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混合雲存儲對於企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集成混合雲存儲對於企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Kurt Marko 發表於 2020-04-01 15:40:56

企業是否準備好使用混合雲存儲做更多的事情?人們需了解如何集成這種技術,並使所有硬體、軟體和服務有效地工作。

大多數企業都有某種形式的混合雲策略。但是,許多策略都是可以快速展現投資回報率的簡單項目。

諸如備份和長期歸檔之類的應用程式可以將原有的磁帶庫和異地租賃保管庫替換為AWS Glacier或Google Cloud Coldline之類的雲計算冷存儲服務,從而迅速獲得收益。他們通常使用易於理解的服務來替換需要技術升級的現有存儲系統,該服務提供了分布式的高可用性基礎設施;基於使用量的定價,以及所有雲計算服務固有的內置安全性。

企業混合雲存儲發展的下一階段需要將雲計算服務連結到現有應用程式,以提供內部部署基礎設施的擴展。這種集成的混合雲存儲方法要求私有系統和公共服務之間具有無縫接口,並且兩者之間的數據必須持續同步。目標是使雲計算成為企業容量的擴展,並為應用程式提供一個過渡區域,以使用更高級的雲計算資料庫、數據倉、分析和機器學習服務。

以下是集成混合雲存儲的各種用例、技術、硬體、軟體和服務的概述。

應用程式使用場景

分布式存儲平臺提供商Hedvig公司的創始工程師Gaurav Yadav將混合雲存儲定義為在內部部署數據中心和公共雲平臺混合運營環境運行的存儲。他將多雲存儲描述為跨多個公共雲分布的存儲,因此企業可以根據存儲需求選擇公共雲,並在需要時跨越這些雲平臺遷移數據。

混合雲存儲的優點之一是,它使企業能夠訪問複雜的數據服務,如Hadoop集群和Spark分析,這些數據服務一年可能只需要訪問幾次。其他集成的混合存儲用例包括:

•通過雲計算對象和文件服務增強內部存儲容量,以提供不經常訪問的冷數據,同時為熱數據提供內部部署副本。

•相反,創建基於雲計算的數據的內部部署副本或緩存以實現低延遲的內部部署訪問。

•使用提取、轉換和加載管道,數據倉庫和分析引擎將內部部署系統中的數據饋送到雲計算資料庫或更高級的數據分析系統,例如Azure現代數據倉庫示例。

•使用雲存儲來同步和卸載多個分支機構位置的數據,例如使用Azure StorSimple的這種情況。

Microsoft Azure StorSimple如何為企業提供集成的混合雲存儲解決方案。

•將內部部署數據中心的數據饋送到雲原生應用程式和系統,例如Web或電子商務站點、內容交付網絡、記錄管理系統,以及開發人員測試/開發環境。

當然,用於基於雲計算的應用程式或活動文件系統的任何基礎設施都同樣能夠提供備份和存檔系統的功能,因此以下基礎設施選項是這些雲存儲基準用途的自然演變。

集成的混合雲存儲基礎設施選項

有多種集成內部部署和雲存儲的方法,它們的複雜性、技術成熟度和功能各不相同。最簡單的方法是將雲存儲變成組織存儲層次結構的輔助層,而最先進和最複雜的方法則是有效地創建跨多個環境的分布式存儲平臺。

以下是集成混合雲存儲的四種流行方法。

·具有內置雲計算集成的本地存儲系統。許多企業級存儲陣列,如Dell EMC Isilon、運行Ontap的NetApp系統、Cohenity等,通常都具有可選功能,使它們能夠自動將數據複製到雲計算服務。儘管這些通常用於單向備份和存檔,但有些可以支持雙向同步,例如,允許應用程式修改的雲計算數據同步回內部部署系統。

·具有內部部署文件系統的雲計算緩存設備。這些專用硬體或軟體設備旨在內部部署鏡像一部分基於雲計算的數據,從而通過減少延遲和增加吞吐量來提高應用程式性能和可用性。其中許多產品(例如Microsoft Avere產品)包括更高級的功能,例如具有統一名稱空間的全球分布式網絡文件系統,以創建可以跨越多個分支機構、內部部署數據中心和雲計算服務的單個組織文件系統。

