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注眼部健康,你要知道這些

2020-12-05 騰訊網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機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

就是由一張張照片

串成動畫在眼底播放

眼睛還是健康的「信號燈」

如果給眼底拍張照

不僅可以了解眼底結構

還能發現眼部疾病

並且判斷全身的健康狀態

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

今年的主題是

「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

眼健康是國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年齡段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其中眼底疾病佔了很大一部分,很多眼底疾病都可以通過眼底彩照發現、預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眼底照相的那些事。

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

眼底,是眼球內後部的組織,也就是眼球的內膜,眼底疾病病種多,並且位於眼球深部,發病時必須要藉助工具輔助檢查。眼科醫生用的像探照燈一樣的普通眼底鏡能看到眼底,但缺乏客觀的依據,同時不利於隨訪。眼底照相機的發明和應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幫助。

眼底「相機」的原理和正常照相機的原理一樣,它透過人的瞳孔給眼底拍照來眼睛明確有無病變,病變程度。憑藉眼底彩照,不僅醫生可以清楚看到患者的視神經、黃斑、眼底血管等情況,根據它們的狀態來評估眼睛存在什麼疾病,而且患者也可以通過照片直觀地認識到自己疾病的表現和程度,不同時期的眼底照片對比,還可以知道疾病的變化,更好配合醫生的治療。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代謝異常,高糖血引起組織缺氧使微血管細胞受損,造成眼的營養和視功能損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可以分成非增殖期病變和增殖期病變。

這是非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眼底彩照,我們可以看到視網膜上有很多紅色的小點,這些都是視網膜微血管瘤(黑色小箭頭),同時眼底有小片出血,還有一些白色的滲出(黑圈所示)

這是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眼底彩照,可以看到視網膜微血管異常(黑色三角形),微血管瘤和出血滲出(黑圈),下方視網膜前大片出血(黑色五角星)。出血多的患者,臨床上多表現為突然看不見東西。

很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確診時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面臨著失明的風險,這是由於糖尿病發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部分人並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往往等到出現一些併發症才得知患病,錯失了最佳治療時間,而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往往忽略關注眼底情況。

浙大一院眼科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要做一次眼底照相檢查,觀察眼底是否存在病變風險,根據醫師建議進行定期複查,以便及時幹預治療。

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

高血壓同樣是引起眼底疾病的危險因素,長期持續的血壓升高會引起全身小動脈硬化,這其中也包括視網膜動脈。視網膜動靜脈是人體唯一能肉眼觀察到的血管,所以通過高血壓患者的眼底情況,也可以了解其全身其他臟器健康狀況

這是一張正常的眼底彩照,呈橘紅色。

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在臨床上可以分成4級,多數患者表現為1-2級。這是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2級)的眼底彩照,和上面正常的彩照比,可以看到視網膜動脈變細,反光增強,而且出現了小動脈硬化壓迫小靜脈的情況(黑色箭頭)

這是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3級)的眼底彩照,可以發現在2級病變基礎上,又出現了小動脈阻塞、棉絮斑(黑色箭頭)和視網膜出血

70%的高血壓患者可能出現眼底病變,總的來說眼底改變愈重,預後愈劣。出現這類眼底病變的患者容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腦血管意外和尿毒症。

青光眼視神經改變

如果說視網膜動靜脈等眼底血管可以提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高血壓視網膜病變,那麼通過視神經的彩照,我們可以了解到患青光眼的可能性。

青光眼是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發病隱蔽、早期難以發現,被稱作「盜走光明的小偷」。青光眼發病率約1%,45歲以後則達2%,由於知識普及程度不足,我國青光眼的未診斷率高達90%,而約10%的患者由於未能得到及時診治而致盲。通過眼底彩照,我們也能及時發現青光眼的「蛛絲馬跡」。

在我們眼底有一個叫視神經盤(視盤)的地方,視神經在這裡聚集,它的中間有一個凹陷的位置叫做視杯,視杯越小說明視神經越密集,越大說明視神經可能正在受損。

而青光眼正是以視盤萎縮為特徵的疾病。我們可以看到,左圖是正常眼底彩照,短箭頭所示的是正常視杯大小,而右邊是青光眼患者的眼底彩照,短箭頭指示視杯擴大,視盤萎縮,是典型的青光眼表現。

浙大一院眼科專家提醒,如果出現正視前方周邊的事物看不清,晚上看燈光時出現紅綠光暈,或者劇烈的眼痛、眼脹、頭痛、視力急劇下降等症狀,要警惕青光眼

老年性黃斑變性

黃斑位於視網膜的中間部位,是人眼的光學中心區,視力最敏銳的部分。視網膜外面是一層叫做脈絡膜的薄膜,它們之間還有一層薄薄的界膜,叫做Bruch膜。

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外側的色素上皮層病變老化,形成「玻璃膜疣」沉積於Bruch膜,並有可能破壞Bruch膜或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導致脈絡膜上的毛細血管通過病變部位,長到視網膜下或者視網膜內,很容易出現滲漏和出血。

