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4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指導,中國權威ICT研究諮詢機構計世資訊正式對外發布了《2019-2020年中國私有雲市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戰略能力連續兩年穩居市場領導者位置,並實現連續攀升,與華為、新華三並稱為「中國私有雲三華」。
成長為中國私有雲市場上的標杆型企業
雲計算作為信息產業的全新業態,是引領未來信息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手段。雲計算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和帶動作用。尤其私有雲行業,受益於利好政策的推動和市場需求的激增,中國私有雲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根據計世資訊統計,2019年,中國私有雲市場規模達到669.8億元,同比增長30.7%。2020年受疫情影響,企業資本開支受限,上雲進程放緩,導致2020年私有雲市場的增速同比有所降低,預計在24.3%,市場規模將達到832.6億。由於2020年增速降低,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出現反彈,實現更高增速。
華雲數據作為中國私有雲領導廠商,近年來,堅持自主創新,依託強大的技術實力及雄厚資源打造信創雲基座,深化行業實踐,搭建中國雲生態,並積極參與行業協會聯盟工作和產業標準制定,已經成長為中國私有雲市場上的標杆型企業,而華雲數據能夠連續連年進入《報告》,也源於其自身在私有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市場、服務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做到了利用雲計算幫助政企用戶提升IT能力,滿足業務變革需求。
技術實力與服務能力凸顯
《報告》顯示,中國私有雲產品應用近年來的成長和快速成熟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技術上,中國獨特的雲生態孕育了更接地氣的產品交付能力,而硬體設備性能的不斷提升以及雲平臺的開源共享等特色也加速了產品的快速成熟,解決方案廠商可以幫助客戶構建獨立、完整且更具有客戶特色的私有雲平臺;另一方面,應用上,行業客戶對私有雲的理解也更為深入,已經逐步從「接受鑰匙」的業主方逐步向「參與設計、 參與評估」的設計方,並使私有雲更具有行業特色,更具獨創特色。可以說,私有雲在中國已經開始逐步擺脫了公有雲的影響,在雲的下半場裡走出了「中國特色」。
計世資訊研究認為,在當前私有雲建設中,能夠衡量廠商實力與其解決方案好壞的核心能力應該包括如下幾點:對用戶業務熟悉程度、私有雲產品競爭力、雲安全能力、定製化能力、私有雲運營能力、PaaS與SaaS 集成研發能力、擁有先進可持續發展的底層架構平臺、私有雲的諮詢服務能力、項目經驗和實施經驗、服務支持能力。
而能夠進入《報告》的均是在以上方面表現突出,受到行業與用戶的一致認可。比如華雲數據,依託自身技術優勢,較早從事私有雲相關業務,且具備政府端資源廣、企業信息化經驗豐富、技術實力強大優勢,熟悉企業用戶需求,定製化能力強,在政府金融、國防軍工、教育醫療、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十幾個行業打造了行業標杆案例,客戶總量超過30萬。
連續兩年穩居領導者象限
《報告》從創新發展能力和市場發展能力兩個維度對市場中私有雲軟體產品的主要廠商進行競爭力分析。創新發展能力主要從廠商的產品技術能力、解決方案能力、研發創新能力、市 場前瞻性以及諮詢服務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市場發展能力主要從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市場地位、用戶滿意度、市場服務能力、技術 支持能力、市場推廣能力、管理團隊的經驗和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在激烈的競爭下,私有雲市場格局初步顯現。目前來看,以華為、新華三、華云為代表的「中國私有雲三華」分別憑藉品牌優勢、方案優勢和技術實力佔據了行業領導者位置。
這並非華雲數據首次進入《報告》,去年,華雲數據就進入了《2018-2019年中國私有雲市場現狀與趨勢研究報告》。能夠連續兩年進入《報告》,也是因為華雲數據積極推動雲計算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為用戶帶來差異化價值,幫助更多政企用戶實現新時代下的新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新發展。
國產化浪潮下的雲計算新機遇
《報告》顯示,考慮2020年受疫情影響,部分市場需求未得到釋放,預計這部分需求將在2021年體現,因此預計2021年市場增速相較2020年有所提升,或超30%,此後幾年,市場增速將逐步放緩,私有雲市場整體將保持在 2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2025年私有雲市場規模將超過 2600億元。
在新基建、信創發展的背景下,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是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的底座,需要實現從芯到雲的本質安全,國產業化替代的浪潮為雲計算市場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華雲數據作為行業的領導者,未來,將緊抓國家安全可信發展機遇,加速推出自研產品,構建完備的國產化雲生態體系,助力新基建和信創產業發展,並與更多合作夥伴攜手,為用戶提供私有雲解決方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助力中國企業深度上雲,加快推動「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