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導致失明?嚴格控制血糖才能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2020-12-02 騰訊網

看東西眼睛發花、視力下降。

是因為年老衰退?

還是因為用眼不當?

有一種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來了!

佘海澄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是胰島素分泌的異常,異常的胰島素可以通過全身血管影響身體諸多部位,特別是大腦、心臟、腎臟等部位。

眼部血管密集,同樣能夠發生糖尿病併發症,且發作時不易被患者察覺,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提早注意眼部變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演示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危險測試

測試一 病程時間測試

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發生與病程相關。糖尿病病程越長,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可能性越大。

小貼士

據統計,糖尿病病程10年,約有70%以上的患者會發生眼底病變。

測試二 血糖水平測試

血糖控制水平影響著眼底病變發生的時間或可能性。血糖控制越差,越有可能發生眼底病變。

正常血糖值應在3.9~6.1之間,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在7以下較為正常。連續五天監測餐前、餐後血糖值,可了解個人血糖控制水平。

測試三 眼底測試

專業儀器拍攝眼底照片,可檢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結果。

眼底病變時,早期可能出現黑色的出血點但不影響視力,因此難以發現。之後可能發展為黃斑水腫,更嚴重時會出現大出血或視網膜脫離。

如何應對糖尿病眼病

首先需要控制好血糖,嚴格控制飲食,加強鍛鍊,遵醫囑服藥或注射胰島素。

還需定期檢查眼底,只要是確診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就應該到醫院檢查眼底是否發生病變,並且根據病情輕重及血糖控制情況決定複查頻率。

糖尿病的眼底病變,早期可通過局部治療方法,儘量阻止它病情的惡化。更嚴重一些如發生出血時,需採用雷射治療保住患者的視力。

如果發生黃斑的水腫、血管的滲漏,需進行注射治療

如果出現大出血或者視網膜脫離,則需要手術治療。

嚴格控制飲食,加強鍛鍊,

遵醫囑服藥或注射胰島素。

控制好血糖,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健康之路

《別讓糖尿病傷了眼》

播出時間:2月27日 18:05

更多相關精彩內容

一湯一方一穴位,有效緩解肝血不足引起的頭痛問題!|健康之路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與糖尿病的關係,這篇文章講得非常清楚!丨健康之路

