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芙蓉區穩步改善生態環境:天藍水淨 綠意滿城

2020-12-03 湖南在線

近年來,芙蓉區堅持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弘揚生態文化,全區生態環境穩步改善

天藍水淨 綠意滿城

近年來芙蓉區生態環境穩步改善,越來越多的市民愛上戶外運動。
芙蓉區瀏陽河風光帶綠意蔥蘢,步步是景,是市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均為陳飛 攝

彭瑋蔚 許傑 譚平

外形宛若稻花的隆平水稻博物館呈現芳容,「稻香麥韻」馨香瀏陽河畔;全長近10公裡的風光帶濱水綻放,綠意盎然,步步是景。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芙蓉區最具魅力、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全區人民的共同期盼。近年來,芙蓉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弘揚生態文化,全力共建天藍水淨、綠意滿城的美麗芙蓉,全區生態環境穩步改善,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1散煤禁燒比例超過95%

秋冬季節是霧霾高發期,10月27日,芙蓉區成立了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特護期專項督查工作小組,環保、城管、建設、環衛和市政等部門在瀏陽河東、西兩片,對餐飲油煙、露天燒烤和流動攤擔,散煤禁燒、建築工地揚塵汙染防治,道路清掃保潔、垃圾焚燒、社會裸露地覆蓋和社會路口硬化,工業VOCs汙染防治措施落實等情況,逐條逐點地開展了督查,對於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現場交辦,督促整改到位,並建立臺帳,由區環委會統一發函交辦。

而這只是芙蓉區全力開展大氣汙染治理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芙蓉區多管齊下,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加力禁燃區整治,優蜜和德群食品公司完成了清潔能源改燒,全區燃煤鍋爐全面清零。」芙蓉區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餘新春介紹,該區繼續保持散煤禁燒高壓態勢,開展執法行動45次,收繳「死灰復燃」的燃煤爐灶300餘個,餐飲門店散煤禁燒比例超過95%,散煤制銷點無一反彈。

同時,建築工地全面落實「5個100%」揚塵防治措施,揚塵在線監控系統建設進展順利;查扣違規渣土運輸車輛21臺。嚴格油煙監管執法,政府採購3000餘臺家庭式油煙淨化器用於老舊社區改造;通過執法督促餐飲門店新裝油煙淨化器150餘臺。「特別是督促重點VOCs單位加快治理,督促新振升集團、龍僑家具廠完成治理,大漢汽車4S店等3家單位投入300萬元完成治理設施升級。」餘新春介紹。

2全面完成黑臭水體治理任務

從空中俯瞰瀏陽河芙蓉區段,一灣碧水奔流向北,兩岸風光旖旎,鬱鬱蔥蔥,成為市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多年來被詬病的黑臭汙水已不見蹤影,芙蓉區近年來堅持正本清源,傾力治汙的成果已然初現。

芙蓉區制定了黑臭水體治理方案,部門通力協作,開闢綠色審批通道,投入約1億元實施拉管截汙、清淤暗化、雨汙分流等工程項目。截至2017年初,累計清淤達到1萬立方米,建設管網達15公裡,提前一年在全市率先完成黑臭水體整治基礎工程。瀏陽河水質明顯改善,瀏陽河芙蓉區段出境斷面穩定在Ⅳ類水質,一度達到Ⅲ類水質。

同時結合鋪管設網、雨汙分流、底泥清淤等黑臭水體整治,在水渠周邊種植水生植物,開展深度生態修復,徹底改善水質水況。開展集中整治執法行動,拆除水體周邊違章建築達3萬平方米,查處涉水環境違法案件20餘起,處罰款16萬餘元,退出小散亂汙企業14家,斬斷了汙染源頭。結合全市河長制工作,芙蓉區制定了《芙蓉區水體水質管理工作方案》,建立建設、環保和農林水聯席會議制度,實行水體監測、研判、整改一體化工作機制,細化河長的考核標準,按照每條水體的實際長度和日常維護需要,科學安排專項工作經費,保障日常維護,定期開展垃圾清理、底泥清淤等工作,確保後期管理工作落在實處。