老年性黃斑變性多發生在45歲以上人群。通過上面兩張彩照我們可以看到,左邊的彩照黃斑部有大量的玻璃膜疣(黑色箭頭),但沒有出血,這屬於乾性「老黃」,右邊的彩照黃斑部除了玻璃膜疣,還有中心黃白色病灶——脈絡膜新生血管(黑色三角形)和少量出血,屬於溼性「老黃」。

眼底照相是眼科一項非常常規和重要的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各類眼底疾病,專家建議,除了本身就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定期拍一張眼底照,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有視物模糊、視野缺損(即看東西看不全)、視物變形等情況的人,都可以到眼科進行眼底照相檢查

在做眼底照相檢查時,為了提高結果的精準度,有時會給小瞳孔的患者進行散瞳,通常散瞳需要花費15-20分鐘左右,檢查時配合醫生給出的指示,真正檢查只需要1分鐘。

特別要提醒的是,散瞳的患者會出現視近模糊、畏光症狀,要防止戶外強光照射,可以根據檢查當天的情況自備一副墨鏡,通常4-6小時,瞳孔恢復正常後症狀也就消失了。

浙大一院眼科專家門診表

點擊可查看大圖

點擊可查看大圖

本文為浙大一院原創

相關焦點

  • 看眼病不知道掛啥科? 可先找全科門診「把脈」
    溫州網訊 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每天有30%的眼病患者不知道自己該去哪個科室看病,還有60%左右的基本眼病佔用了專科資源,這些問題今後將得到解決。科室多了,不少患者就遇到一個問題——不知道自己該掛哪個科室的號。  上周,市民戴女士眼睛不適,看東西模糊,好不容易掛到眼視光醫院眼底內科的專家號,結果一番檢查下來排除了因糖尿病引發的眼病;隨即,她又掛了眼底外科門診,經過檢查,發現她的眼病應到眼鼻相關專科更對口;最後,戴女士被眼鼻相關專科確診為神經萎縮,需手術治療。
  • 【10.15國際盲人節】你必須知道的5種致盲眼病
    其中有超過60%的致盲來源於五種眼科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眼底病變、黃斑變性。 這些致盲眼病患者在科學、及時的治療下是能夠保留有用視力、避免致盲的。
  • 王寧利:人工智慧助青光眼早篩更高效
    為了早期發現青光眼,臨床眼科醫生常常結合裂隙燈檢查、眼壓、視野、眼底照相、房角鏡檢查、OCT等多種檢查做出青光眼的診斷,但在篩查時,眼底照相是判斷是否存在視神經損害最為快捷、簡便且可以客觀評估視盤表面結構和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的檢查方法。正所謂,「視神經一張照,青光眼早知道」。
  • 眼防睛典 | 眼底為何會「起風雲」?
    (圖片內容:火燒雲)其實,在我們的眼底上也會「起風雲」呢,可是這些「風雲」可不像雲霞那樣令人心情愉悅,反而會帶來很多困擾,以下就是一些眼病的眼底照片:(圖片內容:眼病眼底照片)在新冠疫情來襲的那些日子裡,不少患友都遭受了這些」眼底風雲」的困擾,視力受到極大損害。
  • 玩微信跳一跳易得乾眼症 眼科專家:一張圖看懂所有常見眼病
    嚴宏教授介紹:玩遊戲時,屏幕上不斷閃爍的光影會對眼睛造成持續的刺激,當眼睛不停地捕捉這些光影時,就會使眼睛感到特別疲勞。注意力太過集中,自然眨眼(醫學上稱之為瞬目?)次數大大減少,對眼球表面的淚膜層造成損害,從而加劇眼睛的疲勞和乾澀、刺癢等感覺,甚至出現眼睛刺痛、流淚、畏光等不適症狀,發生乾眼症。嚴宏主任建議:經常對眼部進行按摩、適度用眼,少用智慧型手機對眼部健康保護十分重要。
  • 你知道孩子的眼科檢查需要做什麼嗎?
    你知道視力篩查和眼科檢查之間的區別嗎?兒童在上學期間經常進行非正式的視力篩查,但為了診斷任何嚴重的視力問題,就需要與專業的眼科醫生安排全面的眼科檢查,那麼定期帶孩子檢查需要做哪些內容?
  • 眼部有這五個症狀出現,或是糖尿病眼病到來的信號,早發現早就醫
    而且,糖尿病眼病也是我國致盲的一大因素,由糖尿病引發的眼病可分為多個種類,比如白內障、視網膜病變、屈光不正以及眼外肌麻痺等。1、棉絮狀白斑:在糖尿病眼病的早期,患者會出現棉絮狀白斑,臨床將其稱為軟性滲出。
  • 糖尿病初期也會引起眼部病變?視力下降可要小心!
    在臨床經驗中,有不少患者糖尿病病史時間不長,但是視網膜病變已經很嚴重了,所以建議大家應定期到正規醫院體檢,一旦診斷患有糖尿病,應到專業的眼科醫院做眼部檢查,警惕視網膜病變,加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預防,尤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更應該定期體檢,診斷糖尿病後儘早行眼底檢查。
  • 要像關注血糖一樣,注意雙眼
    在糖尿病引發的眾多併發症中,糖尿病眼病的危害尤其嚴重,可致盲。而這也往往最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所忽視。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期間,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全國開展「糖尿病易致盲 定期檢查早控防」——眼底專家科普大講堂」活動,旨在讓更多「糖友」警惕糖尿病眼病所帶來的致盲危害。愛爾眼科眼底專家呼籲: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進行眼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及時擺脫失明威脅!
