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支付又坑人?非實名手機號取得高級認證可盜刷用戶帳戶

2020-12-04 行動支付網

  「我在嘉實基金的帳戶突然進不去了!幾經投訴才發現,我留在嘉實基金的對帳郵箱已被篡改!我的基金帳戶已被他人操作!」張龍生(化名)滿臉驚疑地向《法制日報》記者講述他的遭遇。

  「沒有密碼,也能操作你的帳戶?」記者問。

  「通過翼支付!」

  「這不難查清啊。變更嘉實基金對帳郵箱需要驗證身份或通知客戶,註冊翼支付需要身份驗證。這是常識啊。」

  「問題就出在這兒。騙子註冊翼支付的手機號不是實名的,而嘉實基金的系統對翼支付數據是不核實的。」

  一家是大名鼎鼎的嘉實基金,一家是中國電信的支付平臺翼支付,居然讓騙子如此輕而易舉地進入客戶基金帳戶。漏洞何在?

  基金帳戶突遭變更

  3月1日,張龍生突然想起,有段時間沒收到自己購買的嘉實基金的對帳單,便打開嘉實基金官網登錄查看,不想已無法進入自己實名註冊的帳戶。

  張龍生趕緊撥打嘉實基金的客服電話詢問,被告知:該帳戶已於今年1月更換聯繫手機號,並取得高級實名認證,此後的對帳單信息,已發至用新手機號碼關聯註冊的189郵箱。

  張龍生同時了解到,該手機號碼開通了第三方支付功能——電信翼支付業務,從1月25日至1月29日,通過翼支付連續操作3筆交易,雖然最大一筆金額僅為30元,但足以令張龍生驚出一身冷汗。

  在這份交易明細中,銷售機構顯示為:直銷中心。張龍生隨即致電翼支付客服核實,「直銷中心」確實就是翼支付。客服查詢的結果是:該移動用戶是於2016年1月18日開通的翼支付。

  更令張龍生驚詫不已的是,他在報警後查詢得知,該手機號碼竟然是135開頭的河南鄭州的移動用戶,而且為非實名註冊。不過,因數額較小,警方未予立案。

  心有餘悸的張龍生立即掛失銀行卡並凍結基金。令他不解的是:作為一家國內知名的基金公司,是什麼樣的漏洞,讓這個神秘的電話號碼,輕而易舉地就更改了自己的帳戶信息並進行交易?

  代銷直聯權限很大

  3月2日,在北京的嘉實基金辦公大樓,記者隨張龍生一起見到客服部的吳女士。

  翼支付是如何關聯到嘉實基金,並能在嘉實的系統內進行交易呢?吳女士解釋稱:「翼支付屬於嘉實的『代銷直聯』機構,我們是平臺之間的合作關係。這種關係使得他們的權限,甚至比作為代銷機構的銀行還要稍大一些。即他們使用嘉實系統,傳來的數據我們只能被動接收。」

  按照這個解釋,只要開通了翼支付,就可以操作嘉實基金帳戶。那麼,騙子何以能操作張龍生的帳戶呢?

  吳女士說:「可能是(騙子)從哪兒得到了張先生的身份證信息,用張先生的身份信息開通了翼支付,並關聯了嘉實基金帳戶。」

  張龍生似有所悟:「因為翼支付傳到嘉實基金的數據,嘉實基金不再核實,導致騙子很容易變更了對帳單郵箱。我的帳戶信息就這樣洩露了。」

  吳女士寬慰張龍生說:「他即便看到您的基金帳戶資料,也只是交易信息。但看不到密碼,看不到其他信息。」

  騙子曾在5天內連續利用張龍生的帳戶進行3筆小額交易,動機是什麼?張龍生說:「我推測他是想先激活我的帳戶,再通過我的身份證信息,利用翼支付平臺,把我的銀行卡換掉,最終達到將我帳戶裡的資金轉走的目的。」

  既然嘉實基金對翼支付傳過來的數據「被動接收」,那麼,風險把關的源頭就只能靠翼支付了。一個非實名的手機號碼是怎樣在翼支付註冊成功的?

