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衛星,為什麼火衛一未來會撞向火星,而月球卻在遠離地球?

2020-11-28 騰訊網

月球遠離地球這件事大家相比十分清楚,而且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可問題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為衛星在圍繞自己的行星公轉,為什麼有些衛星未來會被自己母行星的引力捕獲,或者撕碎呢?

離我們最近的鄰居火星,它有兩顆衛星,其中火衛一根據估計,在未來5000萬年以後就會進入火星大氣層,與火星發生碰撞。

它被火星引力撕碎的可能性很少,畢竟火星的質量並不是很大,產生的潮汐引力差應該不會把火衛一撕碎形成火星環。

但為何月球在遠離地球,而火衛一在靠近火星呢?下面就說下這個問題

人類其實關於月球距離測量的歷史非常久遠,在公元前3世紀一位著名的古希臘學者阿里斯塔克斯寫過這樣一本著作《論直徑與距離》。

其中就首次測量的月球的距離,方法其實非常簡單、精妙。你看,發生日食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月球在太陽的前面經過,有時會遮住全部的太陽盤面,有時會遮住一半,有時會留下一個金色的圓環。

根據日食古人就做出了這樣一個正確的假定,太陽與地球的距離要比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要大得多,而且我們可以遙遠的太陽光看作是一組平行線。

那麼當發生月偏食的時候,根據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我們就能知道,月球本身的直徑與地球影子的大小比例。

由於月球離地球非常近,因此古人也假定地球影子的直徑和地球本身也相差不多,然後根據地球的直徑(公元前3世紀埃拉託色尼已經算出)我們就能算出月球的直徑。

然後再測量月球在天空中的角大小(0.5°),根據簡單的三角函數我們就能算出月球的距離。當時阿里斯塔克斯得到的結果是397600千米。

現在看來這個數字還是比較準確的,它落在了現代測量數據363104千米和406696千米之間。

古人的智慧還是相當的牛,不過我們現在測量月球的距離不用這個麻煩,而且精度非常高。因為阿波羅11號任務的時候,在月球上安置了雷射反射陣列。

現在只要在地球上發射一束雷射,然後等待它被返回,來回所花費的時間乘以光速,我們就能算出月球的距離。

並且通過這樣精確的測量方法,我們還發現了月球在以每年3.8釐米的距離遠離地球。

其中的原因是因為潮汐引力的影響,因為地球自轉的速度要遠遠快於月球公轉的速度,而且月球的引力很容易會讓流動性很強的海水發生凸起。

月球在公轉軌道上總是會滯後於海水凸起的部分,所以地球的快速自轉就會拉著月球進行公轉,也一部分自轉的角動量傳遞給了月球的公轉速度。

月球公轉的越快,那麼它的軌道就會慢慢地遠離地球。

另一方面,如果潮汐落在月球後面,也就是說如果月球公轉比地球自轉快的話,那麼月球的公轉速度就會變慢,從而軌道就會下降得更低。

火衛一正是這種情況,它距離火星表面非常近,只有6000千米,因此它本身的公轉速度非常快,而火星自轉一圈和地球基本上差不多,因此火星的一天時長也和地球差不多。

但火衛一每一條就會繞著火星轉三圈,而且我們在火星上可以看到火衛一總是在火星的西邊升起,經歷四個多小時就會從東邊落下。

因此就像上文說的,火衛一總是超前於火星的潮汐力,那麼這個力就會導致它減速,而不是像月球一樣加速。

最終的結果就是火衛一在不斷地靠近火星,而月球在遠離地球。

不過由於火星表面沒有海洋,這個潮汐力還是比較小的,如果把火衛一放到地球軌道上,估計它很快會與地球撞擊,根本等不了5000萬年。

而且由於火衛一的體積、質量也非常小,只是一個長長27公裡、寬22公裡、高18公裡的外表形似土豆的天體,所以它對火星的自轉速度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月球則不同,它是一個已經達到了流體靜力學平衡的球形天體,質量是地球的1/6,對地球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

當月球在45億年前形成時,它離地球的距離非常近,估計只有現在的1/15,這時的地球一天只有大約6小時,轉得非常快。

當時滿月的亮度大約是現在的200倍,而在發生日食的時候,所造成的黑影幾乎相當於澳大利亞的面積。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特別的時代,天空中月亮大小與太陽的大小完全匹配。

