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興,產業旺,美麗湘西綻放新景象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

2021-01-09 湖南在線

2018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財政總收入是1952年的1846倍

農旅興,產業旺,美麗湘西綻放新景象

上圖:6月17日,保靖縣葫蘆鎮米塔村,村民在茶園採摘鮮葉。記者 童迪 攝

上圖:遊客在鳳凰古城內觀光。 記者 郭立亮 通訊員 麻正規 攝

數說

製圖/張元清

雲霧瀰漫的村寨,黑瓦黃牆的村舍,蜿蜒在綠樹叢中的村道,耳畔遠遠傳來咚咚的苗鼓聲……湘西的美,流淌在沈從文的書裡、宋祖英的歌裡、黃永玉的畫裡。

過去的湘西,偏遠閉塞、貧窮落後、 民生凋敝,素有「中國盲腸」之稱。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土家苗漢等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歷史性成就。今天的湘西,繁榮開放、百業興旺、人民幸福,處處迸發出勃勃生機。

9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湖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1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龍曉華等發布湘西州的發展成就。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石芳宇

探索

精準脫貧成典範

9月20日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慶日。在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遊客熙熙攘攘。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龍書伍熱情地幫遊客指路,「我們村幹部和很多村民都不休息,主動出來給遊客們搞好服務,讓遊客盡興而來、滿意而歸。」如今,十八洞村不僅脫了貧,還成了精準扶貧學習基地和紅色旅遊勝地。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視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理念,十八洞村成為「精準扶貧」首倡地。此後,全州上下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行「州縣市單位包村、黨員幹部結對幫戶」制度,全州6萬餘名黨員幹部與16萬餘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同時,大力實施發展生產、鄉村旅遊、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生態補償、教育幫扶、醫療救助、社會保障兜底、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保障等「十項工程」。

五年多來,全州累計減貧55.43萬人,874個貧困村出列,1110個貧困村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湘西州進入了減貧人口最多、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群眾增收最快的歷史時期,同時也成為全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典範之一。

而在精準脫貧的道路上,十八洞村一馬當先,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12128元。村民們十分自豪地說,「以前出去我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湘西人,現在只要提起十八洞村,別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現在村裡富起來了,我們也更加自信了。」

開發

果樹飄香產業興

9月4日,走進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只見漫山遍野的柚子、獼猴桃、椪柑,累累果實掛滿枝頭。

朱友軍曾是菖蒲塘村有名的貧困戶。2000年,在浙江打工的朱友軍回到家鄉跟著父母種果樹,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現在,他家共種了7畝紅心獼猴桃、7畝蜜柚,還在外村租了5畝田地搞水果育苗,農閒時再搞點其他副業,一年下來能有20萬元的收入。

菖蒲塘村原支書王安全介紹,為了擴大水果產業銷售渠道,村裡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農村產業」,藉助網絡營銷平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2017年,僅蜜柚這一項實現銷售80萬斤,成功在網絡上打出了菖蒲塘水果品牌。

在湘西,產業發展離不開農業。州長龍曉華介紹,湘西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建成了全球最大富硒獼猴桃基地、中國最大的椪柑和百合基地,是中國「黃金茶」之鄉和全國優質菸葉基地, 「湘西香伴」系列綠色生態有機富硒農產品享譽海內外。

2018年,湘西獲批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後,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大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力度,精準對接產業。龍曉華介紹,湘西依託旅遊景區、農業特色產業園區、生態工業集中區、商貿物流區,發展綠色經濟成效明顯,2018年湘西州GDP是1952年的62倍,工業增加值是1952年的406倍,財政總收入是1952年的1846倍。

開放

基礎設施齊頭進

9月25日,黔張常快速鐵路在龍山段正式開始聯調聯試,預計12月底正式通車,屆時,湘西州將首次迎來高鐵動車。黔張常鐵路的建成,對於促進武陵山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及中部崛起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湘西州群山阻隔、交通閉塞、民生維艱。新中國成立以來,湘西州在加快推進立體交通網絡建設上不遺餘力。1959年,實現縣縣通公路;1978年12月,第一條鐵路枝柳鐵路湘西州段建成通車;2008年12月,常吉高速通車;2012年,吉茶、吉懷高速公路通車;2013年,張花、鳳大高速公路通車;2015年9月,龍永高速公路通車。