·雲存儲網關。它們使用網絡存儲協議(例如用於NAS的NFS和SMB,以及用於SAN的iSCSI)和數據塊捲來連接內部部署系統和雲計算服務。它們可以實現為在主機虛擬機上運行的虛擬軟體,也可以作為在數據中心LAN和虛擬私有雲之間充當代理的硬體設備來實現。網關通常包括數據壓縮和WAN優化設備中發現的其他網絡優化技術,以提高性能並減少傳輸的數據量。例如,AWS Storage Gateway具有用於文件、卷和磁帶的模式,並且可以連接到S3以進行對象存儲、S3 Glacier/Glacier Deep歸檔、彈性塊存儲進行塊存儲和AWS磁帶備份。

·軟體定義存儲(SDS)系統。軟體定義存儲(SDS)系統創建一個軟體疊加層,這個疊加層將邏輯存儲配置與物理實例解耦。通過創建軟體抽象層,軟體定義存儲(SDS)系統使文件系統能夠透明地跨越內部部署和雲計算基礎設施,包括AWS可用性區域等多個位置。軟體定義存儲(SDS)系統還提供了一個集中的管理控制平臺,其中包括一組企業存儲服務,例如重複數據刪除、壓縮和快照,並且可以在內部部署和雲計算環境中自動遷移、複製和同步塊卷。大型集成IT提供商(例如NetApp和VMware)以及專門從事軟體定義存儲(SDS)系統的小型公司(例如Hedvig、Qumulo和Scality)都可以使用軟體定義存儲(SDS)系統產品。

在這些雲存儲集成技術中,雲網關和雲感知存儲系統是最容易實現且最成熟的,而軟體定義存儲(SDS)系統仍然是一種快速變化的技術,其產品需要大量的規劃和實施和運營費用。它們通常用於運行管理和數據控制平臺所需的虛擬機。

使用和實施指南

大多數企業只是從真正的混合存儲架構開始。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的調查,實時、雙向數據同步(更不用說無縫的、支持SDS的混合文件系統)尚未廣泛部署。

對於已經使用雲計算進行備份的組織,合乎邏輯的第一步是添加存儲網關,並在可用時利用提供雲計算支持的存儲陣列中的功能。這些將更緊密地將內部部署文件系統與雲計算基礎設施集成在一起,並使個人和應用程式能夠使用熟悉的網絡協議來訪問雲存儲服務。

對於許多混合用例而言,採用網關就足夠了,例如將數據提供給基於雲計算的數據倉庫或機器學習模型,以及將諸如用戶目錄和遠程應用程式之類的遠程辦公室文件系統聚合到中央雲存儲庫。

追求集成混合雲存儲環境的企業應首先評估其業務和應用程式需求,以及現有存儲系統的局限性或不足之處,以優先考慮功能並指導設計。在評估產品時,最好採用那些支持標準協議和多個雲計算供應商的產品,例如AWS、Azure和谷歌雲這三家全球主要的雲計算供應商,以最大化其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選項並避免鎖定。

