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有這五個症狀出現,或是糖尿病眼病到來的信號,早發現早就醫

2020-11-23 騰訊網

想必大家都對「糖尿病」不陌生,這是近些年高發的內分泌代謝類疾病,臨床上將其分為1型和2型兩個種類,其主要症狀就是血糖升高。有很多患者對高血糖不以為然,認為身體只要是沒有疼痛表現,就不會對機體造成過大影響,殊不知糖尿病可影響全身各器官,與眼睛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

有數據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超過5年以上,且血糖一直都沒有控制得到,有30%都會並發眼病。而且,糖尿病眼病也是我國致盲的一大因素,由糖尿病引發的眼病可分為多個種類,比如白內障、視網膜病變、屈光不正以及眼外肌麻痺等。

如果有以下五個症狀出現,就可能是糖尿病眼病到來的信號:

1、棉絮狀白斑:在糖尿病眼病的早期,患者會出現棉絮狀白斑,臨床將其稱為軟性滲出。是由於患者的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受到了限制,又或者是出現了缺血性壞死從而被代替,在患者眼睛上形成棉絮狀白斑,呈現出灰白色或乳脂色狀態

2、眼前發黑、有異物:糖尿病在侵犯患者視網膜、神經之後,可出現眼前發黑、視物範圍縮小、眼前有漂浮物等症狀,患者總是感覺眼前方有類似小球、小蝌蚪一樣的物體,但用手卻無法觸摸到

3、視力變差:視神經在受到糖尿病損傷、眼底血管發生病變之後,患者視網膜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導致視網膜處於缺血氧的狀態,不僅可能形成微血管瘤,同時還可造成視網膜脫落、損傷,從而影響到患者的視力。患者會逐漸感覺視力變差、視物模糊,特別是在昏暗環境中尤為明顯

4、視網膜出血斑:隨著病情發展,患者還可出現視網膜出血斑症狀,一般都是和視網膜血管瘤同時出現的。這種出血斑多位於視網膜血管下,表現出圓點狀態的暗紅斑,通過肉眼就能直觀發現,有部分患者還出現了淺層條狀的出血斑。

5、畏光:近期明顯感覺眼睛逐漸適應了黑暗環境,對明亮光線無法正常面對,且出現了睫狀充血症狀。這是由於患者視網膜發生了病變,從而繼發了青光眼症狀,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眼睛損害,後期致盲率相對較高。除此外,部分患者還出現了眼睛疼痛症狀,這是眼壓升高的表現,也是併發症出現的前兆。

以上五個症狀,都可能是糖尿病眼病發出的信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糖尿病眼病導致的失明,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了25倍之多,所以預防糖尿病眼病的出現,是糖友們絕對不能忽視的重點。而嚴格控制血糖增長,就是預防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

另外,患者還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從發現糖尿病起每年檢查一次眼底,如果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積極治療的同時,也應將檢查時間縮短至3~6個月一次。這不僅有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眼病,同時也是避免視力喪失的重要途徑。