  手機號碼隨意註冊

  張龍生從翼支付客服中心了解到,移動、聯通、電信手機號碼都可以開通翼支付帳戶。只不過,電信號碼享受的優惠有所不同。翼支付用戶分為非實名認證和實名認證兩種。前者只要有一個手機號碼就可以。

  記者隨後採訪了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即翼支付)監管法律部相關負責人。

  這名負責人介紹說:「不實名認證用戶,既沒有關聯銀行卡,也沒有關聯身份證。用戶可以充值,也可以把錢取出來,只有這一個功能,而且額度很小,也就幾百元錢。高級實名認證用戶才可以關聯基金帳戶。關聯過程中,需要驗證銀行卡信息、銀行卡密碼以及身份證信息。手機在用戶手上,他可以收到驗證碼。」

  按照這個解釋,能夠與張龍生基金帳戶綁定的翼支付,一定是經過多重驗證的。翼支付法律部這名負責人反問:「有了如此嚴密的驗證,憑什麼要求支付平臺負責任?負不法分子盜竊身份證信息、銀行卡密碼的責任?也就是說,用戶沒有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密碼,與平臺有關係嗎?嘉實基金這個用戶的遭遇,是很典型的用戶身份信息洩露造成的。被盜刷並非是翼支付一家遇到的問題,而是不斷發展中的整個網際網路金融業都必須面臨的挑戰。」

  對於這種解釋,張龍生並不認帳:「非實名的手機號碼成功註冊了翼支付,但是如何取得了高級用戶認證的,作為管理方應該有核實的義務。如果大家都用盜用的身份信息開通,還有安全可言嗎?」

  翼支付盜刷維權群

  同樣質疑翼支付的,顯然不止張龍生一個人。

  記者調查得知,QQ上有一個「翼支付被盜維權群」,群內成員達400多人。

  這些「被翼支付盜刷」者中,損失少則幾十元、數百元,多則上萬元。網友木木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損失最為慘重的——總計達35100元。

  來自四川成都的木木告訴記者,從今年2月16日到22日,他的銀行卡被盜刷11筆,分別涉及光大、招商、農業3家銀行。

  光大、招商兩張銀行卡被盜刷後,木木趕緊把款轉到3個月前才開通農行卡上,因為這張卡網銀、手機銀行等功能都沒有開通。

  可萬萬沒想到,木木3月5日去農行取錢時發現,農行卡再次被盜刷。他並沒有翼支付帳戶,但是經查詢,錢都是翼支付劃出去的,最終去向都是一家名為「浙江開心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這家公司給出的解釋是遊戲充值,並且給了他一個充值的手機號,但那個號碼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發稿前,張龍生給記者打來電話說,那個讓他心驚膽寒的非實名手機號碼註冊的翼支付帳戶,已在3月8日被翼支付平臺註銷了。但該帳戶何以通過高級實名身份驗證、帳戶如何開通並關聯到嘉實基金等疑問,都沒有得到翼支付的答覆。

