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經營養不良導致老人下肢冰涼,醫生:控制「三高」,挺胸邁大步走

2020-12-04 瀟湘名醫

長江網8月14日訊(記者毛茵)8月13日上午,下身套棉褲上身穿短袖的吳先生腦門直冒汗。最近,他因為腰疼住進武漢市第四醫院疼痛科,細心的周伶主任在查房時發現老人這一現象,說疼痛科可以治他的老毛病。 73歲的吳先生患有多種老年疾病,腰腿一直不利索,這幾年總是感到雙下肢發涼,夏天得裹毛褲,冬天更是穿著一層又一層,連走路都不方便,最近因腰疼復發住院治療。「總覺得腿像泡在冷水裡,風一吹就覺得冷到骨頭裡的疼」吳大爺痛苦地說。經檢查,老人皮膚很乾燥,綜合診斷老人是因糖尿病、高血壓等併發症比較多,造成交感神經營養不良而導致下肢冰涼。 周伶說:「這種情況排除了動脈閉塞以後,多數和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有關。」周伶介紹,年輕人的神經功能紊亂一般可以恢復;但老人多數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等,血管功能及神經功能都差一些,恢復更差一些。上周一位68歲老太太,是一條腿發涼,經治療後恢復正常。 經過治療,吳大爺雙下肢溫度分別上升了5.1℃和2.8℃。14日,下肢溫度保持正常,老人已換下棉褲,穿上普通睡褲。 周伶說,老人要避免出現交感神經營養不良,首要的是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加強腿部肌肉鍛鍊,加強神經功能。周伶建議,老人健步走不要像散步一樣,要挺胸邁步、大腿抬起放下大步走,增加神經反饋。 【編輯:戴容】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手腳冰涼是怎麼回事 手腳冰涼有什麼危害
    有很多人在平時的生活中會有手腳冰涼的現象,那麼手腳冰涼是怎麼回事呢?哪些原因會導致手腳冰涼。在平時的生活中,如何預防手腳冰涼?手腳冰涼怎麼調理好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手腳冰涼是怎麼回事很多疾病都會導致手腳冰涼出現,當長時間手腳冰涼時,一定要注意下面這些疾病。
  • 女性手腳冰涼的對策
    (二)陽氣不足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為不通,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原因的影響,致使肝臟受寒,肝臟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肝臟陽氣不足,手腳發肢體冷涼,紅或發白,甚至出現疼痛的感覺。(三)月經和生育引起的激素變化
  • 營養不良、體重低下的老人,這樣「補」,營養好吸收,身體少負擔
    很多老年人在衰老階段,都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的現象,一是因為老年人胃腸功能弱,吃得不多,二是因為消化系統紊亂,營養的吸收利用率低,三是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夠全面。這些因素都可能成為老年人健康狀態不好、身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的原因。
  • 69歲老人視線霧蒙蒙,原來是糖尿病導致
    69歲老人視線霧蒙蒙 69歲的楊爹爹在社區內體檢時,醫生告訴他血糖過高,建議他到醫院進一步診療。老人並沒有把醫生的話放在心上,認為在飲食上注意些就可以。 大約十天後,楊爹爹四肢麻木,下肢疼痛,眼睛看遠處物體模糊,像是隔著一層霧。
  • 老人腳腫腿腫,醫生教他一招,不用吃藥,4天後浮腫完全消失
    根據上面的對話,我基本上排除心衰引起的腿腫,排除下肢血栓引起的腿腫,排除了腎衰以引起的腿腫。最後我給郭姐建議:白天活動活動,坐的時候,儘量把腳抬高一點,不要一直垂著;觀察幾天看,如果好轉了,就說明是活動少,白天長時間下肢下垂導致的。如果還是沒見好,只能到醫院來進一步查查了。
  • 八旬老人長期吃素,患上高度營養不良!老年人如何均衡飲食,這些點很...
