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村民草地裡撿到一隻鳥 林業局:是黃嘴白鷺

2020-11-22 齊魯網

  齊魯網濰坊8月18日訊(高密臺 譚美芹 單穎穎)近日,家住高密市大牟家鎮米家村的村民徐克亮撿到一隻奇怪的鳥兒,之所以說它奇怪啊,是因為全村人都不認識它。那到底是什麼鳥兒呢?

  大牟家鎮米家村徐大叔家裡,記者看到在一個一米見方的鐵籠子裡,有隻大家都叫不上名字的小鳥。鳥兒身長40釐米左右,白色羽毛,細長脖子,尖尖的長嘴足足有10釐米,小小的眼睛不停地向四周張望。

  徐克亮告訴記者:「這隻小鳥是自己外出幹活兒時,無意中從路邊草叢裡撿到的,以前沒見過這種鳥。它長的腿高,下面四個爪都是豆皮綠色,往上是黑色,嘴巴還是黑色,下面還是黃色,眼圈也是綠色的。脖子伸出來,連腿有八九十公分高。」

  當時小鳥陷到了草裡動彈不了,擔心小鳥可能是受了傷,徐克亮就把它帶回了家。這一帶回家,徐大叔每天除了幹農活兒又多了一項任務:抓魚。

  徐克亮說:「來家餵它饅頭,擺上饅頭它不吃。後來聽說這鳥可能吃魚,就開始抓魚餵它。」

  聽說徐大叔撿回一隻叫不上名兒的小鳥,左鄰右舍都過來看稀罕。對於這隻小鳥兒的身份,大家也都是眾說紛紜。徐大叔說,這隻鳥兒自己帶回來已經三四天了,雖然一直拿小魚小蝦來餵它,不過有時候看起來,小鳥的胃口並不太好。雖然自己不敢確定這到底是啥鳥兒,不管從外表上看,這跟自己以前在動物園看到過的白鶴長得有些相像。難道這是一隻白鶴寶寶?要是真是國家珍貴動物,該放就放,叫它回歸大自然。

