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雲大咖說 企業混合雲構建之道

2021-01-19 砍柴網

如今,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開始從傳統架構全面轉向雲架構,這讓混合多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並採用。採用混合雲的好處不言而喻,但是企業如何能夠在包含了公有雲、私有雲和傳統數據中心的異構環境裡,做到敏捷性和靈活性,如何能夠繼續規模化地進行創新?

華雲數據作為中國雲計算獨角獸,在公有雲、私有雲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大量經驗為企業踐行混合雲提供了技術支撐。為了能讓企業用戶在混合雲的路徑上少走「彎路」,本期華雲大咖說,華雲數據售前解決方案工程師高嵩帶來分享企業混合雲構建之道分享在混合雲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

核心內容:

雲計算進入多雲混合時代

雲計算市場發展如火如荼。據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883億美元,增速20.86%,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美元。 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1334億元,增速38.61%,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4000億元。

處於強勁增長之中的中國雲計算市場正在發生著一系列新的變化——多雲成為企業的主要選擇。根據Flexera 2020年雲狀態報告,93%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87%的企業擁有混合雲策略。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市場混合雲正在興起,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在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 ,超過60%的企業使用了多個公有雲或多個私有雲。

在多雲混合場景下,企業常常採用多個公有雲或私有雲,同時還面臨著管理物理機、虛擬化的局面。 如何有效地管理多個異構資源成為用戶關心的首要問題。

企業上雲是一個漸進過程,先上雲的是一些非核心應用,然後逐漸遷移,各應用之間通常需要互聯互通。 在這種場景下,用戶對雲平臺網絡的安全、QoS、敏捷、時延等能力會有更高要求。

企業混合雲面臨的問題

企業數據中心的演進過程主要經歷了第一代傳統式物理架構,以支持業務系統為中心進行建設;第二代虛擬化技術,採用融合架構,實現統一管理,標準服務;第三代雲數據中心建設,實現多團隊大規模並行協作,從運維支撐型IT轉向運營型IT。

目前單雲的數據中心架構需要解決資源管理複雜性攀升、系統架構不統一、資源利用率低、運維難度增加、運營成本增加等難題。

企業目前的幾朵雲包含:公有雲、私有雲、災備雲、IOT邊緣計算雲、桌面雲。而同一片「雲彩」,「混合」之路談何容易。混合雲的發展方向從宏觀視角來看主要分為「一體化」架構、「一致性」用戶體驗、「統一」運維管理這三個維度。

從一體化架構來看,混合雲的目標不是連接(不同平臺的連接),而是提供最優的業務支撐能力(充分滿足複雜多元的業務需求),能夠幫助用戶接管跨雲、跨地域的IT基礎設施,把用戶花在底層實現上的精力和資金解放出來,以一致的架構、直通的網絡確保業務支撐能力的連續和數據的自由流動。從用戶端來看,雲服務商應該交付「公」、「私」一致的API、一致的功能組件、一致的運行環境,從而避免應用層對不同基礎設施的適配和重複開發,幫助用戶實現應用的無差別部署和統一的調度策略,並實現最低的學習和使用成本。而運維與管理是另一種視角的用戶體驗,割裂的運維不僅降低整體效率,長期看也不符合一體化架構的要求。實現跨平臺統一資源調度、監控、管理與部署,從而構建全局視角,以更有效的支持業務需求。

華雲數據混合雲實踐

1.華雲數據為用戶提供基於安超雲套件Archer Cloudsuite的混合雲方案,在架構方面,基於標準化基礎架構,計算、網絡、存儲都以虛擬化資源池的形式存在;在資源方面,都以軟體定義的方式來實現,資源按需取用,自動供給;在智能運維管理方面,可以對數據中心的設備運性監控,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雲管理平臺方面,實現應用按需統一管理,可以實現跨平臺、跨地域管理,實現流程多租戶;在虛擬數據中心方面,網絡實現軟體定義,異構雲網絡,不依賴底層實現IPv6,Hypervisor後端負載均衡器。

安超桌面雲軟體是國產自主研發基於超融合架構的下一代的 VDI(虛擬桌面基礎架構)軟體。通過深度整合伺服器虛擬化、桌面虛擬化及虛擬存儲虛擬化,用戶可以利用安超桌面雲軟體快速構建自己的雲桌面數據中心,實現操作體驗及軟硬體兼容性媲美 PC,更安全、更高效的雲桌面交付,支持發布國產作業系統虛擬桌面。