已經委託特定雲計算供應商提供雲備份或其他服務的企業應從供應商提供的產品開始,例如AWS Storage Gateway或Azure StorSimple,因為它們通常是混合存儲集成中成本最低、最簡單的選擇。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混合雲數據遷移率較低 企業應用混合雲仍存兩大難題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近日中國信通院發布了中國混合雲發展調查報告(2018 年),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3915家企業中,已經應用雲計算的企業有2142家,佔比達到54.7%,同比上升9.9%。
  • 華雲大咖說 企業混合雲構建之道
    華雲數據作為中國雲計算獨角獸,在公有雲、私有雲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大量經驗為企業踐行混合雲提供了技術支撐。為了能讓企業用戶在混合雲的路徑上少走「彎路」,本期華雲大咖說,華雲數據售前解決方案工程師高嵩帶來分享企業混合雲構建之道分享在混合雲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核心內容:雲計算進入多雲混合時代雲計算市場發展如火如荼。
  • IBM混合雲軟體升級 數據與自動化功能再加強 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 宣布更新紅帽OpenShift上的Cloud Pak for Data和Cloud Pak for Automation- 義大利Credito Emiliano銀行使用新功能來改造和簡化核心流程IBM(NYSE:IBM)近日宣布對其混合雲軟體產品線進行一系列的數據和自動化功能的更新,幫助企業在不斷擴展的環境中推動創新,加速其數位化轉型。
  • 對企業來說,數據上雲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與本地數據存儲相比,雲存儲提供了許多優勢,如按下按鈕即可實現可擴展性、可從任何設備在任何地點訪問、按使用量計費等;但云存儲也存在一些潛在的缺點。當企業考慮委託公共雲服務提供商提供雲存儲服務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安全和隱私問題。性能是另一個問題,特別是對於需要低延遲的應用程式。
  • AWS 2020關鍵詞:重塑、創新,混合雲正在定義未來
    因此,企業上雲成為未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重中之重,這對於雲服務提供商來說,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的市場機會都非常大。「AWS一直在持續推出新的產品服務,對於一些用戶來講可能會比較難抉擇。但事實上,AWS推出的產品服務和創新,全部基於對客戶的了解,至少有90%以上完全是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成產品的。」
  • 泛圈雲盤:什麼是驅動企業雲存儲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什麼是驅動企業雲存儲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儘管仍然有大約65%的業務數據存儲在本地存儲設備上,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將其數據遷移到雲存儲,這帶動了雲存儲市場的大幅增長。雲存儲市場有多大?具體來說,不僅需要線性擴展技術來提高性能和容量,而且還需要將數據頻繁遷移到新存儲中並不斷升級大型基礎架構,使用雲存儲相對便宜且簡單得多。2、運營支出。雲存儲在節省運營成本方面的優勢可能並不明顯,但是雲計算也確實可以節省了運營成本,因此數據的增長將會大大增加雲存儲和管理成本, 例如企業在雲上存儲的數據越多,企業將為容量、數據遷移、自定義SLA、數據保護和客戶支持支付的費用就越多。
  • 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到雲,HCP對象存儲八大利器
    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到雲,HCP對象存儲八大利器  實現企業更靈活地共享和訪問數據,支持大規模並發、隨時訪問,落地跨數據中心的分布式存儲方案,加上對象存儲融入快閃記憶體技術的創新,這一切,讓對象存儲成為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等多個領域中的必需品。
  • 非結構化數據:企業存儲「隱秘的角落」
    在企業組織的存儲系統中,非結構化數據也佔據了數據總量的80%至90%。 非結構化數據這一「龐然大物」,卻也是企業存儲中「隱秘的角落」。儘管企業花費了大量成本長期存放這些數據,也未必能夠帶來滿意的附加價值,而管理不當,則會令企業蒙受相當大的損失。這可以說與企業在大數據時代的追求背道而馳,是所謂「數據價值」背後隱秘的幽暗。
  • IDC:2019年Q1中國軟體定義存儲(SDS)及超融合存儲(HCI)系統市場分析