  為了幫徐大叔弄清楚自己撿來的小鳥到底是什麼,記者來到了高密市林業局。高級工程師劉繼合在觀看了小鳥的圖像之後告訴我們,這並不是徐大叔認為的白鶴。

  劉繼合說:「該鳥屬於黃嘴白鷺,屬鷺科水鳥,主要以小魚小蝦等水生生物為食,也兼食螞蚱等昆蟲,主要生活在河灘水庫淺灘小溪等淺水區域。」

  記者了解到,黃嘴白鷺是鸛形目鷺科白鷺屬,是一種中型涉禽。外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腿偏綠色,嘴黑而下顎基部為黃色。它與白鶴的區別是白鶴個頭要大得多,並且白鶴的嘴和腿是紅色的。雖然不是白鶴,不過徐大叔撿到的這隻黃嘴白鷺也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劉繼合介紹:「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全球性瀕危野生動物,因此必須予以嚴格保護。在我省是夏候鳥,冬季要遷徙到江南生活。該鳥沒有受傷,體質很好,很適合放生,建議戶主在河邊等水生生物比較豐富的地方放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雲南「落難」被警方救助
    記者9日從雲南省怒江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一隻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在當地「落難」,獲該局民警救助。  5日下午,福貢縣森林公安局接到村民餘某報警稱在路邊撿到一隻沒見過的鳥,隨即趕往現場。圖為村民將黃嘴白鷺移交至民警 茶學華 攝  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
  • 經鑑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受傷白鷺「受傷白鷺已經移交林業部門送至蘭州動物救助保護站治療了11月9日,榆中縣清水驛鄉清水村的村民李先生等人聽到受傷白鷺身體好轉後,大家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原來,3天前在田間務農的幾位村民,發現一隻受傷的大白鳥後,趕緊帶回家救助,並移交到當地林業部門做進一步治療。經鑑定,該鳥為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記者從李先生拍攝的視頻和照片中看到,黃嘴白鷺有一身的潔白羽毛,其身體修長,雙腿、脖子、嘴巴和腳趾細長,腿腳和翅膀因傷無法起飛。
  • 廊坊一村民自家院裡撿到大鳥 竟是一隻白鷺
    長城網廊坊7月25日電(通訊員 段春輝 記者 趙文強)7月24日下午,廊坊大城縣有網友向記者電話求助,當天中午,他在自家院裡撿到一隻白鷺,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記者隨後聯繫了大城縣林業局,下午6點多,這隻白鷺被廊坊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接走。
  • 新疆邊境民警救助瀕危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民警對黃嘴白鷺受傷部位進行消毒。 王開鵬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20日電(王開鵬 陳春平)黃嘴白鷺身體纖瘦而修長,體羽白色,虹膜淡黃色,腿和眼先皮膚呈黃綠色,看上去十分美麗。9月20日,新疆伊犁邊境管理支隊霍爾果斯邊境管理大隊八十間房子邊境派出所民警成功救助一隻瀕危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當日下午17時許,該所民警在走訪中,村民糟謀告訴民警在自家地頭發現了一隻「白鶴」,身體纖瘦修長,白色羽毛,看起來十分漂亮。身體看起來很虛弱,像受傷生病了一樣。受傷虛弱的黃嘴白鷺。
  • 鶴壁村民河邊撿到一隻受傷的鳥 林業部門:這是一隻白鷺
    簡單處理傷口後的白鷺「這隻白色的鳥受傷了,飛不起來,趕緊找人來看看吧!」7月19日,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淇水灣辦事處王寨村的段先生致電稱,他的朋友當天下午在村子附近河邊撿到一隻受傷的鳥,由於鳥的雙腿都斷了,想找人救助。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對棲息地的要求較高,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據介紹,此項目是為了摸清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的分布情況,同時開展候鳥遷飛路線上的巡護和監測工作,用科學和系統的方法記錄廣東重要溼地候鳥遷飛的數據,
  • 廣東湛江首次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中新網廣州5月13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13日消息,廣東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在湛江某海島上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據介紹,這是湛江首次記錄到該種珍稀水鳥。黃嘴白鷺亮相廣東湛江海島。
  • 相隔十年,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
    ,黃嘴白鷺再次現身珠海。一個月內,共發現3隻黃嘴白鷺,這在珠海市鳥類監測歷史上也是首次。5月4日,調查人員途經橫琴島南灣的一片開闊灘涂,遠遠看到一群白鷺正在優雅地踱步、覓食。突然,迎面飛來一隻白色鷺鳥落在距離他們50米左右的有水灘涂,體型大小和白鷺相仿。「我們通過雙筒望遠鏡觀察發現,這隻白鷺頭上有如『辮子』的白色飾羽。它一個側身擺頭動作,閃現了黃色的喙。這難道是黃嘴白鷺?」調查人員小魚兒激動說道,「快拍!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 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野生動植物保護|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本號訊(9月25日)近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對棲息地的要求較高,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 時隔十年 廣東珠海再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在廣東珠海灘涂上棲息 張福慶 攝中新網廣州5月22日電 (程景偉 林蔭 陳什旺)據廣東省林業局22日消息,廣東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近日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鎮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時隔十年後珠海再次發現黃嘴白鷺。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飛翔的黃嘴白鷺(資料圖) 張福慶 攝飛翔的黃嘴白鷺(資料圖) 張福慶 攝中新網珠海9月19日電 (程景偉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9日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等單位,在珠海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並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
    光明生物圈【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日前,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在內的多個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了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nbsp&nbsp&nbsp&nbsp飛翔的黃嘴白鷺(資料圖)張福慶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珠海9月19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9日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
  • 市民街上撿到一隻白鷺 沒過夜就死了
    沒能救活白鷺,曾女士十分遺憾  閩南網12月5日訊 「這鳥長得實在漂亮,真是太可惜了!」看著死去的白鷺,曾女士不住地嘆息。前日下午,在泉州市區東海大街,曾女士的女兒撿到這隻白鷺,並將它帶回租房,白鷺雖然飛不了,但偶爾還能跳幾下。可是,它一直不吃不喝,昨日凌晨2時許就死了。  曾女士一家來自四川。她的女兒楊女士介紹,前日下午,一位老鄉開小車載她路過東海大街時,他們在路中央發現了一隻白鳥,「它好像被小灌木絆住了腳」。他們就將白鷺放到小車後座上,帶了回去。
  • 在廈門能見到350多種鳥類 黃嘴白鷺在廈門首次被發現
    為您列舉廈門珍稀鳥類排行榜前五名,它們分別是勺嘴鷸、黑臉琵鷺、黑嘴鷗、黃嘴白鷺、黑翅鳶。  4、黃嘴白鷺  在大嶝島上出沒  罕見程度:  從前有2000多隻黃嘴白鷺出現在廈門附近的海島上,但由於漁民不加節制地撿拾鳥蛋,如今在廈門海域已不多見,夏季僅有幾隻在大嶝島上出沒。
  • 市民撿到一隻鳥 它叫池鷺 是保護動物
    原標題:市民撿到一隻鳥 它叫池鷺 是保護動物    師先生撿到的池鷺   8月6日下午區杜曲鎮師家村的師先生,正在自家門口散步時,突然看到一隻尖嘴細爪的小鳥在草地裡掙扎,羽翼上沾滿了水漬。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 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廣東省內約有100隻。通訊員供圖活動內容包括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林蔭報導 9月19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受傷 民警精心呵護
    雲南訊:11月12日上午,家住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沿江街道莊家圩居委會的村民張先生,路過南盤江江邊時,發現江邊的大樹下有一隻大鳥站立不穩,也飛不起來,張先生立即撥打110報警。經諮詢專業技術人員,這隻大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翅膀受了外傷,精神不佳,疑似傷病,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為了不貽誤時機,做到妥善救護,沿江派出所民警顧不上吃午飯,立即與沿江獸醫站取得聯繫,將這隻黃嘴白鷺送到獸醫站對其身體進一步檢查。經醫生檢查,黃嘴白鷺無骨折和內傷,由於翅膀受到刮傷無法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