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大是華為的娘家,已有萬名畢業生入職打拼

2021-01-09 武漢發布

華中科技大學為華為輸送了4位「天才少年」,分別是去年入職的左鵬飛博士,以及本科畢業於該校、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鐘釗,還有今年入職的張霽、姚婷博士。

其中,左鵬飛、張霽、姚婷博士,均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伴隨著最近這些「天才少年」頻頻刷屏,8月6日,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光電學院黨委書記夏松介紹,3位「天才少年」入職,與學校及老師與華為長期合作、相互支持,有很大關係。

其實,至今已有超過10000名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曾就職華為公司。

「華科」是華為的娘家,華為是「華科」的東家。

夏松

什麼是博士?碰到技術不能解決的你要創造技術解決

對張霽入選華為「天才少年」,他的導師、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一點也不覺得奇怪,「沒有出乎意料,是跟他長期刻苦努力分不開的。」

8月6日,周可教授評價張霽,最大的特點就是主動學習能力強,「我對他印象最深的是,求知的主動和創新的熱忱,他對於新的知識,有一種強烈的渴求,一旦發現了問題,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它。張霽在這方面表現是很突出的。」

如何培養博士?周可教授介紹,博士生的培養,主要是對其學術創新能力的培養。計算機專業是一門工程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博士生在實際工程系統中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創新方法解決問題,做到工程和學術的統一。張霽等同學所在的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依託華中科技大學,與企業界有廣泛的合作,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臺,「當然,有了好的科研平臺,想要脫穎而出還要靠博士生自身的努力。」

對培養科技性人才,周可教授舉例,以計算機專業學生為例,在畢業時,本科生要具備模塊開發能力,碩士生要具備系統開發能力,而博士生,則要在前二者基礎上,具備學術創新能力。通俗說,碩士生要能夠運用已有的方法和技術,設計並開發一個系統以解決存在的問題;博士生要在碩士生能力的基礎上,如果碰到已有的方法和技術不能解決的問題,能夠創造一種技術解決這個問題。

學校培養接地氣 深度對接企業需求

「學校和企業,雖然有不同的社會分工和責任,但又有著緊密聯繫。」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光電學院黨委書記夏松說,教書育人是大學的職責,如何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最優秀的人才,一直以來是華中科技大學的使命與責任。而華為等企業肩負民族產業振興使命,需要源源不斷補充創新人才,當然企業有遴選判斷的標準,學生個人的素質與知識經驗的積累,所在學校及平臺優勢等應該都會考慮。

姚婷

「3位『天才少年』入選,是國家、企業、學校以及個人同頻共振的結果。」夏松說,這從一個方面表明我們的培養是接地氣的,深度對接企業需求。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存儲與光顯示功能實驗室,在存儲方面的積累時間確實很長,而且也是大家公認的在存儲領域研究比較深入的大型團隊,所以跟BAT、華為浪潮等國內企業的合作非常深入。夏松認為,「學生培養,不管是在哪個公司,只要他們具有高能力、高素質,都會很搶手」。

人才成長離不開三個方面:個人努力,學校培養,行業發展,這三者密切相關,缺一不可。

張霽

夏松說,對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而言,在人才培養方面,竭盡全力。

不僅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設立「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引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出國開展交流,聆聽大師講座,到企業開展實習實踐。而且,還有創新平臺的優勢:建設世界一流的科研平臺,學生可以在老師指導下,依託平臺,接觸到最前沿的儀器設備和科研工作。

另外,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還非常注重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信仰,「學校黨委書記邵新宇院士和校長李元元院士,也希望畢業生有『十年磨一劍』的堅持,以及『敢擔大任,勇攀高峰』的擔當。」

追求卓越、為國爭光,是國光人共同的目標。夏松說,堅持立德樹人,家國天下,也是我們研究生教育的靈魂。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系科技部2003年批准籌建的首批5個國家實驗室之一,經過16年的建設,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武漢·中國光谷」的創新研究基地。2017年通過了科技部的驗收,正式改名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依託華中科技大學,是科技部2017年首批批准組建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

「華科」與華為深厚淵源 至今有超萬人來就職

華為與「華科」的淵源深厚。

華為從全世界招「天才少年」的這一決定,也可能與「華科」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據媒體報導,曾經任正非、李彥宏最欣賞的男人,叱吒華為的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天才——李一男,27歲即成為華為最年輕的副總裁。1970年出生的李一男,15歲時被華中科技大學第一批少年班錄取,被外界譽為「小天才」。有人士認為,華為「天才少年」這個點子,可能就是來源於「華科男」——李一男。

