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一份體檢報告等待查收「天問之路」

2020-12-05 我們的太空

10月9日天問一號的深空機動控制圓滿成功,探測器沿著飛控人繪製的太空軌道繼續朝著火星進發。

奔向火星的日子漫長卻不枯燥,一眨眼的工夫,天問一號已經在茫茫太空中飛行將近4個月了,距離地球已經6569萬公裡,離火星僅有1966萬公裡。它已經距離我們越來越遠,與火星越來越「親密」了。但是漫長的太空之旅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很多,天問一號會遇到什麼情況呢?

深空機動時飛控大廳

「懸絲診脈」,定期體檢

和我們一樣,太空飛行器每隔一段時間也要進行「體檢」,檢查一下身體各個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我們體檢的指標可能是血壓、血糖、心率等,天問一號的體檢項目則是電壓、電流和設備狀態、機構運動等功能,可它現在距離我們如此之遠,為它體檢的飛控「醫生們」要怎麼判斷太空飛行器健康與否呢?這就是時候展示我們「望聞問切」和「懸絲診脈」的技術了。

「天問一號」軌道示意圖

真空中沒有熱傳導介質,光照對天問一號控溫有巨大影響。第一次中途修正前,飛控「醫生們」敏銳地發現天問一號的一個單機設備溫度偏高,而它又對火星車「落火」至關重要。如何「精準用藥」,將溫度控制在一個更合理的數值,大家做出了一個細緻的規劃。

關鍵就要找準病根,飛控「醫生們」依據太陽光照對整器的溫度的影響,控制天問一號進行姿態調整,以對太陽偏置一個小角度的方式飛行,避免陽光直射,一劑藥方下去,天問一號的單機溫度逐步降了下來,得以平穩地向火飛行。第三次中途修正後,隨著天問一號與太陽的距離越來越遠,太陽光照對天問一號的加熱作用也降低了,大家又根據溫度情況,再一次調整了天問一號的巡航姿態,取消對日偏置,讓天問一號直對太陽,確保探測器均勻受熱,使天問一號各個分系統處於合理的溫度水平。

天問一號共搭載了7個科學載荷設備,這7個載荷設備猶如葫蘆娃七兄弟,各具本領、各有神通,在奔火階段和環火階段對宇宙深空進行科學探測,探索宇宙奧秘。但這七兄弟工作時間各有不同,一部分在地火轉移過程中處於常開狀態,如能量粒子分析儀,研究近火星空間環境和地火轉移軌道能量粒子的能譜、通量和元素成分的特徵及變化規律。另一部分主要在環火段開機,針對火星環境進行探測,如礦物光譜分析儀、高分相機等。

地火轉移期間,飛控中心不但要及時將常開載荷積累的科學探測數據下傳到地面,進行科學分析,還要對不常開機的載荷定期開機,檢查設備狀態、功能是否正常。第三次中途修正後,飛控「醫生們」就對探測器搭載的載荷及著陸巡視器進行逐項檢查。這次載荷設備檢查歷時6個小時,體檢報告一出,一切正常!載荷系統工作狀態良好,運行穩定,不久的將來定能大顯身手,幫助天問一號獲得更多科學成果。

當然,飛控「醫生們」絕對不會忘記我們的火星車寶寶,在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最前面是著陸巡視器,著陸巡視器是進入艙與火星車的總稱,進入艙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火星車的防護罩,主要用於為火星車進入大氣提供保護和氣動減速,並通過降落傘及反推發動機等方式為火星車著陸減速,作用類似於科幻電影《鋼鐵俠》中主角身穿的鋼鐵戰甲。它的功能是否完備,直接關係到火星車的安全。

火星車模擬圖

如果你知道玉兔二號月球車,那就對火星車不會陌生,它在功能使用上與我們在月背的玉兔類似,要在火星表面進行感知、移動和探測。前不久,大家為它的命名出謀劃策、踴躍投票,有不少名字都很好聽,非常符合火星車的氣質。小傢伙似乎感受到了大家的熱情,本次體檢表現非常好,指標一切正常,作為保護罩的進入艙,各項功能狀態也很良好。看到這個體檢報告,飛控「醫生們」感到非常欣慰,獨自在外的孩子並沒有水土不服,這是大家最大的期盼。

浩瀚宇宙如何定位「天問一號」

天問一號如遊子一樣離家在外,距離那麼遠,我們在地面的飛控人怎麼知道它在哪裡,如何掌握它的具體位置呢?