相關焦點

  • 翼支付AR掃福包 中國電信/電信5G/翼支付logo高清圖片
    1個帳號參加,同一手機號、手機終端、身份證號均視為同一用戶;若用戶存在多個帳號,默認優先參與的帳號為活動帳號。  3、本次活動暫不支持170/171/162/165/167/149等號段、非標物聯網卡、部分省份低值電信套餐註冊的翼支付帳戶及白條逾期等風險用戶參與。  4、參加本活動需將翼支付APP版本升級至9.11,安卓手機用戶僅支持Android 5.1及以上系統版本參與。  5、翼支付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對惡意套取活動利益的行為保留追訴的權利。
  • 盜刷了別人的裡程 也刷黑了自己的人生
    有粉絲曝光稱,某位站姐擅自將吳磊的航空信息與自己手機號綁定一起,盜刷其裡程積分免費兌換機票供自己和朋友使用。一、盜刷航空裡程的行為,涉嫌盜竊罪,還可能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所謂航空裡程,又稱「常旅客計劃」,是指搭乘飛機航班所積累的公裡數。在航空公司註冊會員後,每購買一次機票出行都會積累一筆裡程,數額根據艙位和會員等級略有不同。這些被積攢下來的積分達到兌換標準,便可用於機票兌換、機場增值服務、線上消費等。
  • 聯合打擊 技術反詐 翼支付用心護好用戶「錢袋子」
    用心守護用戶資金安全,是翼支付貫徹如一的服務初心,在阻擊通信詐騙方面,翼支付一方面與公安機關、反詐中心及金融機構合作,組織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積極引導用戶群體樹立反詐安全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在平臺頁面中設置警示提醒、彈窗提示、協調合作方做好風險管理等措施,及時提醒用戶仔細辨別詐騙行為,以最大限度降低用戶風險。
  • 刷臉支付所刷的臉其實是數據組成
    我們很容易被電影中的場景誤導,以為識別人臉時會直接存儲用戶的照片。但是實際上,用戶的照片在採集後就會被轉化很多次,最終變成很長的一串數字。這串數字中就進行臉部驗證;最後,用戶正對拍照界面,系統自動比對,驗證通過後再從相關支付帳戶中扣款。由於在支付過程中,既要「刷臉」,也要輸入手機號,不少用戶認為步驟過於複雜,還不如直接掃碼更便捷。
  • 百度錢包行動支付TIPS:簡單七招保護帳號安全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這80位行動支付用戶中,有80%以上的人曾在之前的行動支付過程中經歷過安全隱患:其中78%的人表示曾將支付密碼設置為個人姓名、生日等容易破解的數字,並在多個帳戶使用同一個密碼;66%的用戶曾用公共計算機進行網絡支付後,沒消除上網痕跡;92%的用戶表示曾在陌生免費的WIFI環境下聯網並進行支付;39%的人曾在支付時不仔細辨認支付頁面網址。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日本手機支付盜刷,42款APP存違規,停機斷網能充...
    日本手機支付盜刷盜刷嚴重損失超過三百萬近日有日媒報導,自7月1日起在日本7-11便利店中推行的手機支付僅一天便出現嚴重問題。據7&I控股公司(旗下擁有7-11等公司)表示,7月2日,有一些客戶提出了「好像被盜刷了」的詢問,所以公司展開了相關調查。最終調查發現,截止7月4日上午6點,已經有大約900名用戶的手機出現被盜刷的情況,損失金額可能達到5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50萬元,這為手機支付的繼續推行留下了一絲陰影。
  • 日本或成全球銀行卡盜刷「天堂」 中國遊客受害
    銀行卡境外盜刷雖已不是新鮮事,但日本近日曝出的盜刷金額仍令人震驚。《讀賣新聞》17日報導,自今年春季後,不法分子使用偽造或他人名義的銀聯卡在日本各大銀行的自動取款機(ATM)上前後共取出超過10億日元(約合6300萬人民幣)現金。截至17日,日本警方已逮捕4名涉案的中國臺灣籍犯罪嫌疑人。
  • 上海磁浮線能刷手機用銀聯卡支付寶付款了,明年初覆蓋地鐵線
    即日(10月30日)起,你可以在上海磁浮線刷手機掃二維碼乘車進出站,並用銀聯卡或支付寶支付,而到明年初,上海地鐵將全線開通手機掃碼支付。用手機支付怎麼在上海坐地鐵? 目前,乘客需要先下載為「Metro大都會」的APP,完成帳戶註冊後,需要通過銀聯卡或支付寶完成實名認證,然後在選擇銀聯信用卡/借記卡或者支付寶為支付方式。
  • 刷臉支付行業自律公約落地 專家:儘快建立國家級人臉特徵資料庫
    在存儲環節,將原始人臉信息加密存儲,並與銀行帳號或支付帳號、身份證號等用戶個人隱私進行安全隔離。在使用環節,收單機構、商戶等中間環節不得歸集或截留原始人臉信息,實現端到端的個人隱私保護。《公約》強調,應根據用戶意願,為其提供開通或關閉刷臉支付服務。繼條碼支付成為人們主要的小額非現金支付方式之後,刷臉支付(face-recognition)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
  • 昆明警方偵破特大盜刷銀行卡案 晶片卡照樣被複製
