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群星」現象已經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之一,在傳統媒體傳播方面已有諸多報導。在網際網路上,新聞報導比較多的網站有:大洋網、新浪網、網易新聞、多媒體報、大楚網、火鳳網、人民網、騰迅網、新華網、鳳凰網、秦楚網、湖北共青團網、浙江文明網、湖北廣播網、鄂中經視網。
其中,新浪網報導佔4篇(博文不計入在內),是眾多各類網站中報導最多的網站。最後兩個網站是以轉載的形式報導的,其它貼吧也有少量轉載。各大網站中以政府網站、門戶網站居多,數量分別為3和5。
另外,關於「湖北群星」現象還有一個專題網站加以報導。在凱迪和天涯論壇上未找到「湖北群星」現象的相關轉載。新浪微博、騰迅廣播上均也無它的內容。
我們在個人籤名上做了一個調查:「已經得知『湖北群星』現象的請在下面留言並告知得知方式,第一次聽說的忽略。」我們連續兩天上線,150左右好友留言的僅有一人。
網絡傳播新形式的交流在於異質性
網絡傳播作為新時代備受矚目的新型傳播媒體,集交互性、海量性、多媒體、即時性、個人化、超文本於一體。自然也可以有效運用於正面新聞「湖北群星」現象的報導中。
異質性傳播即體現了網絡傳播的個人化特徵,是一種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提供各具差異的信息,利用網絡的技術平臺和信息保障,從「質」上而不僅僅是「量」上來強化傳播的效果。
據以上粗略調查,在官方報導和門戶網站轉載外加地方網站轉載的情況下,傳播效果仍不夠明顯。
如果說傳統媒體和政府網站的宣傳在於廣泛性,那麼網絡傳播新形式不著眼於異質性差異化傳播就沒有明顯的效果,就沒有期待中的影響力和合力了。
異質性之所以能強化傳播效果、增強群眾影響力,這與現代網絡傳播的潮流和現代受眾接觸媒體的方式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現代網絡傳播擁有眾多優勢,並且已經得到相當廣泛的普及和認可。
對於媒體日常接觸數量較少的受眾而言,各種媒體接觸上的排名依次是電視、網際網路、報紙、廣播和雜誌。電視在受眾接觸上仍然處於強勢地位。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網際網路正在撼動著電視「注意力第一吸引者」的強勢地位。
在網絡傳播新形式上,超越即時傳播工具、博客成為引發輿論第一場所的是各大網絡論壇社區和微博客。
這兩種傳播新形式的無不體現著異質化傳播的優勢:快速而原生態。網絡論壇的超文本技術和靈活的操作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溝通的效率、縮短了輿論的醞釀期;它的新型娛樂社區使受眾在自由選擇中轉換著傳者和受傳者的角色,在自己關心的話題中發表評論、交流體驗。微博客以精簡的形式和開放式平臺更能以極快的速度實現信息的傳播;並且它也是社會各成員整合各種渠道而成的自我傳播的多樣性模式。
正因為此種新形式的異質性特徵,使得受眾在接受信息時能去反映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他們可以在網絡社區和微博客內各自創建、編織自己的傳播小社區和微博(被受眾愛稱為圍脖)。特別可以倡導群星創建和維護他們自己的微博和博客,這些公眾人物將會向明星一樣受關注。
異質性傳播推廣 「湖北群星」現象策劃
在「湖北群星」現象的主流報導中,尚未形成眾多受眾熱議、追捧的局面。筆者搜索了人民網和新浪等網站的報導後,發現下方的留言版目前為止還沒有受眾留言。所以,在網絡傳播中繼續運用老思路、老方法是很難看到效果的,必須運用異質性傳播形式和方法開拓新的可能。
在具體的網絡傳播過程中,我們發現如下問題:無創意的對傳統媒體的電子化翻版,網絡推廣的回應就少,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在地域網站和綜合社區中,先進事跡板塊不夠吸引眼球;微博推廣中輿論引導不力起到反效果。
針對諸多問題以及異質性傳播的特點,我們簡要設計了一個網絡傳播推廣「湖北群星」現象策劃方案。
一是根據時間和空間上的層次形成「湖北群星」報導的強大輿論勢頭。根據「議程設置」原理,該理論認為大眾傳播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可以通過提供給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哪些事實和意見及他們談論的先後順序。大眾傳播可能無法影響人們怎麼想,卻可以影響人們去想什麼。
所以,在設計的時候針對要達到的預想效果設計時間上的層次,比如可以將總體陳述和單個事件的報導安排在不同的時間發布,甚至可以在黃金時間在各大網站陸續或者連續發布;在空間上,即是在各個不同類型的網站上分布不同,可以是導航重點突出,也可以是主頁重點突出,或是欄目頁重點突出等等,其重點就是要突出該事件的重點,引起更多的人關注。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色彩和布局上突出本報導,比如採用比較醒目的紅色作標題,以灰色或淺藍作背景或線條,也可以在「T」字結構中將本事件安排在中間偏右的位置。
二是根據內容的特點科學分配在各個欄目和板塊中。打破先進事跡板塊的束縛,將「湖北群星」現象融入社區大型社會板塊以及市民性網站中。比如現在已經有相關報導的大楚網和荊楚網。在這些網站的報導也不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也要有比較科學的統籌規劃:從主頁的核心欄目、周邊欄目和輻射欄目都要形成體系,跟蹤報導、名家評論和群眾熱議也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樣才能使受眾對「湖北群星」現象有一個清晰並且深刻的認識,不然也只能停留在粗淺的表面。
三是內容上也必須統籌安排,突出事件的真實性和可讀性。首先支持正面典型人物的微博和博客,並以此主導社區論壇和受眾微博,這時正面典型人物的微博和博客就是會客廳,典型人物就是傳播內容的主人,內容的真實性也得以提高。其次在以報導真實事件為主的基礎上,誇大事實的評論使用得越少越好。主要是要將受眾的焦點集中於真實內容上,並允許在此基礎上自由評論、傳播該報導。
再次,根據「把關人」的理論,認為在群體傳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範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播的渠道。
所以,在必要的時候,網站相關欄目的編輯部也可以引入把關機制,以防止不法分子的惡意攻擊。同時,不少受眾比較反感需要審核才能發帖的論壇,在這種時候可以用機器快速篩選含有敏感詞彙的帖子自動屏蔽,出現非常多的詞彙的情況可以轉入人工審核,這樣既可以減少人力,也可以保證大多數網民的帖子可以不經過人工審核出現在網頁上。但要注意機器篩選的程序也必須要設計得科學合理,可以把象徵性強的詞彙收錄其中,其它的就不必要設置了。
四是應用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立體報導「湖北群星」現象。應用大量新聞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形式,融入人物採訪、群眾熱議、領導觀點、社會焦點等多維一體的內容,以有血有肉的立體推廣宣傳吸引受眾注意,避免生搬硬套、誇大其詞、為宣傳而宣傳的做法。
根據象徵性互動理論,它是一個互動雙方通過象徵符來交流或交換意義的活動;傳播過程中的意義,在本質上只有通過交換才能成立,才能產生社會互動效應。
所以,在報導該事件的同時必須體現網絡傳播的互動性。不僅僅利用文章末尾的留言板,還可以利用大範圍的討論板、QQ群和其他群體社區來增強互動性,給受眾充分的言論空間。
在各個社區之內還可以根據異質性加以細分,各個事件本身的新聞價值度,受眾本身的群體背景等等,都會影響各個事件受關注的程度;還可以根據事件本身的特點分為親情、友情、黨情等等來進行設置,以增強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