此時,深空幹涉測量技術就派上用場了。這一技術是以光波幹涉原理為基礎進行測量的技術,通過不同位置的兩個或多個天線同時接收探測器的信號,經過數據處理,獲取探測器目標的角位置信息。每兩個地面天線之間的連線稱之為基線,原理上基線長度越長,探測器目標的角位置精度越高,我們對天問一號的定位也就越精準。

我國的深空幹涉測量系統具有測站全球布局、基線長度更長、基線構型豐富的優勢,在天問一號地火轉移期間,我們利用佳木斯、喀什、阿根廷深空站以及納米比亞天線對天問一號持續開展幹涉測量跟蹤觀測。

幹涉測量團隊照片

各測站採集、記錄的跟蹤數據通過高速通信網絡傳輸給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眾多數據經過北京中心深空幹涉測量數據處理中心的分析處理,提取時延、時延率觀測量,最終為天問一號的精密軌道確定提供支撐。在這樣一套系統的巧妙配合之下,即使現在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3億公裡,我們仍能清楚掌握它的位置信息。

馬上嫦娥五號也要奔向太空了,天問一號在太空中的小夥伴又多了一位,飛控中心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們也會在護航嫦娥的同時繼續追隨著天問一號,讓它保持平安健康的狀態,不斷發現更多科學成果,給地球母親帶來驚喜。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支全全、韓松濤、宋星光

