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下班時,雨水準點「打卡」,還夾雜著一些雷聲,讓路人狼狽不堪。
雨天,再加上下班高峰期,分分就堵在路上無法動彈。
一定是廣州人和雨有什麼特別的緣分,「我不上班,它不下雨;我不下班,它不下雨」,回個家太難了!
———我是科普分界線———
下雨是不是真會「打卡」?我們一起來聽聽氣象局專家怎麼說。
Q:為何廣州的天氣如此任性,專挑上下班時間下雨?
廣州市氣象局專家解釋說,最近廣州經常有上班雨和下班雨,是有氣象上的原因的。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所以經常出現上班雨,與下半夜和早晨下雨比較多有關。因為下半夜高空輻射後氣溫下降,而此時地面氣溫又比較高,高空和地面有氣溫差,這種情況下就常常有雨。具體來說,即受海陸熱力條件差異影響,夜間廣東沿海地區在陸風維持階段是輻合區,在雷達上經常表現為與海岸線形狀和走向一致的降水回波帶,午夜生成,早晨最強,並隨著早晨南風加強北推,在上班前後影響廣州。
而下班雨的成因又有點不一樣。下班雨通常是夏季午後在熱力條件好的時候容易形成的對流雨。近地面空氣強烈受熱時,引起熱力對流運動,溼熱空氣在上升過程中,隨著氣溫不斷下降,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降水,這就是對流雨。
Q2:最近沒有颱風靠近廣東,為何降雨還那麼頻繁?
氣象專家解釋說,目前廣州處於後汛期,後汛期的降水不僅由颱風、季風等熱帶系統帶來,還由午後熱對流、海陸風等局地環流造成的輻合等因素帶來,而大家對颱風印象深刻主要是由於颱風經常會帶來大範圍持續性的風雨天氣。
但據統計,一般在後汛期影響廣州的颱風平均為2個,非颱風影響期間由午後熱對流、局地輻合等因素帶來的降水出現的次數反而會更頻繁,只是由於局地性比較強,常常被大家所忽略。
Q3:這種煩人的雷雨密集天氣,什麼時候能改善呢?
氣象專家給出了答案:7-9月是廣東省的後汛期,也是一年當中相對多雨的時節。所以這期間感覺雷雨密集是很正常的事情。
好消息是,進入10月以後,大氣環流有所調整,副熱帶高壓勢力減弱並南撤,地面冷空氣勢力加強,地面熱低壓逐漸消失,大氣水汽和熱力條件都比盛夏有所下降,廣州會進入相對少雨的季節。
好消息是,明起,雷雨趨於減弱。
而眼見中秋十一假期臨近,這也意味著,秋高氣爽,廣州最舒服的季節已經在路上了……
看完氣象專家給出的小科普,小夥伴們是不是又收穫了新知識呢?
———我是溫馨提示分界線———
遇到大風雷雨天,儘量減少出門,該留在學校的留在學校,該留在單位的留在單位。
如果留在室內,也別忘了緊閉門窗。
若碰巧在戶外,也別慌,不要在大樹下躲避雷雨,也不要在曠野中打雨傘,不要高舉球拍、鋤頭等物體。
快速開摩託車、快騎自行車也是不適合做的,還是應該躲在屋簷下,待雨小後再出動。
以上這些小夥伴都記住了嗎?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葉卡斯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蘇俊傑、邱偉榮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