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指南》發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糖尿病|hba1c

2020-11-28 騰訊網

關注我們,變更優秀!

2020年11月25-27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召開。解放軍總醫院原內分泌科主任、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院長陸菊明教授受邀參會。

11月26日下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發布儀式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 2020)期間舉行。

朱大龍教授、郭立新教授、李小英教授、姬秋和教授、陳麗教授、時立新教授、肖新華教授、陸菊明教授共同啟動發布儀式

更新版指南結合了最新的國際糖尿病管理指南和臨床證據,為我國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療提供指導。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展歷程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朱大龍教授介紹2020版指南更新要點

糖尿病患病率

根據最新的流調數據,依WHO診斷標準,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

糖化血紅蛋白納入糖尿病診斷標準

在有嚴格質量控制的實驗室,採用標準化檢測方法測定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可以作為糖尿病的補充診斷標準。

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新增個體化HbA1c控制目標

設定的主要影響因素

HbA1c控制目標應遵循個體化原則,年齡較輕、病程較短、預期壽命較長、無併發症、未合併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沒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應的情況下可採取更嚴格的HbA1c控制目標,反之則採取相對寬鬆的HbA1c目標。

高血糖的藥物治療要點

生活方式幹預和二甲雙胍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線治療。生活方式幹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應貫穿於治療的始終。若無禁忌證,二甲雙胍應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中。

一種降糖藥治療而血糖不達標者,採用2種甚至3種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聯合治療。也可加用胰島素治療。

合併ASCVD或心血管風險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論其HbA 1c 是否達標,只要沒有禁忌證,都應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具有ASCVD獲益證據的GLP-1受體激動劑或SGLT2抑制劑。

合併CKD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論其HbA 1c 是否達標,只要沒有禁忌證,都應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SGLT2抑制劑。合併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抑制劑,可考慮選用GLP-1受體激動劑。

糖尿病診療路徑更新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經過生活方式幹預和二甲雙胍一線治療後:

若HbA1c不達標: 可以進行二聯治療,加用促泌劑、糖苷酶抑制劑、DPP-4抑制劑、TZD或SGLT2抑制劑,藥物排名不分先後,根據個體化原則選擇治療藥物;也可使用注射類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或胰島素治療,其中胰島素推薦基礎胰島素。

若合併ASCVD或有高危因素、心衰、CKD:ASCVD或有高危因素者可加用GLP-1受體激動劑或SGLT2抑制劑;心衰患者可加用SGLT2抑制劑;CKD患者可加用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激動劑。若經過二聯治療後,HbA 1c 仍不達標,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可加用一種其他類別的藥物,但需注意心衰患者不能用TZD。如果經過上述治療HbA1c仍然不達標,可以採用胰島素多次注射,選擇基礎胰島素+餐時胰島素方案或者預混胰島素方案,兩種方案可以互換。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管理

超重和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目標為減輕體重的5%~10%。

超重和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管理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幹預、藥物、手術等綜合手段。

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儘量通過生活方式及藥物治療,若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建議代謝手術治療。

葡萄糖目標範圍內時間(TIR)

納入血糖控制目標

將TIR納入到血糖控制目標中。

2019年發布的TIR國際共識推薦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TIR控制目標為>70%,但應高度個體化,同時關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動。

低血糖分類

關於低血糖分類,國內目前尚無循證醫學證據,本次指南更新參考了ADA標準,分成:

Ⅰ級低血糖:血糖

Ⅱ級低血糖:血糖

Ⅲ級低血糖:沒有特定的血糖界限,伴有意識和/或軀體改變的嚴重事件,需要他人幫助的低血糖。

更新CKD進展風險及就診頻率

表格當中的數字為建議每年複查的次數;背景顏色代表了CKD進展的風險:綠色為低風險,黃色為中風險,橙色為高風險,紅色為極高風險。根據eGFR情況,CKD分期仍採用1~5期,其中3期分成3a、3b期,對此沒有什麼變化。

其他更新要點

糖尿病的醫學營養治療部分,添加每日能量供給表格;

糖尿病相關技術部分,新添注射技術和胰島素泵;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章節部分加入人工智慧(AI)在DR篩查和分級診斷的作用,AI篩查系統有望成為DR篩查、診斷以及隨診的重要輔助工具。