出現腿腫,一按一個坑?小心是可怕的深靜脈血栓!| 健康之路

沒事兒做這3個動作,長途飛行不怕經濟艙症候群要人命!|健康之路

過度疲勞、常吃醃製食品還吸菸?小心顱內動脈瘤找上你!|健康之路

掃掃二維碼 送你一個專業健康知識普及平臺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任夢瑤 郭曉霞

相關焦點

  • 可怕的糖尿病併發症
    根據發病的緩急以及病理上的差異,糖尿病的併發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併發症包括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低血糖症等,主要是由於血糖過高或過低以及其他代謝失調造成的。
  • 糖尿病會導致眼睛失明,是真的!
    「我這糖尿病已經十二年了,前幾年眼睛有點模糊看不清我只當是我老了的緣故,從來沒想到跟糖尿病還有關係。」在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湖北總院)的眼底科門診,幾乎每天都有相似的聲音出現。絕大多數人看來,糖尿病與眼睛是毫無相干的兩個體系,其實不然。 糖尿病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 聯合國糖尿病日|不要讓糖尿病成為甜蜜的負擔!
    一、對糖尿病的認識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危害巨大,使人產生多種嚴重的併發症,並導致高死亡率。但是,糖尿病通過積極預防和早期發現,藥物治療和自我監測,是完全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 糖尿病最怕4種食物,每天吃一點,輕鬆降低血糖,遠離併發症
    當血糖穩定在一定的水平值時,體內新陳代謝、內分泌正常,能很好的維持各個器官的正常需求,但若是血糖突然升高,便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影響各個器官的正常工作,還可能帶來糖尿病,所以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會好好控制血糖,遠離併發症。糖尿病是一種因為血糖代謝異常出現的疾病,除了少吃一些甜食、油膩食物、辛辣刺激食物之外,還可以堅持多吃以下這4種天然食材,穩定血糖。
  • 健康周刊|莫讓糖尿病成「漏網之魚」!醫生提醒:只查空腹血糖可能...
    莫讓糖尿病成「漏網之魚」醫生提醒:只查空腹血糖可能導致漏診糖尿病人每年要查一次眼底,預防視網膜病變■ 海南日報記者 張惠寧生活中,有一個「隱形殺手」隨時伺機危害人體的健康,這就是糖尿病。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早期如何避免漏診?如何有效控制?怎樣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海南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海口市骨科與糖尿病醫院內分泌科執行主任潘潔敏。製圖/許麗只查空腹血糖可能漏診,餐後血糖更有說服力澄邁的李阿婆,今年68歲,5年前發現患上糖尿病,從此,原來吃嘛嘛香的李阿婆變得什麼都不敢吃。
  • 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講講糖尿病幹預管理
    糖尿病足病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併發症之一,重者可以導致截肢和死亡。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變導致的足部感染、潰瘍和 (或) 深層組織破壞。因此,所有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中,糖尿病足病是相對容易識別、預防比較有效的併發症。
  • 糖尿病日|幹細胞究竟能不能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包括胰島素注射,但可能引起低血糖和注射部位感染的風險,不能從根本上逆轉糖尿病;胰島移植可以從生理上調節血糖 Ⅰ型糖尿病與幹細胞 Ⅰ型糖尿病是由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胰島細胞缺乏。Ⅰ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反應具有多克隆、多免疫調節障礙的特點,是其難以克服的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自身免疫是Ⅰ型糖尿病治療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研究表明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
  • 補硒可遠離糖尿病?相對而言,這3個好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更實際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糖尿病並不是很陌生,往往被稱為富貴病,對身體帶來的危害,僅次於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經過研究發現,大部分糖尿病病人體內缺硒,血液中硒含量比健康人低很多,因此有的學者認為補硒能預防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症狀,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機率。補硒能遠離糖尿病嗎?
  • 糖尿病眼睛出現這些表現,說明已進入中、晚期,是失明前兆
    我們常說,糖尿病不可怕,怕就怕糖尿病的各類併發症。實際情況就是這樣,且不說高血糖對神經血管的損傷,導致大血管病變、神經病變,更是會對身體的微血管損傷嚴重。比如典型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會導致失明的。據統計,我國糖友患視網膜病變的佔23%,差不多每4名糖友就會有一名眼睛會出現問題。
  • 有糖尿病的人血糖控制不佳,身體可能出現幾種表現,你注意了嗎?
    但日常生活中影響血糖的因素有很多,且全天血糖又處在不斷變化中,一天中多次測量血糖並不現實,況且不少有糖尿病的人也做不到經常測量血糖,怎麼辦呢?這就要了解一些血糖控制不佳時身體可能出現哪些表現?  不到飯點就餓得慌  這種情況往往提示血糖既可能較高又可能發生了低血糖,這是因為機體血糖利用功能進一步下降所導致。
  • 糖尿病8個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
    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慢性組織、器官的損害,從而出現各種慢性併發症,累及全身的多個器官組織。因此,除了控制血糖,消除併發症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
  • 【看門診】遠離這個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專病門診來幫忙
    一糖尿病患者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人們對血糖控制能夠給予足夠重視,但對於糖尿病併發症的嚴重程度認知不足。糖尿病對全身器官系統產生持久損害,如皮膚、神經、腎臟、眼睛和血管等,產生相應的併發症。
  • 得了糖尿病,6件事不能忘,遠離併發症,和正常人一樣長壽!
    審閱者: 楊旭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很多患者都知道,控制 2 型糖尿病的症狀和預防併發症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血糖。 但患者是否知道,衰老會讓身體處理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方式發生改變呢?為了避免健康狀況退步,是時候調整自己管理糖尿病的方式了。
  • 69歲老人視線霧蒙蒙,原來是糖尿病導致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診斷標準,中國成年人總糖尿病患病率為12.8%,糖尿病患者總數約為1.298億(男性為7040萬,女性為5940萬);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35.2%。 專家表示,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血糖升高,導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損,危及心、腎、眼睛、足等部位。
  • 糖尿病不單查空腹和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也是糖尿病
    由於糖尿病本身發病的隱匿性,我國糖尿病患者往往在出現併發症之後才就診,糖尿病確診較晚、併發症及合併症患病率高。糖尿病的診斷以前一直是靠抽血查單次血糖,大部分人只抽血查空腹血糖,而忽視了診斷早期糖尿病需要查糖耐量試驗。
  • 糖尿病可以不吃早餐嗎?需要少食多餐嗎?控制血糖,飲食如何避雷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早餐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在現代社會,緊張的工作、學習、生活方式,導致不少人都可能出現不吃早餐的情況,甚至有人認為如果匆匆忙忙吃早餐,吃的都是主食,是不是容易讓血糖飆升呢?那麼該如何吃才能做到既能控糖,又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呢?
  • 日本再生醫學突破糖尿病新療法,BC因子到底是什麼?|糖尿病併發症|...
    由再生醫學衍生出無數新興療法,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病、先天性遺傳缺陷等疾病和各種組織器官損傷的治療。再生醫學對糖尿病的意義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有「不死癌症」之稱,糖尿病患者大多是通過注射胰島素及藥物來控制血糖,從而達到減輕糖尿病對身體的危害的目的。
  • 糖尿病降血糖如何運動?有併發症怎麼辦?醫生建議運動規劃四步走
    #百裡挑一#跟糖友們談運動,大家首先就會想到降血糖,沒錯,飲食、運動以及藥物是控制血糖的三駕馬車。糖友們經常有一個順口溜:要活就要動,沒錯,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少不了運動,不過對於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即使知道動了,但怎麼動或者動起來什麼樣就不那麼清楚了;而對於平時已經在運動的人來說,現在的運動適不適合自己,運動的強度大不大,頻率行不行,能不能起到控制血糖,促進健康的作用呢?這些都是個問題,所以說運動不能只動身體,還要動腦子。
  • 糖尿病的「禍根」不是甜食,是這3物,嘴饞也別吃,小心血糖升高
    導語:大家應該比較清楚糖尿病這種疾病。如果患上了糖尿病,需要一直打胰島素,一天都不能缺,因此有很多人把糖尿病稱為富貴病。可能很多人不清楚,糖尿病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以醫學的角度來看,糖尿病其實是一種代謝性疾病。
  • 血糖多高算糖尿病前期?哪些人是高危群體?逆轉糖尿病,該這麼做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於正常值,但卻還未達到診斷2型糖尿病的標準,在這個階段,患者是能夠通過改變飲食、運動、甚至通過藥物輔助來改善血糖的,也可以說這是控制糖尿病的最後的防線。 在糖尿病前期階段,患者患糖尿病以及併發症的機率會比較高,所以也有人會出現相關併發症的症狀,不過大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