如今,湘西公路通車裡程13028公裡,通高速裡程481公裡,銅仁鳳凰機場竣工使用,黔張常快速鐵路今年將建成通車,湘西機場2020年實現通航,張吉懷高鐵2021年實現通車。

名片

文旅唱響協奏曲

6月6日,龍山縣洗車河古鎮早早地便被來自十裡八鄉的土家族鄉民們喚醒。男女老幼都著了節日的盛裝向古鎮裡的大擺手堂前匯聚。這一天是舍巴日,即為跳擺手舞,是土家族一個綜合性節日,也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民族節慶活動之一。而洗車河鎮,於今年2月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土家族舍巴日之鄉」。來自長沙的張先生一家6月5日就自駕來到湘西,興高採烈地趕赴這場盛會,在鄉親們的招呼下,浸潤在土家族文化的濃濃氛圍中。

不光是洗車河古鎮,湘西的文化旅遊產業早已發展得風生水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是中國西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司城址;裡耶戰國古城一次性出土秦簡3.7萬枚,復活了秦代的歷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吉首德夯,被稱為「天鑿奇峽」。

全州圍繞建設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和國際旅遊目的地目標,紮實推進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全方位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幸福

民生事業新景象

70年裡,湘西州加強民生事業建設,呈現出幸福湘西的新景象。

2018年,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是1958年的94倍,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9%,初中年鞏固率為99.3%,衛生機構和病床數分別是1950年的247倍和150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87.2%。新農合、新農保、城鎮居民醫保、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也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

