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發布:華雲數據穩居領導者象限...

2021-01-09 DOIT

2021年1月5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指導,中國權威ICT研究諮詢機構計世資訊正式對外發布了《2019-2020年中國雲管理平臺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發展能力連續兩年穩居市場領導者象限,並在國內純軟體廠商中,市場份額位居第一。

滿足用戶雲化需求

當前,隨著新基建的推行,我國各有關行業、領域正在不斷加大對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支持力度,企業上雲風起雲湧,不斷推動供需對接,匯聚產業資源,促進國產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更多領域的應用落地。

雲管理平臺作為雲計算生態系統中的平臺級產品,可以實現對於任何基於雲的全面部署,解決用戶面臨的包括維護在線遷移的所有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在內的問題。隨著新基建和企業上雲的快速開展,企業IT運營開始將功能和資源擴展到雲中,企業迫切希望通過對現有IT環境中的政策、程序等實現管理雲資源。

華雲數據是中國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商,多年來,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創新架構的私有雲、全棧模塊化軟體定義數據中心套件、混合雲管解決方案、內置通用型雲作業系統超融合套件,以及一站式公有雲服務等,並積極參與國家數字基建項目建設,助力黨、政、軍及企業用戶數位化轉型、推動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

計世資訊這樣評價華雲數據:未來十年將是一個多雲的時代,多雲、混合雲都將為企業的轉型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華雲數據看到了企業未來的需求,開啟了新的變革,將混合雲作為企業核心戰略,同時將產品做得更為簡化。通過對國內雲計算的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開啟了雲管平臺產品多芯多棧、異構多雲的混合雲+能力的支持,通過創新的模塊化產品架構 ,為企業用戶提供量體裁衣的雲計算解決方案,更契合國內雲計算產業內循環與企業數據中心雲化需求的迭代,未來擁有更廣泛的的應用場景與適合生長的「雲土壤」。

市場份額實現增長

2020年是我國推進結構性改革和決戰「十三五」的關鍵時期,促進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是我國戰略調整的重點。雲管理平臺不僅是「網際網路+」時代各行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也是未來各行業業務在雲上平穩運行的運營保障,存在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得益於雲計算市場的快速增長,特別是政務、醫療、金融、製造等行業雲計算加速落地,促使雲管理平臺市場規模增長顯著。據計世資訊的研究結果表明,雲管理平臺市場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9年中國雲管理平臺市場總體規模達到27.3億元,同比增長40.6%,預計2020年市場將達到38.5億元,同比增長41.2%。近年來雲管理平臺市場增速明顯加快,平均增速已經超過40%。

《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雲管理平臺市場份額,按市場銷售金額計算,新華三、華為、VMware、華雲數據、阿里雲依然位居市場中前五位。能夠在市場份額中名列前茅的服務商均是在技術、產品、服務等方面水平突出,已經形成了一體化優勢壁壘,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並在企業數位化轉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華雲數據為例,安超雲管理套件Archer Cloudsuite是創新架構的企業級雲管平臺產品,提供包含雲作業系統、計算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工作負載的遷移與自動化部署、應用商店等功能,擁有強大的雲生態整合能力。可以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IaaS與PaaS層應用的融合解決方案,按不同的用戶使用場景可分為超融合套件、私有雲套件和混合雲套件三種解決方案。華雲數據通過安超雲套件Archer Cloudsuite幫助了政府金融、國防軍工、教育醫療、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眾多行業用戶實現對私有雲、混合雲、公有雲的管理,讓IT更敏捷,成本更可控,更安全穩定地向雲計算、網際網路化轉型。

從《報告》的市場份額來看,華雲數據依託超強的技術積累、優質的服務體驗、良好的發展態勢,以份額佔比5.5%,位居前四,國內純軟體廠商中,位居第一。與《2018-2019 年中國雲管理平臺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中的市場份額佔比4.3%相比,增長1.2%。