而且由於月球繞地球的軌道是橢圓的,所以月球有時小一點,有時大一點。因此我們生活在唯一能同時看到日環食和日全食的星球上。

不過在數千萬年後,隨著月球距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將只能看到日環食了。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衛星,為什麼火衛一未來會撞向火星,而月球卻在遠離地球?
    月球遠離地球這件事大家相比十分清楚,而且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可問題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為衛星在圍繞自己的行星公轉,為什麼有些衛星未來會被自己母行星的引力捕獲,或者撕碎呢?離我們最近的鄰居火星,它有兩顆衛星,其中火衛一根據估計,在未來5000萬年以後就會進入火星大氣層,與火星發生碰撞。
  • 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火衛二
    >發現了火星的衛星。首先,他計算出火星至少有一顆衛星,當火星運行到與地球最近的時候,霍爾利用當時先進的美國海軍天文臺的望遠鏡發現了他們。火星的英文名叫mars,是以羅馬戰神的名字命名的。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所以,這兩個衛星的命名便以希臘戰神阿瑞斯的兩個兒子來命名,火衛一-福波斯,火衛二-德莫斯。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有的行星並沒有衛星,比如水星和金星就沒有衛星;有的行星擁有的衛星數量很少,比如我們地球,只有月球這一顆天然衛星,比如地球的鄰居火星擁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星我們地球雖然只擁有一顆衛星,但是個頭卻不小,月球的直徑達到了3476千米,在太陽系所有衛星家族中月球的個頭排名第五位,僅次於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和木衛一這四顆衛星。
  • 月球最終會逃離地球,看了火星的兩顆衛星,就能理解個中緣由
    大家好,我是李傑信,今天我將與大家繼續探索火星的秘密。地球有月球作為衛星,木星有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等79多顆衛星,土星更是有多達82多顆衛星,其中還有經常在電影中被提到的泰坦星。那麼火星有哪些衛星,是人類在什麼時候發現的,又有什麼特點呢?
  • 火星的兩顆衛星,未來都將不復存在,火星會陷入孤獨嗎?
    也就是月球,而我們的鄰居火星則擁有兩顆衛星,我們叫它們火衛一和火衛二。一般而言,行星的衛星產生主要有三種途徑,第一種就是原生的,也就是說衛星與行星一同形成,從誕生伊始,衛星就在行星的引力作用之下,圍繞行星運行。第二種則是撞擊產生,比如地球的衛星月球。作為一顆衛星,月球與地球的比例實在是太大了,體積超過了地球的1/4,如此巨大的一顆衛星,很可能本身就是地球的一部分。
  • 火星兩顆衛星極有可能來自小行星帶,而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的衛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有的行星並沒有衛星,比如水星和金星就沒有衛星;有的行星擁有的衛星數量很少,比如我們地球,只有月球這一顆天然衛星,比如地球的鄰居火星擁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星我們地球雖然只擁有一顆衛星,但是個頭卻不小,月球的直徑達到了3476千米,在太陽系所有衛星家族中月球的個頭排名第五位,僅次於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和木衛一這四顆衛星。
  • 火衛一的軌道每100年降低2米,它最終會撞上火星嗎?
    【ALENG 自媒體】6月8日早間自媒體專稿,太陽系的行星大部分都有一顆或者數顆衛星,像木星這樣的巨型氣態行星,它們的衛星數量甚至能夠到達幾十顆。作為在很多方面都跟地球非常相似的火星,也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火衛二(Deimos),火衛二也被稱為狄莫斯。
  • 為什麼我們的月亮會在火星的衛星落下的時候漂走?
    這段視頻聲稱火衛一由於潮汐力而越來越靠近火星,為什麼?顯而易見火星上沒有海洋去吸引衛星,那麼這是由於什麼導致的呢?物理學家:月亮使得它下面的行星物質向它靠近(還有離開,這就是為什麼有兩種潮汐)。 這在地球上尤其明顯,因為水可以比地面更自由的移動。
  • 火衛一和火衛二名字的由來跟神話有關?這兩個兄弟衛星的特徵如何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放眼太陽系,就會發現有很多行星擁有兩個或更多的衛星。你知道嗎?離地球很近的偏外側軌道上的火星就擁有Phobos和Deimos兩個衛星。就大小而言,月球的直徑是3500km,而它們的直徑還不足月球的1%,所以說它們是在遠古時期被火星吸引的小行星是其成因的有力說法。潮汐力會讓火衛一消失嗎?火衛一(Phobos)是太陽系眾多衛星中離主星最近的衛星。
  • 科學家發現火星曾經也有星環存在,那是一顆衛星的碎片形成的!
    雖然火星是太陽系中一顆較小的行星,但它卻擁火衛一和火衛二兩顆衛星,早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已經發現了火星,但它的兩顆衛星直到19世紀末才被發現,科學家認為這兩顆衛星是從數十億年前的一場火星碰撞中產生的,而且研究發現火星在經過那場碰撞後,竟在其軌道上形成了一圈星環,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火衛二的軌道會是傾斜2°的原因。
  • 最新研究指出:火衛一數百萬年後可能撞上火星
