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發的系列人工神經網絡晶片依次叫diannao(電腦)、dadiannao(大電腦)和pudiannao(普電腦)。2016年時,還有國外學者專門撰文分析這些漢語拼音名字背後的涵義。」「我們就這麼順便傳播了中國文化。」在第31期「SELF格致論道」講壇上,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雲霽分享的「中國芯」故事,引來了聽眾們的會心一笑。
26日下午,中科院舉辦「盛放40年」科學演講活動。來自人工智慧、量子信息、再生醫學、海洋科考等領域的中國科學家們分享了他們引領全球創新的科研歷程。
「過去我們總講彎道超車。但我認為,作為科技大國,不可彎道超車,必須創立新的直道,換道平行超車。」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王飛躍說。他的一席話令其他演講者共鳴不已。
「回望改革開放40年,中國崛起了聯想、曙光等企業。如今我們更多的使命,是打破總是跟蹤同行的現狀,去做一些引領學術前沿發展的東西。」陳雲霽說。他曾帶領團隊研製出國際上首個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晶片「寒武紀」,相關技術已經應用在數千萬智能終端上,被Science雜誌評價為深度學習處理器的先驅者和領導者。
在幹細胞及再生醫學領域領跑全球,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哺乳動物的孤雄生殖;發射首顆量子衛星、開通首條量子通信幹線、實現首次洲際量子通信——憑藉多個「世界首次」奔跑在量子通信的領域前沿;發起並開拓社會計算、平行智能、知識自動化等全新研究領域;首次揭示中部型厄爾尼諾事件對熱帶西太平洋環流的影響機理……
這些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動物所所長周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中科院海洋所副研究員、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首席科學家周慧等人講述的故事,生動詮釋了中國的科技人員正在如何拓展新領域、開闢新跑道,建立全新的話語體系。
本場活動由中科院工會委員會主辦、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承辦。「SELF格致論道」講壇是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中科院科學傳播局聯合推出的公益科學文化演講品牌,致力於精英思想的跨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