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111」,這個糖尿病防治密碼你知道嗎?

2021-01-20 閃電新聞

100%健康=15%遺傳+17%環境+8%醫療+60%生活方式,有60%都是取決於你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就是一個典型的如果進行生活方式幹預,就可以延緩甚至阻止其發生的病種。目前已經有非常多的證據,證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糖尿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對那些生活方式幹預效果不好的人群,也有指南建議可以採用藥物幹預的方法,比如二甲雙胍等,可用來減少他們患糖尿病的風險。

「中國有一億多的糖尿病患者,還有將近3億的糖尿病『後備軍』,作為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這些『後備軍』無法在早期得到及時幹預,都有可能進展成為糖尿病患者。」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內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光偉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下一個被糖尿病盯上的會不會是你

預防糖尿病,最關鍵的是要把糖尿病高危人群找出來。李光偉教授介紹到,從廣泛意義上來說,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肥胖超重人群,年齡超過45歲的人群,久坐且少運動的人群,妊娠期間出現過血糖異常的人群、或生的孩子超過9斤的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此外,還有一類風險極高的人群就是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如果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則子女得糖尿病的機率約為30%,如果父母雙方均有糖尿病,則子女患病的概率就會達到60%。

大慶研究證明,在最初的六年期間糖尿病「後備軍」中每年有11%的人發展成為糖尿病。如果沒有早些甄別出來及時進行早期幹預的話,一旦進展為糖尿病患者,將會嚴重困擾患者及其家庭,也會產生巨大的社會負擔。因為糖尿病最大的危害來自其併發症,李光偉教授舉例道,有一個患者,糖尿病合併高血壓,三年心臟放了兩個支架,七年之後支架已經放不成,只能做冠脈血管搭橋,又過了幾年,足部潰爛、腳趾壞死,只能截肢,毫無生活質量可言。

預防糖尿病重點是中青年

最近幾年糖尿病的報告顯示,我國糖尿病發病曲線高峰前移到了35歲。糖尿病發病呈年輕化態勢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因為病程越長,危害也就越大。

2016年,全球有4100萬慢病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70%,其中超過160萬是糖尿病患者。近年來,國際國內都在強調減少慢病導致的過早死亡。《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提出,力爭到2025年,30歲~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20%。

有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費用佔整個醫療費用的12.5%,如果有其他併發症,治療的花費還會更多。我們說,年輕人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創造生產力最活躍的力量,所以從長遠來看,如果年紀輕輕就得了糖尿病,將會帶來很嚴重的影響。因此,李光偉教授建議,預防糖尿病,我們的重點要放在中青年。

「500111」糖尿病防治法則要牢記

生活方式的幹預不僅有效,而且花費少。對此,李光偉教授總結了一個簡單的「500111」法則:

「5」:每周運動五天,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一

要堅持運動、科學合理安排。堅持鍛鍊和節食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強度過高,反而容易產生牴觸心理。因此,我們建議可以用不同強度的生活方式進行幹預。鍛鍊強度比較大的,比如打球、踢球,每天半小時就夠了;運動強度比較輕,比如遛彎,慢跑的時間就可以稍微長一點,視身體情況而定,願意選哪種都行。

「0」:不喝飲料

飲料可增高29%的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不含糖但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增高糖尿病風險31%,貼著「健康」標籤的100%純果汁,增加糖尿病風險12%。

「0」:晚飯以後就不再進食

一般情況下,晚飯時間在6—8點之間最好,這樣到睡覺之前,我們胃裡的食物已經基本消化完畢,不會影響睡眠質量。晚飯之後不要再吃東西,也會降低糖尿病的危險。

「1」:肥胖的人每餐要減少一兩主食

讓人長胖的是「壞」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主要是指纖維含量少的糕點、米麵,可以配合粗糧等一起混合食用,也可以減少攝入總量。

