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注意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很多老人即便是年輕時體型偏胖,到了一定的年紀,也會越來越瘦弱。上了年紀之後,身體各個機能都會出現下降的趨勢,無論是消化能力、吸收能力還是機體抵抗力都大不如從前,年紀越大,越容易出現身體虛弱、體質差的問題。
很多老年人在衰老階段,都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的現象,一是因為老年人胃腸功能弱,吃得不多,二是因為消化系統紊亂,營養的吸收利用率低,三是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夠全面。這些因素都可能成為老年人健康狀態不好、身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的原因。
老年人營養不良、體重低下,可以這樣「補」
其實很多朋友都覺得營養不良離自己很遙遠,尤其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營養不良已經成為「遠古時期」的詞語了。但其實營養不良跟我們的生活條件沒有直接關係,反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才是造成營養失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即使生活條件再好,在飲食上不重視營養均衡,還是有可能面臨營養不良的問題的。
而營養不良所帶來的結果,也不只是體重降低這麼簡單。眾所周知,人體內的各個器官都需要營養的供給,長期營養不足,很有可能導致器官衰竭。所以,對於飲食結構不合理的老年人,我們要重點補充這些營養:
優質蛋白
眾所周知,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既是構成人體組織的基本原料,也是能量的主要來源。蛋白質不足,不僅容易導致體力差、免疫力弱,還會影響體重的穩定。
到了一定的年紀,身體合成蛋白質的能力變差,需要通過飲食來補充豐富的蛋白質,才能保證機體正常運行,而很多老年人卻盲目堅持素食,過於挑食,長期不吃肉類食品,最終造成營養不良。其實肉、蛋、奶、豆製品等食物,都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適量食用,對維持健康有很大幫助。
鈣和維生素D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到了一定的年紀,腿腳不好是我們避不開的問題,但你知道造成腿腳不便的原因是什麼嗎?體內鈣質的大量流失和鈣質補充不足,是導致骨骼脆弱的主要原因,所以老年人養生,重在補鈣。經常喝牛奶、吃雞蛋,能補充身體所需的鈣質。
除了要保證鈣元素的補充之外,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量也有利於促進鈣的吸收,提高鈣的利用率。經常吃維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和每天堅持曬太陽,都有利於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
維生素攝入不足的問題在很多老人身上都有體現,不相信的人,可以反省一下自己在吃水果和蔬菜方面,有沒有達到「標準」。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至少要吃夠300克左右的新鮮水果和300-500克以內的新鮮蔬菜,但很多人卻做不到這一點。蔬果攝入不足,也會帶來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的問題,希望大家及時糾正。
礦物質鐵
貧血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可能大家已經習慣了,認為貧血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什麼威脅,但實際上,老年人貧血,隨時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每周適量食用含鐵量高的豬血、鴨血、豬肝、雞肝,有助於改善缺鐵性貧血。
總結: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都有所差異,這種差異,也造成了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上的差異,希望大家都能儘量堅持科學飲食、膳食均衡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