註:指南內容以正式出版文件為準

據了解,CDS自2003年起開始發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並且每3年修訂一次,迄今已發布了5版。為適應新的糖尿病防治形勢、加強對臨床工作的指導、進一步優化糖尿病診療策略,CDS於2019年12月啟動了2020版指南的修訂工作,經過大半年時間的多次修改、審校,終於基本定稿完成。相信,新版指南的發布,對進一步規範我國糖尿病的預防、診療、管理等方面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重磅發布!九大更新要點搶先知 |...
    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重磅發布!
  • 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 更新要點的解讀
    近日,由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下稱「新版指南」) 正式發布。
  • 新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 診斷流程被更新
    近期,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正式發布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新指南納入了最新的中國人群的研究結果,更新了高血糖的診斷流程,並首次將中醫藥寫入指南。糖尿病綜合控制標準與國內相關學術機構保持一致,並由心血管專科醫師撰寫相應章節。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版發布,藥物方面有何推薦?來看此文
    我國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已經歷經了多次的版本更新,在11月下旬,2020年最新版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上重磅發布了,在本版指南中,結合最新的糖尿病防治相關研究,對很多內容都進行了更新,其內容更具有科學性和時效性,可以說,不管是相關學科的醫療工作人員,還是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的朋友,
  • 新版指南發布,迎來9項更新,糖尿病防治需要轉變思路
    根據流行的說法,咱們同胞中的糖尿病患者,已經超過1.3億,每10個人中,至少有1個是糖尿病。這是真實的情況嗎?糖尿病防治的難點,是什麼?得了糖尿病,在家測血糖,能夠準確了解病情進展嗎?這些疑問,都有答案。近日,2020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其中,出現9項重要內容更新。咱們現在就來進行解讀。
  • 糖尿病診療45問|解析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治療篇)
    在2018年底CDS大會上,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正式頒布,並於中華內科雜誌2018年12月份刊登,本指南針對的管理人群為年齡≥18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小編根據基層醫師關心的問題整理指南相關內容如下,因為知識點較多,共分為診斷篇、治療篇和綜合管理篇。10.
  • 以色列國家糖尿病委員會:2 型糖尿病治療指南
    基層醫生是 2 型糖尿病綜合管理的主力軍。隨著降糖藥物數量的日益增多,加之新的臨床數據不斷湧現,基層醫生需要藉助臨床指南來為患者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 1型、1.5 型、2 型、3c... 糖尿病分型最新盤點!
    自 1965 年以來,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定期更新關於對糖尿病進行分類的指南,目前已發布了 5 個版本,其中經典的「 WHO 1999 年糖尿病 4 分類」距今已超過 20 年,2019 年最新版的 WHO 糖尿病分類將糖尿病分為
  • 2型糖尿病患者應注重ASCVD的危險評估與管理
    郭啟煜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內分泌科 近些年國內外相繼公布的糖尿病防治指南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三成以上糖尿病患者至少有一種心血管疾病,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是其中發病比例最高的,需要尤為關注和預防。預防ASCVD,降低ASCVD的發生與發展,減少因ASCVD導致的傷殘與死亡,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點。 2型糖尿病之所以更容易發生ASCVD,與糖尿病的自身特點關係密切。
  • CDS2019|寧光院士眼中的糖尿病防治三大策略
    11月20日~23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辦,廈門市醫學會承辦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CDS 2019)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召開!本屆年會以「聚焦前沿、創新管理、注重預防」為主題,奏響健康中國新時代糖尿病防治行動的最強音。會議期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的寧光院士帶來《糖尿病防治現況和策略性思考》報告。
  • 美國醫師學會更新2型糖尿病治療指南,二甲雙胍仍為首選!
    《循證臨床實踐指南》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上。在該指南中,美國醫師學會(ACP)建議,當需要藥物來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時,醫生應使用二甲雙胍。如果還需要一種口服藥物來改善高血糖,ACP建議,醫生們應該考慮添加磺脲類、噻唑烷二酮、SGLT-2抑制劑、DPP-4抑制劑,與二甲雙胍配伍。
  • 中國大陸2型糖尿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回顧與啟示
    ,進而對中國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提出改進意見。文章指出,需要加強監管機構的監督力度和增加研究人員的責任感,以提高臨床試驗註冊率和報告研究結果的合規性,增加臨床試驗的透明度,並最終為臨床實踐指南提供高水平的診療依據。糖尿病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中國人群遺傳背景和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點與歐洲血統白人相比有顯著差異[1,2]。
  • 《柳葉刀》:逆轉2型糖尿病無需靠藥物!強化生活幹預才是關鍵!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早有數多國內外的文獻顯示,生活幹預的方式對 2 型糖尿病人的管理非常有效,特別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
  • ...ADA指南更新釋放信號,強證據支持阿司匹林用於糖尿病患者ASCVD...
    2019年12月,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結合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成果,發布了2020年ADA糖尿病診療標準(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新數據指南更新了阿司匹林用於糖尿病患者一級預防的推薦。
  • 向青年人科普Ⅱ型糖尿病 關鍵詞「肥胖」更能引起重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近日,「中國糖尿病科普核心信息」專題研討會在線上舉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在會上強調:「Ⅱ型糖尿病『三級預防』中,第一級是針對糖尿病的潛在人群,防患於未然,這是最重要的。」
  • 醫學手繪動畫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如何區別
    醫學手繪動畫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如何區別 2020-04-17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防治兒童糖尿病,吃出來的病能再吃回去嗎
    糖尿病經常被人們稱為「富貴病」,不當飲食或吃得太好常會誘發糖尿病。近年來,隨著小胖墩兒的增多,2型糖尿病患兒呈現出增加趨勢,加強防治刻不容緩。專家表示,營養治療作為糖尿病綜合防治手段之一,意義重大。
  • 從循證證據看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管理
    早在糖尿病發病之初,餐後血糖已顯著升高。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餐後血糖還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獨立危險因素。為此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多次更新餐後血糖管理指南以強調餐後血糖管理的重要性。以下結合國內外循證證據對餐後血糖的管理進行簡要闡述。
  • 【學會通知】2020年糖尿病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並發...
    【學會通知】2020年糖尿病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併發症新進展學習班將於11月7日-11… 2020-10-21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樣解說,糖尿病患者自己也能看懂化驗單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應檢查一次血脂(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如果患者已經在接受調脂治療,應根據療效評估的需求,增加血脂檢測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