降雨量級可達暴雨(60-100毫米),西部山前及東北部地區雨量大,局地可達大暴雨(120-18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40-60毫米。

  強降雨天氣將導致低洼地區和部分路段出現道路積水,對22日至23日早、晚城市交通將造成較大影響;同時伴有雷電、短時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請注意防範;降雨期間需遠離山區、河流、水庫、旅遊景區和建築工地等危險地帶;需注意防範山區強降雨可能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災害;持續降雨將影響冬小麥的收曬,請抓緊時間搶收及晾曬。

相關焦點

  •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2020年3月25日凌晨,渝中半島上空電閃雷鳴。記者今(25)日採訪了重慶市氣象臺相關專家,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由於大氣不穩定能量快速釋放導致冰雹白天還是豔陽高照,晚上卻又出現了強對流天氣,這樣的天氣正常嗎?「是正常的。」重慶市氣象臺副臺長張焱告訴華龍網記者,春季天氣多變,出現類似的天氣並不算罕見。那昨晚的強對流天氣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一定是廣州人和雨有什麼特別的緣分,「我不上班,它不下雨;我不下班,它不下雨」,回個家太難了! ———我是科普分界線——— 下雨是不是真會「打卡」?我們一起來聽聽氣象局專家怎麼說。 廣州市氣象局專家解釋說,最近廣州經常有上班雨和下班雨,是有氣象上的原因的。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所以經常出現上班雨,與下半夜和早晨下雨比較多有關。因為下半夜高空輻射後氣溫下降,而此時地面氣溫又比較高,高空和地面有氣溫差,這種情況下就常常有雨。
  •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萬物有科學本報記者 付麗麗近日,一則「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的消息在網上瘋傳,加上多地氣溫驟降
  • 「電子手剎」和「機械手剎」的區別有多大?聽聽老司機怎麼說
    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生產汽車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但相應地,客戶對車輛的要求越來越多,需求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準車主們在選擇車輛時,並不僅僅重視性價比, 因為現在的車輛表面上確實價格低且價格高,所以好像非常划算, 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車的質量管理等實際上不太好,經常發生一些小問題, 此外,在進行更換維修時,更換零件等的價格有可能遠遠超過預想, 這樣,所謂低價高配,其實是一種噱頭。
  • 近期北京下雨為何如此「任性」?聽聽氣象局怎麼說
    最近北京的降水有點任性。北京市氣象局官方微博@氣象北京 近日在微博上為市民釋疑,聽聽他們怎麼說:可能大家已經了解到,近期多雨的天氣是由「副熱帶高壓」引起的。下圖中綠色箭頭表示「副高」外圍偏南暖溼氣流向北源源不斷地輸送水汽,導致處於「副高」外圍的北京水汽充沛,一旦有冷空氣侵入,就會下雨。並且「副高」的西進或者東退,均會對降雨落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這種天氣形勢下,會對降雨的預報帶來很大的難度。
  • 被鯨魚吞下肚後,人存活的機會能有多大?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對此,很多網友就比較好奇了,如果有人在海上不慎被鯨魚吞進肚中,那他們還會有存活的可能嗎?被鯨魚吞下肚後,人存活的機會能有多大?聽聽科學家怎麼說!而對於這個問題,一些科學家也是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鯨魚因為體型比較大,所以它們在進食的時候,所有到嘴邊的生物都是直接一口吞進去,但是因為鯨魚沒有牙齒,所以在進入鯨魚口腔內的一瞬間,並不會受到什麼致命的傷害。
  • 長期佩戴黃金和鉑金首飾,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害?聽聽專家怎麼說!
    長期佩戴黃金和鉑金首飾,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害?聽聽專家怎麼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長期佩戴黃金和鉑金首飾,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害?聽聽專家怎麼說!佩戴貴金屬首飾是否有害一直都是爭執已久的話題,不同的人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雖然並沒有強有力的證據,但是佩戴這些貴金屬首飾過敏問題確實是存在的,而且大多數的貴金屬首飾用的並不是純的,千足金和99銀都比較軟,在日常生活中有18K金、14K金、925銀等等,而鉑金、鈀金、銥金等等也常用首飾的加工主體,這些金屬長期的和皮膚接觸會產生的化學變化也是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的。