安超分布式文件系統主要面向海量非結構化數據應用而設計,致力於解決此類應用數據中存儲量巨大、I/O 吞吐率高、數據增長迅速、構建成本高、管理複雜等傳統存儲所面臨的棘手問題。同時,安超分布式文件系統多元數據伺服器的高可擴展架構,滿足海量小文件應用的需求。

安超DCM數據中心管理平臺與生產網絡完全隔離,無需安裝Agent;通過帶外管理口方式實現裸機自動部署、實時主動的硬體狀態監控、設備和部件級的能耗管理、硬體資產及原廠維保信息自動獲取及vKVM遠程管理;能夠支持跨品牌、多類型硬體設備集中式遠程管理,補充現有市場上所有監控類軟體在硬體設備的盲區,助力實現無人值守、綠色環保的數據中心。

相關焦點

  • ...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發布:華雲數據穩居領導者象限...
    華雲數據是中國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商,多年來,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創新架構的私有雲、全棧模塊化軟體定義數據中心套件、混合雲管解決方案、內置通用型雲作業系統超融合套件,以及一站式公有雲服務等,並積極參與國家數字基建項目建設,助力黨、政、軍及企業用戶數位化轉型、推動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
  • ...發布:華雲數據穩居領導者象限 市場份額持續增長_快訊_宏觀...
    華雲數據是中國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商,多年來,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創新架構的私有雲、全棧模塊化軟體定義數據中心套件、混合雲管解決方案、內置通用型雲作業系統超融合套件,以及一站式公有雲服務等,並積極參與國家數字基建項目建設,助力黨、政、軍及企業用戶數位化轉型、推動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
  • 華雲數據:當軌道交通遇上雲計算 喜獲「速度與激情」
    雲計算作為企業級IT最具歷史意義的革新,如今也逐步應用到了軌道交通領域,應用通信技術與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的結合,將使得軌道交通有一個新的飛躍。有了傳統IT,為何還要上雲?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傳統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過去的IT架構已經不能應對日新月異的新業務需求。
  • 混合雲數據遷移率較低 企業應用混合雲仍存兩大難題
    其中採用混合雲的企業佔比為6.6%,同比提高1.3%,預計未來幾年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佔比將持續上升。 但目前企業數據遷移到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調查結果顯示,68.6%的企業僅有少部分應用和數據已經遷移到混合雲(30%以下)。此外,遷移到混合雲上的應用和數據比例在30%-50%的企業佔比為17.1%;僅有14.3%的企業將超過一半的數據遷移到混合雲。
  • 計世資訊發布《2019-2020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混合雲...
    更重要的是,超融合架構的核心分布式塊存儲技術可以基於x86 伺服器構建易擴展的存儲資源池。鑑於上述優點,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超融合架構,使得超融合市場快速增長。企業可以按照不同方式使用公有雲,比如提供基礎架構以支持異地備份或災難恢復(DR),或作為應用程式開發和運營的平臺。儘管公有雲通常是企業IT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多數公司仍需要在其IT基礎架構中部署本地私有雲,他們需要一個私有雲和與公有雲的連接,即「混合雲」。
  • 華雲數據蟬聯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
    大會以「創新的價值、邏輯與生態」為主題,匯聚政府領導、專家院士、獨角獸企業代表、知名投資機構代表等,展開全方面、多維度、深層次的共話獨角獸的發展與成長。華雲數據作為中國雲計算獨角獸受邀出席,並在會上重磅發布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中,憑藉其在雲計算領域內取得的卓越成績,繼2019年強勢上榜後,再次進入榜單。
  • 背後的力量 華雲數據助力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搭建新一代IT基礎設施平臺
    「新基建」的大力推進推動了政府和企業走向全業務數位化、全產業數位化、全價值鏈數位化的進程。目前,隨著雲計算、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機構希望將工作負載遷移到雲端,並搭建一個在現在和未來幾年都更有效的IT框架,提高基礎設施的效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就是其中之一。
  • .| 華雲數據助力上海安裝工程集團實現降本增效 獲高度認可
    滿足用戶IT創新需求 為業務降本增效 上海安裝工程集團是具有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大型安裝企業,是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骨幹企業之一。 華雲數據作為中國雲計算獨角獸,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創新架構的私有雲、全棧模塊化軟體定義數據中心套件、混合雲管解決方案、內置通用型雲作業系統超融合套件,以及一站式公有雲服務等,幫助用戶採用雲計算提升IT能力,實現業務變革。
  • 構建中國雲生態|華雲數據與龍訊完成產品兼容互認證 攜手推出...
