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全世界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因糖尿病死亡,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位居全球第一……因為症狀隱蔽,糖尿病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其併發症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診斷標準,中國成年人總糖尿病患病率為12.8%,糖尿病患者總數約為1.298億(男性為7040萬,女性為5940萬);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35.2%。
專家表示,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血糖升高,導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損,危及心、腎、眼睛、足等部位。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
69歲老人視線霧蒙蒙
69歲的楊爹爹在社區內體檢時,醫生告訴他血糖過高,建議他到醫院進一步診療。老人並沒有把醫生的話放在心上,認為在飲食上注意些就可以。
大約十天後,楊爹爹四肢麻木,下肢疼痛,眼睛看遠處物體模糊,像是隔著一層霧。在家人的勸說和陪伴下,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內分泌科門診就診。經過空腹查血糖,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
原來,2019年底,楊爹爹就出現了多尿、口乾多飲的情況,新冠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的狀態是多吃不動,對醫院就醫有抗拒心理。醫生表示,視力下降是血糖長期過高導致的,建議老人立即入院接受治療。老人入院後通過降糖,營養神經、改善下肢循環等治療,病情趨於好轉。
「患者對於糖尿病前期發出的信號沒有重視,導致血糖逐步升高,病情進展加快。」該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邵揮戈解釋,糖尿病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由於現代人飲食結構不合理,運動缺乏,糖尿病患者增多,糖尿病高危人群也越來越趨於年輕化。邵揮戈提醒,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時去醫院就醫,早發現早治療,才不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31歲男子三個月暴瘦十餘斤
糖尿病患者的肺結核患病率比正常人高出4至8倍,糖尿病患者人數的增加,給結核病的防控也帶來了挑戰,近三年來,湖南省胸科醫院收治的糖尿病合併肺結核的患者數達7000餘例。
31歲的張兵來自益陽,工作十分賣力,經常忙起來就忘了吃飯。今年6月份開始,張兵莫名消瘦,出現乏力的症狀。他以為是工作勞累所致,沒有特別在意。兩三個月過去了,張兵的身體狀況卻每況愈下,體重下降了十多斤。9月份在家人的陪伴下,他前往醫院檢查,醫生表示考慮肺結核和糖尿病。10月12日,張兵來到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三科接受治療。入院後,內三科為張兵做了相關檢查,他被確診為肺結核和糖尿病。
該院內三科醫護團隊在梁珍主任的帶領下,從抗結核用藥、血糖控制、飲食結構及營養等方面對其針對性治療,目前張兵的病情逐漸好轉。
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二科主任李芳白介紹,糖尿病和肺結核屬於「姐妹病」,糖尿病患者體內含糖量高,代謝紊亂,可為結核分枝桿菌快速生長、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營養環境。
李芳白介紹,糖尿病患者本就抵抗力差,因此,當血糖控制不好時,容易感染肺結核。
專家:八段錦等可加強心血管系統功能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的範疇,臨床表現以多飲、多食、多尿,尿有甜味、消瘦為特徵,其基本病機為內生燥熱、耗傷陰精,其發病主要與肝脾腎等臟腑的生理功能失調相關。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內分泌老乾科)主任袁春雲教授介紹,治療糖尿病需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健康教育、監測與藥物、中醫治療這「五駕馬車」配合治療。
一是飲食治療。無論年齡大小,均應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應攝入足夠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及鈣質,以保證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飲食治療應儘可能做到個體化;需戒菸限酒限鹽,特別是肥胖、高血壓、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尤應注意葉酸的補充,以防止新生兒缺陷;可根據自身血糖水平和喜好選擇一些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菜餚、藥膳和茶飲等,如玉米須煲瘦豬肉、清蒸鯽魚等,同時宜進食素菜,少攝入動物內臟及油脂類食物。
二是運動治療。利用八段錦、太極、慢跑、快走、騎自行車和遊泳等運動可加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對血壓和血脂的調節亦有一定的作用,但運動應適量、循序漸進和個體化,每天以30分鐘左右為宜。
三是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療中,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糖友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識、病因、影響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的辦法及特殊情況的處理等,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保證治療方案的長期嚴格執行。
四是監測血糖聯合用藥。建議糖友配備可攜式血糖監測儀,並養成檢測記錄血糖的好習慣,每2至3個月定期複查糖化血紅蛋白,了解近期血糖控制情況,指導藥物的調整;無論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藥還是胰島素治療,均應按時按量進行。
五是中醫特色治療。中醫治療疾病講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針對糖尿病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辨別為不同證型,再選用不同的辨證中藥治療;結合傳統的預防保健操,常見的是揉腹部、按揉腰背、通調脾腎、推擦湧泉和拳扣胃經等,還可配合耳穴壓豆、針灸等特色療法。
連結
150個城市開設糖尿病眼病專科門診
本報長沙訊糖尿病併發症不容小覷,特別是糖尿病眼部併發症,嚴重可致盲。11月14日,全國基層醫療機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培訓項目啟動會暨愛爾眼科糖尿病眼病專科門診發布會舉行,愛爾眼科將在150個城市開設糖尿病眼病專科門診,從整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發展中進行眼健康的終身動態服務管理,將糖尿病眼病的預防、管理、治療、控制深植其中,從而保障糖尿病患者的視覺質量,從根本上降低糖尿病的致盲率。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糖尿病患者(20至79歲)數量已高達1.164億人,位居全球第一。糖尿病可引發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眼肌麻痺等多種眼部併發症。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眼底併發症之一,在我國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網患病率為24.7%至37.5%。按此估算,我國糖網患者在3200萬至4800萬人,且隨著糖尿病病程越長,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副會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總院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院長唐仕波教授表示,一般而言,糖網到了晚期,會讓患者失明,且無法挽回。由於糖網嚴重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已成為工作年齡段(20至64歲)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疾病。愛爾眼科此次發布的糖尿病眼病專科門診將覆蓋150個城市,以倡導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長期隨診為核心,為糖尿病患者提供眼底檢查、糖網篩查、手術治療等專業診療服務。
該門診會為進入的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建立眼健康檔案,由專科護士擔任眼健康慢病管理師,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長期複查、治療管理。對於疑難病例還有成熟的疑難眼病會診、轉診體系,確保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此外,對於符合手術指徵的糖尿病眼病急症患者,可直接進入48小時手術綠色通道,開展緊急救助。記者張樹波通訊員李青霞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