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體檢查出問題「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話題引熱議

2021-01-13 浙江日報

圖源視覺中國

近日,一則名為「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的話題多次登上新浪微博的熱搜排行榜。每年下半年都是各單位組織體檢的高峰期,但體現人們健康現狀的「體檢報告」,卻讓許多年輕人備感壓力。不少人開始頭疼,好奇為啥會有多項指標不在標準範圍內,更有甚者,因為不敢看體檢報告,放棄了免費體檢的機會。

「敷最貴的面膜,吃最貴的保健品,塗最貴的眼霜,熬最深的夜。」這已成為不少年輕人矛盾的養生方式。記者採訪發現,不看體檢報告這種情況在年輕群體當中確實普遍,甚至有人表示「沒空去體檢」。對於這一現象,醫療保健專家認為年輕人亟需走出誤區,「體檢並不意味著就是拿到一組數據,而是關係著你未來幾年的健康狀況」。

【網絡熱點】超六成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

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9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了一項調查。受訪青年中,男性佔45.0%,女性佔55.0%;來自一線城市的佔32.5%,二線城市的佔44.7%,三四線城市的佔19.7%,縣城或城鎮的佔2.7%,農村的佔0.3%。

調查顯示,63.2%的受訪青年每年都會體檢。63.6%的受訪青年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36.4%的受訪青年沒有。看體檢報告時,受訪青年最擔心看到自己血壓血脂有問題(45.3%),然後是心肺功能(42.3%),其他還有頸椎(36.2%)、免疫系統(33.8%)、消化功能(32.1%)、視力(29.7%)和體重(20.5%)等。

關於不敢看體檢報告的原因,62.6%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壓力大,怕體檢查出問題;60.9%的受訪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已經給身體造成了損害;56.7%的受訪青年覺得自己缺乏健康生活的意識;38.2%的受訪青年覺得缺少醫學常識,會導致人們對體檢報告中一些並無大礙的「異常數據」感到恐慌。

對此,有網友調侃「不去體檢就沒有病」,還有網友表示「成年人的崩潰,其實是從看到體檢報告開始的」。

網友「威力果鍋是學渣」說:年年尿酸高,身邊好多年輕人痛風。網友「嘀哩哩鐺鐺」說:我檢查完報告都沒去拿。網友「夏天的雪-蒙奇奇」說:體檢一次就是對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大考驗一次,記得去年體檢差點把自己嚇死。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逃避是沒有用的,加強鍛鍊定期體檢,才是對自己負責。」

網友「Curme1995」說:年輕的時候對身體不負責總有一天要還回來。網友「芝士年糕好好吃喔」說:「25歲以前熬夜喝酒高糖高油,25歲以後菊花枸杞早睡早起,不是90後愛養生,而是年紀大了不得不養生。」

【記者調查】少數人不體檢,更多人體檢後不敢看

90後為什麼不敢看體檢報告?這兩天,記者針對這話題做了一次小範圍調查,問題包括參與者的年齡性別、有沒有參加體檢、為什麼不參加、體檢後是否會認真看報告、不看體檢報告的原因、會不會根據超標結果做相應複查以及是否會因為體檢結果改善生活習慣等。

網友「影許之地」在金華從事銷售工作,平時業務很忙,除了入職體檢外已經5年沒有體檢。「都說熬夜要出問題,喝酒要出問題,壓力大要出問題,我特別害怕自己出問題,又覺得自己的身體早晚出問題。」雖然知道不體檢是一種逃避,但他仍舊堅持自己的做法。

「一來,我不想看到自己的問題,二來,即使問題擺在我眼前了,我也不會改,所以除了影響我自己的心情外,體檢結果不會對我產生任何實質性的正面影響,乾脆就別早起、空腹,還去浪費時間了。」網友「影許之地」坦言,不敢去體檢,與他的日常作息和生活習慣不好有關,他經常失眠,肝功能的數據十有八九不正常。

而網友「TAMBO」每次體檢拿到報告都請同事先幫忙看。「每年我和同事都互相看對方的,這樣可以從對方的微表情猜想是不是出了問題。」網友「TAMBO」說,對方看完說沒什麼大事兒以後,她就一下子放心了,再拿過來自己詳細看,「之所以害怕看體檢報告,是因為知道自己生活習慣差,想著萬一出問題了還有個緩衝期」。

在此次受訪者中,大多數人都說會去體檢,至於報告結果,除了不敢看外,也有部分人選擇將其丟在一邊。另外,少數年輕人會因為體檢結果重視自己的身體問題,開始自律並注重養生,大部分是「暫時會改善生活習慣,過了一陣子後又忘了」。他們認為複查、糾正、吃藥後再複查等一系列後續流程中「實在太折騰、太麻煩了」。

【專家說法】積極對待體檢,重視自己身體問題

有意思的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受訪年輕人,其實都懂得「早發現早治療」的道理。但他們更認可「不舒服,上醫院檢查,發現疾病」這樣的流程,如果體檢中沒有明確查出有什麼病,或者不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他們就會認為「體檢沒什麼用」。

