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低是糖尿病嗎 4大因素導致血糖低

2021-01-14 三九養生堂

不要以為只有高血糖才會傷害身體,如果身體經常出現低血糖,同樣會給患者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那麼,血糖低是糖尿病嗎?血糖低的症狀是什麼?什麼原因導致血糖低?血糖低怎麼辦?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血糖低是糖尿病嗎

餐前低血糖可能是糖尿病前兆。事實上,臨床常常遇到這種情況。患者由於時常出現低血糖症狀,而從不懷疑自己得了糖尿病,反而認為可能是糖吃少了。他們也並沒人們通常印象中糖尿病患者「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所謂的「三多一少」症狀,反而常表現為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亂、高血壓和高尿酸血症等,吃得很多,但餓得快。其實,餐前低血糖,正是一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的臨床表現。此類人往往查空腹血糖很正常或是稍高,極容易被醫生遺漏。

一般性低血糖偶爾發生;但早期糖尿病病人常在第二餐餐前或餐後兩到三個小時出現反應性低血糖,且這種情況會長期、反覆出現。倘若你發現自己已經連續兩個月有餐前低血糖的現象,就一定要去醫院檢查胰島功能,以便及早控制病情的發展。

什麼原因導致血糖低

1、胰島素

胰島素注射過量或注射後攝食量過少、活動量相對過度,均可產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應。

2、磺脲類藥物

這些藥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與藥物半衰期、代謝速度等有關。當患者有飲食減量、肝腎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時,均應警惕出現低血糖的可能。

3、乙醇

連續大量飲酒而其它食物攝入較少時可產生低血糖。若在長期飢餓狀態下大量飲用乙醇,甚至可因嚴重低血糖導致死亡。

4、其它

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大劑量應用醋水楊酸可使血糖降低。應用心得安和其它B-受體阻滯劑也可發生低血糖,接受胰島素治療的同時應用心得安者更易導致嚴重低血糖。

低血糖具體表現

1、意識混亂

這是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問題,導致的血糖低的症狀。主要的血糖低的症狀還有視力障礙,身體發硬,有些血糖低的症狀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昏迷和癲癇。

2、發抖

這是因為腎上腺素的問題。這類的血糖低的症狀還包括了出汗,全身沒有力氣,心慌。這是血糖低的症狀最明顯的。此外,還會常常出現飢餓的感覺。

3、其他症狀

除了上面兩種常見的血糖低的症狀之外,還有一些血糖低的症狀是不那麼具有明顯的血糖低的症狀的。比如有些人血糖低的症狀,是會出現體溫的降低。

血糖低怎麼辦

1、注意合理飲食

保證葷素搭配,在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大棗、紅糖等補血的食物,還要注意按時吃飯,均衡飲食,養成良好的日常飲食習慣,不要因為過度追求苗條的身材而過度節食,這樣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足,誘發低血糖症狀的發作。同時可以適度的補充一些鹽分,經常吃一些高鈉、高膽固醇的食物,可以增強血管的吸收,防止低血糖症狀的發生。

2、多堅持體育運動

導致低血糖發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比較虛弱,合理的身體鍛鍊可以增強體質,增加心臟功能調節,使身體各方面功能加強,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細菌和病毒的入侵,低血糖症狀會逐漸緩解甚至恢復正常。

3、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

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另外還要注意在空腹時一定不要劇烈的運動,不要長時間的低頭,避免腦供血不足而引起頭痛頭暈的症狀。

如何預防低血糖

合理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藥物使用過多是低血糖發生的主要原因。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尤其是並發腎病、肝病、心臟病、腎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種胰島素的特點及正確的注射技術。定期輪流更換注射部位,防止產生皮下硬結,影響胰島素吸收。

生活要有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穩定的攝食量。積極採用分餐制,一日至少進食三餐。易出現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還應在三次正餐之間增添2-3次加餐,即從三次正餐中勻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患者綜合治療五駕馬車之一。運動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降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但是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主張中、輕度的運動方式。劇烈運動可致低血糖發生,因此劇烈運動或體力活動增加時應及時加餐或酌情減少胰島素用量。

血糖低要注意什麼

1、多吃甜的

血糖低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原因的吧,低血糖,要多吃糖,最好隨身帶糖,尤其是巧克力。但是也不要吃太甜的,樓樓又一次低血糖發作,趕快含了一塊巧克力,結果差點沒噁心吐出來。

2、按時吃飯

這點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有效減少低血糖發作。我們要葷素搭配,不要吃清淡的食物。所以一定一定要好好吃飯,葷素是都要吃的。