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郭平等10多位校友,在華為公司擔任重要職務,為華為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近年來,華為在華中科技大學聘用的畢業生數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據統計,有超過10000名該校畢業生曾就職於華為公司。目前在職的該校畢業生數量在5700人左右,也推動了華為武研院落戶武漢。

2019年5月,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探索麵向未來的前沿科學。研究中心與華為的合作也是全方位的,除培養人才外,在科學研究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去年,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和華為共建兩個聯合實驗室(先進光技術和存儲器件),目前全國僅8家。

華為的一位高管,曾在微博上發文稱「華科」堪稱華為的人才搖籃,「華科是和華為有深厚淵源的學校,我們常董會的3位成員都是華科的,在職員工也有超過6000人是華科的,華中科技大學堪稱華為人才的搖籃。」

8月6日,長江日報記者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經典回答:在華為任正非工號是0001,鄭寶用(華科畢業)工號是0002。直到現在,華為裡面三個輪值CEO,兩個華科的,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華科畢業)任CFO(管財務)。

而在「華科對華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答案中有這麼一句話:華為每年校招的第一站,永遠是「華科」。

這個答案,再次詮釋:「華科」是華為的娘家,華為是「華科」的東家。(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胡義華 通訊員高翔 )

相關焦點

  • 三名「天才少年」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華為為何如此青睞這座學校?
    有超過10000名華科畢業生曾就職於華為公司,目前在職5700人左右。畢業生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等專業為主。難怪華為手機曾在2015年發微博稱:「華科是華為的娘家,華為是華科的東家。」華為如何看好華中科技大學的畢業生,或與華科紮實創新的學風、深度對接企業需求的育人體系也有很大關係。
  • 「天才少年」校方:兩年出了三個天才少年 超過1萬名畢業生入職華為
    騰訊科技訊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 與華為關係:全面戰略合作 超萬名畢業生入職華為 夏松透露,目前在華為擔任重要職務的郭平、孟晚舟等,都是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為華為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華為在我校聘用的畢業生數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據統計有超過10000名我校畢業生曾就職於華為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究竟有多強 「天才少年」華為年薪201萬
    近日,關於華為「天才少年」獲年薪201萬的新聞引發熱議,兩名「天才少年」均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華中科技大究竟有多強?為何華為如此青睞
  • 剛畢業年薪200萬入職華為!網友秒變「檸檬精」:我酸了……
    據媒體報導: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左鵬飛童鞋,近日與華為正式完成籤約,收穫了一份年薪201萬元的職位。#年薪200萬# #天才少年#每一個字眼都自帶光環,著實讓人羨慕嫉妒恨!92年出生的左鵬飛是華中科技大學的14級直博畢業生,博士階段在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攻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11月底剛完成答辯畢業。
  • 華為再招四名「天才少年」:201萬頂薪又給了華中科大博士
    華為從全球招募頂尖人才的「天才計劃」再度激活。今年以來,華為至少已經招募了四位「天才少年」,分別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兩位博士生張霽和姚婷,以及來自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的兩名本科生。
  • 華為再招4名"天才少年":201萬頂薪又給了華中科大博士
    官網資料顯示,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5月26日合併成立,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建設有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以及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精密重力測量研究設施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華中科技大學本身和華為淵源極深。
  • 內地高校ESI新排名出爐,清北無緣榜首,華中科大排名使人意外
    不過縱觀這個排名可以發現,中科大第一,北大清華緊隨其後,接下來第四名是浙大,第十名是華中科大。大家也都知道,華中科大是與武大不相上下的一所高校,按理說前者獲得了第十名這樣的好名次,武大自然獲得的名次也不會差。然而在排名上可以直觀地看到,武大的排名並沒有和華中科大挨著,而是位居第十五名。
  • 南大教授入職中科大!
    12月24日,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消息,南京大學教授戴子高已入職中國科大天文系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科大施汝為系列講座第十五期《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公開介紹資料顯示,講座報告人戴子高「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華為百萬年薪博士、湖大26歲副教授都畢業於這所雙一流!
