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股市影響多大?春節期間重要事件回顧
來源: 2020-02-03 14:06:33
鳴鑼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節日期間發生的相關重大事件,為開市做好準備。
事件一:新型冠狀病毒在全國乃至全球持續發酵
截止2月2日下午16點54分,全國共確診病例14482例,疑似病例19544例,死亡304例。世界範圍內,確診人數已接近百例。
為防護疫情,相關醫用物資出現短缺,口罩成為稀缺品;外出活動全部受限,旅遊、酒店、餐飲、影視、房地產等行業遭受嚴重影響;受運輸限制,農產品銷售也遭受沉重打擊。其他相關行業也受到不同程度波及。
事件二:港股大跌,醫藥、在線教育逆勢大漲
港股1月29日開市後大跌近800點,1月30日再跌逾700點,1月31日,全天高開低走,跌勢略有放緩,3日累計跌幅達5.86%。
而港股醫藥板塊則逆勢大漲,其中,中國醫療集團3日內最大漲幅達一度達34.6倍,公告稱,集團關聯公司生產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的產品。
受全國學校開學延期影響,港股在線教育板塊近日也逆勢上漲,新東方在線首日盤中漲幅超11%。
港股的走勢或將對下周A股的表現起到示範效應。
事件三:世衛組織宣布疫情為PHEIC
1月31日凌晨,世衛組織宣布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這是WHO對流行病的一種較高級別的預警。
預計,這將對出口形成較大影響,如果疫情繼續升級,國外將對來自疫區的商品提高準入門檻或直接禁止進入。
對此,國際貿易板塊或將受到衝擊,尤其是出口佔比高的企業。
事件四:新春第一批「預虧雷」炸響
1月30日晚間,又一批上市公司提前開啟了集體爆雷模式,受銷量拖累的長安汽車預告去年業績由盈轉虧最大淨利虧損超29億;影視公司北京文化預虧24.5億,僅商譽減值就高達13億;而譽衡藥業因子公司業績不達預期導致去年業績預虧超24億。
據不完全統計,僅1月30日晚間,就有23家公司披露預虧的年度業績預告,其中虧損超10億的公司超過8家。
根據高層的最新安排,2019年業績預告最晚披露時間將順延至2月3日,所以首個交易日或將還有更多「預虧雷」出現。
事件五:600家商場減免租金,萬達免租超30億
地產界以各種方式為抗擊疫情助力。除了捐款捐物外,多家商業物業企業陸續推出減免或減半商鋪租金等措施。
1月26日,保利商業發布公告稱,全國旗下22家購物中心年初一至初六期間,減免品牌商戶6天租金。隨後,禹洲商業、弘陽商業、萬達廣場等紛紛跟進,推出租金減免政策。力度最大的當屬萬達廣場,預計將減免租金30億-40億元。全國近600家商場減免租金。
房企減免租金的做法,能夠降低商戶經營成本和防範商戶流失,否則一季度零售業企業的壓力會比較大,通過此類租金政策,穩定了房企和租戶的關係,也有助於後續商業地產的穩健發展。
事件六:6.3億賣掉《囧媽》,各院線雪上加霜
節日期間,影視圈也不太平,本來春節檔就全部泡湯了,各大院線損失慘重,徐崢的《囧媽》再傳一聲驚雷,電影如期與大家見面,只不過地點不在影院,而改成了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流媒體平臺上,且全片免費、無需買會員。
徐崢的行為引來5萬同行喊話封殺,也讓原本慘澹的院線雪上加霜。
機構表態:疫情對股市衝擊有限,長期仍看好A股
對於近日壓制市場風險偏好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各機構普遍認為對第三產業影響更大,但對中國經濟長期影響整體有限,並且此次疫情的影響弱於「非典」的影響,若疫情短期結束,A股將迎來較好買入時間窗口。
從當年SARS對A股的影響看,第三產業在疫情爆發初期開始下滑,但在疫情好轉時開始回升:
短期來看,疫情有望利好醫藥、醫療、在線教育等相關產業鏈,還包括自媒體、網路遊戲、超清視頻等相關題材。
利空餐飲、航空、旅遊、電影等消費行業,以及養殖業、製造業和相關勞動密集型產業。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