3、坐著別蹲著

一旦感覺頭暈了,先別管什麼形象了,先原地蹲一下,感覺好一點,趕快隨便找個臺階坐著。一直蹲著反而不好,正常人蹲久了,猛地站起來也是要有點不好的。

4、儘量別去悶熱、潮溼的地方

如果頭暈,視線模糊,有些喘不過氣來,這時候可以尋求他人幫助,但是別死撐。

結語: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病人的低血糖表現可以不一樣,但對病人本身本說,每次發作的症狀基本相似,因此糖尿病患者及家屬應注意識別低血糖症狀,以便及時採取措施。合理的身體鍛鍊可以增強體質,增加心臟功能調節,使身體各方面功能加強。

相關焦點

  • 空腹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或是這些因素導致,不需按糖尿病治
    糖尿病已經成為一種多發病和常見病。全球糖尿病的成人患者就有4.25億左右,並且預計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能達到6.29億。我國糖尿病患者發病率也快速的在增長,2017年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20~79歲的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就有1.144億,位居世界第一位。
  • 血糖正常值為多少 怎樣確診為糖尿病
    3、當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漿血糖在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以上,應做糖耐量試驗。4、當空腹全血血糖超過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時,表示胰島素分泌極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顯著增高時,不必進行其它檢查,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如果隨機血糖大於等於11.1 mmol/L可確診糖尿病。
  • 血壓、血脂、血糖並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超過一定範圍很危險
    為此,許多患者急於求成,一心想要儘快降低「三高」,只求它越低越好。但血壓、血脂、血糖降得太低真的更有利於健康嗎? 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患者 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收縮壓130mmHg較為合適。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現血壓高,應積極採取治療,否則容易損害到腎功能。 血壓過低時根本沒有足夠的動力來促進血液流動,血液流通速度慢易形成血栓。
  • 血糖連續4年高7.8,是得了糖尿病嗎?血糖升高,該如何降下來?
    血糖高的問題,在如今社會中是很常見的,而且糖尿病也越來越年輕化。糖尿病屬於慢性病,對身體的影響,也是逐步形成的,若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就會容易引發併發症。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都存在問題,也就容易引起血糖波動,血糖持續升高,就會讓人產生擔心,害怕自己被糖尿病盯上。
  • 吃完早餐血糖飆升?明星法「生酮飲食」可逆轉糖尿病?到底是真是假
    但,對於糖尿病患者早餐若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吃完後血糖飆升很正常。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在人體內可以快速消化成糖,導致血糖很快上升。如果主食裡還添加了蔗糖等精製糖,血糖上升更迅速。營養均衡的早餐會大大降低餐後血糖反應,主食以全穀物為主,搭配豐富的蔬菜、適量的高蛋白食物,血糖就升得慢降得也慢。
  • 糖尿病可以不吃早餐嗎?需要少食多餐嗎?控制血糖,飲食如何避雷
    那麼第二餐現象跟糖尿病有什麼關係呢?根據有關機構的研究,主要是針對2型糖尿病進食早餐的研究統計結果,發現吃早餐的患者要比不吃早餐的患者血糖波動的幅度減少90%以上,也就是說,不吃早餐可能讓血糖不穩定,導致血糖出現大幅升高。
  • 血糖和血脂化驗單常有好幾項!醫生手把手教您看血糖血脂化驗單
    總膽固醇升高後,可以診斷高脂血症,總膽固醇升高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血管垃圾增加,長期升高就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範圍<3.36,邊緣升高3.36~4.14,升高≥4.14。低密度脂蛋白是最壞的血脂,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後,會加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 血糖升高等於糖尿病?把內分泌瘤算進去,這4類疾病也可能是推手
    一提到血糖升高,人們勢必會想到糖尿病。其實糖尿病並不是引起血糖升高的唯一疾病,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如腫瘤、肢端肺大症、甲亢以及肝病等,不妨來看一下究竟。哪幾種疾病也可致血糖升高?另外也會增加肝糖原產生,減少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大量分解糖原,最終引起血糖升高。2、內分泌瘤當出現內分泌瘤,如生長激素瘤、生長抑素瘤以及胰高血糖素瘤時會引起血糖升高,還有胰高血糖素瘤和多發性內分泌瘤綜合症同樣會引起血糖升高。
  • 血糖控制金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能否取代日常測血糖
