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糖尿病#
天氣轉冷,很多人發現原來比較穩定的血壓、血糖都有波動,有位糖友問我說,夏天的時候空腹血糖都在6mmol/L以內,最近連續有幾次測量都突破了6,他想問問這是啥原因?
其實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氣候對人體的循環系統影響比較大,原因也比較多,不過主要有以下幾點:1、寒冷的氣候會導致人體的交感神經相對興奮,從而導致血壓、血糖升高;2、血糖高的人對於外界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和多種疾病一起「發難」,導致血糖不穩定;3、冬季血液循環相對夏季較差,新陳代謝慢,從而導致血糖水平比夏季升高;4、冬季能量消耗大,攝入食物不自覺會增加,也會導致血糖升高。
這位糖友是一個2型糖尿病患者,平時對自己的飲食比較控制,但由於工作原因運動總是跟不上,所以他血糖控制總體上還不錯,但也時長有波動的情況,尤其是到了類似於換季或者波動較大的時候,會打電話問怎麼辦。我告訴他,還是要從了解二型糖尿病入手,從而判斷自己的問題所在,然後做好預防和治療,就能比現在更好地控制血糖。那麼,針對2型糖尿病,咱們今天就來談談吧!
012型糖尿病是什麼?
2型糖尿病顧名思義,就是糖尿病的一種,同樣也是慢性病,2型糖尿病患佔總體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較高,約在90%左右,目前對於糖尿病沒有治癒的方法,2型糖尿病的主要通過飲食、運動調整以及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延緩進展,不過一旦2型糖尿病進展到較為嚴重的情況,也就是胰腺功能喪失,那麼2型糖尿病就要跟1型糖尿病一樣,需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所以,對於2型糖尿病來說,胰島素水平也是問題的關鍵,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會抵抗胰島素,也就是常說的胰島素抵抗。
那麼什麼是胰島素抵抗呢?
胰島素是一種人體分泌的激素,它的作用是讓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進入到細胞中,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另一方面給細胞提高了能量,如果身體對胰島素出現抵抗,那麼胰島素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血液中血糖水平持續提高,而細胞也得不到能量,會促使人們攝入更多的食物,結果就是形成惡性循環,形成高血糖狀態。以前的時候由於1型糖尿病多在兒童時期發現,被俗稱為兒童糖尿病,2型多在成年人中發現,被稱為成年糖尿病,但現在發現越來越多的兒童也會有2型糖尿病發生,這可能跟兒童肥胖越來越多有關。
02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型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人體對胰島素有抵抗,人體的細胞對胰島素沒有反應了,無法將糖分攝入,這多處於2型糖尿病早期;另一個是人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這多處於2型糖尿病中後期。這樣的情況下,葡萄糖會大量在血液中存在,而人體也沒辦法利用血糖,結果導致血糖長期升高,就形成了2型糖尿病。
一般有六類人是2型糖尿病的風險人群,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其中:
1、體重超重或者肥胖,這類人群會產生胰島素抵抗,有些人有明顯的特徵,就是脖子後面的皮膚會有黑色的褶皺紋。
2、缺少運動,運動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長期缺少運動會增加胰島素抵抗的風險。
3、遺傳因素,糖尿病的遺傳傾向較明顯,父母雙親有糖尿病,子女有七成可能患病;父母單人患病,那么子女有四成可能患糖尿病。
4、年齡較大,一般超過45歲以上應該體檢檢查血糖。
5、曾有妊娠糖尿病及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女性。
6、某些環境因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比如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缺乏鉻元素等。
從以上的風險因素來看,其實肥胖者是現代的人的主要高危人群,目前來看肥胖依然是世界趨勢,所以2型糖尿病也自然比1型糖尿病更加常見。
說完了風險人群,我們來看看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通過了解導致糖尿病的原因,將有助於控制病情,以下是常見的四大原因:
1、胰島素抵抗
2型糖尿病發病原因,避不開胰島素抵抗,本來人攝入的糖分會通過胰島素作用,給細胞提供能量或者存儲在體內,但當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甚至細胞都無法正常利用胰島素的時候,那麼人體就不能使用葡萄糖來提供能量了,這就是胰島素抵抗,這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也基本形成了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狀,「三多一少」!
