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芙蓉區堅持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弘揚生態文化,全區生態環境穩步改善
天藍水淨 綠意滿城


彭瑋蔚 許傑 譚平
外形宛若稻花的隆平水稻博物館呈現芳容,「稻香麥韻」馨香瀏陽河畔;全長近10公裡的風光帶濱水綻放,綠意盎然,步步是景。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芙蓉區最具魅力、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全區人民的共同期盼。近年來,芙蓉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弘揚生態文化,全力共建天藍水淨、綠意滿城的美麗芙蓉,全區生態環境穩步改善,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1散煤禁燒比例超過95%
秋冬季節是霧霾高發期,10月27日,芙蓉區成立了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特護期專項督查工作小組,環保、城管、建設、環衛和市政等部門在瀏陽河東、西兩片,對餐飲油煙、露天燒烤和流動攤擔,散煤禁燒、建築工地揚塵汙染防治,道路清掃保潔、垃圾焚燒、社會裸露地覆蓋和社會路口硬化,工業VOCs汙染防治措施落實等情況,逐條逐點地開展了督查,對於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現場交辦,督促整改到位,並建立臺帳,由區環委會統一發函交辦。
而這只是芙蓉區全力開展大氣汙染治理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芙蓉區多管齊下,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加力禁燃區整治,優蜜和德群食品公司完成了清潔能源改燒,全區燃煤鍋爐全面清零。」芙蓉區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餘新春介紹,該區繼續保持散煤禁燒高壓態勢,開展執法行動45次,收繳「死灰復燃」的燃煤爐灶300餘個,餐飲門店散煤禁燒比例超過95%,散煤制銷點無一反彈。
同時,建築工地全面落實「5個100%」揚塵防治措施,揚塵在線監控系統建設進展順利;查扣違規渣土運輸車輛21臺。嚴格油煙監管執法,政府採購3000餘臺家庭式油煙淨化器用於老舊社區改造;通過執法督促餐飲門店新裝油煙淨化器150餘臺。「特別是督促重點VOCs單位加快治理,督促新振升集團、龍僑家具廠完成治理,大漢汽車4S店等3家單位投入300萬元完成治理設施升級。」餘新春介紹。
2全面完成黑臭水體治理任務
從空中俯瞰瀏陽河芙蓉區段,一灣碧水奔流向北,兩岸風光旖旎,鬱鬱蔥蔥,成為市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多年來被詬病的黑臭汙水已不見蹤影,芙蓉區近年來堅持正本清源,傾力治汙的成果已然初現。
芙蓉區制定了黑臭水體治理方案,部門通力協作,開闢綠色審批通道,投入約1億元實施拉管截汙、清淤暗化、雨汙分流等工程項目。截至2017年初,累計清淤達到1萬立方米,建設管網達15公裡,提前一年在全市率先完成黑臭水體整治基礎工程。瀏陽河水質明顯改善,瀏陽河芙蓉區段出境斷面穩定在Ⅳ類水質,一度達到Ⅲ類水質。
同時結合鋪管設網、雨汙分流、底泥清淤等黑臭水體整治,在水渠周邊種植水生植物,開展深度生態修復,徹底改善水質水況。開展集中整治執法行動,拆除水體周邊違章建築達3萬平方米,查處涉水環境違法案件20餘起,處罰款16萬餘元,退出小散亂汙企業14家,斬斷了汙染源頭。結合全市河長制工作,芙蓉區制定了《芙蓉區水體水質管理工作方案》,建立建設、環保和農林水聯席會議制度,實行水體監測、研判、整改一體化工作機制,細化河長的考核標準,按照每條水體的實際長度和日常維護需要,科學安排專項工作經費,保障日常維護,定期開展垃圾清理、底泥清淤等工作,確保後期管理工作落在實處。
「下一步,我們將考慮運用高科技手段,結合『智慧芙蓉』工程,在水體的關鍵區段安裝在線視頻監控,基於GIS空間管理系統,建設水體動態地圖資料庫,實施遠程監管調度,及時發現垃圾堆放、違法排汙等水體異常情況,提升水體管理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餘新春說。
3半年辦理環境違法案件63件
10月25日晚,芙蓉區環境監察大隊聯合街道、社區,到碧雲天湘煲佬、韭菜園金燁融府鑫光亮亮文化傳媒歌廳、定王臺街道新大新s酒吧、萬年大廈歌廳等單位,處理噪音擾民投訴,其中新大新s酒吧已停業,有效解決了環境汙染問題,努力還居民一個寧靜和諧的生活環境。
據悉,今年以來,芙蓉區累計開展環境保護聯合執法行動135次,出動執法人員685人(次),檢查企業641家(次)。通過加強監管,保持打擊環境違法高壓態勢,轄區環境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僅今年上半年,就已辦理環境違法案件63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2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餘新春說,芙蓉區將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鐵腕治汙守護綠水青山,以產業升級促進綠色升級,堅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