記者從我市多家醫院了解到,每年都有人放棄單位體檢,原因主要有3種:認為自己年輕,挺健康,不需要體檢;生怕查出問題,不敢去;因為忙沒空去,一直拖沓,到最後乾脆不去了。

對此,醫療保健專家分析,年輕人不敢看體檢報告,平時不注意身體健康,說明他們缺乏充分的健康教育。這就需要整個社會加大年輕人健康教育的投入,通過向年輕人普及和強調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害。

「年輕人不僅要看自己的體檢報告,還要認真詳細地查看自己的各項數據。」該專家說,體檢不只是為了發現問題,歸根結底是要解決問題,因此大家要積極對待體檢,重視自己的身體問題,更高質量地生活。

為此,他建議,年輕人要定期體檢,至少一年體檢一次,而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項目。另外,做了體檢,就要認真對待,哪怕是小問題也要及時諮詢醫生意見。「第一重視體檢,第二正視問題,做到這兩點,就能夠很好地預防疾病的發生,也發揮了體檢的作用。」該專家說。

(原標題《怕體檢查出問題 「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話題引熱議》,原作者王旭航。編輯樓菲莉)

相關焦點

  • 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藏著很多「小秘密」
    平時太「作」,擔心身體出問題,長達5年不敢去體檢 每次拿到體檢報告後自己不敢看,要請同事幫忙先過目……  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藏著很多「小秘密」  這兩天,一則名為「六成年輕人害怕看體檢報告」的話題多次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排行榜。截至前天下午4點,該話題的閱讀量已經超過2.1億。
  • 體檢報告中,哪些指標應重點關注?
    現在很多人都害怕體檢,因為不體檢沒毛病,一體檢渾身是問題。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9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調查者中,63.6%的人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62.6%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壓力大,怕體檢查出問題;60.9%的受訪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
  • 「體檢恐懼」的「鴕鳥心態」是健康大敵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9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3.6%的受訪青年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62.6%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壓力大,怕體檢查出問題,增加心理負擔。60.9%的受訪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已經給身體造成了損害。(11月28日《中國青年報》)  健康體檢,是預防保健,早期發現疾病、亞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健康體檢實現了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預防為主」要求。人人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也知道體檢的必要,也希望通過各種方式獲得健康。
  • 一邊猛禍害不願體檢,一邊又狂買保健品。豈不自相矛盾?
    年輕的夥伴們,可千萬別假裝自己身體沒問題,其實有不少年輕的小夥伴最「不願」「不敢」去體檢,原因就看到體檢報告感到恐懼。這不,某地一位年輕的90後公務員,在單位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竟沒敢打開。而是回到家,坐在沙發上,在家人的陪伴下才一點一點撕開體檢報告的保密封條。
  • 大便隱血查出腫瘤 這些體檢莫輕視
    (通訊員:沈笑馳)春暖花開,年復一年的體檢季就拉開大幕了,體檢中大多數人最不願意做的項目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大便常規、尿常規、還有個肛門指檢!這些檢查究竟有多不受待見?來聽聽親身體驗過的網友們現身說法:許多人常常由於害羞、難受或怕麻煩放棄這些體檢項目,「年紀輕輕,上廁所很正常也很規律,不會有大問題的
  • 體檢報告是什麼 教你如何看懂體檢報告單
    體檢完之後,我們需要等待的就是一張體檢報告單,那麼體檢報告是什麼呢,如何看懂體檢報告單呢,體檢報告項目的含義是什麼,檢查腎功能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體檢報告是什麼體檢報告是指對身體進行檢查,根據身體反應的數據而生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檔。
  • 年年體檢正常,為何突然查出癌?可能你根本沒查對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體檢人群在逐步擴大。但是,年年體檢,卻沒能查出癌症的事例非常多。還有不少人做了體檢,卻不重視甚至是不敢打開體檢報告。兜兒姐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拿健康開玩笑,好的身體才是打工的本錢!話不多說,溫柔又貼心的兜兒姐,立馬為大家奉上體檢指南,速看,速收藏!
