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升高更嚴重?

2021-01-09 騰訊網

作者:李青

單位:天津市泰達醫院腎病科主任

來源:李青科普

1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空腹8個小時以上的血糖,既不受進食的影響,還因為夜間人們普遍處於休息狀態,也排除了體力活動、情緒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數值比較穩定,特異性比較強,空腹血糖高基本上就是糖尿病。

空腹血糖是人體的基礎血糖值,反映的是一夜不進食後的基礎血糖狀態。影響空腹血糖的主要因素是存儲在肝臟中的肝糖元分解情況,而不是胰島素的分泌功能,更不是胰島的儲備功能。

餐後血糖一般指的是餐後2小時血糖,從吃第一口飯計時2個小時測得的血糖。

餐後血糖與空腹血糖不同,進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進食後,食物經過腸道,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

對於胰島功能完好的健康人來說,雖然進食後血糖上升,但是由於胰島素很快分泌,血糖便很快降回正常範圍。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雖然和健康人進食相同的量,但是由於胰島素功能受損,食物刺激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以使血糖降回正常範圍,便出現了餐後高血糖

舉個通俗的例子來說,健康人的胰島是小夥子,糖尿病患者的胰島是老人。在走平路時,小夥子和老人可能沒什麼區別,但是爬樓梯時,小夥子輕鬆就上去了,而老人可能氣喘籲籲上不去。這就是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差異所在。

因此,與空腹血糖相比,餐後血糖的敏感性更高,更容易發現糖尿病

2

哪個升高更嚴重?

無論是空腹血糖高還是餐後血糖高,對人體產生的影響都很大,只不過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反映的是糖尿病的不同階段。

早期糖尿病的敏感指標是餐後血糖。

還以爬樓梯為例,空腹血糖相當於休息狀態,餐後血糖就相當於爬樓梯。當我們的體質剛開始變差時,休息的時候感覺不會很明顯,但是爬樓梯時就會感到非常疲憊;當體質進一步變差後,即使不爬樓梯只是休息,也會覺得十分辛苦。

糖尿病也是如此。早期胰島素的分泌遲緩,主要表現餐後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升高不明顯;當胰島功能進一步衰退後,胰島素分泌明顯減少,空腹血糖升高才會逐漸體現出來。

也就是說,在空腹血糖正常的人群中,可能餐後血糖已經升高了。如果只是檢測空腹血糖而不測餐後血糖,就會漏診一部分糖尿病患者。

據統計,我國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將近一半只是表現餐後血糖升高。空腹血糖對糖尿病的診斷而言特異性更強。當空腹血糖升高時,證明患者的胰島功能已經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損害,病情更加嚴重了。

總的來說,早期糖尿病患者多關注餐後血糖,晚期糖尿病患者多關注空腹血糖

3

糖化血紅蛋白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還有一個重要指標叫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就是指被葡萄糖結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紅蛋白。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較高時,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也會相對較高。

人體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3個月,在紅細胞死亡前,其中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也會保持相對不變。所以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反映的是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無論是空腹血糖還是餐後2小時血糖,都是「瞬間血糖」,容易受進食及糖代謝相關因素的影響,數值不穩定,不能反映整體的血糖水平。

而糖化血紅蛋白可以穩定可靠地反映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幹擾不大。

目前,糖化血紅蛋白不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是,國際糖尿病聯盟明確規定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的治療標準,是國際公認的糖尿病監控「金標準」。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下。

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血糖控制滿意且穩定的糖尿病患者至少1年測2次糖化血紅蛋白;若血糖控制不滿意且需調整方案者,應一年測4次。另外計劃懷孕的糖尿病婦女,初期每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血糖控制滿意後,應每6~8周測1次,直到受孕。

儘管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血糖水平直接相關,但二者的數值無法換算。不過,糖化血紅蛋白的變化與平均血糖的變化間有一個推測值,糖化每升高1%,推測血糖升高1.6mmol/L,但僅供參考。

研究發現,當糖化血紅蛋白為7.3%~8.4%時,空腹和餐後血糖對總體血糖的「貢獻」大體相當,各佔50%;當糖化血紅蛋白>8.5%時,空腹血糖對總體血糖的「貢獻」大於餐後血糖,而且隨著HbA1c的升高,空腹血糖對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也會增大;當糖化血紅蛋白<7.3%時,餐後血糖對總體血糖的貢獻大於基礎血糖,換言之,這時血糖的升高主要取決於餐後血糖。