    龍訊是一家專業提供軟體研發、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數位化技術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旗下產品包括網站集約化、智慧辦公、政務新媒體、智慧黨建、智慧園區、智慧徵遷、項目監管等,已累計服務全國20多個省市,3000多家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 集成混合雲存儲對於企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集成混合雲存儲對於企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Kurt Marko 發表於 2020-04-01 15:40:56 企業是否準備好使用混合雲存儲做更多的事情?
  • IBM混合雲軟體升級 數據與自動化功能再加強 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 宣布更新紅帽OpenShift上的Cloud Pak for Data和Cloud Pak for Automation- 義大利Credito Emiliano銀行使用新功能來改造和簡化核心流程IBM(NYSE:IBM)近日宣布對其混合雲軟體產品線進行一系列的數據和自動化功能的更新,幫助企業在不斷擴展的環境中推動創新,加速其數位化轉型。
  • 《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發布 華雲數據穩居領導者位置
    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戰略能力穩居市場領導者位置,並實現連續攀升。堅持自主創新 推動行業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不斷教育下,上雲已成為企業的共識。大中型企業在上雲的過程中,出於對安全等因素的考慮,更傾向於在私有的環境下部署 IT 基礎架構。
  • 《2019-2020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發布 華雲數據穩居...
    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戰略能力穩居市場領導者位置,並實現連續攀升。堅持自主創新 推動行業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不斷教育下,上雲已成為企業的共識。大中型企業在上雲的過程中,出於對安全等因素的考慮,更傾向於在私有的環境下部署 IT 基礎架構。
  • ...雲市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發布 華雲數據連續兩年穩居領導者象限
    華雲數據作為中國私有雲領導廠商,近年來,堅持自主創新,依託強大的技術實力及雄厚資源打造信創雲基座,深化行業實踐,搭建中國雲生態,並積極參與行業協會聯盟工作和產業標準制定,已經成長為中國私有雲市場上的標杆型企業,而華雲數據能夠連續連年進入《報告》,也源於其自身在私有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市場、服務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做到了利用雲計算幫助政企用戶提升IT能力,滿足業務變革需求。
  • IBM混合雲行業生態:共築高度受監管行業「烏託邦式的未來」
    IBM 認為,開放式混合雲架構是一個集混合雲的敏捷性和企業級AI的智能為一體的技術架構;是一個以紅帽 OpenShift 為底座,可以整合 IBM 和生態系統全方位技術和行業能力的技術架構;是一個讓企業「上雲用數智」的轉型變得更快、更簡單、更安全的架構——開放式混合雲架構是企業數位化轉型邁向「烏託邦式理想未來」的必由之路。
  • 細品混合雲與AI平臺的三大能力
    :第一,是多家廠商基礎設施運維支持;第二,是混合雲環境中微服務應用的管理複雜性;第三,是雲計算成本的增加和供應商鎖定風險;第四,是企業缺乏足夠的IT技能來支持應用的快速開發,彈性和敏捷性,上市慢。比如,利用 IBM Cloud Pak for Applications 內置的開發者工具和流程,企業就可以快速構建雲原生應用,並且這些應用還可以部署在任何雲上,實現一次開發、隨處構建,避免重複開發;再比如,IBM 提供的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 Management,還可以幫助企業在混合多雲環境中,通過一致的應用可見性、自動化和治理,實現無縫的管理體驗。
  • 華雲科技:「黨建+科技」驅動創新引擎
    華雲科技:「黨建+科技」驅動創新引擎 來源:​中國電力報 2020-11-17
  • AWS 2020關鍵詞:重塑、創新,混合雲正在定義未來
    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只有數位化才能更快的加速業務創新,也更有機會去應付新冠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企業上雲成為未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重中之重,這對於雲服務提供商來說,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的市場機會都非常大。「AWS一直在持續推出新的產品服務,對於一些用戶來講可能會比較難抉擇。
  • IBM助力香港機場管理局加速混合雲遷移
    機管局還將同時採用 Red Hat OpenShift,一個能兼容 IBM 所有混合雲產品的基礎容器環境。隨著香港國際機場的三跑道系統將於2024年落成,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推行,預計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量及其相關的服務與設施需求將顯著上升。
  • 為什麼大咖企業都用動物做logo,真相在這裡
    先看不完全排列組合▽▽是不是滿屏的動物天 上 飛 的地 上 跑 的水 裡 遊 的上述只是不完全統計,是不是覺得這是要開動物園的的節奏這麼多大咖企業為什麼用動物做logo難道用動物做logo真的會火小快今天就來扒一扒世界第11大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