    走路總感覺自己要跌倒,必須扶著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徐奶奶的女兒告訴聶晶,媽媽十幾年前因為胃穿孔切除了大部分的胃,影響了消化系統的吸收功能。去年又患上感染性膽結石,進行了「膽囊摘除術」。之後她就出現了胃口差、看見油膩食物就噁心的情況,高齡老人的徐奶奶便成了飲食簡單的「素食主義」者。
  • 如何預防手腳冰涼 可以按摩穴位
    3、多吃含菸鹼酸的食物菸鹼酸是一種可以幫助神經系統穩定和增強血液循環流動的物質,它可以讓緊繃的神經放鬆,對緊張導致的皮膚病和腹瀉等都有治療作用,還可以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我們平常吃的食物中含菸鹼酸的有動物肝臟、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麥製品、芝麻、香菇、花生、綠豆、咖啡等。
  • 總感覺螞蟻在腳上爬原因竟是下肢缺血
    不少上了年紀的人發現,走一段路就覺得腿像灌了鉛,有時還會有螞蟻在腳上爬過一般麻酥酥的感覺。稍作休息之後,這種腿腳乏力、沉重,甚至酸痛的感覺就會消失,這是什麼原因呢?日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血管科科室主任陳忠在「人民好醫生」客戶端直播中表示,下肢缺血的病人,往往就會出現下肢畏寒、發涼、乏力,在受寒後酸痛等症狀,可簡單概括為「涼、麻、酸、痛」。缺血的原因可能是下肢動脈狹窄或者閉塞。
  • 低空開放「四川探索」再邁大步
    原標題:低空開放「四川探索」再邁大步   11月15我省第二批低空協同管理試點空域啟用   範圍更廣   將自貢、北川、金堂通航機場空域納入試點範圍   通道更多   可自主飛行的低空目視通道由原來的1條增至5條   探索更深   首次實現有人機和無人機同場飛行   低空開放「四川探索」再邁大步
  • 人體信號:老人常腿痛要警惕下肢動脈硬化
    老人腿痛走走停停,要警惕下肢動脈硬化。一年多前,72歲的李大伯發現自己雙腿發涼,每次外出走50來米,腿就會疼痛,需要休息一會後才能緩解。一開始他認為自己有關節炎,就經常到衛生院去開一點膏藥回家貼,可是症狀並沒有緩解,反而慢慢加重了。以前能走50米左右,後來只能走20來米就需要休息,晚上躺在床上都感覺疼痛。
  • 下肢水腫的原因 下肢經常水腫快試試這些方法
    下肢水腫是很多朋友出現過的情況,水腫讓人覺的下肢很脹,給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那麼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下肢水腫的原因,下肢水腫怎麼辦,下肢水腫怎麼預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下肢水腫的原因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久坐之外,下面這些疾病或者因素也會導致下肢水腫的情況出現。
  • 別讓肌營養不良兒童煎熬等待!
    別讓肌營養不良兒童煎熬等待! 近年來,DMD基因診斷技術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可是DMD基因治療的研究卻仍舉步唯艱。 隨著基因治療DMD模型mdx鼠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使DMD基因治療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我們期待結果,但還在研究過程中......
  • 下肢浮腫怎麼辦 造成的原因
    9、下肢浮腫的話可以在夜間睡覺的時候用被子將我們的腿部墊高。10、常做一項簡單的足部運動。看電視時,可以用腳趾滾動小球或小棍。11、滑雪、遊泳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12、每天晚上做完家務後,仰臥於地上,雙腿高高豎起,靠在牆上,保持10分鐘。13、不要背過重的背包,不穿高跟鞋。
  • 怎麼遠離腰突,骨科醫生建議你這樣做
    手術期及術後恢復要注意飲食,多食高蛋白、高纖維素易消化飲食,如瘦肉、蛋類、豆製品、水果、蔬菜等,以保證充分的營養供給,提供機體耐受手術的能力;重視功能鍛鍊,防止肌肉萎縮、神經根粘連,腰椎手術後功能鍛鍊的原則以主動活動為主,循序漸進,以不感疲勞疼痛為主。對於那些已經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小夥伴,我們送上了一份極其真誠的建議:乖,聽醫生的!
  • 冬天明明穿了很多衣服,手腳還是冰涼,可能是因為這裡堵住了
    導語:寒冬來臨,對於很多怕冷的人來說是非常難熬的,有的人裡一層外一層地穿了很多的衣服,可是手腳還是冰涼。「寒從底來」,腳涼會導致渾身都怕冷,這種現象不單單會出現在偏瘦的人身上,有些體型偏胖的人也會有這種感受。那麼為什麼不缺脂肪,還會這麼怕冷呢?
  • 走路雙腿像灌鉛 或是下肢缺血
    不少上了年紀的人發現,走一段路就覺得雙腿像灌了鉛,有時還會有螞蟻在腳上爬過一般麻酥酥的感覺。稍微休息之後,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有人認為這是上了年紀的正常現象,但其實並非如此。  專家提醒,此時應該考慮下肢缺血的可能,下肢缺血的病人,往往會出現下肢畏寒、發涼、乏力,受寒後酸痛等症狀,可簡單概括為涼、麻、酸、痛。缺血的原因可能是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這種由於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造成下肢缺血所引起的走路時腿部酸痛的症狀,被稱為血管性間歇性跛行。  病人到醫院就診時,通常需要測量一下下肢的血壓。正常人下肢血壓略高,是上肢血壓的1.1倍左右。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不知道你聽過沒?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會讓人一頭霧水。其實,這裡的「三」,並不是實指三次,而是取其在古語中的意思「多次」。「男怕三搖頭」農村人過去深受「女主內,男主外」思想的影響,在一個家庭中,女的幹好家務活,撫養孩子就行,其它的事用不著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