「1」:每天蔬菜攝入至少要一斤

注意每天蔬菜量要大於肉類。如果一天蔬菜攝入量難以達到一斤(500克),可以增加花色、品種來提高攝入量,但也不能太多。每天蔬果的品種以4-6種最合適。

「1」:每星期最多外出就餐一次

飯店餐館放的油鹽會比家裡做菜多很多。即使無法做到每天在家吃飯,也要注意油和鹽的攝入。

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直接導致了與糖脂代謝紊亂相關疾病的迅猛發展。記住「500111」,多鍛鍊,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糖尿病最簡單的手段。

作者:李光偉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內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唐聞佳

來源:健康報、光明網

相關焦點

  • ...防治指南》發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糖尿病|hba1c
    2020年11月25-27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召開。解放軍總醫院原內分泌科主任、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院長陸菊明教授受邀參會。11月26日下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發布儀式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 2020)期間舉行。
  • 糖尿病不能吃雞蛋?這些偽科學你都知道嗎?看專家怎麼說
    不要看它不起眼,但是它含有許多膽固醇和蛋白質,每天來上一顆可以滿足人體所需的營養,給你的身體提供營養。小孩和老人吃雞蛋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所以雞蛋的作用是很好的。不過有人說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雞蛋,真的是這樣的嗎?一、糖尿病不能吃雞蛋?看專家怎麼說可能有些人知道,這篇文章是源於英國營養雜誌,而且原文也不是這樣絕對地說的。
  • 看完這個,你還認為尿糖陽性就是糖尿病嗎?
    收錄於話題 大家都知道患糖尿病時
  • 攜手中國糖尿病防治,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中國糖尿病防治專項基金」是在中國糖尿病領域成立的、專注於糖尿病防治的專項基金,其主旨是通過資助有關糖尿病防治管理項目、積極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最終提升中國糖尿病防治的水平。,設定與項目相關的、共同感興趣的領域的合作框架,以更好地服務於中國廣大的糖尿病防治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
  • 新版指南發布,迎來9項更新,糖尿病防治需要轉變思路
    根據流行的說法,咱們同胞中的糖尿病患者,已經超過1.3億,每10個人中,至少有1個是糖尿病。這是真實的情況嗎?糖尿病防治的難點,是什麼?得了糖尿病,在家測血糖,能夠準確了解病情進展嗎?這些疑問,都有答案。近日,2020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其中,出現9項重要內容更新。咱們現在就來進行解讀。
  • 糖尿病診療45問|解析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治療篇)
    糖尿病診療45問|解析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治療篇)
  • 【學會通知】2020年糖尿病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並發...
    【學會通知】2020年糖尿病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併發症新進展學習班將於11月7日-11… 2020-10-21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 診斷流程被更新
    近期,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正式發布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新指南納入了最新的中國人群的研究結果,更新了高血糖的診斷流程,並首次將中醫藥寫入指南。糖尿病綜合控制標準與國內相關學術機構保持一致,並由心血管專科醫師撰寫相應章節。
  • CDS2019|寧光院士眼中的糖尿病防治三大策略
    11月20日~23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辦,廈門市醫學會承辦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CDS 2019)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召開!本屆年會以「聚焦前沿、創新管理、注重預防」為主題,奏響健康中國新時代糖尿病防治行動的最強音。會議期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的寧光院士帶來《糖尿病防治現況和策略性思考》報告。
