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體檢報告:腦缺血灶是個什麼病症呢?動脈瘤又是什麼呢?

2020-12-05 孫強養生說

導語:昨天,我聽到了一個消息,是關於我朋友的朋友的一份體檢報告,一份體檢報告可是把他嚇了個半死。因為體檢報告上的內容是這樣寫的。第一點是放射學可見雙側額葉、側腦室旁點狀異常信號,提示腦缺血灶,第二點是左側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有流空信號,疑似動脈瘤,體檢報告上顯示腦缺血灶和疑似動脈瘤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體檢報告上的腦缺血灶和動脈瘤到底是什麼?

我相信大家都不熟悉這個腦缺血灶,甚至很大一部分人是第一次聽說,這麼專業的醫學名詞到底是什麼呢?還有動脈瘤,我們都只是聽說過,都沒有深入去了解過它。作為一類腦部疾病我們有須必要去了解它,畢竟腦袋是我們最重要的身體器官之一,它掌管著我們身體的大部分神經、意識等等。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

01什麼是腦缺血灶

腦缺血灶這個病症沒有臨床診斷。對,你沒有看錯,它確實是沒有科學有效的診斷。腦缺血灶僅僅是個影像學描述,在疾病分類裡面沒有這個診斷。這可能是影像科醫生在核磁掃描的時候發現腦組織局部有信號異常,但是僅僅是發現異常,並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發現,所以夠不上腦梗死的磁共振診斷標準, 在排除其他病變的情況下,又不敢報未見異常,所做的自保型影像學診斷。

簡單來理解就是,醫學家只是在腦組織局部發現異常,但是。並沒有診斷出到底是具體是腦部的哪些部位異常所以沒有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所以你給要一個準確答案小編也無法保證也沒有辦法給出大家一個標準的答案。所以請繼續往下看,這篇文章。

02腦缺血灶的其他異常信號

腦缺血灶是有很多異常信號的那其他異常信號有b能是什麼呢?一般會結合患者的年齡,症狀,病史,體徵進行綜合判斷。那我去學造這個疾病包含的還是很多的下面我們來一一看一下。

1、腦梗死灶

腔隙性腦梗死病灶可以是腦缺血灶的表現之一。 腔隙性腦梗死是腦梗死的一種, 它一般為直徑0.2mm~1.5cm的囊性病灶,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這種情況一般見於隱匿性腦梗死或者叫做無症狀性腦梗死,這一般與自身的飲食習慣有關係,經常吸菸經常喝酒的人。肝脾不好的人就容易患上它。所以我就在想,我那個朋友的朋友的天天報告單上的腦缺血灶,她是一個女生朋友,平時不b煙不喝酒,我認為很大,其上她不會患上這個疾病

2、血管間隙

這也是一個影像學報告慣用名詞,好了,接下來是大家聽專業名詞的10分鐘。它是說在於腦血管壁與腦實質之間、由柔腦膜圍成的一個與蛛網膜下腔相通的真實間隙。血管周圍間隙多存在於血管及組織間, 但其間隙相對較為微小, 通常直徑≤1~2mm。所以很微小的直徑,當管周圍間隙內的組織間液增多而發生擴張現象時, 可在組織病理或頭顱核磁的檢查中被發現。所以我覺得我這個朋友的鋪最適合被定義成血管間隙。它比較符合這個。

03動脈瘤是什麼

動脈瘤是由於動脈壁的病變或損傷,形成動脈壁局限性或瀰漫性擴張或膨出的表現。是不是又覺得高大上了。而腦動脈瘤是指顱內動脈的局限性擴張,好發部位腦底動脈環、大腦中動脈分叉處,其中內動脈系統多發(大概佔90%)。腦動脈瘤還是比較危險的在這裡有些人還擔心腦動脈瘤會破裂嗎我們接下來來解答一下。

動脈瘤形成與破裂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動脈瘤的三維結構、位置、形態、瘤體的大小、以及血流動力學因素、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等等都會構成其破裂的因素。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顱內血管分叉與彎曲點屬於顱內動脈瘤發位置,原因是這些位置的血流動力學相當複雜,更易引起動脈瘤形成、增長與破裂。

所以說腦動脈瘤在硬條件下是可以發生破裂的,而且它的死亡率在逐年升高。動脈瘤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在我國的發病率、死亡率都非常高,儘早發現並根據病因,作出合理治療尤其重要。但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體檢報告上一般都會檢查的之前,而且一些不懂的病,一定要及時問醫生,一些疾病,不要等到有時間後去取一定要認真治療。

04出現腦缺血灶的症狀時,如何去預防和治療它

1、定期體檢

體檢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要每隔一段時間或者一個月就要去體檢一次,因為我們有些病的症狀,它甚至在初期是沒有任何表現的。定期體檢可以更加有效的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身體,當時的情況就比如腦缺血灶就可以在體檢時幫助我們體檢出來。後期我們就可以根據一些方法去調整自己的作息來改善病情了。