穩居行業領導者地位

在本次發布的《報告》中,計世資訊特別從發展能力和市場能力兩個維度對中國雲管理平臺市場中主要廠商進行競爭力分析。橫軸發展能力主要包括:廠商的產品技術能力、解決方案能力、研發創新能力、諮詢服務能力以及廠商發展潛力的綜合評價;縱軸市場能力主要包括:廠商的市場佔有率、市場地位、用戶滿意度、市場推廣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計世資訊通過對市場中各廠商進行系統的評估,結果顯示:新華三、華為、華雲數據是目前中國雲管理平臺市場中處於領先位置的廠商。

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發展能力連續兩年位居市場領導者象限。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華雲數據能夠穩坐「前列」,與其自身堅持自主創新、深耕雲計算領域有著密切關係。一直以來,華雲數據在國內雲計算市場中都處於領先地位,推出的雲計算產品受到用戶的普遍認可,已經成為了中國企業背後最強大的支撐力。

隨著雲計算政策利好、雲計算重構企業信息化、傳統行業深度擁抱雲計算、雲計算與新技術深度融合應用是雲管理服務市場保持迅猛增長的四輪驅動,中國雲計算市場中私有雲和混合雲模式的普及發展,雲管理平臺產品市場也將隨之快速發展,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8.3億元。

未來雲管理平臺的市場規模還將繼續擴大,雲管理平臺也將和人工智慧、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結合得更為緊密。國產廠商隨著國產化進程的加快,將繼續保持市場主體的位置,雲管理平臺的安全性和自動運維的能力將更被市場和用戶看重。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華雲數據將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與行業洞察,更好地響應政府產業政策,不斷完善技術與產品能力,為中國雲計算的發展提供助力,幫助更多中國行業用戶實現深度上雲。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2019-2020年中國雲管理平臺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發布:華雲數據穩居領導者象限 市場份額持續增長

