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龍馬社區微黨課見聞

2021-01-13 人民網

原標題:點滴家事連黨風

■開欄語

「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目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正在全省蓬勃開展。湖南日報組織多路記者,深入鄉村、社區、企業班組、項目工地等基層黨組織一線,「零距離」跟班體驗,記錄一線最生動的實踐,和廣大讀者分享最鮮活的見聞、最直觀的感悟。

5月24日15時許,小雨淅瀝。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龍馬社區的廉政文化公園內,一場以「好家風、好家訓」為主題的微黨課精彩開講。

一個簡易講臺,幾排摺疊椅,就是微黨課的課堂。這樣場地開放、形式活潑的微黨課,東湖街道已經舉辦了三期。微黨課上,不論黨員群眾,誰都可以發言;不論時間長短,有啟發就有點讚。

微黨課還未開場,30多張椅子就坐得滿滿當當,來晚了的人就站著旁聽。

第一個出場的,是73歲的省農科院退休黨員、省老幹部詩詞協會常務副會長劉運陽。他搬出幾幅字畫,一邊展示一邊介紹:「這是我寫給孩子們的家訓——『得於非份休伸手,失在無由不斷腸』。」劉老兢兢業業工作30餘年,現在是街道工作的義務宣傳員。他說,如今,幾個孩子在各自崗位上都幹出了一點成績,當了點小官、有了點小權,就更要時刻跟他們敲敲警鐘,打打「防腐劑」。「要用良好的家風,築就抵制貪腐的『防火牆』!」劉老的一番話,贏得一片喝彩。

「我來給大家講講家常話。」78歲的退休黨員、原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肖慶元接著說:「習總書記說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以好家風涵養黨風政風,我覺得講到了點子上。」肖老說自己就是在「孝悌為先、尚學明理、勵志勤奮、仁愛和諧」的家訓中長大的。母親雖然是文盲,但仍堅持把7個孩子都送進了學堂。「現在我們這個大家族有40多人,都是社會上的好公民,崗位上的好能手。」肖老自豪地說,這16個字的家訓是寶貴的財富,要一代代傳承下去。

年輕的「90後」也不甘示弱。來自山東孔孟之鄉的街道工作人員仝娟特地列印了「老」「孝」二字的甲骨文版本,追根溯源地講述了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重視家庭、崇尚孝道的良好美德。「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用心呵護好自己的小家,社會這個大家庭就自然會健康、和諧。」仝娟說。

來自韶光社區的老黨員錢月巧,結合親身經歷,向大家分享了「育子心經」;其他黨員代表從家風家訓對提升自我、勤奮工作、廉潔自律等角度踴躍發言,生動鮮活的講述,贏得了陣陣掌聲。

在微黨課的現場,我們感受到,讀書養氣、孝悌治家、勤勞為本,這些看似普通的詞彙,通過互相傳遞,令大家印象深刻。

兩個小時的微黨課結束後,意猶未盡的黨員群眾邊走邊議,感慨良多:「從身邊『一粥一飯』的點滴小事說起,這樣的黨課接地氣。黨課雖小,道理不小,感動不小,收穫不小。」

東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尹衛東向我們介紹,街道把「微黨課」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讓黨員成為黨課的主體,自覺參與其中,深入工作實際,發出真實聲音,真正讓黨課鮮活了起來。通過講信仰凝聚力量,講傳統傳遞精神,講規矩明確方向,講典型樹立榜樣,使黨員幹部得到錘鍊,工作作風得到改進,協作配合效率大幅提升。(記者 蒙志軍 孫敏堅)

