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糖尿病日|不要讓糖尿病成為甜蜜的負擔!

2020-12-03 騰訊網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於1991年共同發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警覺和醒悟。

在全世界約有4.6億糖尿病患者,我國是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有1.1億多患者。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影響國人身心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

這些年,雖然媒體和專家們都在大力宣傳糖尿病知識,然而大家對糖尿病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區,這導致人們不能很好地預防糖尿病。

今天,就讓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來真正的了解一下有關糖尿病的知識吧!

一、對糖尿病的認識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危害巨大,使人產生多種嚴重的併發症,並導致高死亡率。但是,糖尿病通過積極預防和早期發現,藥物治療和自我監測,是完全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二、得了糖尿病,會有哪些危害?

1、持續高血糖的危害:

血糖高會危害全身多個組織和器官,長期的高血糖會危機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經,最終引起體內的組織、器官的病變。

比如,引起心臟病變,發生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等;發生腦卒中,引發患者偏癱等;發生糖尿病腎病,最終進展到尿毒症,需要長期透析治療;發生視網膜病變,晚期導致失明等。

2、巨大的經濟損失:

疾病在於預防,如果不幸罹患糖尿病,控制好病情,可以防止併發症來襲,一旦得了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足、冠心病引發心梗等情況,治療費用都是成倍增長的。

3、降低生活質量:

目前,糖尿病不能被根治,得了糖尿病意味著將伴隨終身。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飲食,因此會失去一些生活樂趣;如果患了慢性併發症,那麼可能引起致殘,比如失明,嚴重時給患者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患者出於對健康和經濟兩方面的擔憂,會存在很大的精神壓力,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排解,可能罹患抑鬱症,這些情況都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三、如何降低自己的糖尿病風險?

1、控制體重:

肥胖是萬病之源,超重和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肥胖增加胰島素抵抗,這類人更容易飢餓,常常吃不飽,因此成年人不要暴飲暴食,儘量保證合理體重,避免胰島素抵抗。對於懷孕的女性,要保持適宜的體重增長,不要過度進補,防止巨大兒(出生體重大於等於8斤)的出生。

2、定期篩查:

預防糖尿病,每年只需花費很少的錢,檢測一下空腹血糖值即可,對於一些高危人群,可以進行糖耐量試驗(檢測空腹血糖和喝定量糖水後半小時、1小時和2小時的血糖,來看血糖代謝情況),以便及時發現血糖異常的情況。

3、規律生活、積極樂觀:

儘量保持規律的生活,定點定量飲食,按時休息,避免熬夜,不要過於勞累,同時堅持適量運動;另一個方面,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也有助於防控糖尿病。

四、糖尿病患者怎麼做才能控制好病情?

1、合理飲食:

在控制好每天總熱量的前提下,儘量採用多餐少食的飲食習慣,這樣能減少血糖的波動。可以多選擇纖維素含量較高的粗糧、麥胚、豆類及蔬菜等。已經有嚴重的併發症狀,且高齡的糖尿病患者則不用過分的限制飲食的攝取。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限糖,鹽的攝取量也要控制。

2、保持良好的體重:

如果你是一個糖尿病患者,但同時也是一個超重的人,那麼一定要通過適當的運動和飲食來減少體重。

3、情緒穩定、堅持運動:

患有糖尿病,儘量不要讓自己處於過度焦慮、高壓之中,這樣會導致血糖水平上升。要避免情緒上的大起大跌,讓心情維持在一個較平和的狀態。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糖尿病患者要進行適當的運動,鍛鍊心肺跟肌肉、骨骼,不過運動要量力而行。

4、每天監測血糖:

頻繁的測量血糖,可以讓患者清楚自己的血糖情況,也可以了解到生活中的飲食或者某些行為對於血糖的影響。這樣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規避風險,減少血糖的波動,控制好病情。

5、足夠的睡眠:

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質量對於血糖的影響也較大,睡眠的多少會影響人體的食慾,可能增加患者對於高碳水化合物的渴望,使得體重增加,併發症風險提高。

6、防治碰傷、擦傷:

因為糖尿病有引發感染的風險,患者如果出現傷口,其癒合的時間要比常人要慢且更容易感染。

如果在平時,出現傷口,一定要儘快的進行處理。糖尿病患者每天最好檢查雙腳是否有泡,割傷,潰瘍,發紅,或腫脹的情況。

來源:醫聯媒體 求醫網 糖尿病網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謝。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抗擊疫情