相關焦點

  • 什麼時候測量血糖最準確?空腹和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醫生告訴您
    毫不誇張地說,血糖升高在很多心內科醫生眼裡是冠心病危險因素的No.1!正確的血糖監測是診斷糖尿病、評估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方法。很多心臟病患者就診時會說自己在家也偶爾測過血糖,可無論高也好低也罷,醫生並不會完全「相信」。因為測量血糖的「門道兒」很多,這種不規律的血糖監測誤差太大!按照血糖監測的時間不同,分為: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以及隨機血糖。
  • 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區別在哪裡?多數人分不清楚
    對於檢測糖尿病常用的幾個指標,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等就更加的不了解,不明白各自代表的意義,甚至經常出現混淆。在解釋這幾個概念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複習一下糖尿病最常見的症狀,對這幾種症狀了解,即使不明白這些概念,也容易判斷出來自己跟糖尿病是否有關係。
  • 連續幾天空腹血糖6.7上下,餐後血糖都正常,咋回事?要治療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張先生連續幾天測空腹血糖都在6.7mmol/L上下,但測餐後2小時血糖都在正常範圍內,吃了飯血糖不高,沒吃飯血糖卻升高了,他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需要治療嗎?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這樣血糖不正常,是需要採取幹預措施的。
  • 餐前空腹血糖,判斷可靠嗎?
    糖尿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由於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腎小球微循環濾過壓異常升高,促進糖尿病腎病發生和發展。體檢時常用的血糖指標有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等。空腹血糖一般是指在早晨的6~7點左右空腹時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有些人在8點以後到醫院檢查空腹血糖,其實這個時候的血糖已經失去了早餐前空腹的意義。
  • 血糖空腹為7.8,餐後為15.8,是不是嚴重偏高了?醫生這麼說
    來自網友疑問:空腹血糖7.8,餐後血糖15.8,血糖嚴重偏高了麼?醫生解答你好!血糖肯定是偏高的,嚴不嚴重要看具體人群和具體情況。具體人群人群不一樣,血糖標準不一樣,請對號入座:普通成人標準,空腹3.9~6.1mmol/L;餐後5.0~7.2mmol/L老年人標準可適當放寬,空腹5.0~7.2mmol/L;睡前5.0~8.3mmol/L在不影響孩子正常生長發育的前提下,適當放寬兒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
  • 有糖尿病的人餐後血糖穩不穩,可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做判斷
    測空腹血糖這是大多數有糖尿病的人最常檢測的血糖,它反映的是人在一整夜休息後基礎的血糖水平,也是一天中血糖的基線水平,全天血糖會在此基礎上上下波動,正常人的餐後2小時血糖與空腹血糖的差值不會超過2mmol/L,有糖尿病的人因為自身血糖調節功能障礙差值會增大,經過幹預治療後最大差值也不應超過4.6mmol/L。
  • 空腹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或是這些因素導致,不需按糖尿病治
    而且,很多人對糖尿病的診斷也不清楚,經常檢查空腹血糖升高了,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糖尿病了。血糖參考指標:首先看看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的不同指標代表什麼意思。1.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8mmol/L。
  • 6類原因,造成空腹血糖升高,應對需要不同策略
    #百裡挑一#得糖尿病的人很多,但是,能夠精準地控制血糖波動,延緩或減輕併發症危害的糖友,比例卻較低。許多糖友感到納悶,自己每天堅持扎手指測血糖,按時定量吃藥,為啥控糖效果不理想呢?為何經常出現空腹血糖升高的現象?應該如何應對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 空腹血糖6.2需要調理嗎?如何降低空腹血糖,一次性為你全說清
    如果您有定期體檢的好習慣或好待遇,當發現空腹血糖逐漸升高,最終都超出了正常範圍的話,確實應該值得引起重視了。一般說來,空腹血糖的正常值範圍是3.9~6.1,這位朋友的情況,屬於剛剛超標的情況。我們再來看糖尿病的診斷指標,通常說來,對於空腹血糖超過7.1,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超過11.1的情況,都可以明確的診斷為糖尿病問題。
  • 糖尿病不單查空腹和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也是糖尿病
    一、既往診斷糖尿病方法既往診斷糖尿病的方法就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空腹血糖需要禁8-10小時情況下,抽取空腹血,大部分人體檢都是只查空腹血糖。但是糖尿病有50-60%以上的人,早期表現為餐後兩小時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還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在(6.1-6.9mmol/l之間),這樣就錯過了有一半以上的人早期已經是糖尿病了而沒有診斷,直到出現空腹血糖已經很高的時候,部分患者身體出現併發症的時候,才診斷出來糖尿病,延誤了糖尿病的診斷時間。