相關焦點

  • 長沙芙蓉區東湖街道設民間河長、湖長、井長和渠長保護水環境
    昨日在芙蓉區東湖街道,4名熱衷生態環保、樂於奉獻的居民接過聘書,成為芙蓉區首批民間河長、湖長、井長和渠長,他們中既有多次乘皮划艇漂流瀏陽河,留下河域生態第一手資料的大學教師,也有20年如一日守護古井、呵護水質清甜的熱心居民。   東湖街道轄內水資源豐富,既毗鄰瀏陽河,轄內更有碧波蕩漾的東湖溼地、取水千百年卻從未見乾涸的東沙古井,愛水、知水、護水的居民不少。
  • 芙蓉區打造一批家門口的「紅色加油站」
    星辰在線3月31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週遊)報導 日前,一堂別開生面的在線黨課在芙蓉區修業學校開講,80歲的退休教師張定浙將修業校史和《湘江評論》精神娓娓道來,吸引數萬人在線觀看。去年以來,芙蓉區深挖區域資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精心打造了紅船初心館等20多處紅色教育基地,並串聯成紅色教育線路,又推出《湘江評論溯初心、品質芙蓉擔使命》等精品黨課18堂,打造起家門口的「紅色加油站」。
  • 「暑」我最棒 長沙芙蓉區未成年人排隊禮讓活動紀實
    原來,是來自長沙芙蓉區定王臺街道化龍池社區的小小文明志願者主動為禮讓行人的司機帶來了他們的「小禮物」——自製文明禮讓花。司機明白了孩子們的來意後,微微一笑,也回以一句感謝。   一張張印著文明禮讓花圖案的車貼也同樣成為了文明傳播的載體,孩子們為文明禮讓的車輛貼上車貼,讓文明禮讓之花隨車而行,也讓文明禮讓的理念隨車而傳。
  • 芙蓉區湘湖社區開展「紅色詩篇歌祖國」活動
    星辰在線9月27日訊(通訊員 劉珍 周黎)9月26日,芙蓉區湘湖街道湘湖社區攜手長沙市銀髮族為老公益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家國同慶迎雙節,紅色詩篇歌祖國」活動。
  • 長沙市芙蓉區穩步改善生態環境:天藍水淨 綠意滿城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芙蓉區最具魅力、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全區人民的共同期盼。近年來,芙蓉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弘揚生態文化,全力共建天藍水淨、綠意滿城的美麗芙蓉,全區生態環境穩步改善,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 軍區社區少年軍校體驗手工製作走馬燈
    新湖南客戶端1月17日訊(通訊員 劉瑛)中華民俗文化源遠流長,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傳統習俗漸漸被人們所淡忘。為了更好地保護民俗文化遺產,在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之際,為讓更多青少年了解中華民俗文化,1月16日上午,長沙市芙蓉區韭菜園街道軍區社區在少年軍校開展了一場民俗手工體驗活動。
  • 袖若流水驚豔全場 芙蓉區上演戲曲盛宴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日訊(通訊員 彭裕田)10月31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長沙市戲曲進校園活動芙蓉區專場在長沙鐵路第一中學舉行。參演的小戲骨們唱跳俱佳,帶來了一臺劇種多樣的戲曲盛宴。最終,曙光路小學的《花蕾袖色》獲一等獎,也獲得直接晉級長沙市匯演的資格。
  • 芙蓉區開展老年朋友智慧型手機操作培訓 讓社區老人趕上時代潮流
    星辰在線11月9日訊(通訊員 張雲 王津)為了讓社區老年人全面掌握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方法,增強老年人學習和社交的能力,更好、更快地跟上現代化生活步伐和走入電子時代的節奏,享受網絡能夠帶來的生活便利,11月8日,芙蓉區湘湖街道車站北路社區為轄區老年朋友門開展了智慧型手機操作培訓課堂。
  • 長沙市道德模範先進事跡報告會 六位「雷鋒傳人、長沙榜樣」代表...
    (芙蓉區德政園社區的「慈娭毑」——池鳳英。)(中國好人、感動湖南「十大人物」——寧鄉市檀樹小學老校長陳宋瑜。)(湖南好人、長沙市道德模範、「藍的雷鋒車隊」發起人之一,彭友良。中國好人、長沙市道德模範朱豫剛,一位在戰場上受過傷、立過功的軍人,用一輩子兌現生死承諾,持續35年千裡祭掃,全心全意照顧犧牲戰友家人,他用一個退伍老兵的堅實脊梁賦予了雷鋒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72歲高齡的老黨員池鳳英,退休後始終不忘初心,不計回報,將社區志願服務工作做得有聲有色,而且親手打造了「慈娭毑乘務崗」這一響噹噹的志願服務品牌。
  • 長沙市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常見問題解答在這裡
    長沙市第一批新冠疫苗接種門診區縣(市)接種單位名稱接種諮詢電話芙蓉區東屯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旺旺醫院接種點裕南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0731-82244277文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0731-89707513新開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0731-85516120青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芙蓉區:東岸街道用「微行動」扮靚和諧宜居家園
    抬頭看綠樹,低頭見碧水,垃圾分類開展有序,智能門禁、智能充電樁現代化設備安全放心,居民群眾齊點讚……  用「微行動」守護碧水清波  全面啟動「河長制」巡河機制,街道河段長、社區(村)河段長開展常態化巡察,對轄內河段問題及時處置,記錄在冊。
  • 芙蓉區體育舞蹈協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11月23日,長沙市芙蓉區體育舞蹈行業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長沙召開。長沙市芙蓉區文化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唐燦、長沙市芙蓉區文化旅遊體育局科長蔡巍、長沙市芙蓉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 芙蓉區全新盤,即將首開!
    ,從白熱化的激烈競爭中拍得芙蓉區首塊限價地,毛坯限價9900元/㎡,之後的芙蓉區非二環內的樓盤毛坯限價逐步漲到了11900元/㎡。 現在,這個芙蓉區、二環內、毗鄰烈士公園和瀏陽河金鷹灣的純新盤即將面世,住宅房源不多,首開僅174套!
  • 芙蓉區:學習蔡威精神 回溯「紅色電波之父」革命人生
    (7月23日,長沙市芙蓉區東岸街道杉木村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開展以「尋初心、守初心均由 通訊員 供圖)  星辰在線7月23日訊(通訊員 劉萍)7月23日,長沙市芙蓉區東岸街道杉木村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開展以「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為主題的紅色觀影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黨員共計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