2、保持愉快的心情

血管間隙並不是腦梗死,不必擔心。動脈瘤危害很大,如果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要儘早到醫院就診,可以做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來明確診斷。明確診斷後儘快做血管內治療或外科幹預手術。但是無論自己的體檢報告怎麼樣?我們都始終要保持自己情的愉悅,因為因為心情愉悅可以幫助我們身心健康很多。

3、不要過於焦慮體檢報告的異常內容

對於體檢報告,我們要放輕鬆,現代醫學手段基本可以確保大家在適當的年齡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過早的焦慮、擔心不解決問題,只會是自己心情不愉快,甚至有可能憋出來病。退一步不說,提前報告還有不準的時候,但是99%他是準確的。很多病症在醫學界都沒有給出一個確定的結果所以大概也不太擔心

結語:今天我們主要講了腦缺血灶的症狀。以及動脈瘤的症狀。相信大家對他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它們都是關於腦部的疾病,那不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我們如果在體檢報告中發現檢測到它們時一定要引起注意。

相關焦點

  • 介入治療是什麼意思 它適合什麼病症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介入治療,但大多數人對介入治療了解的並不多,不明白它是什麼意思。那麼,介入治療是什麼意思呢?它有什麼特點?介入治療適合什麼病症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介入治療是什麼意思介入治療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治療方法,它是新興的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
  • 體檢報告是什麼 教你如何看懂體檢報告單
    體檢完之後,我們需要等待的就是一張體檢報告單,那麼體檢報告是什麼呢,如何看懂體檢報告單呢,體檢報告項目的含義是什麼,檢查腎功能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體檢報告是什麼體檢報告是指對身體進行檢查,根據身體反應的數據而生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檔。
  • 體檢報告中常出現的「竇性心律」是正常現象嗎?具體什麼意思呢?
    您的體檢報告裡,心電圖上有沒有「竇性心律」這四個字呢?有不少朋友為這四個字嚇得不行,很多人想知道,「竇性心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心臟病,到底嚴不嚴重;首先我們要表明,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竇性心律這個「竇」字指的是竇房結,是我們心臟規律收縮的一個重要的司令部,也是心臟跳動的起點,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常人的心律均為竇性心律。
  • 漸凍人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呢?霍金都經歷了什麼?
    漸凍人症——比癌症更殘忍的病症。漸凍人症是一種怎麼樣的病症呢?開始的時候,身體並沒有什麼不適,還是正常的生活,正常的上班,但是有時候會突然無緣無故的跌倒,手有時候突然會握不住筷子。這是症狀開始的時候,然後四肢就變得無力了,提不起重物了,走路也變得吃力了,肌肉慢慢萎縮了,雖然還能打理自己的生活,但是在工作裡已經有了很大的障礙了。
  • 體檢報告中的箭頭代表什麼?各項指標啥意思?
    年底快到來了,各單位又將迎來一波體檢熱潮,面對體檢報告紛繁複雜的專業術語、醫學符號,大家可能一臉蒙圈。在很多人眼中,體檢就是空腹、抽血、檢查、拿報告就完事了,但其實體檢最重要的就是分析體檢報告,拿到體檢報告應該注意什麼,體檢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具體什麼意思,今天就來給大伙兒科普科普~來源丨百度1體檢報告中的常用醫學術語都是啥意思
  • 體檢項目越多越好?這5個檢查白花錢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體檢中心的普及,通過體檢來發現健康隱患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近年來,人們接觸到的體檢項目隨著體檢的商業化迅猛增長。可是,體檢項目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檢查項目越多是否就能排查更多的健康問題呢?哈佛大學女性健康觀察專欄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
  • 您有一份體檢報告等待查收「天問之路」
    奔向火星的日子漫長卻不枯燥,一眨眼的工夫,天問一號已經在茫茫太空中飛行將近4個月了,距離地球已經6569萬公裡,離火星僅有1966萬公裡。它已經距離我們越來越遠,與火星越來越「親密」了。但是漫長的太空之旅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很多,天問一號會遇到什麼情況呢?
  • 來自體檢報告的報告③|體檢報告你能看懂嗎?市民八問 專家詳解