  • 餐後2小時血糖7.8和11.1mmol/L,哪個是正常值?二者有啥關係?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餐後2小時血糖7.8和11.1mmol/L,哪個是正常值?二者有啥關係?由於每個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同,因此血糖達到最高峰的時點不統一,無法找出統一衡量的標準值,但正常人血糖上升的上限不會超過11.1mmol/L。進餐1小時後,胃中的食物大多被排進了小腸,而小腸對葡萄的吸收也越來越少,至餐後2小時時基本完成吸收,血糖不會再升高,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因此將餐後2小時的血糖作為了衡量餐後血糖高低的標準,正常人此時的血糖處於4.4-7.8mmol/L 之間。
  • 空腹血糖5.4,餐後2小時8.6,醫生指點:三餐這樣吃或對你有幫助
    導語:我們都知道一天的血糖數值變化是不一樣的,有的都是動態變化的,但經過一些生理活動之後血糖會有很大的改變,如果空腹的時候血糖比較低,飯後的血糖是比較高的,然後逐漸降低。正常人空腹的時候血糖處於3.9-6.1之間,因此,餐後兩小時內也不會超過7.8,如果超過這兩個數值就是血糖偏高,如果空腹血糖超過7.0,餐後血糖超過11.1,那就是高血糖糖尿病的範圍了。預防出現血糖異常,糖尿病前期症狀當空腹血糖5.4,餐後血糖2小時血糖8.6,這就說明糖耐量異常,也就是說處於糖尿病的前期,需要進行積極的治療。
  • 體檢空腹血糖6.6,該咋辦?把這個指標降下來,血糖自然不再高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體檢查血糖是6.6mmol/L,醫生建議我做進一步檢查,看看是不是得了糖尿病?不是說血糖超過7.0mmol/L才是糖尿病嗎?」【醫生說】一般體檢檢查的都是空腹血糖,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有兩個,一是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一個是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兩者是或者而非並列的關係。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一半以上的人餐後2小時血糖升高早於空腹血糖升高出現,且升高的幅度會更大,所以空腹血糖升高時一定要加測餐後2小時血糖。
  • 王先生空腹血糖正常,卻被診斷糖尿病,這兩點莫忽視
    近日,筆者接診了一位特殊的糖尿病人王先生,他的空腹血糖只有5.6mmol/L,但是餐後血糖卻高達12.8,糖化血紅蛋白為8%。王先生每年都會參加免費的老年人查體,而且連續多年空腹血糖水平在5~6的水平,只是偶爾會超過6,每年拿查體結果給大夫看,得到的回答都是沒有問題。
  • 冬季控糖從空腹血糖開始 最好小於6.1mmol/L
    首先,空腹血糖達標有助於餐後血糖達標:空腹血糖水平是全天血糖的基礎,餐後血糖水平在空腹血糖的基礎上發生變化。空腹血糖好比水位,餐後血糖好比船位,水能載舟,空腹血糖高即水位升高,餐後血糖這個船位自然會升高,這就是水漲船高;如果水位降至正常,船位自然也會降低,這就是水落船低。可見,忽略空腹血糖,控糖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 血糖連續4年高7.8,是得了糖尿病嗎?血糖升高,該如何降下來?
    有位網友就在網上提出過問題,表示自己連續四年,血糖都在7.8左右,是不是預示自己患上糖尿病了。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下面就來好好跟你說一說。血糖連續多年高7.8,要看是餐後血糖,還是空腹血糖,判斷血糖高低,是否患有糖尿病,要看測量血糖的時間,有的時候,還要兩者結合來看。
  • 從循證證據看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管理
    早在糖尿病發病之初,餐後血糖已顯著升高。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餐後血糖還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獨立危險因素。為此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多次更新餐後血糖管理指南以強調餐後血糖管理的重要性。以下結合國內外循證證據對餐後血糖的管理進行簡要闡述。
  • 餐後血糖高,不願吃藥,那麼如何通過飲食和運動降下來?
    隨著血糖檢測次數的增多,很多人驚奇的發現自己的餐後血糖很高,這中間有糖尿病人,也有一直認為自己非常健康的人,還有一部分是空腹血糖高,但是從來也沒有檢查過餐後血糖的人。在血糖控制不理想也就是血糖高於10mmol/L的時候不要吃水果,可以以黃瓜、西紅柿等代替水果,或者在兩餐之間加用少許水果,並減少下一餐的主食量。進食順序注意進餐順序,纖維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餐後血糖的升高。
  • 空腹血糖的標準值是多少?超出正常參考範圍,糖尿病或已發生
    那麼血糖正常情況下應該維持在什麼水平,一般情況具有臨床參考意義的血糖時間段有四個點:空腹血糖,餐後一小時,餐後兩小時,餐後三小時。 餐後血糖正常值 餐後1小時:血糖6.7-9.4mmol/L,不超過
  • 根據3種人群判斷:餐後血糖10mmol/L高還是不高?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餐後血糖控制更有助於糖化血紅蛋白達標,長期的糖化血紅蛋白達標明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把餐後血糖控制好。有朋友私信諮詢:吃了飯後血糖明顯升高了,餐後2小時血糖10.0mmol/L,這算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