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什麼決定了一隻螞蟻是成為工蟻還是蟻后?

2020-11-23 生物谷

對兩個品種螞蟻的基因組的比較給了科學家們一些線索:究竟是什麼決定了一隻螞蟻的命運是成為工蟻還是蟻后。 不同等級的螞蟻有著相同的基因藍圖,但它們會因為影響其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學」的變化而發育成為完全不同的個體。 在佛羅裡達弓背蟻( Camponotus floridanus)的群體中,只有蟻后才會產下受精卵;當該蟻后死亡時,該螞蟻的群體也隨之死亡。 該蟻群中的其它螞蟻或是主要工蟻或是次要工蟻,它們有著不同的生理學和行為學差異。 相反,在印度跳蟻(Harpegnathos saltator) 的群體中,蟻后與工蟻的身體差別沒有那麼明顯,而且在蟻后死亡時,某個工蟻會進而成為蟻后。 Roberto Bonasio以及一個國際性同事的團隊現在對這兩種螞蟻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他們對基因表達進行了比較並發現了可能與諸如RNA介導的信號轉導和甲基化等基因調節的表觀變化有關的差異。 本文的作者說,這一研究除了對造成這兩種螞蟻的不同等級間存在分子差異的原因提供了線索之外,它還建立了一個研究衰老和行為的表觀遺傳學的新的實驗模型。(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192428

Genomic Comparison of the Ants Camponotus floridanus and Harpegnathos saltator

Roberto Bonasio,1,* Guojie Zhang,2,3,* Chaoyang Ye,4,* Navdeep S. Mutti,5,* Xiaodong Fang,3,* Nan Qin,3,* Greg Donahue,4 Pengcheng Yang,3 Qiye Li,3 Cai Li,3 Pei Zhang,3 Zhiyong Huang,3 Shelley L. Berger,4, Danny Reinberg,1,6, Jun Wang,3,7, Jürgen Liebig5,

The organized societies of ants include short-lived worker castes displaying specialized behavior and morphology and long-lived queens dedicated to reproduction. We sequenced and compared the genomes of two socially divergent ant species: Camponotus floridanus and Harpegnathos saltator. Both genomes contained high amounts of CpG,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DNA methylation, which in non-Hymenoptera correlates with CpG depletion. Comparis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castes identified up-regulation of telomerase and sirtuin deacetylases in longer-lived H. saltator reproductives, caste-specific expression of microRNAs and SMYD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s, and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genes implicated in neuronal function and chemical communication. Our findings provide clues on the molecular differences between castes in these two ants and establish a new experimental model to study epigenetics in aging and behavior.

1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522 First Avenue, New York, NY 10016, USA.
2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Max Planck Junior Research Group,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netic Resources and Evolution,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23, China.
3 Beijing Genomics Institute–Shenzhen, Shenzhen 518083, China.
4 Department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Medicine, Philadelphia, PA 19104, USA.
5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empe, AZ 85287, USA.
6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New York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New York, NY 10016, USA.
7 Department of Biology,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Copenhagen DK-2200, Denmark.