    史廣林 攝   中新網昆明5月13日電 (記者 史廣林)一個是前富士康員工,一個任職華為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卻聯手幹起了盜刷公民銀行卡的犯罪行為。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13日對外披露,該局近日破獲雲南首例特大竊取公民銀行卡信息克隆偽卡盜刷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
  • 微信開啟指紋支付功能 單帳戶每日限額5000元
    繼支付寶錢包、京東錢包啟用指紋支付之後,微信於8日晚也正式推出了「指紋支付」功能,可實現「秒付」,不過單帳戶日累計額度不超過5000元。目前支付寶可用指紋支付的單帳戶單日付款累計上限是50000元。用戶只需要在微信「我」項目裡的「錢包」選項中找到「支付管理」,就可以根據步驟開通指紋支付。用戶開通指紋支付功能,下單後進入支付流程,根據界面提示將手指置於手機指紋識別區,支付時無需輸入密碼,即可快速付款。
  • 嫌犯網上買公民信息偽裝快遞員 盜卡後狂刷網銀
    「掛馬」製作手機病毒 「洗料」詐騙轉錢  例如,不法分子在聊天裡常被提及的「CVV四大件」,其實指銀行卡的身份證號、帳號、密碼、綁定手機號信息。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被稱為「供料」,將詐騙資金轉帳被稱為「洗料」,取款套現則是「下料」,負責製作木馬病毒被稱為「掛馬」。在聊天群裡,負責不同工種的不法分子時常發送信息招攬生意。
  • 手機安全風險呈現五大趨勢 360手機衛士推立體防禦體系
    5月11日,「511手機安全日暨淮北特大木馬案件通報會」在京召開。大會現場,360手機衛士產品副總監高禕瑋表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及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手機用戶面臨著更加複雜的使用環境及愈發嚴重的安全威脅。對此,360手機衛士打造獨家「守衛金字塔」立體防禦體系,為手機支付提供全方位安全防護。
  • 可以在哪裡刷臉支付|聚合支付和刷臉支付哪個更有前景?
    聚合支付介於第三方支付和商戶之間,它不進行資金清算,但能夠根據商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支付,形成資源優勢互補,具有中立性、靈活性、便捷性等特點。聚合支付有哪些優勢相對於第三方支付企業,聚合支付機構的優勢在於能夠在「前端」更便捷地接觸到用戶,合規成本也更加低廉。
  • 未婚夫趁女友熟睡盜刷支付寶一萬元獲刑
    (原標題:未婚夫趁女友熟睡盜刷支付寶一萬元獲刑)  今年3月,一位名為「星小白」的網友在微博上發布則長文《支付寶帳戶只有200餘額仍被盜刷萬元》,引起萬人轉發,短短十幾天內閱讀總量破百萬。然而,僅十幾天後,事件出現反轉:盜刷「星小白」帳戶的「黑客」,正是其相識十年、準備結婚的男友林浩。近日,林浩因盜竊罪,被判處拘役六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
  • 起底人臉認證黑產:破解接單月賺3萬 800元傳授黑科技
    支付類App以支付寶為代表。在支付寶應用中,通常涉及到推廣拉新、轉帳支付等都必須為真實用戶,需要首先進行身份驗證。所需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身份證正反面照片,掃臉認證身份,以及最後綁定銀行卡。從業者羅江表示,現有專門針對支付寶帳號售賣和收號的賣家,大多數都有過人臉認證的需求。
  • 聊一聊大數據和刷臉支付
    其實,當智慧型手機和網絡購物普及,現實社會中的人,越來越像透明人了。智慧型手機上的各種app軟體, 為你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聽享受,以及工作生活的各種便利,卻無一例外的默默監控、監測、監視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因為,很多手機app都有採集用戶資料和搜集用戶隱私的功能,甚至可以監聽手機用戶的通話記錄、簡訊記錄、通話內容和簡訊內容。
  • 科普:盜刷明星裡程需要多少錢?
    李晨裡程被十餘人盜刷 相比於江映蓉和吳磊被盜刷裡程的事件,李晨的飛行裡程被盜情況似乎更為誇張。從他發布的內容來看,被盜刷的行為早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而盜刷裡程的人竟然有十多個。,如帳號、密碼等信息,這樣才能登錄會員帳戶。
  • 自刷自付盜手機,這個「熊內弟」把姐夫坑得不輕
    近日,鳳凰山派出所抓獲一在逃男子,該男子不僅平日裡刷自己姐夫的信用卡進行消費,案發前還直接騙走姐夫手機,盜刷6600元後逃之夭夭。1月6日,市民黃先生向鳳凰山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被妻子的妹夫餘某盜刷了6600元,還連手機一併被盜走。接案後,民警立即展開調查。
  • 紅旗連鎖開通支付寶錢包條碼支 刷手機1秒鐘結帳
    據介紹,紅旗連鎖與支付寶錢包聯合推出條碼支付服務,顧客在收銀臺結帳時,只要打開手機上的支付寶錢包,選擇「條碼支付」功能並出示手機,讓收銀員用條碼槍「刷」一下,就可以完成付款,不需要任何現金、刷卡、找零錢等動作。   記者體驗發現,從出示手機到掃碼付款完成,全過程只要1秒,相當於刷公交地鐵IC卡一樣便捷,即使手機信號不好也能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