    #百裡挑一#有一個剛患病的糖友問我,去醫院檢查血糖,結果醫生還給開了一個檢查是糖化血紅蛋白,本來自己的空腹血糖並不高,只有5.9mmol/L,但糖化血紅蛋白是7.1%,結果醫生說我血糖控制得不好,這是怎麼回事呢?空腹血糖不是不高嗎?這個糖化血紅蛋白又是什麼指標呢?
  • ​不扎針也能測血糖,無創血糖監測技術逐漸普及
    原創 李青大夫 腎病科普 收錄於話題#我的文章372#糖尿病38不扎針也能測血糖,無創血糖監測技術逐漸普及天津大學泰達醫院 李青高血壓和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兩大慢性病,都需要長期管理,終身控制,而血壓、血糖的監測是管理和控制的最主要內容之一
  • 醫生建議:血糖高的人,若多吃這4種食物,或有利於穩定血糖
    ,發生潰爛時也要注意,這可能是血糖升高所引起的,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時,就會導致血液血小板含量下降,從而引起傷口不癒合的現象,而此時傷口也會發生進一步潰爛,如果傷口特別大的話,也會導致失血過多引發昏厥。
  • 王先生空腹血糖正常,卻被診斷糖尿病,這兩點莫忽視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大多是升高的,同時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口乾、多尿等症狀。據最新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成年人的糖尿病發病率高達11.6%,糖尿病的患病人群高達一億之巨。這一億多糖尿病人,會有少數病人的空腹血糖正常,但是仍然被診斷為糖尿病,這是什麼原因呢?
  • 孕婦血糖高可以吃什麼水果 血糖高吃這些
    那麼大家知道孕婦血糖高可以吃什麼水果嗎?血糖高的原因是什麼呢?高血糖應該怎麼辦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下文。因為孕婦食用蘆梨後,蘆梨中的物質能幫助修復胰島B細胞,這樣胰島素增加,就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了3、無花果無花果含有的糖分很低,而且富含高纖維果晶。孕婦血糖高可以適量的吃些無花果,這樣不僅沒有升高孕婦的血糖,而且還能促進孕婦的消化功能,防止便秘。
  • 降血糖有效方法,10大方法有效降低血糖
    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血糖過高很容易引發糖尿病,從而給自己帶來一系列的麻煩。所以,大家要是發現自己的血糖偏高,一定要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將血糖控制住,防止它越升越高。今天我就圍繞「降血糖有效方法 10大方法有效降低血糖」來為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
  • 測血糖,靜脈血和手指血為啥不一致?第一滴血能用於自測血糖嗎?
    關於測血糖,對於很多糖尿病朋友以及想要預防糖尿病朋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識。所以今天跟大家來分享一下一些測血糖的知識。,毛細血管的血也會高於靜脈血,這是因為血液從毛細血管再繞到靜脈之前,身體已經利用了一部分的糖分,所以就導致了靜脈血比末梢血要低一點,所以我們平常測了血糖,大部分可能會和醫院測的會有些區別。
  • 糖尿病可能導致失明?嚴格控制血糖才能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血糖控制越差,越有可能發生眼底病變。連續五天監測餐前、餐後血糖值,可了解個人血糖控制水平。>首先需要控制好血糖,嚴格控制飲食,加強鍛鍊,遵醫囑服藥或注射胰島素。,並且根據病情輕重及血糖控制情況決定複查頻率。
  • 六十多歲的人血糖6.8mmol/L,正常嗎?老年人的血糖標準是多少?
    【專業醫生天天為您說健康】有朋友問:在家給68歲的父親測血糖是5.8mmol/L,正常嗎?老年人的血糖標準是多少?2小時血糖7.8-11.1mmol/L糖尿病: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由此可見,只要血糖處於糖尿病前期或是達到了診斷標準就可以得出很明確的結論,就需要進行幹預治療把血糖控制到正常範圍內,老年人的也是如此,因為高血糖的危害並不會因為年齡的增大而不存在
  • 中國體檢大數據糖尿病地圖首度發布 「四高四低」特徵顯著
    經分析全國447個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從2018年4月1日到2019年3月31日間1300餘萬例血糖資料完整的成人數據,全國體檢人群糖尿病檢出率為9.98%(比對全國人口分布校正後為8.63%),糖尿病與肥胖高度正相關,在分布上呈現「北高南低、男高女低、老高少低、冬高夏低」的特徵。
  • 糖尿病降血糖如何運動?有併發症怎麼辦?醫生建議運動規劃四步走
    糖友們經常有一個順口溜:要活就要動,沒錯,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少不了運動,不過對於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即使知道動了,但怎麼動或者動起來什麼樣就不那麼清楚了;而對於平時已經在運動的人來說,現在的運動適不適合自己,運動的強度大不大,頻率行不行,能不能起到控制血糖,促進健康的作用呢?這些都是個問題,所以說運動不能只動身體,還要動腦子。
  • 測血糖,末梢血和靜脈血,哪個更準?
    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胰島素異常分泌而使患者血糖代謝發生紊亂,對糖尿病的正確及時診斷是治療的關鍵,在臨床檢查中,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為快速血糖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分別採取末梢血和靜脈血進行檢測,那麼末梢血糖和靜脈血糖存在著哪些差別呢?到底哪個檢測結果更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