    生活方式帶來的疾病有年輕化趨勢,學會這五招讓我們遠離慢性病困擾新聞+一份10萬莊裡人的體檢大數據報告,引發無數市民對健康的關注。專家表示,每人每年至少應做一次體檢,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可當體檢報告在手,複雜的各項指標、專業的醫學術語又是否讓你看得「雲裡霧裡」?針對市民集中反映的體檢報告上諸多不解之處,《燕趙晚報》邀請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方北院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春豔,對大家關心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希望大家都能重視健康,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帶來的諸多疾病。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你更健康生活。
  • 體檢時,什麼項目貴就查什麼嗎?這些體檢注意事項需謹記
    去年做了一次體檢,結果都正常,以後就沒必要體檢了? 體檢時,什麼項目貴就查什麼? 這些想法很有可能會導致隱疾無法及時發現,從而耽誤治療最佳期。 特別是步入中年,人體機能開始衰退,疾病風險也會隨之快速攀升。
  • 大學生當兵體檢標準 體檢的項目有哪些
    現在的很多大學生在上學期間會去選擇當兵,既想為國家做一份貢獻,又想鍛鍊自己的身體。那麼大學生當兵體檢標準有哪些呢?體檢前注意事項有哪些呢?大學生入伍體檢流程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大學生當兵體檢標準第一章 外科第一條 男性身高160cm以上,女性身高158cm以上,合格。
  • 體檢報告,您讀懂了嗎?——婦科篇
    >婦科體檢報告上的各種專業術語,真的是雲裡霧裡,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是有病還是沒病呢?今天馬宏龍醫生來聊聊那些大家熟悉又陌生的「病」。1、HPV報告:宮頸癌是現今已明確病因的婦科癌症,它和HPV的持續感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尤其是HPV16和HPV18兩種高危亞型。所以如果能早發現、及時治療,是可以預防宮頸癌的發生的。這也是婦科體檢的真正意義所在。我院的HPV報告細分為高危亞型及低危亞型,某一感染亞型後標記「+」。
  • 體檢報告裡面的「竇性心律」,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做完心電圖以及體檢完之後,或許都會發現體檢單報告上面寫著竇性心律。那麼體檢報告裡面的 "竇性心率"到底是什麼意思哪?這個問題或許很多朋友都有問過相關的醫生。很多人去體檢的時候,大多數的人心電圖上面都會寫著竇性心律。
  • 什麼是健康體檢 體檢有哪些項目
    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需要體檢,考試、入職都需要體檢,那麼對於體檢,大家了解多少呢?什麼是健康體檢呢?體檢有哪些項目呢?相信大家非常想知道,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吧。什麼是健康體檢健康體檢是以健康為中心的身體檢查。
  • 上海99%白領體檢異常上熱搜!是什麼奪走了「後浪」們的健康?
    「後浪」們的健康呢? 你每年都堅持體檢嗎? 不同年齡需要檢查什麼? 體檢報告你真的看得懂嗎? △深夜加班 圖源:視覺中國 據中新網2019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心腦血管疾病患病/高風險人群中有15.3%
  • 一份體檢報告有兩次結論 色盲歧視案長沙開庭
    筆試第一,面試第二,湖南考生曹軍(化名)幸運地在公務員考試中成為報考職位的第一名,但不幸的是,在體檢中,他卻因為色盲被刷了下來,公務員夢碎。他找到本報法援團律師求助,狀告用人單位「色盲歧視」(詳見本報3月22日A11版)。
  • 總蛋白偏低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在平時體檢時都會有總蛋白的指標一項,如果總蛋白偏低的話,很可能說明身體出現一些健康隱患,需要及時的確診治療。那麼,總蛋白偏低是什麼原因呢?總蛋白可以反應出我們身體上一些健康指標,在日常生活當中的體檢過程中都會有總蛋白的檢查,當發現總蛋白偏低時,醫生都會告知患者引起注意。
  • 體檢報告上的數據指標、專業術語,你真的看懂了嗎?
    過半受訪者表示,看不懂體檢報告上的各種專業術語和箭頭指標。不過,深晚記者採訪我市多家綜合醫院體檢中心發現,大多數醫院重視檢後健康管理,除了儘量用通俗的語言給出解釋和建議,不少醫院還專門設立了「報告解讀室」或「保健專診」,為體檢中有疑問的市民提供專業解讀。
  • .| 拜登曾與死神擦肩而過,只因腦子裡的不定時炸彈|顱內動脈瘤|...
    此外,本山大叔等演藝名人的報導也和顱內動脈瘤有關係。 那麼,這一恐怖的病魔——顱內動脈瘤到底是什麼疾病呢? 動脈血流速度快壓力高,再加上動脈瘤本身形成原因就是血管壁的薄弱,這樣想來,動脈瘤破裂出血的高風險也是情理之中了。動脈瘤的破裂受瘤內動脈壓力、動脈壁牽張強度、動脈瘤大小和瘤壁厚薄等因素決定。
  • 什麼是腦白質疏鬆症呢?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一些老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而腦白質疏鬆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呢?它與老年性痴呆是什麼關係呢?什麼是腦白質疏鬆症腦白質疏鬆症(LA)是一個放射學術語,1987年由一位加拿大學者首先提出,用於描述腦室周圍或皮質下區腦白質在CT或磁共振成像上的表現,根據病變範圍的大小可分為輕、中、重度。
  • 結節≠腫瘤,莫讓體檢成為新型「負擔」
    在談「瘤」色變的背景環境下,因體檢發現的腫瘤相關指標的異常已悄然影響著絕大部分人的正常生活,給人們帶來不小的心理包袱。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二科副主任醫師徐瀚峰介紹,胸部CT檢查在發現肺癌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肺小結節得以早期發現,那查出肺結節是不是就預示著得了肺癌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