  •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湘潭市氣象臺氣象專家作出專業解讀。這次對流性天氣過程具有兩個特點:強度大,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冰雹都出現了;範圍廣,覆蓋了湘潭全市,其中湘潭縣易俗河鎮最大降水量達62.9 mm,韶山市瞬時極大風速達到18.6 m/s。此外,5月5日凌晨1點左右,湘鄉市慄山鎮、毛田鎮和虞唐鎮觀測到有冰雹發生,湘潭縣譚家山鎮棠霞村也觀測到冰雹,最大直徑約1.5cm。2點46分後,湘潭市強對流天氣結束。
  • 30%女性的腳都有這種病,快聽聽醫生怎麼說...
    30%女性的腳都有這種病,快聽聽醫生怎麼說...>不少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有這樣的一個困擾:大拇趾「外翻」>那麼拇外翻到底是什麼病?真的是經常穿高跟鞋才導致的嗎?男性就一定不會患病?
  • 氣象專家解析南方暴雨成因
    背後到底有哪些影響因素?藍藍天工作室記者採訪了多名氣象專家,為您詳細解析近期氣候。 上圖:7月12日,江西省廬山市鄱陽湖中的小島落星墩,僅留一寺一塔一亭露出水面。(韓俊烜攝/人民圖片)  副熱帶高壓偏強等大氣環流形勢,是直接原因 大氣環流形勢是導致南方暴雨的最直接影響因素。 今年我國南方的強降雨之所以一輪接一輪,間歇期非常短,與6月以來的大氣環流形勢密切相關。
  • 聽聽老人怎麼說!
    聽聽老人怎麼說,漲知識了人生自古誰無死,這句話是上輩人留下來的經典。雖然說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但每當聽到身邊有人去世,我的心都會有那麼一絲疼痛。就會想起他們在世的種種畫面。人死不能復生,我們要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 孩子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有關骨密度檢查,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做?這一點,我專門諮詢過一位專業的兒科醫生朋友,我們還是聽聽醫生怎麼說吧。從骨密度檢查的原理來講,孩子檢查不準醫生說,骨密度檢查的臨床意義重大,是判斷人體骨質疏鬆的一個重要方式。該檢查是通過骨骼透射的程度,來判斷骨密度的疏密。
  • 泥鰍到底要不要去除內臟?我們來聽聽大廚是怎麼說的!
    泥鰍到底要不要去除內臟?我們來聽聽大廚是怎麼說的!不然的話也不會有一種東西是這樣的說法呢,因為食物對身體的調養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我們各個身體器官的技能,在不同的季節當中,有著不同的一個小氧的作用,夏天的時候的各種各樣的水生物都非常的活躍,我們生活中也知道,在冬天的時候呢,我們能夠常見一些魚類,不像夏天所吃的水生物有著非常多的品種。
  • 氣象專家詳解近期南方暴雨
    來自中國氣象局7月13日的最新消息顯示:當天,我國南方多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而未來3天,西南部分地區還將有大到暴雨,甚至是大暴雨。一個多月以來,我國南方接連遭遇暴雨,多地降雨量刷新歷史紀錄,中央氣象臺更是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 人工智慧,聽聽「大咖」怎麼說
    人工智慧,聽聽「大咖」怎麼說 湖南日報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曹嫻 王晗 黃利飛 攝影 田超 如何開啟人工智慧的未來?
  • 2017年5月4日全國天氣預報:北方有強沙塵局地PM10破千 廣東仍有暴雨
    另外,今明天北方多大風天氣,西北地區一帶風沙起,內蒙古西部局地或有沙塵暴,公眾注意防範。  南方降雨明顯減弱 東北降雨增多  5月3日,陝西西安路面出現積水。(來源:新浪微博@西安網)  前天開啟的這輪降雨,昨天達到鼎盛時段,其中南方是強降雨集中地。
  • 暴雨為啥偏愛長江中下遊?這雨究竟得下到什麼時候?聽聽專家怎麼說
    國家防總已將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中央氣象臺也於昨天18時發布了今年首個暴雨橙色預警……這雨到底什麼時候能停?暴雨怎麼下來下去總繞不開長江中下遊地區?聽小編跟你說——怎麼又是長江中下遊?!其中,7月4日至7日,長江中下遊幹流沿線持續出現暴雨到大暴雨,累計雨量有100~250毫米,湖南西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300~500毫米,湖北黃岡局地超過800毫米。期間江西鄱陽縣蓮花山鄉日最大降雨量達538毫米(7日08時至8日08時)。
  • 合肥5維彩超 | 四維和五維彩超到底有什麼區別?聽聽丹鳳朝陽產科...
    同是彩超四維和五維的差別有多大,聽聽產科醫生怎麼說。   記得多年前還在用三維彩超,四維的出現讓大家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如今五維彩超時代的到來,無疑是對四維彩超的革新,對新生命的健康又多了份保障。同是彩超四維和五維的差別有多大,聽聽產科醫生怎麼說。
  •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今(25)日採訪了重慶市氣象臺相關專家,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由於大氣不穩定能量快速釋放導致冰雹白天還是豔陽高照,晚上卻又出現了強對流天氣,這樣的天氣正常嗎?「是正常的。」重慶市氣象臺副臺長張焱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春季天氣多變,出現類似的天氣並不算罕見。那昨晚的強對流天氣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 聽聽警察怎麼說
    聽聽警察怎麼說 2020-11-23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