編輯 | 何書雨、王豔梅

相關焦點

  • 叮咚~您有一份公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問卷請查收~
    叮咚~您有一份公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問卷請查收~ 2020-11-10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 火星,中國來了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我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該探測器由中國最強大的火箭之一: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送,在為期 7 個月的太空旅程後,它將到達美麗的紅色星球:火星。屆時,中國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個在火星表面著陸並運行火星車的國家。
  • 「UFO」的科學研究報告
    本文已分發所有自媒體平臺,轉載請標明來源和作者,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還不錯,請您點擊關注、推薦閱讀、評論和轉發,您的每一次點擊都是我創作文章的動力。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
  • 航天界大事,「天問一號」今升空,意義重大
    據新華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被發射升空。2000多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往火星,執行火星科學探測任務。此次探測任務意義重大,如果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首批登陸火星的國家之一。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而「天問一號」的發射,則開啟了我國星際探索的新徵程。不過直到今年 4 月 24 日,國家航天局宣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火星探測任務才擁有了自己的名字 ——「天問一號」,未來我們還將看到前往土星、木星等行星的「天問 n 號」。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社區曬單更有機會贏價值萬元「AJ1 倒鉤」潮鞋!點擊進入蘋果教育商店。(注意:若威鋒 App 端無法直接點開連結,請嘗試長按)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位於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了歷史性時刻,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將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 7 個月後抵達火星附近。
  • 熱點新聞一覽:「天問一號」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
    FUTURE | 遠見 眺望 選編Future遠見科技資訊一周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嫦娥五號」即將帶我們上月亮「挖土」;我國科學家對宇宙最強伽馬射線暴高能輻射有新說;我國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考船「實驗6」號下水;國內最大規模5G智能電網建成。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踏上前往火星的徵程。
  • 一份體檢報告:腦缺血灶是個什麼病症呢?動脈瘤又是什麼呢?
    導語:昨天,我聽到了一個消息,是關於我朋友的朋友的一份體檢報告,一份體檢報告可是把他嚇了個半死。因為體檢報告上的內容是這樣寫的。第一點是放射學可見雙側額葉、側腦室旁點狀異常信號,提示腦缺血灶,第二點是左側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有流空信號,疑似動脈瘤,體檢報告上顯示腦缺血灶和疑似動脈瘤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體檢報告上的腦缺血灶和動脈瘤到底是什麼?
  • 中國第一個自主火星任務「天問一號」順利發射,向著火星出發
    緊接著阿聯的「希望號」火星任務之後,2020 發射窗口的第二個任務,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今天稍早由海南文昌火箭發射場由長徵五號火箭運載升空了。天問一號是中國第一個自主的火星任務,也是第一個離開地球的探測器。
  • 體檢報告,您讀懂了嗎?——婦科篇
    >婦科體檢報告上的各種專業術語,真的是雲裡霧裡,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是有病還是沒病呢?今天馬宏龍醫生來聊聊那些大家熟悉又陌生的「病」。三、宮頸篩查:25歲以後的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議每年常規進行宮頸篩查。1、HPV報告:宮頸癌是現今已明確病因的婦科癌症,它和HPV的持續感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尤其是HPV16和HPV18兩種高危亞型。所以如果能早發現、及時治療,是可以預防宮頸癌的發生的。這也是婦科體檢的真正意義所在。
  • 一份體檢報告有兩次結論 色盲歧視案長沙開庭
    被告稱「體檢不合格」是醫院的結論  兩被告均派人到庭,湖南省地勘局有律師到場,省公務員局由該局考試錄用與職位管理處處長羅瑤明和副處長王建煌做代表。原告一方有本報法援團陳平凡、解德輝兩位律師和原告曹軍本人。
  • 您有一份實驗報告待查收
    非正經彩蛋「1」極致清晰照相功能「一開始我做的前兩個物理實驗,儀器裡都有望遠鏡,高中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覺得很新奇。本來只是無意之舉,後來發現有這樣的功能,就樂此不疲了」 「2」ps真的是修圖利器「我一開始以為我的數電實驗視頻五分鐘大概是5M左右,不過別人的都是50M~70M,結果我這周給模電老師傳實驗視頻發現是236M,怎麼都傳不過去。
  • 動物園集體拍攝「露骨」體檢照,看完能認出一半的都是王者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大家看過動物的「露骨」照片嗎?同時,在體檢工作結束後,動物園還會挑選一些照片放到網上秀一下,展示這些動物的「內在」魅力。幾年下來,動物園憑藉這些照片收穫了大量人氣。這些體檢照甚至變成了不少網友每年必看的「骨感動物秀」。
  • 早安太空·網羅天下|你有一份拼假指南請查收!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949期】 主播:王一怡你有一份拼假指南請查收! 2020年只剩下最後的一個月。11月25日晚上,中國政府網公布了2021年的放假安排。看到這個消息,有心的微博網友掏出紙筆,開始計算怎麼拼假才能獲得「超長假期」。 上半年幾乎每個月都有得休,其中春節如果請2月18 ~20日三天假,就可以 連休11天(11 ~21日) 。
  • 最新專家排班表 請您查收!
    最新專家排班表 請您查收!在此,奉上新一輪省城專家排班(11月30日—12月13日),有需要的市民請收藏。長興縣人民醫院(浙醫二院長興院區)門診看病全面實行預約制,預約方式為:1.醫生診間預約;2.院內自助機預約;3.電話預約(含未盡事宜諮詢)0572—6267782、6267557、6267783。
  • iPhone XS 系列的「雙卡雙待」怎麼用?蘋果中國給了一份使用指南
    隨著 9 月 14 日 iPhone XS/XS Max 開啟預購之後,蘋果就兩款新 iPhone 關於「雙卡雙待」的問題,推出了一份技術文檔,以便向用戶介紹新 iPhone XS/XS Max 如何設置「雙卡雙待」以及「雙卡雙待」何時可用。
  • 「緬懷」萬衛星院士的「天問」
    萬衛星長期從事電離層物理、電離層電波傳播、高層大氣物理等領域的理論、觀測和應用研究,是我國空間物理電離層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已正式發表學術論文260篇,還撰寫了20餘篇國防高技術研究報告。他的研究成果被國內外學者大量引用,還7次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992年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199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996年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 「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升空 火箭殘骸都去了哪裡?
    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周四(23日)中午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國家航天局指,經過2167秒飛行,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展開超過半年的長途旅行,預計會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
  • 36氪首發 | 「Genebox基因寶」獲近億元A輪融資,大鉦資本加碼大...
    36氪獨家獲悉,健康管理平臺「Genebox基因寶」近日完成近億元 A 輪融資,本輪由大鉦資本領投。公司曾獲3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上市公司連鎖藥房大參林。 我們曾報導過「Genebox基因寶」,這家公司成立於2018年5月,18年底上線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基因寶,差異化在於側重檢測報告的實用性,比如與股東大參林藥房合作開發的藥物掃碼功能,用戶可以結合檢測報告查看藥品的個體適用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業務探索,Genebox基因寶及時作出調整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