相關焦點

  • 糖尿病初期也會引起眼部病變?視力下降可要小心!
    很多剛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認為「剛查出糖尿病,眼部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沒必要立即做檢查。」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有些人雖然剛檢查出患有糖尿病,但實際上是因一直沒有及時接受體檢,而未發現血糖已經偏高很多年。
  • 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注眼部健康,你要知道這些
    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 眼底, 很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確診時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面臨著失明的風險,這是由於糖尿病發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部分人並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往往等到出現一些併發症才得知患病,錯失了最佳治療時間,而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往往忽略關注眼底情況。
  • 69歲老人視線霧蒙蒙,原來是糖尿病導致
    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全世界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因糖尿病死亡,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位居全球第一……因為症狀隱蔽,糖尿病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其併發症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
  •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眼部病變 嚴重者存在致盲風險
    患者病例    家裡老人今年65歲,患有糖尿病3年了,最近一段時間總感覺眼睛有些模糊,聽說糖尿病會引起一些眼病,請問醫生糖尿病患者會引起哪些眼部疾病?需要多久進行一次眼部檢查呢?青島華廈眼科醫院王洪格教授專業解答    糖尿病已經是我國很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之一,據統計目前中國糖尿病確診患者高達1.164億人。並且目前糖尿病還是一種非常難治癒的慢性疾病。
  • 身體出現5個異常,別大意,這或是白血病的早期信號!
    韓劇裡爛俗的橋段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少,兩個熱戀期的人突然有一方患上絕症,而「白血病」就是劇中最常被引用的疾病。 白血病也被稱為「血癌」,屬於造血組織的惡性疾病,致死率極高。不過,它與其它癌症一樣,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治癒效果就越好。
  • 【10.15國際盲人節】你必須知道的5種致盲眼病
    隨著我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在我國這一比例或更高。 其中有超過60%的致盲來源於五種眼科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眼底病變、黃斑變性。
  • 王寧利:人工智慧助青光眼早篩更高效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眼科學院院長、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教授因在青光眼機制和診療方案等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作為今年中國大陸地區唯一一位眼科專家入選,這也是他第三次登上該榜單。基於青光眼相關機制的研究,王寧利教授團隊也在提高青光眼篩查效率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同時也是首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 身體感覺到有這5個異常,或許是糖尿病正在「逼近」,需重視
    一般來說當身體出現以下5種異常症狀時,就表示糖尿病可能已經找上門了。糖尿病發病前,身體的5大異常症狀1、足底出現潰爛足底潰爛是一種糖尿病發病前人體經常出現的症狀。這是因為當人體血糖濃度偏高時,不但會導致血液的濃稠度增大,而且還會引發人體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免疫力下降等諸多問題。
  • 重慶眼科專家:糖尿病還可引發青光眼!頭疼眼脹不容小覷
    相信我們很多糖友們都知道患了糖尿病不僅要管理好血糖,同時還要預防糖尿病引起的眼部併發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與此同時,糖尿病還會引發另外一種眼部疾病,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青光眼。
  • 醫生再次提醒:胃癌早期有3個信號,早發現能贏得更多的治療時間
    提到癌症,人們立刻毛骨悚然,尤其是胃癌,胃癌的發病率已經成為我國惡性腫瘤榜首,每年死於胃癌的人數也是逐年上漲,一般癌症的早期明顯症狀不明顯。往往被人們忽視,可去醫院一檢查,就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意味著死亡,胃癌的早期身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信號,如果及早發現信號,及早治療,或者可以挽救生命。
  • 中因科技:推動遺傳性眼病基因檢測的發展
    揭開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原理  遺傳性眼病有200多種, 還有400多種全身或其他器官遺傳病會出現眼部病變。以下五種遺傳性視網膜類眼病需要大眾熟知,以做到早了解、早治療、早康復。USH Ⅰ型在幼年時即出現近乎全聾和前庭功能障礙,通常在成年前出現RP症狀;Ⅱ型患者聽力損害呈中到重度,沒有前庭功能障礙,成年後出現RP症狀;Ⅲ型患者出生時聽力正常,逐漸出現RP和聽力喪失。
  • 眼前有小黑影在飛舞,是一種怎樣的眼病,能治好嗎?
    飛蚊症在醫學上有個正式的名稱,叫做玻璃體混濁。飛蚊症的發生與我們眼睛玻璃體正常的膠體結構發生了液化有關,患者會感覺眼前有小黑影在飄動,像是有蚊子在眼前飛舞;在我們在看白色或者明亮背景時,這種症狀會更加明顯。據統計,很多人都有飛蚊症的問題。
  • 出現這3個現象,暗示糖尿病眼已出現
    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前期,可能會感覺到眼前有黑影飄動,有時候看東西也會出現視物變形的狀況,還會感覺到眼睛有閃光點,出現這種情況之後最好是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發生視網膜脫落,導致眼睛完全失去視物功能。
  • 「老眼昏花」或是眼睛的危險訊號!
    以為這些情況只需要配老花鏡,殊不知,或許眼病已經悄悄潛伏到你的生活之中,可能成為奪走你視力的「幕後黑手」。退休後出現視力下降該怎麼辦?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在生理上不可避免會出現眼部的衰老和退化,許多老年人都主訴出現了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視物變色、重影、畏光、視疲勞等症狀。許多老年人都不以為然,以為是老花眼所致的。
  • 我國每分鐘,出現1個盲人、3個低視力,什麼導致不同年齡的人視力殘疾?
    我國每分鐘會出現1個盲人、3個低視力患者。 【應對】兒童自出生起的生長發育階段,都需要做定期眼部檢查,早發現疾病,及時治療,預後較好。 ●老年人 老年性白內障、高度近視、青光眼、黃斑變性、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神經萎縮、角膜病、脈絡膜視網膜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
  • 玩微信跳一跳易得乾眼症 眼科專家:一張圖看懂所有常見眼病
    久之,眼睛發出危險信號。嚴宏教授介紹:玩遊戲時,屏幕上不斷閃爍的光影會對眼睛造成持續的刺激,當眼睛不停地捕捉這些光影時,就會使眼睛感到特別疲勞。注意力太過集中,自然眨眼(醫學上稱之為瞬目?)次數大大減少,對眼球表面的淚膜層造成損害,從而加劇眼睛的疲勞和乾澀、刺癢等感覺,甚至出現眼睛刺痛、流淚、畏光等不適症狀,發生乾眼症。
  • 腦梗發病前,身體會有奇怪跡象,多留個心眼,早發現早治療
    可這樣的疾病,在發作的時候,很多人一時間都難以察覺,甚至即使出現症狀的話,也會以為是普通的疾病,很難與腦梗聯繫到一起。但是腦梗在發病之前,身體一般都會有奇怪的跡象,平時多留個心眼,或許能夠早發現早治療,減少身體的損傷。
  • 帕金森病 提倡早發現早治療
    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早期發現,並堅持全程治療,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周健康周刊就來聊一聊帕金森病。 提升疾病認知 提倡早診早治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進展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其起病隱匿,初期症狀往往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視。
  • 因為糖尿病得了「糖網」,吃什麼藥可以治?
    ,據調查,每3例糖尿病患者就有1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如果患者不加以重視,還有致盲的風險。 由於視網膜是眼睛接收和處理光信號的重要組織,一旦發生病變必然對視力產生影響,視網膜病變發展到最後,將出現視網膜脫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問題,最終導致失明。
  • 或許是「致盲性眼病」在作祟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青光眼治療中心專家杜秀娟主任建議還是看看眼科,這些是青光眼急性發作時的典型症狀。眼壓大於21mmHg,小心得了青光眼青光眼是由於眼壓過高,壓迫視神經,導致視力下降、視野受損的一種眼部疾病。當急性發作時,患者就會出現眼脹眼痛、視力模糊,甚至會噁心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