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升高等於糖尿病?把內分泌瘤算進去,這4類疾病也可能是推手

2020-12-04 家庭醫生在線網

一提到血糖升高,人們勢必會想到糖尿病。其實糖尿病並不是引起血糖升高的唯一疾病,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如腫瘤、肢端肺大症、甲亢以及肝病等,不妨來看一下究竟。

哪幾種疾病也可致血糖升高?

1、甲亢

甲亢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簡稱,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增加胃腸道吸收葡萄糖含量,同時也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結果使得胰島素分泌減少。另外也會增加肝糖原產生,減少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大量分解糖原,最終引起血糖升高。

2、內分泌瘤

當出現內分泌瘤,如生長激素瘤、生長抑素瘤以及胰高血糖素瘤時會引起血糖升高,還有胰高血糖素瘤和多發性內分泌瘤綜合症同樣會引起血糖升高。生長激素可使得糖代謝發生異常,延長高生長激素血症的持續時間,影響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水平。多數嗜鉻細胞瘤患者伴有空腹血糖升高,因為此類患者會分泌太多兒茶酚胺類物質,加快身體中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速度,促進糖異生,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另外胰高血糖素也會加快身體對糖原蛋白質以及脂肪分解,從而促進糖異生,導致高血糖。

3、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帶來的急性炎症反應,對胰島帶來或輕或重的傷害,抗體應激反應比較大,使得以高血糖素過度釋放,從而引起一過性高血糖。另外,低胰島素血症合併胰高血糖素血症時,可能會引起酮症酸中毒或昏迷。

4、肝臟疾病

當患有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臟受到廣泛性損害時,會使得肝臟合成糖原功能發生障礙,肝糖原儲備能力有所下降,從而引起餐後血糖升高。

高血糖會對身體帶來哪些危害?

1、引起身體脫水和高滲狀態

持續性高血糖會使得葡萄糖跟隨尿液排出體外,導致滲透性利尿,讓身體處於脫水狀態。脫水會升高細胞外液滲透壓,水分從細胞內向細胞外轉移,從而引起細胞內失水。特別是大腦細胞失水時,會使得腦功能發生紊亂,嚴重時可引起昏迷。

2、全身無力且疲乏

體內缺乏胰島素時,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正常進入細胞中,更何談燃燒產生的熱量。細胞得不到充足能量支撐,也不能把葡萄糖轉化成其他物質在體內儲存,葡萄糖會跟隨尿液排出,從而使得體內能量不足,因此會出現無力感和疲乏。

3、抵抗力減弱

持續性處於高血糖狀態時,葡萄糖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反而從尿液中流失。此時身體會分解蛋白質和脂肪來提供能量,勢必會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