相關焦點

  • 生當為工蟻,還是蟻后?
    又想到皇帝與平民的關係,與蟻后和工蟻的關係非常相似,也許,群體性的動物都差不多吧,只是人類社會似乎更高級一點兒、複雜一些而已。據查:螞蟻按照不同的任務分為工蟻、雄蟻、工蟻和蟻后。開始時的幼蟲(先天)都是相同的,發育成哪種螞蟻完全取決於幼蟲階段的餵養條件(後天和機緣巧合)。
  • 科學網—科學家發現西班牙工蟻自己決定誰做蟻后
  • 蟻后是如何從無到有,建立一個螞蟻王國的?蟻后死了怎麼辦?
    在一個漆黑的蟻穴深處,一隻雌蟻從卵中孵化了出來,當然,它並不是這個洞穴裡唯一的一隻新生雌蟻,在蟻穴中,負責覓食、哺育幼崽、服侍蟻后的工蟻,基本都是雌性。在天空中飛翔的雌蟻並不是為了什麼縹緲無邊的詩和遠方,它飛翔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它要在天空中邁出它「蟻生」中重要的一步:婚飛,通俗一點來講,就是完成交配。交配完成後的雌蟻,不會再留戀天空的美景,它迫不及待地落回地面,著手建造它的螞蟻王國了。一隻雌蟻建立一個螞蟻王國的過程可以分為天時、地利以及人和三個部分。
  • 蟻后選夫婿,工蟻來把關!命運坎坷的雄螞蟻
    在認識雄蟻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蟻后! 1.移動的「基因藍圖」蟻后是軍團蟻的核心,整個族群只會有一個蟻后。一個族群如果誕生了新的蟻后,就會另起爐灶,並且分走一半的螞蟻。蟻后的身軀大約5cm長,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蟻類了。
  • 如果蟻后死了,剩下的螞蟻的命運會怎樣?
    在成為蟻后之前,它通過婚飛的方式去建立一個螞蟻王國。在交配過後,蟻后會自己找到一個與世隔絕的洞裡,專心繁殖。實際上,通過婚飛的方式最終建立起自己王國的蟻后還是非常少的。在等待繁殖的期間,蟻后基本上是處於完全飢餓和孤獨的狀態。只有細心地讓卵產下來,第一批工蟻長成之後,蟻后才會有食物來源。這創業的風險其實還是比較大的。在一個蟻群當中,蟻后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 蟻后和雄螞蟻恩愛後,為何雄螞蟻會死掉,蟻后壽命卻長達20年?
    螞蟻雖然沒有在地球上稱王稱霸,但是它們卻在自己的家族裡建造了一個螞蟻王國,而身為寡母的雌螞蟻隨著孩子長大還晉級成為了蟻后,並且能舒舒服服地過上長達20年的幸福生活,壽終正寢。婚飛確定未來的方向在一個雨後的季節裡,成群的雌螞蟻和雄螞蟻就會傾巢出動,在天空中來一場「萬人相親大會」。
  • 蟻后和雄螞蟻交配後,為何雄螞蟻會死掉,蟻后壽命卻長達20年?
    螞蟻雖然沒有在地球上稱王稱霸,但是它們卻在自己的家族裡建造了一個螞蟻王國,而身為寡母的雌螞蟻隨著孩子長大還晉級成為了蟻后,並且能舒舒服服地過上長達20年的幸福生活,壽終正寢。「遺孤」,但是它面臨的壓力才正式開始,不是每一隻雌螞蟻都能安全地產卵生娃。
  • 假如「蟻后」死了,剩下的螞蟻會變得怎麼樣?
    蟻后的誕生所有的螞蟻族群在最初誕生的那一刻,其實就只有一隻蟻后而已。其它的所有蟻種都是蟻后一點點繁殖培養出來的,蟻后不僅僅是首領,它還是一個「創業者」!「婚飛」是專門用來形容螞蟻的一種行為,那就是雄性繁殖蟻和雌性繁殖蟻的交配行為。
  • 假如「蟻后」死了,蟻群何去何從?一文讀懂螞蟻繁衍
    蟻后是蟻群的核心,生物學家定義螞蟻是具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它們的種類職責是「命中注定」,基因層面決定了每隻螞蟻的一生,而蟻群繁衍的根本、靈魂、核心就是蟻后,雖然不同種的蟻群生存機制會有很大不同,通常來說蟻后死了,要看是什麼時候什麼規模蟻群中的蟻后,不同情況下會有不一樣的結局,通常是以下兩種新蟻后上臺
  • 蟻后和雄螞蟻交配後,為何雄螞蟻會死掉,蟻后壽命卻長達20年?
    只能靠著蟻后一個寡母苦苦地拉扯著孩子長大的日子也實在辛苦。螞蟻雖然沒有在地球上稱王稱霸,但是它們卻在自己的家族裡建造了一個螞蟻王國,而身為寡母的雌螞蟻隨著孩子長大還晉級成為了蟻后,並且能舒舒服服地過上長達20年的幸福生活,壽終正寢。
  • 把一隻螞蟻放入另一個螞蟻窩會發生什麼?
    有小夥伴留言問:把一隻螞蟻放入另一個螞蟻窩,同時放一塊大麵包會發生什麼?看到這個問題,我只想說:你這個想法很危險,這麼做就等於判了這隻螞蟻「死刑」,因為被放到另一個蟻群中的螞蟻一定會被咬死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螞蟻群是以蟻后為尊的,那如果蟻后死了,會怎麼樣呢?