2、肝糖異生產生較多葡萄糖
肝糖異生本來是人體的一種調節機制,當正常人的血糖偏低時,肝臟會通過胰腺的α細胞產生促進血糖升高的激素或者通過腎上腺皮質激素將肝糖轉化為葡萄糖,並且釋放到血液裡,來幫助穩定血糖。但是有些患者其分泌的升糖激素比正常的要高很多,於是肝臟就會產生較多的葡萄糖,而如果胰島素相對少的情況下,就會導致高血糖,長期下來進展為2型糖尿病。
3、細胞的調節機制異常
一般情況下,細胞就如同社會中的人一樣,可以相互配合通信,這樣就能互相了解情況,從而調節血糖,控制胰島素分泌,但如果這個機制出現了問題,每個細胞都變得孤立,不了解情況,那麼調節機制也就出現異常,進而導致血糖水平出現問題,導致高血糖和糖尿病了。
4、β細胞功能異常
研究表明,胰腺的β細胞功能異常也會導致2型糖尿病,因為胰島素是由胰腺中的β細胞生產出來的,所以這些細胞「不作為」,就會導致胰島素水平偏低;這時候胰島素太少,血糖控制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又會導致β細胞受損,形成惡性循環。
032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狀?尤其是2型糖尿病早期什麼症狀?
2型糖尿病的症狀在初期不明顯,很有可能有些患者在發病數年後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這些人的症狀包含以下:
1、口渴
2、尿頻
3、經常感覺到餓,吃得多
4、無原因的體重開始下降
以上就是糖尿病最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很多人認為這是糖尿病早期的症狀,其實這個因人而異,很多人在發現三多一少問題的時候,糖尿病已經比較嚴重了,當然也有部分感覺較敏感的患者,在糖尿病初期,甚至糖尿病前期就能發現三多一少的情況,不過如果有人年齡超過45歲,身體較胖,出現口渴、食量增加的情況,並且沒有其他不適的時候,應該警惕是否有血糖偏高的情況。
5、疲勞
6、血脂偏高
7、飯前常出現低血糖情況
8、脖子、腋窩部位皮膚出現黑色褶皺紋
如果沒有明顯三多一少的症狀,但出現這三種情況,有可能是糖尿病早期的症狀,飯前經常出現低血糖,說明血糖控制出現了問題;血脂偏高,可能是高胰島素血症導致的,這說明人體有較嚴重的胰島素抵抗,導致胰島素水平升高;疲勞,往往是由於細胞無法攝入葡萄糖,導致缺乏能量而出現的整體表現;脖子腋窩部位出現黑色的褶皺紋,往往是胰島素抵抗造成的,多見於肥胖人群。
9、視力模糊
10、潰瘍傷口不易好
11、經常感染
出現這三種症狀,往往是糖尿病已經發展到較嚴重的程度,甚至出現了併發症,應該儘快去醫院進行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042型糖尿病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一旦發現自己有以上的症狀,儘快去醫院診斷,也可以用家用血糖儀來做一個預估,但要注意的是家用的血糖儀的結果不能用來診斷疾病,而在醫院主要是通過四種檢查診斷:
1、空腹血糖、餐後血糖這個標準估計大家都了解,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mmol/L,餐後血糖大於等於11.1mmol/L,且兩次測定均是這樣的數值。
2、隨機血糖隨機血糖大於等於11.1mmol/L,兩次測定均,即可診斷。
3、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我國並不作為診斷標準,不過有些醫療機構會採用,國外一般用此檢測診斷較多,一般糖化血紅蛋白超過6%即可診斷。
4、糖耐量測試這個診斷標準基本與前兩項一致,不過糖耐量測試能夠了解患者的胰島素分泌情況,可以對其用藥提供依據。
052型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2型糖尿病的可怕之處並不是單單的血糖升高,而是其併發症,因為這些併發症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各個主要器官,導致器官出現問題,比如糖尿病足可能會截肢,糖尿病眼病可能致盲等等,一般來說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有以下8種:
1、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一些心血管急症發作,出現致殘或者死亡的情況。
