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也可以說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個重大疾病。
而引起糖尿病的誘因也有多種,有些人會認為糖尿病是睡出來的,那麼很多人就會產生疑慮,糖尿病怎麼和睡眠扯上了關係呢?
其實有一些研究表明,睡眠的時間過少或過多都會引起糖尿病的發生,那麼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睡眠和糖尿病之間的關係吧。
糖尿病是睡出來的嗎?
其實糖尿病並不是一種睡出來的疾病,通常是由於某些原因而引起自身調節血糖機制出現問題,比如由於各種原因會引起胰島素出現分泌不足的情況,或者是在發生胰島素抵抗的時候,血糖就會升高進一步發展為糖尿病。
而在這些因素當中,睡眠可能是其中的一個誘因,如果睡眠不當,可能會引起糖尿病的發生,那麼怎樣的睡眠可以引起糖尿病呢?
1、睡眠時間過多容易引發血糖紊亂
如果平時偶爾睡一次懶覺,對於緩解疲勞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如果患有糖尿病,長期睡眠會導致血糖過大的波動使病情加重。
因為血糖值在一天當中會出現幾個高峰期,比如凌晨4:00~9:00屬於血糖值最容易升高的一個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不起床不吃早餐那麼,血糖的規律就會被打亂,有可能全天會處於一種血糖升高的情況下,使血管以及腎臟的負擔加重。
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存在,長期睡懶覺,那麼就有可能是病情進一步發展為糖尿病,所以要養成按時起床的好習慣。
2、開燈睡覺也是導致糖尿病的一個誘因
如果在晚上睡覺時選擇開燈睡覺,那麼在強光的影響之下,胰島素的抵抗水平就會不斷上升,出現分泌異常的情況就會使血糖無法正常代謝;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經常開燈睡覺也是引起糖尿病二型的一個原因,所以為防止糖尿病的出現要改掉這個習慣。
3、午睡時間太長會影響血糖
如果晚上沒有睡好,中午睡一個長長的午覺,那麼到晚上之後又會出現失眠不易入睡的情況,這樣就會引起一個惡性循環使血糖值長期波動幅度過大,不利於身體健康。
另外高血糖患者在吃完飯後也不要馬上睡午覺,一般情況下在飯後兩個小時內,血糖值會出現明顯升高的趨勢,如果在此時睡午覺就會使血糖的代謝變慢,對於血糖下降不利;
所以在選擇午睡的時候,要在飯後散步30分鐘,等到胃裡的食物消化,血糖處在一個穩定狀態下之後再午睡。
4、睡眠時間少不利於病情的控制
多睡不好,那麼少睡也不一定好,如果睡眠的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那麼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兩倍多;
如果長期睡眠不足,就會使下丘腦交感神經系統處在一個興奮的狀態,影響到茶酚胺的分泌,從而就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血糖的代謝,最終導致血糖升高。
所以長期熬夜或者是失眠都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引發高血壓,另外,長期睡眠不足可能會使人發生神經衰弱,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既然糖尿病的發生與睡眠有一定的關係,那麼每天睡多久最好呢?
一般情況下理想的睡眠時間是每天可以保證7~8個小時左右,而且最佳的休息時間是在晚上10點前,這樣可以為血糖和血壓的控制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而且在第2天早晨8點左右起床,不要將睡眠的規律打亂。
當然睡眠時間多少還是依據自身情況來確定,如果患者經常出現失眠的情況,最好不要選擇白天補覺的方式,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糖尿病的誘因與睡眠有一定的關係,那麼在生活當中就要積極地避免以上睡眠方式,防止糖尿病的進一步發展。
另外患者在生活當中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避免吃一些高糖分食物,以全穀類食品為主,主食要按需攝入,不要暴飲暴食;
另外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在平時可以適當的進行體育鍛鍊,並且將自己的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
還要定期監測血糖,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的就醫,並嚴格遵醫囑進行用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