    首先,螞蟻是分等級的,一個蟻巢內有不同的等級的螞蟻,有蟻后、雄蟻、補充型生殖蟻、兵蟻、工蟻、有翅型繁殖蟻等等。蟻后是整個蟻群的統治者,同時,它也是一個「生殖機器」,每天都在不停的「產卵」。一頭蟻后一天的產卵量大約有3.6萬粒。工蟻的壽命很短,只有一個月左右。而蟻后的壽命很長,幾乎能活幾十年,但是壽命再長,有一天也會死去。如果,有一天蟻后死了,剩下的螞蟻應該怎麼辦呢?
  • 蟻后的繼承人如何誕生?根據血統繼承還是能者居上?
    蟻群中可能有成千上萬的成員,但其中一個最重要,就是蟻后。蟻后是螞蟻王國的締造者,當它們和雄蟻經過「婚飛」受精後,就會回到地面進行繁殖,它一生的職責就是產卵和統領其他螞蟻,會產生多種信息素,為工蟻指明方向。
  • 蟻后的繼承人如何誕生?根據血統繼承還是能者居上?
    蟻群中可能有成千上萬的成員,但其中一個最重要,就是蟻后。蟻后是螞蟻王國的締造者,當它們和雄蟻經過「婚飛」受精後,就會回到地面進行繁殖,它一生的職責就是產卵和統領其他螞蟻,會產生多種信息素,為工蟻指明方向。
  • 螞蟻,蟻后統領下的他們數量龐大,團隊作戰,單兵作戰能力強
    儘管踩死一隻螞蟻很容易,但一大群呢,一蟻穴呢?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在蟻后的統領之下,就是強而恐怖的殺戮兵器!昨天看了《沙漠螞蟻王國》紀錄片,裡面的蟻后一號建立自己王國的初始階段,不止她一個蟻后,是五六個蟻后「合夥創業」,因為一個蟻后剛開始生育的工蟻基數很有限,例如她產下1000顆卵,需要等待一周才能孵化出兩三百隻工蟻,這一周等待期風險極大,天敵或競爭者都可能趁她生產時奪取她的性命。而五六個蟻后報團,第一批的工蟻數量就可以由兩三百乘以六,很快就能達到2000工蟻的量。
  • 工蟻與兵蟻,誰的等級更高?不光是戰力差別大,內力差別也突出
    不光是戰力差別大,內力差別也突出 說到蜜蜂的世界,我們都知道蜜蜂的世界有明確的分工,似乎有著很明顯的等級制度,和蜜蜂有著類似生活方式的螞蟻,在分工上還多了一個級型,那就是兵蟻,因為在蜜蜂的世界中,只有蜂后、工蜂、雄蜂三個級型的蜜蜂,但是在螞蟻的世界中,除了有蟻后、工蟻、 雄蟻之外,還有一個級型就是兵蟻。
  • 假如蟻后死了,那剩下的蟻群會做什麼?真有意思
    而相對來說,更多的動物是過群居的生活,比如螞蟻、蜜蜂、狼和可愛的企鵝。以下我們就講一下生活中最為常見群居動物螞蟻,那麼對於螞蟻的了解你知道多少呢?最早對螞蟻的了解來源於一部在1998年上映的動畫片電影《小蟻雄兵》,講述螞蟻帝國的運作和分工,在片中螞蟻帝國主要是由蟻后、螞蟻公主、工蟻和兵蟻組成。
  • 命中注定的工蟻階級
    入迷的主要是書中針對一個問題的討論:在真性社會的組織結構裡,總有類似工蟻這樣的角色,處於社會最底層,孜孜不倦的奉獻著自己。甚至連後代都沒有。如果基因通過個體遺傳,又或者個體的生存競爭是進化的唯一方向,那麼怎麼解釋工蟻的持續存在呢?答案就是工蟻的基因不由工蟻決定,而由誕育所有下一代的蟻后決定。這種性狀遺傳不是個體選擇,而是群體選擇。
  • 《螞蟻的故事》|透過螞蟻社會看蟻類生物的3種利他行為
    一隻行軍蟻死死咬住體型更大的馬塔貝列3)生存方式:儘管集群間殺伐不斷、戰爭連連,但集群內部團結和睦、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蟻后負責集群的繁殖,補充原集群的部分成員和創建新的超個體;(婚配後的蟻后決定了其子代的性別
  • 從工蟻到蟻后——生產者向放債者的蛻變
    與我們人類一樣,螞蟻王國也是一個群體性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從事生產也最為勤勞的是工蟻,而蟻后除了負責繁衍外,幾乎連動也不動,活脫脫是一個寄生體。自然界中的工蟻和蟻后乃出自天定,可人類社會則不然,「工蟻」們總有向「蟻后」發展的趨勢,不論是個人、組織還是國家,也不論其主觀意願究竟如何,幾乎概莫能免。很多人可能還記得《武訓傳》這部電影,並將其被批判歸咎於當時的政治局勢,可如果我們就事論事,卻也不難發現,其故事內核是很成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一起來看,這個武訓是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