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唐漪薇7月5日報導:近日,一則夏日保健消息引發網友關注,有人稱預防蚊蟲叮咬的花露水中含有「有輕微毒性的驅避劑」,在「被叮咬」後塗抹非但起不到任何效果,還可能中毒。記者就此傳聞聯繫到疾控防疫專家,對方表示,就其個人的行醫經驗來看,目前還沒有接觸到過類似的病患,而僅憑這則消息給花露水「判刑」,說不能使用花露水是不公平的。
一般情況下使用花露水並不會導致「中毒」
據則消息稱,在蚊蟲叮咬後塗抹花露水,其中所含的酒精、蚊蟲驅避劑等化學物質會通過創口刺激皮膚、進入人體,「不但不能減輕炎症,反而加重皮膚損傷,甚至中毒」,這一點並未得到疾控中心防疫專家的完全認可。「包括花露水在內,今天許多的外用藥品和護膚品都含有化學成分,只要是化學成分,必然會對皮膚產生作用,但大部分有害的效應十分微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專家稱,一般而言,市民使用花露水是為了納涼降溫和趨蚊止癢,大部分的花露水產品中的薄荷和酒精等成分能幫助做到這一點,但這些化學成分都不會在皮膚表面停留過久,一段時間後都大部分都會通過空氣揮發掉。
「有些號稱有驅蚊作用的花露水效果保留時間可能略長一些,但一般不會對皮膚產生傷害,因為它們能面試都是通過一定的安全性試驗,取得了一定的衛生標準。」專家表示,消費者在購買花露水時要注意辨識真偽,因為「偽造產品」倒是十分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皮膚敏感者和孩童使用花露水應有針對性
不過專家同時表示,並不排除有皮膚敏感者會因使用花露水而產生不適。「這部分人群的肌膚有特殊敏感,如一些皮炎患者等,他們在選用花露水等作用於皮膚的夏令衛生用品時,應該事先詢問醫生,遵醫囑並且適量使用。一旦身體出現不良反應,還需快速就醫。」
此外,專家提醒塗抹各類納涼用品還是需要注意適量,並且家長要注意勿讓孩子使用成人用花露水,在洗澡時如使用兒童專用花露水,也應事先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