  • 防治兒童糖尿病,吃出來的病能再吃回去嗎
    糖尿病經常被人們稱為「富貴病」,不當飲食或吃得太好常會誘發糖尿病。近年來,隨著小胖墩兒的增多,2型糖尿病患兒呈現出增加趨勢,加強防治刻不容緩。專家表示,營養治療作為糖尿病綜合防治手段之一,意義重大。
  • 獨坐花下狂想宇宙密碼,你知道142857的玄妙嗎?
    無論動物,植物還是人,是不是都有一個互相聯通的密碼呀?如果我們能夠解密這個密碼,就可以相通相融,相互可以轉換。就像我總是感覺,我身邊認識的女孩都是我曾經跑到春天的野地裡去深深愛戀過的每一朵花。記得出門前,我登錄好久沒有光顧的微博,忽然間就想不起密碼了。朋友就建議我休息一下,到戶外去聯通一下天地宇宙的密碼!朋友一直認為我有「聖人」般的悟性,比較通靈,應該做些更加超然的事情。
  • 糖化血紅蛋白成為糖尿病診斷新指標,這個值有何意義?為你詳解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除了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等血糖指標以外,大家一定也經常聽說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而在我國今年11月份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更是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了糖尿病診斷的重要指標,到底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人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有什麼意義
  • 你聽過假性糖尿病嗎?這幾類人更易假性糖尿病
    原標題:你聽過假性糖尿病嗎?這幾類人更易假性糖尿病   假性糖尿病?不少人一聽都懵了,糖尿病還有真假之分的嗎?大多數人只聽過糖尿病前期,不知道還有假性糖尿病這一概念。那麼假性糖尿病真的存在嗎?答案是存在的。假性糖尿病是指出現了一些糖尿病的症狀,但這種病卻不屬於糖尿病的範疇。
  • 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 更新要點的解讀
    該指南是繼 2010 年版指南之後的新版指南,其內容強調需符合我國國情和疾病變遷特徵,反映了我國糖尿病相關研究和防治策略的進展。新版指南在匯集國內證據和參考國外證據的基礎上編撰而成,並對前一版指南的內容進行了豐富,更加關注 T2DM 防治的臨床和應用。本文著重從 T2DM 的更新要點進行解讀,並與國外指南及循證證據進行對比。
  • 2型糖尿病是遺傳病還是生活方式病?看完你就清楚了
    我們的環境和生活方式可以在不改變遺傳密碼的情況下影響我們基因的功能,一篇綜述文章總結了過去十年的研究,展示了這對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影響。加入我們線下糖尿病管理群,獲取更多專業的糖尿病等健康知識指導,還有各種健康好禮! 一、生活方式會影響我們的基因表現嗎? 我們的基因對我們的許多特徵負責,但培育或環境影響肯定會發揮作用。
  • 你的密碼被我猜到了!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各種APP、銀行密碼、某寶等註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重要。而你的註冊的各種信息密碼是否安全呢?1.秋:這位先生,你的這方子上的就缺一味海馬,但是明天就可以到貨。餘:那你先把別的抓上,海馬以後再說。2.某:先生不喝酒嗎?餘:有阿司匹林嗎?
  • 無線路由器默認密碼都是什麼 你要知道
    你知道一般的無線路由器密碼到底是多少?當前市場上的家用無線路由器的登錄密碼都是admin、guest、或者為空等等,其中admin這個密碼是用的最多的一個默認密碼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無線路由器密碼的時候可以試試輸入admin。
  • 胖子就一定得糖尿病嗎?
    胖子就一定得糖尿病嗎?首先,什麼是胖子的定義。肥胖是指因為飲食不均衡或者身體內部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代謝異常,造成內體脂肪堆積所造成的生理、病理性或者潛伏性的危險的症狀。那麼你到底算不算一個胖子呢?按照國內現有的肥胖測算公式:肥胖度=(實際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0%。
  • 社保卡的初始密碼是什麼?每個銀行是一樣的嗎?
    社保卡的初始密碼是多少?每個銀行都一樣嗎?這個問題應該確切的說每個地區都一樣嗎?因為不同的地區所發放的社保卡,它可能初始密碼是有所不同的,當然在下發新社保卡的過程中會有一個社會保障卡的使用手冊,在社會保障卡使用手冊當中,我們可以查詢到社保卡的初始密碼。
  • 糖尿病綜合防治應在基層發力!這100個典型案例值得一看
    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副主任唐劍安在講話中指出,專項啟動3年以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精神,借鑑國家繼續醫學教育供給側改革確立的新型培訓模式經驗,採取線上理論、線下面授、臨床帶教三段式培訓方式,將優質教育送到基層,有效提升了基層全科醫生糖尿病防治管理能力和水平,促進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