    火星上兩個非同尋常的隕石坑,可能是大約10億年前由一顆衛星裂開後撞擊所致北京時間10月28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火星上的兩個非同尋常的隕石坑,可能是大約10億年前由一顆衛星裂開後,撞擊到這顆紅色行星表面上形成的。
  • 小行星撞擊火星「拋出」火衛一和火衛二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的新模型顯示,火星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由一顆小行星撞擊火星表面拋出的碎片生成。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個確定碰撞大小和類型的自洽模型。西南研究院研究員羅賓·肯納普解釋說,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討論這兩顆衛星的起源。一個模型表明,它們可能由火星從小行星帶「偷來」;另一個則認為,它們由火星周圍的碎片盤形成。事實上,兩顆衛星赤道附近都有一個近乎環形的軌道,這為它們源於碰撞說提供了堅實證據。衛星由撞擊後產生的碎片形成絕非首例。
  • 哈勃望遠鏡拍到太陽系超小衛星火衛一 在未來將被火星摧毀
    浙江在線杭州7月25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金英磊)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不時地會向我們分享銀河系中靚麗風景。  事實上,火星一共擁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對火星這兩顆衛星的起源,人們長期以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這兩顆衛星是與火星同時形成的;有人認為它們是火星俘獲來的;有人認為是一顆較大的天體撞擊火星之後,散落到太空中的殘骸逐漸凝聚而成的。但前兩個模型都無法解釋火星衛星系統的特徵,最後一個模型雖然更加合理,但無法給出撞擊後形成衛星的細節。
  • 火星也有衛星,其中一顆最終會被火星「碾碎」,另一顆將遨遊太空
    大家好,我是李傑信,今天我將與大家繼續探索火星的秘密。地球有月球作為衛星,木星有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等79多顆衛星,土星更是有多達82多顆衛星,其中還有經常在電影中被提到的泰坦星。那麼火星有哪些衛星,是人類在什麼時候發現的,又有什麼特點呢?
  • 火衛一正走向「自我毀滅」!
    火衛一現正在逐漸螺線旋轉朝向火星,這與我們這裡的情況是截然相反的——地球的衛星是正在逐漸旋轉遠離地球。而最終,火衛一或者會因為火星引力誘發的潮汐張力日趨變大而徹底破碎或是砸到火星上。如果說土星的著名標誌是土星環,木星是大紅斑,那麼火星呢?或許很久之後,火星也會有自己美麗的行星環了。24日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上的一篇論文顯示,圍繞火星旋轉的兩顆衛星中的一顆,可能在2000萬年到4000萬年以後分崩離析,然後給紅色的星球「送」上一環。火衛一是火星兩個衛星中較大的一個,形狀像個土豆,距火星平均距離約9378公裡。
  •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作為衛星卻有主星的四分之一大,這正常嗎?
    月球為什麼會那麼大?地球的直徑是1.27萬千米,月球的直徑是3400千米,兩者差距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大!但如何和火星與木星與它們的衛星一比的話,地月系比例就太大了!火星直徑:6900千米,衛星:火衛一12千米,火衛二6千米木星直徑:14.3萬千米,衛星:木衛一3600千米,木衛二3100千米,木衛三5200千米,木衛四4800千米其它案例就不舉了,這地月系比例是1/4,木星系最大比例是1/25,這比例猶如最萌身高比,大家找的都是較小玲瓏型,偏偏地球找了個高大威猛的,這肯定有問題!
  • 火衛一和火衛二可以作為小行星開採的實驗品
    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兩顆衛星都很小而且不規則。與其說是衛星到不說是隕石,因為其質量和體積都很小,而且密度業很低,遠不及地球和火星上巖石的密度。火星這兩顆衛星都是由富含碳元素巖石組成的,據說業可能有冰的存在。
  • 未來火星:少個月亮多個環
    圖片來源:popularscience火衛一是火星的兩顆衛星中距離火星較近、個頭較大的一顆,它離火星的距離非常近,距火星表面僅有不到6000千米——相比之下,地球和月球間的平均距離足足有38.4萬千米。火星的潮汐力不斷將它拉近,使火衛一的轉速不斷減慢,軌道以每世紀1.8米的速度不斷縮小。
  • 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卻在遠離我們,它為何要遠離我們?
    在宇宙漫長的歲月之中,地球和月球形成了一股相互依存的關係,特別是月球的存在,對於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月球背面」這個詞,一個球型且自轉的天體為什麼會存在正面和背面呢?
  • 奔火|火星也有衛星嗎?
    作者:呂博瀚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衛星是指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可分為人造衛星和天然衛星。在太陽系內,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均有衛星環繞。月球作為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天體,就屬於地球的天然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