大醫同盟與您在一起!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糖尿病日
    紅網時刻11月14日訊(記者 陳亞男 通訊員 李青霞)我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糖尿病患者,每10個老年人中就有2個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正嚴重威脅著我國國民健康。與此同時,糖尿病併發症也不容小覷,特別是糖尿病眼部併發症,嚴重或可致盲!
  • 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講講糖尿病幹預管理
    > 生命中有個你 2020年11月14日,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高血糖高滲狀態 (HHS) HHS是糖尿病的嚴重急性併發症之一,臨床以嚴重高血糖而無明顯酮症酸中毒、血漿滲透壓顯著升高、脫水和意識障礙為特徵。 4.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CKD。我國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現已成為CKD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
  • ...全球每6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死亡】今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據估算...
    2020-11-14 07:20:21來源:FX168 【中國每14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全球每6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死亡】今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 聯合國糖尿病日|不良生活方式成主病因,「藍光行動」主題活動在寧...
    交匯點訊 糖尿病已經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截至2019年,全球有4.63億成年人(佔全球總人數1/11)患有糖尿病。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預計達到5.78億。
  • 我國每14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 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多少
    今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全世界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因糖尿病死亡,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位居全球第一,成年人總糖尿病患病率為12.8%……糖尿病這一「無聲的殺手」已經嚴重危害民眾健康並給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中國糖尿病患者近1.3億 居全球第一今年夏天,「楊天真切胃」一度登上熱搜。
  • 糖尿病日|幹細胞究竟能不能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統計,全球約有4.25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5年將達到6.29億。我國是全球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糖尿病人數約為1.14億,預計到2045年將達到 1.5億左右。
  • 日本研發出1型糖尿病新療法 或能減輕患者負擔
    (原標題:日研究團隊開發出1型糖尿病新療法 或能減輕患者負擔) 中新網
  • 原始人為什麼不得糖尿病?糖尿病又是怎麼來的?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目前已經成為威脅現代人類健康的重要障礙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已逾一億>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給患者和其背後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糖尿病究竟是怎麼來的?
  • 糖尿病會導致眼睛失明,是真的!
    「我這糖尿病已經十二年了,前幾年眼睛有點模糊看不清我只當是我老了的緣故,從來沒想到跟糖尿病還有關係。」在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湖北總院)的眼底科門診,幾乎每天都有相似的聲音出現。絕大多數人看來,糖尿病與眼睛是毫無相干的兩個體系,其實不然。 糖尿病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 糖尿病或與睡眠有關係?你若這樣「睡」,糖尿病早晚會找上門
    最近幾年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也可以說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個重大疾病。而引起糖尿病的誘因也有多種,有些人會認為糖尿病是睡出來的,那麼很多人就會產生疑慮,糖尿病怎麼和睡眠扯上了關係呢?因為血糖值在一天當中會出現幾個高峰期,比如凌晨4:00~9:00屬於血糖值最容易升高的一個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不起床不吃早餐那麼,血糖的規律就會被打亂,有可能全天會處於一種血糖升高的情況下,使血管以及腎臟的負擔加重。
  • 2020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梳理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2020年11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2020年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護士與糖尿病」。護士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促進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發現,確保高危人群得到及時幹預,患者得到及時治療;(2)為糖尿病患者提供自我管理的專業培訓及心理輔導,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發展; (3)對2型糖尿病危險因素進行幹預,預防糖尿病發生。在全球範圍內,4.63億人患有糖尿病,其中80%來自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2019年,有420萬人因這種疾病及其併發症而死亡。
  • 男人得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糖尿病要注意這些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專家介紹,糖尿病的發生,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影響。男人得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呢?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糖尿病能吃什麼水果?我們來了解一下吧。男人得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是什麼1.糖尿:排出的尿液有大量的泡沫,且長時間難以消失。
  • 闢謠:糖尿病,全是吃糖惹的禍?
    生於70年代的我,小時候對糖的記憶就是甜蜜。那時很少糖吃,紅糖泡稀飯就是天下美味。每年「六.一」兒童節,學校會發兩顆水果糖,就算是過一個「舌尖上的兒童節」。他們認為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都是精製澱粉惹的禍(高糖更甚於高脂肪飲食),並提出著名的「20年法則」----每當一個地區引入精製澱粉(糖)食品(包括麥當勞快餐)20年後,當地居民的糖尿病、心臟病發病率就會直線上升。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2020年8月19日,美國Salk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公布了一項重要研究結果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8月1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mmune-evasive human islet-like organoids ameliorate diabetes」。
  • 糖尿病的「陷阱」與對應的幹預措施|糖尿病|甜味劑|胰島素|陷阱|糖...
    儘管研究表明糖的攝入量與糖尿病的形成沒有直接關係,但由於糖尿病主要是由於胰島功能不良或受損所導致,在攝入食糖後,極易吸收的糖分會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加重胰島的負擔。對於健康人群而言,過量攝入糖分也不利於正常人體的健康。
  • 糖尿病成為非洲人健康的新威脅
    糖尿病成為非洲人健康的新威脅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9日 13:3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約翰尼斯堡12月8日電(記者袁曄)長期生活在愛滋病、瘧疾和結核病等傳染病陰影下的非洲人,現在又要面臨糖尿病的威脅。
  • 幹細胞療法終結胰島素注射時代,讓糖尿病治癒成為可能!
    我國糖尿病的診斷率僅有30%~40%,也就是說,十個「小糖人」裡,只有3~4個「小糖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並給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的重大疾病,防糖控糖刻不容緩。
  • 12歲診斷1型糖尿病,與糖尿病抗爭17年,她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有時我討厭糖尿病。其他時候,我為自己的堅強而感到自豪。無論如何,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不同。 上一分鐘我感覺還好,下一分鐘我好像快要死了,這種感覺對我來說是很正常的。 我患糖尿病的時間比沒有患糖尿病的時間長,我幾乎不記得沒有糖尿病的生活。它已成為我的一部分。
  • 日本再生醫學突破糖尿病新療法,BC因子到底是什麼?|糖尿病併發症|...
    由再生醫學衍生出無數新興療法,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病、先天性遺傳缺陷等疾病和各種組織器官損傷的治療。再生醫學對糖尿病的意義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有「不死癌症」之稱,糖尿病患者大多是通過注射胰島素及藥物來控制血糖,從而達到減輕糖尿病對身體的危害的目的。
  • 問答|糖尿病患者一周一次用藥,可能嗎?
    答:對於中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周一次的注射用降糖藥真的來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正處於快速上升期,日益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性慢性疾病。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迅猛攀升,患病人群已達到1.14億。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