「下一步,我們將考慮運用高科技手段,結合『智慧芙蓉』工程,在水體的關鍵區段安裝在線視頻監控,基於GIS空間管理系統,建設水體動態地圖資料庫,實施遠程監管調度,及時發現垃圾堆放、違法排汙等水體異常情況,提升水體管理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餘新春說。

3半年辦理環境違法案件63件

10月25日晚,芙蓉區環境監察大隊聯合街道、社區,到碧雲天湘煲佬、韭菜園金燁融府鑫光亮亮文化傳媒歌廳、定王臺街道新大新s酒吧、萬年大廈歌廳等單位,處理噪音擾民投訴,其中新大新s酒吧已停業,有效解決了環境汙染問題,努力還居民一個寧靜和諧的生活環境。

據悉,今年以來,芙蓉區累計開展環境保護聯合執法行動135次,出動執法人員685人(次),檢查企業641家(次)。通過加強監管,保持打擊環境違法高壓態勢,轄區環境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僅今年上半年,就已辦理環境違法案件63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2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餘新春說,芙蓉區將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鐵腕治汙守護綠水青山,以產業升級促進綠色升級,堅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

相關焦點

  • 天水市多舉措防治水汙染 確保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原標題:我市多舉措防治水汙染  確保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中國甘肅網4月1日訊 據天水日報報導【記者 羅雙紅】3月31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為抓好全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我市採取多項措施防治水汙染,確保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 這6種花草,適合養在臥室,增添綠意、清新空氣,改善睡眠環境!
    試試這6種花草,增添綠意、清新空氣!要說最讓人感到苦惱的事情,失眠或可算上一件。相信有過失眠經歷的朋友,都能體會到其中的苦味,本該睡覺的時間,卻如何都睡不著,對於精神、對於身體狀況,都會造成影響。因此,為了改善睡眠環境,提高睡眠的質量,不少朋友喜歡在臥室養一些花草,一則增添綠意,二則改善空氣,進而提高睡眠質量。那麼,臥室養什麼花草好?
  • 6種適合擺在臥室的花草,盆栽上幾盆,增添綠意,改善睡眠環境!
    這6種花草,適合擺在臥室,增添綠意、清新空氣,改善睡眠環境!家裡養上一些花花草草,增添綠意、清新空氣的同時,還十分養眼的說,陽臺盆栽上幾盆,美成一道風景線。同時,不同的花草,還適合擺在不同的地方,如臥室之中,就不能擺一些香氣太濃鬱的花草,容易影響到睡眠的質量。
  • 上聯:天藍水碧環境美,下聯誠邀
    經過這些年的宣傳保護野生動物數量和生存環境確實有了提高和改善。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最近發現身邊的鳥類品種多了,除了常見的麻雀,喜鵲,燕子之外,還發現了烏鶇,灰頸鳥,八哥,黑水雞,甚至還有對水質和環境要求很高的
  • 長沙芙蓉區東湖街道設民間河長、湖長、井長和渠長保護水環境
    昨日在芙蓉區東湖街道,4名熱衷生態環保、樂於奉獻的居民接過聘書,成為芙蓉區首批民間河長、湖長、井長和渠長,他們中既有多次乘皮划艇漂流瀏陽河,留下河域生態第一手資料的大學教師,也有20年如一日守護古井、呵護水質清甜的熱心居民。   東湖街道轄內水資源豐富,既毗鄰瀏陽河,轄內更有碧波蕩漾的東湖溼地、取水千百年卻從未見乾涸的東沙古井,愛水、知水、護水的居民不少。
  • 稻田溼地改善生態扮靚環境
    高俊成告訴記者,當前呈現的這幅美景真是來之不易,以前這裡是以制釘產業聞名的「釘子鎮」,高能耗、高汙染的產業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影響。在本市「散亂汙」治理攻堅戰中,這顆受汙染的「釘子」終於被拔掉了。騰出的土地種上萬畝小站稻,實施先進農業設備和技術,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同時,採用遙感監測、智能灌溉等智慧農業管理系統,不僅化鹼成腴豐產增收,還實現了小站稻從種植到生產加工全過程可追溯。
  • 生態環境保護多重要,聽習近平怎麼說
    【編前語】「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擁有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習近平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頻頻以妙言雋語生動闡釋。新華社《學習進行時》梳理摘錄習近平在生態環保方面的十個精妙論述,與您分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 芙蓉區體育舞蹈協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11月23日,長沙市芙蓉區體育舞蹈行業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長沙召開。長沙市芙蓉區文化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唐燦、長沙市芙蓉區文化旅遊體育局科長蔡巍、長沙市芙蓉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 「輝煌「十三五」 奮進奔小康」全區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百姓...
    城市,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十三五」期間,我區以「全市三個三年治汙行動方案」為抓手,通過實施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線建設,黑臭水體治理,河湖水生態修復等,在確保區內水質考核斷面全部達標的同時,積極營造優美自然水環境,不斷滿足我區百姓對優美水景觀和水環境的需求。
