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8月28日電(鄧侃)近年來,隨著消費水平提升和人口老齡化,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大幅攀升。全國糖尿病檢出率是多少,其與肥胖的相關性有多大,在性別、地域、年齡、季節分布上有何特點?
8月28日,中國經濟信息社與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健康中國·體檢大數據糖尿病地圖」(簡稱「地圖」),北京大學醫學部美年公眾健康研究院為學術支持單位。經分析全國447個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從2018年4月1日到2019年3月31日間1300餘萬例血糖資料完整的成人數據,全國體檢人群糖尿病檢出率為9.98%(比對全國人口分布校正後為8.63%),糖尿病與肥胖高度正相關,在分布上呈現「北高南低、男高女低、老高少低、冬高夏低」的特徵。
中國糖尿病問題嚴峻檢出率近一成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嚴重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約有4.25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為8.8%。預計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總數將增至6.29億。
中國是糖尿病的重災區,糖尿病流行形勢尤其嚴峻。2019年6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指出,我國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研究顯示,中國糖尿病檢出率從1980年的0.67%(以OGTT 為診斷標準)增至2013年的10.9%(以空腹血糖、HbA1c 和 OGTT 為診斷依據)。
「地圖」顯示,單一的糖尿病檢測方式會低估檢出率。如果僅以空腹血糖和既往糖尿病病史為判斷標準,平均檢出率為5.48%,但結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檢出率為9.98%。從地域上看,糖尿病越流行的地區,檢出率越容易被低估。
糖尿病分布「四高四低」特徵顯著
研究顯示,糖尿病檢出率在分布上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別、年齡和季節差異。
在地域上呈現「北高南低」。總體看,高緯度地區糖尿病檢出率偏高。內蒙古自治區和河北省的檢出率位居全國前兩位,均超過15%。
在地性別上呈現「男高女低」。男性檢出率為12.29%,女性檢出率為7.40%。在65歲前大多數年齡段,男性糖尿病檢出率均明顯高於女性。
圖:30-70歲體檢人群糖尿病及血糖升高檢出率
數據來源:美年大健康
在年齡上呈現「老高少低」。糖尿病檢出率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70歲以後,男女糖尿病檢出率均接近20%,血糖升高檢出率更超過60%。
在季節上呈現「冬高夏低」。冬季糖尿病檢出率高與冬季溫度低、日照時間短、活動量少、食物攝入多等因素有關。此外,在五一、端午、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節日之後,空腹血糖出現較明顯升高。
肥胖與糖尿病密不可分疾病防治任重道遠
國內外研究顯示,超重、肥胖和糖尿病關係密切,超重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2-3倍。本次「地圖」調研結果顯示兩者高度正相關。
「地圖」顯示,男性肥胖率較高,南北差異顯著。體檢人群肥胖檢出率為13.58%,其中男性為17.63%,女性為9.44%。糖尿病檢出率最高的河北與內蒙古,肥胖檢出率分別為23.2%、20.16%,同樣位居全國前兩位。
同時,全國體檢人群對糖尿病的認識和預防程度還處於較低水平。其中,全國糖尿病知曉率(檢出糖尿病患者中知曉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比例)為35.41%;全國糖尿病控制率(應用降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的人群所佔的比例)為33.18%。發達地區控制率普遍高於欠發達地區。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韓濟生教授認為,體檢大數據糖尿病地圖的推出在國內業界值得振奮和鼓舞。對於重要慢性病的全局研究及科研成果,可以為下一步研發提供新思路。例如,在糖尿病檢出率北高南低的總趨勢下,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出現明顯差異,其中各方面影響因素值得研究。
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指出,「數據+科技」是驅動醫療健康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分析體檢大數據中的糖尿病人群的檢出率、知曉率和控制率等指標,可以提升群防群治以及規範化、標準化管理糖尿病的效率。同時,從「地圖」上能看到在預防和疾病控制領域的一些機會,為產業發展提供參考。未來,美年將繼續堅持推動以規模流量帶來精準數據,以數據驅動技術創新,以技術創新構建醫療健康生態圈,守護好國民健康和生命科技創新。
據介紹,早在2016年,美年大健康就聯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及糖尿病領域的優秀企業共同發起「全民控糖登月計劃」,旨在建立糖尿病慢病防控體系,降低醫療支出。該計劃為期十年,力爭到2022年實現每年1億人次糖尿病預防幹預,實現高知曉率、高治療率、高達標率的目標。
隨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社會各界正在加大對糖尿病防治的投入力度,遏制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指導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管理。未來,中國經濟信息社與美年大健康將陸續推出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統疾病、肝功能異常等多類體檢大數據慢性病地圖,助力體檢指數研發,助推「健康中國」戰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