相關焦點

  • 湖南人必須關注的微信公眾號 - 參考文摘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那麼,作為一個湖南人,有哪些微信公眾號是值得關注的呢?請看下面小編精心整理的8個微信公眾號,來自湖南的你,怎能錯過!  一、華聲在線(掃描二維碼關注華聲在線)  微信名稱:華聲在線  微信號:hszx_voc  簡介:華聲在線,是湖南最大、最權威的新聞門戶。
  • 湖湘自然筆記丨甘雨時降,起身耕耘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月桂 已是雨水節氣最後一候,春天已經站穩腳跟,隨著疫情逐步好轉,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回歸正規風數著它的葉子,老葉和新葉一起翻湧。一切都染上溼潤的綠,春天的能量從四面八方冒出來。 人事的復甦,與春意一樣,不可阻擋。春耕春種,復產復工,田間地頭農事漸忙,街頭巷尾煙火升騰。 在湘西保靖,茶農們開始扦插茶苗,在湖南採茶最早的東江庫區,茶園已經開始採摘早春的綠茶。更多的地方,茶樹還在醞釀芽茶。
  • 雲中金龍懸崖上的美麗蝶變 - 湖南印象 - 湖南日報網 - 華聲在線
    《美麗鄉村變形記》之一  櫻桃紅,野果香,山花豔,蜂飛忙。  5月16日—17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料鄉金龍村,2015年第八屆苗族櫻桃會暨「金龍櫻緣狂歡帳篷節」拉開了帷幕。苗家人自編自導了「農具T臺秀」、「吹木葉」、舞龍舞獅、苗鼓舞等節目。
  • 湖師大社科優秀成果獎再次領跑全省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
    科研瞄準國家、地方急需 管理瞄準教學科研所需 配「財務助理」提供保姆式服務 湖師大社科優秀成果獎再次領跑全省 華聲在線5月23日訊 省委、省政府日前通報表彰了湖南省第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第六屆優秀社會科學專家。
  • 旅遊裝備助推文旅融合大發展 2018湖南旅博會圓滿落幕
    華聲在線10月21日訊(記者 劉思佳)今天,2018中國湖南(第九屆)旅遊產業博覽會暨首屆旅遊裝備展在長沙圓滿落幕。本屆旅博會市場化、國際化程度較往年有顯著提升,成交金額及展會規模均創歷屆之最。市民爭相體驗帳篷、房車、遊艇、直升機等旅遊新業態,大呼新奇過癮。 全域旅遊成果凸顯 旅遊扶貧「組合拳」受好評 山、水、洲兼蓄一城的長沙,鬼斧神工、峰林奇絕的張家界,少數民族風情濃鬱的湘西……本屆旅博會薈萃湖南14個市州的旅遊精華,湖湘大地秀美的自然風景、濃鬱的民俗風情、琳琅滿目的旅遊商品等都精彩呈現。
  • 葉紅專:堅定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 加快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
    湘西州以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堅定沿著總書記指引的前進方向,認真落實省委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部署要求,圍繞創建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和旅遊目的地的美好願景,幹好當下、謀好長遠,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奮力開啟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的新徵程,努力在武陵山區率先振興、率先崛起,以實幹實績回報總書記的厚望和關懷。
  • 小小紅軍壺,悠悠魚水情 - 要聞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資料圖片) 黃志東 攝 華聲在線11月8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唐善理 通訊員 黃志東 李珊珊)11月7日,江華瑤族自治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在該縣沱江鎮城內新街33號76歲的韓開棋老人家裡,見到了一個珍藏85年的紅軍水壺,揭開了一段擁軍愛民的感人故事。 韓開棋老人從柜子裡拿出的這個紅軍壺,是一個鋁製水壺。
  • 湘西機場明年通航!武陵山區將迎來自己的航空時代
    (截至目前,湘西機場路基完成81%,樁基工程完成92.2%。圖為建設現場。通訊員 供圖)華聲在線9月2日訊 武陵山區將迎來自己的航空時代啦!記者今天從湘西機場有限責任公司獲悉,湘西民用機場目前建設正酣,計劃今年底實現校飛,力爭2021年實現通航。機場建成後將開通往返國內各大中城市的航班。
  • 「完美微笑」將走進湘西唇顎裂村 捎帶愛心請聯繫我們
    5月26日,長沙美萊在院內發起對湘西唇顎裂的兒童的專項捐贈,圖為院領導和專家參與捐贈。 華聲在線5月27日訊(記者 龐琦)100、200、500……5月26日下午6點左右,在長沙美萊醫療美容醫院的報告廳裡,美容整形專家和白衣天使們排著隊將愛心款塞進募捐箱。「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長沙美萊在院內發起對湘西唇顎裂兒童的捐助行動。 長沙美萊醫療美容醫院劉凱院長承諾,活動所籌集的善款和物資將全部定向捐贈給鳳凰縣香爐山苗寨貧困唇顎裂兒童。
  • 華聲在線推出國內首個移動網際網路分銷平臺
    ■製圖/王珏  華聲在線9月11日訊 花358元購買原價398元、可兌換6隻螃蟹的蟹券,心動嗎?  華聲在線副總編輯彭文杰介紹,這款手機遊戲以移動網際網路思維為內核,以手機娛樂遊戲為推手,以朋友社交圈為渠道,通過場景營銷和病毒式營銷,顛覆、重構了人們對媒體、對營銷及對消費的傳統觀念。  「發個連結,如果朋友是通過你的連結購買,這就是分銷成功。」活動現場,全國首個移動網際網路分銷平臺——天仙語分銷平臺低調上線。
