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層狀材料/二維材料;表面/界面;摩擦
背景要求
材料、物理、化學,或相關專業
課題背景與團隊介紹
摩擦、磨損對人類社會影響深遠。據統計,全球約1/4的一次性能源因摩擦而損耗, 80%的器件失效由磨損而引起。帶來巨額經濟損失的同時,還造成環境汙染以及無可挽回的資源浪費。進一步地,摩擦、磨損使得許多關鍵技術遇到發展瓶頸。
結構超滑指直接接觸的兩固體表面間,相對滑移時摩擦幾乎為零、磨損為零的狀態。這一現象為解決摩擦磨損問題帶來了革命性的機遇。自2008年以來,清華大學鄭泉水院士團隊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如Nature,Naut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Letters,PNAS)發表了20餘篇論文。鄭泉水院士曾兩次以第一獲獎人身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2017),所指導的博士生中有三人獲得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結構超滑正處於產生顛覆性關鍵技術和源頭創新技術的前夜。這些技術的產生和應用可望為人類更美好的未來做出歷史性貢獻。鑑於這種前瞻性認識,在清華大學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世界第一個超滑技術研發機構——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超滑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超滑所」)的物理和實驗室即將在2020年底建成,由鄭泉水院士擔任所長,聚焦在創造和研發基於結構超滑材料體系的若干具有重大的國家需求或巨大的市場前景的革命性技術產品。超滑所擁有世界一流的結構超滑研發設備及能力和充足的資金支持,擁有實驗設備200餘臺,配備研發及工藝人員。同時,該團隊在清華大學本部同樣繼續專注於結構超滑相關的基礎研究。
目前,結構超滑技術中的若干瓶頸問題均涉及到高質量超滑材料的獲得,在該領域的突破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也將使得超滑技術的應用往前邁進一大步。為此,鄭泉水院士現面向世界範圍招收有志於從事結構超滑研究的博士後。
研究方向
負責結構超滑相關材料的製備工藝研發及優化。具體職責為如下工作內容中的一條或多條:
1、高質量HOPG、單晶多層石墨烯等層狀介質材料的製備和性能優化;
2、上述材料缺陷的無損表徵,包括晶界表徵,固-固接觸界面質量的表徵等;
3、探索其他可能實現結構超滑的材料以及相應的加工方法,擴充超滑材料庫;
4、歡迎應聘者提出其他與超滑材料相關的問題,若經充分討論後認為合理亦可成為研究方向。
應聘條件
1、材料、物理、化學等相關專業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2、有志於大的技術創新,勇於探索和承擔有挑戰性任務。
3、博士畢業三年以內,年齡35歲及以下,身心健康。
薪酬待遇
1、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薪酬,為期兩年,可根據情況延期一年。優秀者可入職鄭泉水院士研究團隊。
2、據雙方協商選擇,可進入清華大學或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均分別享受清華大學或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博士後的統一待遇標準,包括醫療、戶口、廉價住房、子女教育等。符合標準的,支持申報當地及國家各類人才計劃。
3、更多待遇相關信息請參閱清華大學或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網站或相關文件。
合作單位
該項目將與俞大鵬院士團隊密切合作。俞大鵬院士1995年加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長期從事功能納米結構製備與納米加工、低維物理與納米器件等領域的研究,是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計劃「新型低維功能結構與物理」 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2015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並於2016年在南方科技大學成立了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申請材料
1、個人簡歷(含學術成果列表);
2、研究興趣及擬開展的研究計劃與未來職業規劃陳述;
3、博士論文簡介(限1頁)及可證明科研能力的其他相關電子文件。
申請方式
投遞個人簡歷,HR 優先處理,在線與您溝通。
科研機構發布招聘信息,可點擊此處註冊成為領研網科研僱主。
>> 更多職位
***
歡迎加入科研圈求職者微信群!
· 得到更多崗位信息
· 獲得匹配崗位推薦
· 向 PI / HR 近距離自薦、投遞 CV
· 與更多求職者交流經驗
· 與同行分享求(ren)職(sheng)心(ji)得(tang)
入群方式:
掃描二維碼,註冊加入領研網
註冊成功後,查看站內信即可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