2、糖尿病神經病變,初期可能感覺麻癢疼,但到後期可能會喪失感覺。
3、糖尿病腎病,出現腎臟損傷,最終導致腎衰、尿毒症。
4、糖尿病眼病,出現視力下降,以及多種眼部疾病,最終可能致盲。
5、糖尿病足,出現足部的壞死,導致截肢,甚至感染死亡的情況。
6、容易感染不易癒合,這就是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手術禁忌比較多的原因之一。
7、勃起功能障礙,對男性影響比較大。
8、阿茲海默症,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症,這是因為高血糖對於腦血管及腦部產生的損傷導致的,會誘發或者促進老年痴呆症進展。
06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掌握兩大原則
「如何預防糖尿病?」很多人關注這個問題,畢竟糖尿病沒有特效藥能夠治癒,在其發病前就控制好血糖非常重要。如果有人本身體重較高,或是有家族病史或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的話,就更需注意,做好糖尿病的預防工作。實際上糖尿病是可以預防,根據統計數據表明,過半的糖尿病患者其實可以在早期甚至更早就進行預防,從而避免患病,甚至還能幫助降低患心臟病等慢性病的機率。
預防2型糖尿病的方法,要掌握兩大原則:控制體重和多運動,這兩個原則都是避免胰島素抵抗。而做到這兩個原則,就要從飲食和運動下手,均衡飲食、增加運動量和減重,能夠避免人們將來患病,或者避免糖尿病患者出現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
1、減肥
一般來說如果體重過重的話,減少體重就能幫助人們預防糖尿病,有研究發現,如果減少肥胖者7%的體重,那麼患糖尿病的風險就能降低6成。
2、控制飲食
控制飲食是減重非常重要的一項,而控制飲食並不是不吃,而是要營養均衡並且控制好攝入糖分、碳水化合物以及熱量,一般來講首先要多攝取纖維素,因為纖維素有助於改善血糖控制,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也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另一方面纖維素能增加飽腹感,也可以幫助減重,一般蔬果、豆類食物纖維素含量較高;其次主食方面應該吃全穀食物,這類食物跟精製類的澱粉食物相比,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血糖大幅波動,也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再次,少喝含糖飲料,多喝白開水,如果想喝點飲料,一定要選擇不加糖的茶類或者黑咖啡等。而且減少紅肉食物及加工的肉類,這樣可以避免攝入太多脂肪;最後要戒菸以及減少飲酒,有研究發現,吸菸者患糖尿病的機率比正常人高五成,尤其是吸菸較重的人,患病率會進一步提升。同樣飲酒過量,會增加熱量的攝入,從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3、多運動
規律運動不僅可幫助減肥、降低血糖,還能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這樣就能幫助血糖穩定,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根據調查研究,如果每天能夠進行30-40分鐘的快走或者20分鐘左右的慢跑的話,就能降低3成患糖尿病的風險。同時,如果能增加力量訓練的話糖尿病患者也能通過運動來幫助控糖。
當然,當糖尿病進展到一定階段,單純靠運動和飲食無法控制血糖,胰腺分泌的胰島素絕對不足時,就需要進行口服藥物治療,口服藥物常用的比如雙胍類、促胰島素分泌類、葡萄糖甘酶抑制劑等,此外也可以採用注射胰島素治療。有人說注射胰島素是不是會加速糖尿病進程呢?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研究顯示,越早打胰島素,胰腺負擔更小,糖尿病的進展也會越慢,尤其是在糖尿病早期如果可以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的話,能夠幫助患者維持2年左右的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