    軟體定義存儲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優勢就是降低了存儲費用,尤其是使用統一的硬體,直接致使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和運營費用降低。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一定程度上為最終企業用戶增加了存儲管理的負擔。企業選擇硬體時必須考慮硬體對組件、驅動的要求以及自身的特定性能需求和彈性需求,在選擇完成後,IT管理員還需要進一步集成和驗證硬體配置,無形中增加了部署的複雜性和IT管理員的工作量。從軟體定義存儲市場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的市場增長主要是由於對象存儲細分市場的拉動力,對象存儲市場佔有率逐漸升高。
  • 細品混合雲與AI平臺的三大能力
    IBM 對於此次轉型的決心,顯而易見。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IBM 大中華區執行長包卓藍 (Alain C. Benichou) 表示:「如今的『雲』絕不是一個『公有雲』就可以代表的,我們認為,這個概念已經到了終結的時候。現在很多企業都處於混合多雲環境,他們希望獲得更敏捷的管理方式。」
  • 「集成架構」理解企業應用集成
    應用程式和數據集成是交付新客戶體驗和服務的基礎。通常,一個團隊管理整個企業的單片集成技術,但是應用程式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它們是分布式的,並且必須快速擴展和更改,以在競爭的市場中保持同步。這些新的挑戰需要基於雲本地集成技術和敏捷團隊的迭代方法。 什麼是企業集成?
  • 連雲存儲魔力象限都進不了,就別提三年之內中國第一了吧!
    從做好到領導者,用服務證明當下,混合雲已成為雲計算產業發展趨勢。因為混合雲可以同時解決公有雲與私有雲的不足,比如公有雲的安全和可控制問題;私有雲的性價比不高、彈性擴展不足的問題等。對於用戶來講,用戶希望是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希望在公有雲中構建私有雲。在這其中,無縫連接和傳輸成了混合雲存儲架構的關鍵。
  • 從VCF雲能力九宮格,看懂「真」全棧企業雲平臺
    「融三唯一」背後的VCF毫無疑問,過去幾年,隨著雲計算進入到全面爆發的階段,企業級客戶對於雲的接受程度正穩步提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也正開始從傳統架構全面轉向雲架構,這也讓混合多雲架構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可並採用。但也要看到,目前各種雲服務充斥著整個市場,不同雲服務商的服務存在各種的優勢和劣勢。
  • 《龍貓》這部動畫片對于吉卜力工作室來說,有什麼重要意義?
    《龍貓》的問世艱難重重,有《天空之城》珠玉在前,《龍貓》顯得比較沉悶,而同時遇到阻礙的還有《螢火蟲之墓》,這兩部動畫一個是描述的鄉下父女相處的情景,一個是描述的二戰時期兄妹倆的悲慘故事,風格與前面幾部大相逕庭。
  •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對於宇宙來說,地球都是可有可無的
    多麼無奈啊,從時間尺度看,宇宙幾乎是永恆的,而我們人類卻不是,甚至對於存在45億年的地球來說,人類的存在時間也是連1%都不到。人類歷史、 文明、生命對於地球、對於宇宙來說,根本不值一提,猶如曇花一現而已。
  • 天賦異稟,高存儲密度成為海量數據存儲首選
    無論是磁帶機還是磁帶庫,貫穿 IBM 磁帶存儲解決方案的物理「氣隙」技術,部署於不同產品的 WORM 技術,「普遍加密」技術,加密密鑰管理等功能,讓磁帶在危機四伏的數據時代不僅能「扛」,還能「打」。 此外,混合雲環境下的統一數據管理也是一個剛需。IBM Spectrum Archive 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方法,使其能夠在分層式存儲基礎架構中使用經濟高效的磁帶機和磁帶庫。
  • 計世資訊發布《2019-2020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混合雲...
    究其緣由,一方面隨著上雲企業的增加,在搭建私有雲時,傳統的虛擬化解決方案中計算伺服器和存儲伺服器是相互獨立的,採用集中式存儲技術,由於專用存儲設備難以大規模擴展,無法滿足企業日益增長數據存儲需求。相比分離式的計算存儲虛擬化,超融合架構在標準的x86伺服器上通過軟體定義實現了計算和存儲資源的融合,簡化了IT基礎架構。
  • 不同雲伺服器類型的真正區別是什麼
    雲計算市場的繁榮使得企業擁有令人眼花繚亂的雲伺服器託管服務類型,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以及裸機伺服器等等,如果您對此感到迷茫,那麼今天由知了云為您言簡意賅地介紹這些不同雲伺服器類型的真正區別。
  • AWS雲存儲:彈性塊存儲的靈活性
    在遷移、存儲和易用性方面,已經有很多關於這個主題的文章和白皮書。許多技術專家分享了他們在雲計算之旅中的專業知識和觀點。也就是說,調研機構Forrester公司已經為這個主題提供相當多的內容。他們指出,「混合雲不是未來:現在就在這裡。」 HPE公司Robert Christiansen最近發布了名為「雲計算轉型:5??個最佳實踐」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概述了雲計算的整體戰略。
  • IBM混合雲行業生態:共築高度受監管行業「烏託邦式的未來」
    IBM 認為,開放式混合雲架構是一個集混合雲的敏捷性和企業級AI的智能為一體的技術架構;是一個以紅帽 OpenShift 為底座,可以整合 IBM 和生態系統全方位技術和行業能力的技術架構;是一個讓企業「上雲用數智」的轉型變得更快、更簡單、更安全的架構——開放式混合雲架構是企業數位化轉型邁向「烏託邦式理想未來」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