相關焦點

  • ...雲市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發布 華雲數據連續兩年穩居領導者象限
    2021年1月4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指導,中國權威ICT研究諮詢機構計世資訊正式對外發布了《2019-2020年中國私有雲市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戰略能力連續兩年穩居市場領導者位置,並實現連續攀升,與華為、新華三並稱為「中國私有雲三華」。
  • ...發布:華雲數據穩居領導者象限 市場份額持續增長_快訊_宏觀...
    2021年1月5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指導,中國權威ICT研究諮詢機構計世資訊正式對外發布了《2019-2020年中國雲管理平臺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發布 華雲數據穩居領導者位置
    2020年11月23日,中國權威ICT研究諮詢機構計世資訊正式發布 《2019-2020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戰略能力穩居市場領導者位置,並實現連續攀升。
  • 《2019-2020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發布 華雲數據穩居...
    《2019-2020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戰略能力穩居市場領導者位置,並實現連續攀升。堅持自主創新 推動行業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不斷教育下,上雲已成為企業的共識。大中型企業在上雲的過程中,出於對安全等因素的考慮,更傾向於在私有的環境下部署 IT 基礎架構。
  • 公有雲市場百舸爭流!天翼雲穩居第一梯隊,進入領導者象限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計世資訊發布《2019-2020年中國公有雲市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對公有雲市場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進行詳細解讀。當前,我國公有雲市場正在迅猛發展,挑戰者不斷湧現,馬太效應加劇,已形成以阿里雲、騰訊雲、天翼雲等為首的一超多強格局,天翼雲作為國內公有雲市場巨頭之一,成功躋身領導者象限。我國公有雲市場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主要以提供基礎設施服務(IaaS)為主。IaaS市場佔據公有雲市場份額超一半以上,參與者眾多,市場格局已基本穩定。
  • 2020年版中國大數據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年國內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105.6億元,較**年增長44.15%。其中,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軟體和大數據應用分別佔比64.53%、25.47%和10%。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大數據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截至**,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
  • 中國大數據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大數據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到**年,形成50個大數據產業示範園區,引進和培育100戶大數據龍頭企業,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20萬億元,建成全球領先的大數據資源中心和大數據應用服務示範基地。
  • 深入解讀《Gartner2020年分析與BI平臺魔力象限》
    與往年類似,Gartner在本報告中預測了2022~2025年BI行業的發展趨勢,描述了現代分析與BI平臺的15項關鍵功能領域,並給出了入選魔力象限的廠商。本文對報告進行深入解讀,幫助從業者分析現狀、了解變化,從而更好地理解BI市場。
  • Polaris 躋身國際零售核心銀行業魔力象限領導者行列
    最近發布的《2011年國際零售核心銀行業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 for International Retail Core Banking (IRCB) 2011) 報告[1]中躋身領導者之列。 該報告稱:「起初有48款候選產品參與2011年國際零售核心銀行業魔力象限的評估,最終確定了在零售核心銀行系統市場中發展較好的20家符合條件的廠商及相關產品。
  • 超融合獨立出現在魔力象限報告,該領域市場進入爆發期!
    在2018年2月,Gartner發布首個超融合基礎設施魔力象限報告,這說明超融合在概念、技術、產品和市場方面擁有了成熟和穩定可發展的趨勢。該魔力象限報告排名入選的供應商和產品更加集中在超融合軟體領域,並降低了對系統硬體的要求。
  • 2020-2026年中國冰醋酸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冰醋酸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預期國內冰醋酸市場貨源供應較正常,但市場需求仍較一般;儘管原料甲醇高位,但業者對高端商談仍略存牴觸心態,整體市場成交較平淡;預計短線冰醋酸市場或將範圍內調整運行。
  • Gartner發布《2020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魔力象限報告》
    2020年10月23日,全球著名IT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2020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魔力象限報告》。魔力象限報告是Gartner自2006年開始發布的旗艦研究報告,分為領導者、挑戰者、有遠見者和特定領域者(Niche Players)四個象限,對全球IT細分市場狀況和趨勢進行分析。以下為報告摘要及部分內容:1.
  • 2020-2026年中國位置服務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位置服務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業務服務提供系統是為移動客戶提供的服務信息的源泉。  LBS 系統結構圖  《2020-2026年中國位置服務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位置服務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位置服務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位置服務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Gartner最新報告:阿里雲進入全球資料庫領導者象限
    11月24日,國際知名行業研究機構 Gartner 公布 2020 年度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阿里雲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阿里雲擁有豐富的資料庫種類覆蓋度和完善的產品布局,為用戶提供了多種關係型和非關係型資料庫產品,還提供了混合雲環境部署,同時集成了備份、數據遷移與同步等能力。」Gartner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
  • 中國肽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肽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一個胺基酸的氨基與另一個胺基酸的羧基可以縮合成肽,形成的醯胺基在蛋白質化學中稱為肽鍵。  《中國肽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針對當前肽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肽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中國肽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等,幫助肽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 《Gartner 2019年數據中心網絡魔力象限》報告解讀
    【IT168評論】日前,Gartner發布了2019年數據中心網絡魔力象限。此次報告從7個維度(產品或服務、總體生存能力、銷售執行/定價、市場反應/記錄、營銷執行、客戶體驗和操作),來衡量12個入選企業,並基於前瞻性和執行能力,將他們按評分放置在四個象限中。排名參差不齊,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 2020年版中國飲用水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飲用水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費者對飲用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縱觀中國飲用水市場,眾多企業把主戰場放在低端飲用水產品,經歷多年價格戰後,這一市場的利潤已日漸微薄。在消費市場出現擴大的同時,許多企業開始嘗試拓展新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搶佔高端市場,希望得到一席之地。
  • Forrester發布全棧公有雲開發平臺報告,騰訊雲再次入選領導者象限
    今日獲悉,國際領先行業諮詢機構Forrester發布《2020年Q4中國全棧公有雲開發平臺Wave™報告》顯示,騰訊雲再次入選公有雲開發平臺領導者象限。在2018年同主題報告中,騰訊雲也曾入選。
  • 中國鈦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鈦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認為,中國鈦工業於**年起步,經過試驗研究、工業化生產的定點布局、應用推廣和不斷的技術進步逐步發展起來。特別是21世紀以來,在國家需求的拉動下,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中國鈦工業更是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