溫馨提示

必須找出引起高血糖的原因,然後針對性治療,以粗雜糧為主食,如燕麥、玉米面或糙米等,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能延緩餐後血糖升高,避免吃白糖紅糖、葡萄糖以及糖制甜食,控制每天總熱量攝入。保持適度運動,通過運動能分解體內多餘脂肪,幫助降低血糖,改善四肢無力和身體消瘦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腎病,還有可能是這20多種原因
    糖尿病早期腎病診斷的最重要客觀指標就是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但是,筆者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並不等於糖尿病早期腎病。下面介紹的是一年來我接診的被誤診為糖尿病早期腎病的3例病例。
  • 空腹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或是這些因素導致,不需按糖尿病治
    但是,我國糖尿病的診斷率只有30%~40%,也就是10個糖尿病患者,只有3到4個人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且,很多人對糖尿病的診斷也不清楚,經常檢查空腹血糖升高了,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糖尿病了。血糖參考指標:首先看看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的不同指標代表什麼意思。
  • 你可能不知道,腳上出現3種表現,有可能是血糖在升高
    雖然說現在的生活過得去了,但各種疾病卻正在悄悄的降臨,讓人苦不堪言。比如說:近幾年增長率最高的糖尿病,一旦患上這種疾病,基本上可以說是與美食無緣了,而且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的話,還要做透析,醫療費用較為昂貴,由此可見,糖尿病是多麼可怕了。
  • 血糖連續4年高7.8,是得了糖尿病嗎?血糖升高,該如何降下來?
    血糖高的問題,在如今社會中是很常見的,而且糖尿病也越來越年輕化。糖尿病屬於慢性病,對身體的影響,也是逐步形成的,若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就會容易引發併發症。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都存在問題,也就容易引起血糖波動,血糖持續升高,就會讓人產生擔心,害怕自己被糖尿病盯上。
  • 60歲後,血糖在什麼範圍內,算正常?超過多少,有糖尿病風險?
    糖尿病一直是備受關注的一種疾病,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糖尿病大軍當中,15年時,我國的糖尿病人數已經達到了1.096億,到了19年,糖尿病患者已達到1.164億。從數據我們就能看出,糖尿病的患病率比較高,除此之外,因為糖尿病或是併發症而死亡的人也不在少數,因此將血糖控制在穩定範圍內,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麼60歲後,血糖控制在多少屬於正常?
  • 糖尿病患者不用愁,每餐只要有這幾種食物,血糖想升高都難
    特殊類型糖尿病:基因缺陷所致胰島β細胞功能異常,基因缺陷所致胰島素作用降低,胰腺外分泌疾病、內分泌疾病、藥物及化學製劑所致糖尿病,非常見型免疫介導的糖尿病,其他遺傳症候群有時伴發糖尿病。  這4類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並且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節制和恰當的口服降糖藥來穩定病情。
  • 什麼是2型糖尿病?早期症狀有哪些?冬天血糖不易控?醫生告訴您
    其實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氣候對人體的循環系統影響比較大,原因也比較多,不過主要有以下幾點:1、寒冷的氣候會導致人體的交感神經相對興奮,從而導致血壓、血糖升高;2、血糖高的人對於外界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和多種疾病一起「發難」,導致血糖不穩定;3、冬季血液循環相對夏季較差,新陳代謝慢,從而導致血糖水平比夏季升高;4、冬季能量消耗大,攝入食物不自覺會增加,也會導致血糖升高
  • 血糖多高算糖尿病前期?哪些人是高危群體?逆轉糖尿病,該這麼做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於正常值,但卻還未達到診斷2型糖尿病的標準,在這個階段,患者是能夠通過改變飲食、運動、甚至通過藥物輔助來改善血糖的,也可以說這是控制糖尿病的最後的防線。 在糖尿病前期階段,患者患糖尿病以及併發症的機率會比較高,所以也有人會出現相關併發症的症狀,不過大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
  • 藥監局公告:「氨糖」可能升高血糖
    藥監局公告:「氨糖」可能升高血糖 2020-11-16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6類原因,造成空腹血糖升高,應對需要不同策略
    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空腹血糖就是肚子餓的時候測出的血糖值,這其實是誤解。標準的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至少8到12小時,在沒有進食的情況下測出的血糖值 。如果超過12小時,就是超空腹狀態。此外,在午餐前或晚餐前檢測的血糖值,都不能稱為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的參考值,需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判斷是否達標。