  • 健康公開課|許琰:視疲勞,就在你身邊的眼病
    健康公開課|許琰:視疲勞,就在你身邊的眼病 2020-05-30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眼日|近視眼、乾眼症、白內障……做好這些不用怕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通訊員 王瓊看電腦、用手機,你的眼睛還好嗎?今年的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為「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兒童青少年近視、青中年乾眼症、老年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不同時期,究竟應該怎樣科學管理和愛護自己的眼睛?來聽聽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眼科主任葉劍怎麼說。
  • 眼病「重男輕女」?哈醫大一院眼科專家教你如何守護爸爸的眼睛
    父親是每個家庭的頂梁柱,他的健康更不容忽視。在父親節來臨之際,為增強大家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關注父親的身心健康,哈醫大一院推出父親節專題,科普男性常見疾病。他總是用清晰明亮的眼睛關注著我們,沒有更多的言語,卻將深刻的愛融在了血液裡。 哈醫大一院眼科一病房主任張弘教授表示,有些眼病,會更加青睞男性,因此,用心呵護父親眼睛健康,守護那雙充滿愛的眼睛。
  • 健康用眼,快樂學習—「架起彩虹橋,科普進校園」眼健康諮詢活動
    今天迎來了2019年活動的開展,看到那麼多師生前來參加活動我很欣慰,這說明大家關愛眼健康的意識提高了。關愛眼健康,並非要等到看不清、不舒服了才去重視,而應該是時刻都要去關注,去重視,時刻提醒自己要健康用眼。
  • 或許是「致盲性眼病」在作祟
    腦殼突然痛得像要裂開,噁心想吐,還有眼脹、眼睛充血?是找神經科還是高血壓科?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青光眼治療中心專家杜秀娟主任建議還是看看眼科,這些是青光眼急性發作時的典型症狀。眼壓大於21mmHg,小心得了青光眼青光眼是由於眼壓過高,壓迫視神經,導致視力下降、視野受損的一種眼部疾病。當急性發作時,患者就會出現眼脹眼痛、視力模糊,甚至會噁心嘔吐。這種症狀很容易與神經系統疾病或顱內出血混淆,這時就有很多患者不知道該選擇哪個科室,經檢查診斷後,才發現是青光眼導致的。
  • 健康警惕:重視眼睛健康,看看眼科專家的忠告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不管是什麼年齡、什麼職業、什麼身份,都應該重視眼睛的健康,愛護眼睛、合理用眼、預防眼疾。 【眼病如何早發現】 人類大約90%的信息獲取是由眼睛完成的,如果眼睛發生疾病,五彩斑斕的世界就會變得灰暗無光。
  • 很多人沒聽過的眼病,可能導致失明,黃斑病變的防治知識要了解
    01引起黃斑病變的因素可歸為2大類,由第二類因素造成的黃斑病變,可以說是「作」出來的眼病(一)不可控因素1、疾病當患者患有一些疾病的時候,也容易導致眼底黃斑病變。比如當患有心血管病的時候,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的時候,患者的血管就會發生病變,這時候也會影響到眼部的血管,從而引起眼底黃斑病變。如果患者患有一些眼部疾病的時候,甚至視網膜炎、葡萄膜炎等,都容易引起眼底黃斑病變。2、年齡老年人出現黃斑變性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在逐漸地老化,常常會伴隨著一些退行性改變。
  • 全國愛眼日: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今天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主題: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本期,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的眼科專家為大家解答眼健康方面的問題。眼前出現固定黑影+閃光,咋回事?
  • 你知道負離子是什麼嗎?
    如果你還在疑問「負離子是什麼?」那你真的OUT了!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揭開負氧離子的神秘面紗吧!↓↓↓負離子是什麼?原子或原子團失去或獲得電子後所形成的帶電粒子叫離子,負離子是指帶一個或多個負電荷的離子,某些分子在特殊情況下,亦可形成離子,如氧的離子狀態也叫負離子。
  • 「糖網」偏愛年輕人,醫生表示早診早治是關鍵
    楚天都市報11月14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裴霓裳)我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糖尿病患者,每10個老年人中就有2個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正嚴重威脅著我國國民健康。與此同時,糖尿病併發症也不容小覷,特別是糖尿病眼部併發症,嚴重可致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