  • 一體檢就做血常規,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病?報告單該怎麼看?
    從小到大我們會經歷不少次體檢,有學校或單位組織的體檢,也有自己主動進行的體檢,每次體檢,項目都會有所出入,但有一項是必不可少,每次都會進行的,那就是血常規。雖然每次都會進行這項檢查,但是很多人對它還是不太了解,拿到報告單中,看到上面的數字、字母什麼的也看不懂,做了這麼多次,還是不知道它到底是查什麼的。那這項檢查到底可以查出什麼問題?拿到報告單之後,我們要怎麼看?不妨一起來了解下。血常規可以查出什麼?
  • 體檢報告上的數據指標、專業術語,你真的看懂了嗎?
    過半受訪者表示,看不懂體檢報告上的各種專業術語和箭頭指標。不過,深晚記者採訪我市多家綜合醫院體檢中心發現,大多數醫院重視檢後健康管理,除了儘量用通俗的語言給出解釋和建議,不少醫院還專門設立了「報告解讀室」或「保健專診」,為體檢中有疑問的市民提供專業解讀。
  • 女教師公招體檢查出梅毒陽性 自檢三次均無事
    公招體檢  報告顯示「梅毒血清試驗陽性」  李某今年27歲。2009年大學畢業後,通過公招考試,在蓬安縣城擔任高中英語教師。  2012年暑期,順慶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教師公招,李某報名參加其中的「城區高中英語教師35歲以下定向類別」考試。
  • 保姆健康證 不體檢花錢竟能買
    暗訪  體檢中心不抽血檢查 200元買到真健康證  近日,義烏一名月嫂在辦健康證時查出患有愛滋病,此事引發關注。北青報記者來到隸屬朝陽區某衛生服務站的體檢中心,暗訪辦理健康證情況。記者隨口向體檢中心內一位清潔工大爺詢問,「不想做任何檢查,不抽血,是否能花錢買健康證。」
  • 女子公招成績第三體檢查出梅毒 自檢三次均正常
    然而,當地人社局否認有貓膩,並表示體檢只認指定醫院的復檢結果。  公招體檢  報告顯示「梅毒血清試驗陽性」  李某2009年大學畢業後,通過公招考試,在蓬安縣城擔任高中英語教師。  據悉,李某「筆試、面試總成績74.23分,排名該類別第三名,入圍體檢」。  8月21日,由考試及用人單位組織,李某和其他入圍者參加體檢。李某23日接到人社局通知,稱體檢不合格並要求參加復檢。「當時我也不知道身體出了什麼狀況。24日我去南充市第五人民醫院參加復檢。抽血時我無意中聽到,我和另外幾人被查出有梅毒。」
  • 體檢查出乳腺結節,複查又發現甲狀腺結節4B類,穿刺卻是良性
    體檢查出乳腺結節,複查又發現甲狀腺結節4B類,穿刺卻是良性 最近在門診遇到很多這樣的患者,在做超聲檢查的時候,發現甲狀腺上有結節,同時乳腺上也有結節。正好昨天又遇到一位來複查的女性患者何女士,29歲,也是同樣的問題。
  • 金華義烏一月嫂從業已10年 體檢查出愛滋病
    昨天記者從義烏市疾控中心以及義烏市家政行業協會核實到,事情發生在今年5月份,被查出愛滋病的月嫂擁有10年家政經驗。月嫂被查出愛滋病 已在義烏從業10年義烏市疾控中心艾結科負責人介紹,今年5月份,義烏家政行業協會組織行業內工作人員在北苑衛生院體檢時,發現一位月嫂疑似愛滋病患者,報到疾控中心後,最終經過再次檢測確認。
  • 體檢查出結節,真的會癌變嗎?別慌,這樣處理就對了!
    關注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很多人每年都會預約做體檢。體檢報告上有一個常客——結節,比如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聽說,結節是介於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之間的疾病,有癌變的可能,因此很多人都談結節色變。那麼,體檢查出結節,真的會癌變嗎?要注意什麼呢?結節是什麼?
  • 女教師公招體檢顯示染梅毒 自己體檢顯示健康
    ,在指定的初檢、復檢醫院均查出「梅毒陽性」,人事部門根據復檢結果對其「不予錄用」。順慶人社局的公開資料顯示:李某「筆試、面試總成績74.23分,排名該類別第三名,入圍體檢。」  8月21日,由考試及用人單位組織,李某和其他入圍者參加體檢。本月19日,李某表示,8月23日她接到人社局通知,稱其體檢不合格並要求參加復檢。而當24日她去南充市第五人民醫院參加復檢時,無意中卻聽說她和另外幾個復檢的人被查出有梅毒。
  • 杭州一單位查出高度疑似肺癌9例!體檢單上磨玻璃結節到底是不是...
    體檢查出12毫米磨玻璃結節 六旬大伯跑多個科室諮詢 面對肺結節,往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的人完全不把肺結節當回事,有的人則是忐忑不安,心理壓力非常大,生怕肺結節會變成癌。
  • 體檢查出肺結節,大媽心慌交待「後事」 結節≠癌!九成肺結節與癌無關
    武漢晚報訊(記者祁燕 通訊員簡傑)「你聽說了嗎,那個誰誰才退休就查出肺結節,很快發展成癌,做了大手術!」在後湖周婆婆的廣場舞圈子裡,經常會聽見這樣的談論,她萬萬沒想到如今這事竟落到自己頭上。 患糖尿病多年,女兒孝順,每年都會帶周婆婆去醫院做個全身體檢,看看指標情況。
  • 一份體檢報告:腦缺血灶是個什麼病症呢?動脈瘤又是什麼呢?
    導語:昨天,我聽到了一個消息,是關於我朋友的朋友的一份體檢報告,一份體檢報告可是把他嚇了個半死。因為體檢報告上的內容是這樣寫的。所以請繼續往下看,這篇文章。但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體檢報告上一般都會檢查的之前,而且一些不懂的病,一定要及時問醫生,一些疾病,不要等到有時間後去取一定要認真治療。
  • 體檢查出「竇性心律」是啥意思?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
    體檢查出「竇性心律」是啥意思?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不可能吧,報告上一會竇性心律,一會大致正常,做了好幾次都變來變去,這問題嚴重嗎?怎麼治?」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