  • 植入「生態芯」,擘畫長江經濟帶「綠美圖」
    湖南省發改委供圖近日,據人民網報導,五年來,湖南始終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切實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造「最美長江岸線」,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綠色含量」,描繪出一幅滿是清澈和綠意的生態畫卷。廣袤大地,山海之間,綠色成為了最靚麗的顏色,也成為新時代發展中最特別的動力。
  • 袖若流水驚豔全場 芙蓉區上演戲曲盛宴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日訊(通訊員 彭裕田)10月31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長沙市戲曲進校園活動芙蓉區專場在長沙鐵路第一中學舉行。參演的小戲骨們唱跳俱佳,帶來了一臺劇種多樣的戲曲盛宴。最終,曙光路小學的《花蕾袖色》獲一等獎,也獲得直接晉級長沙市匯演的資格。
  • @長沙人,請踐行《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爭做環保衛士
    華聲在線9月25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和婷婷 張洋銀 通訊員 孫琳 彭叢梅)今日上午,「同繪長沙藍」——踐行《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倡議儀式在西湖公園舉行。長沙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鄧峰為到場的大專院校、志願組織、行業組織等單位授「長沙《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宣教基地」牌匾。
  • 衛星遙感北京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植被等關鍵指標近年最好
    北京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近日發布的《北京市生態遙感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其中北京生態涵養區和中心城區的植被覆蓋度、植被固碳釋氧量、水庫水體面積等反映生態環境質量的關鍵性指標,在2018年達到最好。
  • 打通水系「任督二脈」 打造人水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長沙市水利建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堤防整治後,沿河地帶水土流失量減少,局部氣候得以改善,隨著植被類型的多樣化,生態環境必將得到改善。綜合整治工程還致力於改善河岸的生態環境,為朝正垸的開發建設提供優良的環境,增強居住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 浦東時報特供:給子孫後代留下美好家園-務須 巴特查特 天藍 枯竭...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號召「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時,深刻地指出:「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 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社區居民實地參觀汙水處理廠
    11月30日下午,白山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日活動,15位來自青山湖社區的老黨員和社區居民來到了我們的城市「腎臟」——白山市虹橋汙水處理廠,零距離感受汙水處理技術的魅力,聆聽工作人員詳細介紹汙水處理工藝流程,普及汙水處理相關知識,並實地參觀了進水泵房、生化池、二沉池、脫水機房,紫外消毒池及進、出水水質等。
  • 長沙市生態環境保護行業協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勝利召開
    12月26日下午,長沙市生態環境保護行業協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在金麓國際大酒店三樓舉行。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農工黨長沙市委專職副主委周錦民,長沙市生態環境局機關黨委書記、二級調研員鄧峰,長沙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綜合黨委專職副書記張清燕等領導出席了本次大會。
  • 合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PM10、PM2.5平均濃度連續5年實現「雙降」
    在各相關部門的努力下,著力推動綠色發展,全域打造美麗合肥,合肥的生態魅力值不斷提升。合肥PM10、PM2.5平均濃度連續5年實現 「雙下降」最近,合肥市環境保護局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夏雲起非常高興,在朋友圈和相關群裡告訴大家合肥去年空氣品質「還不錯」的消息。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銘賢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
  • 白洋澱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種類達214種
    白洋澱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政務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當地加大對白洋澱的生態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