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檢大數據發布

2020-11-30 東楚網

  武漢晚報訊(記者 徐丹)昨日,美年大健康展示了「中國居民體檢指數」項目重要研發成果——《健康中國·糖尿病地圖》(以下簡稱「地圖」)和《健康中國·體檢大數據心血管健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同時,大數據監控後臺首次亮相。
  據介紹,「地圖」選用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美年大健康全國447家體檢機構,總計13040566例體檢數據;「報告」則以2018年為觀察周期,以美年健康旗下體檢中心的1560餘萬例成人體檢數據為研究對象。
  「地圖」顯示,全國體檢人群成人糖尿病粗檢出率為9.98%(標化檢出率為8.63%),在分布上呈現「冬高夏低、北高南低、男高女低、老高少低」的特徵。同時,糖尿病與超重和肥胖具有高度正相關。
  「報告」大數據顯示,發現當前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醫學研究認為,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肥胖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綜合來看,接近半數(46.16%)的人群具有心血管危險因素。
  從性別、年齡和地域分布來看,幾乎所有危險因素都呈現「男高女低、老高少低、北高南低」的特點。以公認的導致心血管疾病「頭號元兇」——高血壓為例,男性檢出率為26.68%,高於女性的16.73%;檢出率全國前三位依次是河北、遼寧和內蒙古。