  • 身體出現這3個症狀,預示你的血糖可能在升高,趕緊看看你有嗎?
    糖尿病是現在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少人知道它的症狀以及預防的方法。首先大家要吃到它出現的症狀及預防的方法,然後根據情況,而根據自己的身體進行調節和保護才可以促進血糖平衡,避免糖尿病的發生。3、口乾舌燥口乾舌燥也是糖尿病的症狀之一,要是出現了口乾的症狀,有可能使血液中的糖分升高了,血液黏稠度增大,分解糖分需要大量的水,而身體內沒有足夠的水,所以會覺得口乾。但是有些患者對這些口乾並不是很敏感,他的血糖雖然升高,但是沒有口乾症狀。
  • 糖尿病的「禍根」不是甜食,是這3物,嘴饞也別吃,小心血糖升高
    導語:大家應該比較清楚糖尿病這種疾病。如果患上了糖尿病,需要一直打胰島素,一天都不能缺,因此有很多人把糖尿病稱為富貴病。可能很多人不清楚,糖尿病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以醫學的角度來看,糖尿病其實是一種代謝性疾病。
  • 糖尿病最怕4種食物,每天吃一點,輕鬆降低血糖,遠離併發症
    當血糖穩定在一定的水平值時,體內新陳代謝、內分泌正常,能很好的維持各個器官的正常需求,但若是血糖突然升高,便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影響各個器官的正常工作,還可能帶來糖尿病,所以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會好好控制血糖,遠離併發症。糖尿病是一種因為血糖代謝異常出現的疾病,除了少吃一些甜食、油膩食物、辛辣刺激食物之外,還可以堅持多吃以下這4種天然食材,穩定血糖。
  • 血壓、血糖不正常,是身體出問題?這4個指數異常,可以先別緊張
    白細胞偏高有可能是體內有細菌感染或有炎症;白細胞偏低說明身體過度勞累,一般身體恢復正常後,白細胞計數也會恢復。血小板偏低或是血小板減少症,又或是感染性疾病;血小板升高需警惕血小板增多症,又或是急慢性炎症或發生缺鐵性貧血。
  • 空腹血糖的標準值是多少?超出正常參考範圍,糖尿病或已發生
    ,正常範圍是在多少才算正常。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關於血糖的變化。 空腹血糖的標準值是多少?醫生:超出正常範圍,糖尿病或已發生 血糖也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它是人體的能量來源,但並不是越多越好,只有血糖維持在一定水平才能夠正常維持體內各器官的需要,所以太高也不行太低也不好。它的高低也具有對臨床疾病的治療意義。
  • 血糖正常值為多少 怎樣確診為糖尿病
    3、當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漿血糖在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以上,應做糖耐量試驗。4、當空腹全血血糖超過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時,表示胰島素分泌極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顯著增高時,不必進行其它檢查,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如果隨機血糖大於等於11.1 mmol/L可確診糖尿病。
  •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升高更嚴重?
    在走平路時,小夥子和老人可能沒什麼區別,但是爬樓梯時,小夥子輕鬆就上去了,而老人可能氣喘籲籲上不去。這就是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差異所在。 因此,與空腹血糖相比,餐後血糖的敏感性更高,更容易發現糖尿病。 2 哪個升高更嚴重?
  • 藥監局公告:「氨糖」可能升高血糖!
    前兩天,國家藥監局發布修改「氨基葡萄糖」說明書的公告,要求在【注意事項】中包含:本品有引起血糖或血脂升高的報導,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並建議對血糖或血脂進行監測。」 此藥的整體安全性高,但藥監局的這份公告仍然值得大家注意,尤其是長期服用這個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間一定要加強血糖監測,如果血糖變化明顯,建議及時停用氨基葡萄糖。
  • 血糖升高之後,還能喝酒嗎?飲食上注意四件事,控制血糖妥妥的
    其實很多疾病在發病初期是沒有什麼症狀的,身體沒有明顯不適並不表示身體就很健康。就拿高血糖後引發的糖尿病為例,大約會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出現一些腎臟、心臟、眼睛等部位的併發症了。如果能在早期就發現血糖升高的趨勢,及時改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等,將血糖控制住,就能最大程度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 檸檬汁配上小麵包,吃完血糖不升高?
    1吃酸的抑制血糖飆升,吃飯之前要喝點醋了?DOI: 10.1007/s00394-020-02228-x.糖尿病患者最害怕的就是血糖飆升,尤其吃完東西之後……為了控制血糖,延緩澱粉類食物的消化就是個不錯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