    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今年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一畢業就籤下了年薪201萬的offer。 博士生姚婷,同樣於入選華為2020年「天才少年」項目,年薪拿到156萬。 94年出生,今年才26歲的李晟曼被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為什麼華為如此鍾情這所大學的畢業生?看完後才知道
    (任正非之女,華為CFO,也是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事件引發的關注 ,以及5G技術受到廣泛關注,華為公司再一次走進了公眾的視野,任正非也首次接受了各大媒體的採訪!小編觀察到,根據華為的一份人事報告來看,有一所985高校為華為輸送了大量優秀的工程師畢業生,以至於華為把每年來自該校且入職華為的畢業生稱為娘家人。這所高校就是位於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會武漢,華中地區第一工科強校的華中科技大學!首先,大家看一看百科詞條中華科校友名錄中的華為高管名單:
  • ...繼華為「天才少年」後,26歲工學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他們...
    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年6月畢業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2020年7月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天才少年"獲華為最高offer:經七輪篩選 年薪201萬
    博士畢業參加工作就拿到年薪201萬元這位「牛人」出自華中科技大學就拿到年薪201萬元這位「牛人」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博士生張霽(來源:公號「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華科今年兩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一人拿到該項目最高檔年薪據長江日報
  • 華中科大李浩洪教授團隊近兩年成果匯總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李浩洪教授實驗室主要綜合運用膜片鉗電生理技術,在體多通道活體動物記錄技術,動物基因操縱以及光遺傳學和成像技術,對情感記憶及相關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和衝動控制障礙等,在細胞水平,神經環路水平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以期能闡明正常生理狀態下,情感記憶形成的神經環路機制,以及其在相關疾病形成中的作用。
  • 最受華為「青睞」的54所高校名單,其中有3所雙非大學!
    以華為為例,它最喜歡招聘哪些高校的畢業生呢?最近,一份華為招聘目標院校的名單流傳了出來,大家一起看一下:這份名單中重點提到了13級(校園招聘)和14級(社會招聘)的目標院校名單,不知道你所在高校是否上榜了。其中,校園招聘重點招收對象都在左邊的3列之中,共計有54所高校。
  • "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公示 華中科大有13人入選
    入選的青年人才絕大多數出自高校,其中武漢地區高校表現優異,華中科技大學以13人位居第三,武漢大學以10人位居第六。  從本批次的最終入選結果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以19人同列第一,華中科技大學以13人位居第三,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以12人位居第四,武漢大學以10人位居第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以8人位居第七,中山大學以7人位居第九
  • 華中科大8位博士嘔心瀝血,打造1000倍顯微鏡,放大硬幣好美
    將顯微鏡和蘋果、華為 華中科大項核心專利技術 之所以TipScope這款顯微鏡做得這麼牛,是因為背後有一隻實力雄厚的研發隊伍,8位創始人皆來自華中科技大學 創始人為黃凱,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光機械設計方向;聯合創始人李夢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圖像處理方向。
  • 「大學不努力本科畢業成專科」, 網友: 985大學肄業和專科, 我選擇...
    充滿鄙視鏈的網絡與生活學歷是每個人重要的學習經歷,同樣也無法擺脫鄙視鏈,博士瞧不起碩士,碩士瞧不起本科,本科瞧不起專科,甚至名牌的大學畢業瞧不起普通大學畢業的,海歸瞧不起「土老帽」等等。實際上,本科、專科只是分工不同,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只是發展機會不一樣,發展機會相同,專科學生也不一定比本科差。
  • 華中科大「女神」登上教學系統封面—新聞—科學網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本科生魏世康本打算上HUB系統(學生版)查成績,剛打開系統首頁,卻被網站封面上的照片深深吸引了,仔細看封面說明才明白這個叫秦文錦的封面女孩不光是個美女,更重要的還是個學霸。原來,前幾天,華中科大新版HUB系統正式上線,大膽用「女神」照片作為封面,引來眾多學子關注點讚。
  • 中國計算機專業最好的10所大學,都是頂尖名校,畢業輕鬆進華為!
    2019年7月,華為更是開出了最高200萬年薪的收入招納了8名清華、北大、浙大等一流大學的天才博士,讓人們津津樂道,紛紛表示羨慕不已。今天,胡侃君就來盤點一下中國計算機專業最好的10所大學,它們無一例外都是985頂尖名校,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每年都會去校園開專場招聘會,畢業輕鬆進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