相關焦點

  • 中國體檢大數據糖尿病地圖首度發布 「四高四低」特徵顯著
    新華財經上海8月28日電(鄧侃)近年來,隨著消費水平提升和人口老齡化,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大幅攀升。全國糖尿病檢出率是多少,其與肥胖的相關性有多大,在性別、地域、年齡、季節分布上有何特點?8月28日,中國經濟信息社與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健康中國·體檢大數據糖尿病地圖」(簡稱「地圖」),北京大學醫學部美年公眾健康研究院為學術支持單位。
  • 「遙感大數據+AI算法」賦能空間監測分析與城市體檢研究
    2020年11月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數據管理中心數據創新發展科張茜科長在清華同衡第八屆學術周上作了題為《遙感AI空間監測分析與城市體檢研究》的主題報告,介紹了 「遙感大數據+AI算法」賦能空間監測與城市體檢的創新性探索實踐經驗。本文根據演講實錄整理,已經專家審閱。
  • 這些人體檢將篩查抑鬱症!一個驚人數據上熱搜
    這些人體檢將篩查抑鬱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老年人健康體檢,每年為轄區老年人開展精神健康篩查。>來源:中國婦女報、央視新聞原標題:《這些人體檢將篩查抑鬱症!
  • 湖南居民體檢健康大數據「男女檢出問題排行榜」出爐
    一方面,除單位體檢外,眾多其他居民主動進醫院做常規體檢,健康體檢走進千家萬戶。另一方面,通過每年的健康體檢,能發現自身的亞健康狀態和潛在的疾病。為更好地指導大家進行有效的自我健康管理,即日起,長沙晚報健康版將推出「體檢守護健康」系列報導,邀請省會權威健康管理專家,分析健康管理中心的體檢大數據進行分析,並解讀如何正確體檢、體檢完怎樣讀懂體檢報告、遭遇體檢焦慮怎麼辦等,讓體檢更好地守護每個人的健康。「我的血糖不知恢復到正常沒?」「血脂又升高了,怎麼辦?」……一年忙到頭,是該做健康體檢的時候了。
  • 山東2015年中小學生體檢大數據:孩子們長高了 小胖墩也增多了
    12月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山東省2015年中小學生健康體檢大數據出爐。大數據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我省青少年主要存在視力不良、超重與肥胖及齲齒三大問題,其中去年中小學生平均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1.1%;超重和肥胖現象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我省8-12歲學生的平均超重率和肥胖率比5年前上升了36%和31%。
  • 體檢行業「假體檢」醜聞曝光,呼喚行業科技創新
    體檢行業「假體檢」醜聞曝光,呼喚行業科技創新 2018年12月15日 20:5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12月2日,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
  • 美年大健康發布頸椎磁共振健康篩查產品 積極踐行「健康中國」
    2020年8月,健康體檢行業領軍企業美年大健康正式發布「頸椎磁共振健康篩查」產品,積極響應「健康中國行動」中「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的任務要求,為發病率不斷走高且職業化、低齡化日趨明顯的頸椎疾病防治建立首要關卡。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地質雲」平臺:共享國家地質大數據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6日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 「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6日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 「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 給橋梁裝「天眼」用大數據體檢 武漢市本月再增97座「智慧橋梁」
    今後,智慧管理系統會自動給橋梁體檢,通過大數據發現、預防各類疾病,提出科學診治方案,讓橋梁更健康。橋梁是武漢市的一張閃亮名片。據統計,武漢市共有城市橋梁756座(高速、高鐵橋梁除外),其中由武漢市城管委直管的橋梁334座,各區及相關單位管轄橋梁422座,總計覆蓋面積800餘萬平米。2017年,武漢市首次在國內提出「智慧橋梁」工程,擬分批實現橋梁智慧監管全覆蓋,實時掌握橋梁健康狀況。
  • 27萬人體檢大數據曝光:現代人最容易得這幾種病,早知道早預防_騰訊網
    你每年有做體檢嗎?你的體檢報告正常嗎? 據《財經塗鴉》了解,2019年,美年健康實現營業總收入852733.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81%。 由此可見,很多人開始重視健康。
  • 相數科技連續中標大數據相關項目
    近日,在公司項目團隊的努力下,相數科技喜訊不斷,一個月內先後在中移(杭州)家庭業務數據指標體系大屏可視化採購、成渝地區城鎮化監測平臺研究及應用(軟體開發部分)和北京區域次公裡尺度高解析度數值預報能力建設等項目中一舉中標,涉及通信、規劃、氣象等多個領域的大數據項目。
  • UNDP與百度首度發布:大數據助推中國2020前實現精準扶貧
    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10月18日訊 記者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官網了解到,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17日發布《人類發展指數之生活水平維度:應用大數據測量中國貧困》報告。     報告指出,使用大數據提供的動態信息來測量貧困,將會在中國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 體檢報告上的數據指標、專業術語,你真的看懂了嗎?
    原標題:體檢報告上的數據指標,你看得懂嗎?體檢報告中不少專業術語看不懂近日,深晚記者在幾家醫院體檢中心隨機採訪了20多名體檢者。對於能否看懂體檢報告,過半受訪者表示在拿到體檢報告後,由於對各類醫學和體檢知識的缺乏,對於報告上的各種專業術語是一頭霧水。體檢之後,是否有得到醫生的解讀?
  • 中國社區溫度計2.0版發布 助力中國社區發展進入大數據時代
    在12月14日召開的2017中國社區發展年會上,中國社區發展協會與搜社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社區溫度計2.0版」 ,為實時觀測社區發展各類數據,準確掌握社區動態,提供了重要依據。
  • 2018青島大數據專家大會召開 大數據《案例集》《名錄集》重磅發布
    大會總結了青島市大數據專家委員會一年來的工作、回顧了青島一年來大數據領域取得的積極進展,發布了《青島市優秀大數據成果(案例)彙編》《2018 青島市大數據產業生態名錄集》。同時,大會還對大數據建言獻策先進個人、專家委員會先進個人、大數據最強技術團隊、大數據優秀學術成果進行了表彰鼓勵。
  • 2020年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成教空乘、空保專業面試體檢安排的通知
    二、面試體檢時間安排2020年8月31日9:00-12:00 面試 (限省內學籍考生)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德陽校區,德陽市千山街三段399號2020年9月1日9:00-12:00 面試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德陽校區,德陽市千山街三段399號2020年9月1日8:30-17:30 體檢 (限省內學籍考生)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醫院
  • 怕體檢查出問題「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話題引熱議
    圖源視覺中國近日,一則名為「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的話題多次登上新浪微博的熱搜排行榜。每年下半年都是各單位組織體檢的高峰期,但體現人們健康現狀的「體檢報告」,卻讓許多年輕人備感壓力。不少人開始頭疼,好奇為啥會有多項指標不在標準範圍內,更有甚者,因為不敢看體檢報告,放棄了免費體檢的機會。「敷最貴的面膜,吃最貴的保健品,塗最貴的眼霜,熬最深的夜。」
  • 體檢巨頭自曝醜聞 血液不檢查直接出結果
    作為國內最大體檢公司之一愛康集團的CEO,張黎剛的講話,無疑把體檢行業的亂象推上臺前,其言論也迅速上了微博熱搜。實際上,體檢機構的弊端此前已被屢屢爆出:網友炸鍋了。。。@啊瞳瞳:中國人口基數大,十三億的千分之三,這樣操作不知道會耽誤多少人的最佳治療期?
  • 徵兵體檢 - 中國軍網
    據《中國國防報》報導,統計顯示,近幾年來,儘管徵兵體檢的標準有所放寬,但仍有相當數量的報名應徵大學生在體檢時因視力和肥胖等問題被淘汰。這正是:寡動飽餐罕健康,天之驕子欲操槍。奈何體檢關難過,攜筆從戎憾無望。圖:周潔 文:漢唐風
  • 運用商業模式畫布,解析第三方體檢預約平臺
    毋庸置疑——體檢市場是塊大蛋糕體檢市場的潛力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宏觀環境、產業價值、消費意識以及切入時機方面來分析體檢市場是塊大蛋糕。在經濟環境角度來講,以2014年和2013年數據來分析,2014年國家GDP為63.6萬億元,同比增長7.4%;2013年中國衛生總費用達到31869億元,佔GDP的5.57%;到2020年將達到58257億元,將佔GDP的6.17%;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大幅增長。從國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來分析,慢性病發病率快速上升,病情監控需求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