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直是備受關注的一種疾病,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糖尿病大軍當中,15年時,我國的糖尿病人數已經達到了1.096億,到了19年,糖尿病患者已達到1.164億。從數據我們就能看出,糖尿病的患病率比較高,除此之外,因為糖尿病或是併發症而死亡的人也不在少數,因此將血糖控制在穩定範圍內,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麼60歲後,血糖控制在多少屬於正常?
將血糖控制穩定是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尤其是60歲以後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會比年輕人高十倍,所以穩定血糖就更加重要。測量血糖,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空腹測量,一種是餐後兩小時測量,這兩種情況測量出來的值會比較準確。對於60歲以後的人來說,空腹血糖應小於6.1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應小於11.1mmol/L,能夠將血糖保持在這個範圍內,基本屬於正常。但是影響血糖的因素有很多,需多次測量來取平均值,這樣會比較準確一些。
如果60歲以上的老人,測出來的空腹血糖值大於等於7.0mmol/l,或是餐後血糖高於等於11.1mmol/l,多次測量都是這種結果的話, 那麼便屬於糖尿病,這時候就需要積極的採取措施來控制血糖。發現自己血糖偏高時,不必過於慌張,學會以下措施,或能將血糖控制穩定。
60歲後,如何將血糖控制在穩定範圍內?
首先要從飲食入手,既然已經出現了血糖升高的情況,那麼就不要再肆無忌憚的飲食了。一些高糖的食物最好避而遠之,儘量選擇低糖的食物攝入。雖然說市面上一些飲料打著少糖、無糖的旗號,但真正的糖分還是比較高的,血糖高的情況下,儘量多喝白開水,或是含礦物質的水,可避免影響血糖。飲食上最好以清淡為主,高糖、高鹽的食物最好少吃,合理飲食,有助於將血糖降下來。
其次要服用降糖的藥物,若是血糖升高比較嚴重,通過飲食調理無法改善的時候,就需要藥物來幫忙。絕大多數的患者都可以通過藥物來降低血糖,不過要在專業的指導下服用藥物,不要自己盲目服藥。應按照醫生囑託按時服藥,不要一頓吃,一頓不吃,這樣反而會使血糖波動較大。
最後,適當的運動是有必要的。並不是血糖高就不能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消化脂肪和糖分,反而有利於血糖的控制。不過不要一開始就進行劇烈的運動,如果身體承受不了,血糖會有所上升。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循序漸進的運動,有利於血糖的控制。
進入60歲之後,最好是定期對血糖進行監測,一旦發現異常,可及時的採取措施,避免血糖持續升高發展成糖尿病。發現血糖升高之後,可通過一些方式來降低血糖,可改善自身習慣,必要時服藥,採用正確的方式調理,血糖或能「乖乖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