  • 湖南迎來首個寒潮|雨雪天氣出行,這些路段行車需注意 - 直播湖南...
    華聲在線12月14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虢燦)湖南省交警總隊今天上午通報,據湖南天氣 ,12月14日8時交通實況氣象如下:紅色路段正在下雪或雨夾雪,氣溫低於0℃,湘西湘南高寒山區路段有凍雨,需加強防範。
  • 在「直播惹巴拉」中感受美麗湖南
    在繼2013年湖南衛視推出新春走基層特別節目「直播湯湖裡」之後,2014年湖南衛視推出的新春走基層特別節目是「直播呂洞村」。轉眼間又是一年,新春走基層直播節目已經成為湖南衛視新春期間的一個王牌欄目,而這次走進的是有著濃鬱民族風情的「惹巴拉風景區」,我們有理由期待,湖南衛視第三次新春走基層,一定會讓我們感受到一個更加美麗的湖南。
  • 湖南進行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 湘西等地區普降小到中雨
    華聲在線長沙訊 為了能有場暢快雨,昨天上午,西部戰區空軍某部、湖南省氣象局實行了湖南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運-7飛機滿載10根碘化銀焰條,從長沙大託鋪機場起飛,兩千多公裡追逐雨做的雲,途經漵浦、麻陽、吉首、保靖等地後回長沙降落。昨日下午4點多開始,作業地區普降小到中雨,常德、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局部地區雨量較為充沛。
  • 瀏陽花炮 永不止步的追夢 - 湖南日報 - 華聲新聞 - 華聲在線
    2015年,紐約新年焰火、香港新年和國慶焰火匯演、澳門第27屆國際煙花匯演、莫斯科國際煙花節、上海國際音樂煙花節……瀏陽花炮一次次綻放在深邃的星空,演繹著一場又一場饕餮的視覺盛宴,點亮了全世界所有愛美的眼睛。但你知道嗎?瀏陽人從沒停止過追夢的腳步,那就是讓瀏陽花炮更美、更環保、更安全。這不,9月25日晚,他們在瀏陽河畔的金灘,又進行了第四屆湖南省花炮新產品評比大賽。
  • 七色小鎮等你來 - 湖南印象 - 湖南日報網 - 華聲在線
    黃草鎮之夜 湖南日報記者 唐俊 攝 「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示範名單」,湖南有7鎮6村入選。 銅官鎮、花明樓鎮、大圍山鎮、壺天鎮、南山鎮、熱水鎮、黃草鎮,這7個鎮如七枚寶石,在三湘大地眾多的古鎮中綻放出獨特的光芒。 也許有些你還沒聽說過名字,那就跟隨我們在中秋,在國慶,在美麗的秋天裡,走近它們。
  • 毛偉明在益陽調研時強調: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培塑新優勢幹出...
    毛偉明在益陽調研時強調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培塑新優勢幹出新業績(1月7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毛偉明在信維益陽電子聲學科技產業園調研。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尚文 攝)華聲在線1月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孫敏堅) 今天下午,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毛偉明在益陽調研。他強調,益陽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不斷培塑新優勢、幹出新業績。省政府秘書長王群參加調研。
  • 累了,就去湘西!
    >據了解,湘西州聯合亞文星空傳媒共同打造「累了,就去湘西」主題地鐵專列,14列專列於8月7日起陸續登陸長沙地鐵1、2號線,助力湘西文旅產業發展。乾州古城是南長城的大本營,與鳳凰齊名的雙子城,龍鳳城,是神秘湘西的文化窗口,湘西非遺大觀園。
  • 【「五大基地」建設觀察】精細農業點亮新希望——我省優質農副...
    製圖/張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尚武 秋收過後,湖南農產品便源源不斷「東進、北上、南下」。省政府著力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出臺「一縣一特」主導特色產業發展指導目錄,構建「四帶八片」,推進基地布局區域化。 3年來,全省著力建設衡邵羅霄山脈茶油、湘南臍橙、湘西柑橘、長株潭百裡花卉苗木四大產業帶;打造湘西北茶油、都市蔬菜、供粵港澳蔬菜、安化黑茶、湖南紅茶、嶽陽黃茶、洞庭水產、湘中道地藥材八大產業片。
  • 湖南3個區域劃定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生物多樣性,與我們的食物、健康相關 我省武陵山脈、南嶺、洞庭湖3個區域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華聲在線5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通訊員 肖仁太)有人可能認為,地球上生物這麼多,消失幾種沒有關係。
  • 長沙小龍蝦首登飛機餐 湖南本土航空「湘味」濃
    來源:華聲在線華聲在線9月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通訊員 劉佳)正式落戶湖南兩個月的紅土航空,正不斷打造湖湘特色品牌航空。今日,紅土航空發布消息稱,在最近一趟長沙飛雲南滄源的航班上,紅土航空首次在飛機餐中推出長沙小龍蝦,頗受旅客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