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落地質學得益於專家治國!

2020-10-13 金童希瑞

得益於專家治國,隕落地質學創始人張海亭先生在溫家寶力推下走上了1996年於北京召開的30屆全球地質大會講壇。

張海亭先生指出了鐵鎂質橄欖巖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指出了「漸變論——板塊運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並且得到了大會的一致通過!

事實上,黃汲清先生也曾經題詞支持張海亭的隕落地質學理論。

附:隕落地質學理論

相關焦點

  • 隕落地質學給中國五大地質學派指出了地質變化的動力
    自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30屆全球地質大會上,張海亭先生提出了「鐵鎂質橄欖巖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註:隕落成因的矽酸鹽、碳酸鹽種類較多,不是隕石);指出了「板塊運動」的片面性與局限性。這樣,隕落地質學也就給「中國五大地質學派」指出了地質變化的動力。
  • 隕落成因決定了地質構造的方向性
    如果巖漿完全來自於上地幔,就無法形成蛇綠巖套、雙模式巖套、埃達克巖等地質構造。只有小行撞擊地球導致地臺活化,隕石坑巖漿衝擊波層流裡的物質才會產生金屬氫;在金屬氫聚合了二氧化矽的同時,金屬態還形成了矽酸鹽、硫酸鹽、碳酸鹽、烴等等。
  • 隕落地質學
    &34;,由&34;的發現者、課題研究人、世界著名地質學家張海亭先生創建於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學術論文於1996年在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上通過。&34;指出,地質學傳統觀點由於忽視對隕落地質作用的認識,表現在西方形成的地質學傳統觀點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 我們有責任把隕落地質學發揚光大
    隕落地質學理論是張海亭先生的創新之作,在上世紀末召開的30屆(北京)全球地質大會上獲得一致通過,我們有責任把隕落地質學發揚光大! 張海亭先生在大會上指出了「鐵鎂質橄欖巖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認為板塊運動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 隕落地質學是「災變論」!
    張海亭先生提出了「隕落地質學理論」。隕落地質學理論是「災變論」,「災變論」認為巖石與礦物不是完全從上地幔溢出來的,而主要是隕石坑巖漿衝擊波層流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的。這樣小行星撞擊就成了地質變化的動力。
  • (原創)隕落地質學創始人張海亭先生
    所謂的鐵鎂質橄欖巖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就是指部分矽酸鹽和碳酸鹽是在隕石坑巖漿衝擊波層流裡由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的。1996年北京30屆全球地質大會一致通過了張海亭先生的發言,承認了他提出來的鐵鎂質橄欖巖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標誌著隕落地質學的誕生。
  • 用實學理念服務治國理政 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加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實學理念融入到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服務。近日,中國實學研究會特邀全國著名學者、專家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實學的內涵與價值、實學人物及其思想、實學思想與法治實踐、實學文化與書院建設、實學理論與城市發展等一系列議題展開學術研討。
  • 隆昌鐵隕石:明朝時隕落的天外來客
    [內容摘要]據《隆昌縣誌》記載,隆昌鐵隕石明朝時期隕落在隆昌縣城西北,清朝乾隆25年(公元1760年)被人掘出當作「神物」供奉,稱為「紫巖」。1972年,成都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前身)教師在隆昌見到這塊奇特的「石頭」,於是便帶回成都進行研究。 在我國為數眾多的博物館中,高校博物館別具一格。
  • 地學界院士專家「雲」集五臺地學研討會
    本報太原8月8日訊(記者王佳麗 通訊員王紅傑)8月8日,由省地勘局和忻州市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省地質調查院協辦的第一屆五臺地學研討會在並召開。來自我國地學界的多名院士專家圍繞「前寒武紀地質與礦產資源、基巖山區地質與環境地質」兩個主題,分享了各自在資源、環境等領域的探索和成果。
  • (原創)關於「隕落地質學」的話題
    「外行星動力學」是地質學的邊緣學科,「隕落地質學」自然是「冷門學科」。(上圖:定向石隕石)既然「隕落地質學」是「冷門學科」,專家們對於隕石的研究就幾乎就是不入流的!至於說「隕石」和「隕落成因的巖石」則更是模糊不清。
  • 學地質的女生出路在哪?
    學地質的女生出路在哪?  近年來地質行業的發展狀況你我有目共睹,有人稱之為「地質寒冬期」。而這對於地質類在校大學生來說則是一個頗為心酸的稱呼。在中國,地質類專業辦學點達120 個,在校生約12 萬人。由於地質行業的不景氣,很多學生選擇了轉行、讀研觀望、讀博再觀望。  關於地質專業學生出路的問題已被討論過無數次。
  • 紅太陽隕落的日子
    東方的紅太陽隕落,舉國悲痛,世界震驚。我當時十一歲,記得很清楚,我和父親正在大別山裡的高山上砍柴。大概在上午十一多鍾,我挑著五、六十斤木柴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汗流浹背,飢餓難受。迎面走來一個砍柴的大叔,他帶著哭腔、低聲告訴我:「你聽到廣播沒有?毛主席逝世了!」我說:「不要瞎說!」他又說:「是真的,我也是上山之前聽到村裡廣播的」。
  • 感地質之瑰麗 悟研學之精髓
    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卻無法阻隔科普工作者的熱情和學子們對地質知識的渴求。近日,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科外部的指導下,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學文獻中心會同有關局屬單位通過線上知識傳遞和分享,為廣大中小學生開啟了為期一周的探索自然地質研學之旅。你見過花粉嗎?你去過巖溶洞穴嗎?你知道我們做飯用的鹽是怎麼來的嗎?當地質災害發生時,你知道該怎麼避險自救嗎?
  • 隕落地質學基礎與方法
    (1)小行星環俯衝、撞擊是地質變化的動力。(2)小行星俯衝帶和隕石坑衝擊波層流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金屬氫聚合形成巖石與礦物。由於小行星撞擊方向的改變,太平洋兩岸的地質構造不盡相同;但是通過平移,逆掩形成的山脈與順推產生的島弧是可以結合「鮑文反應序列」進行比較的。
  • 小行星撞擊的災變是隕落地質學的鮮明特徵
    如果巖漿來自上地幔,就無法形成蛇綠巖套、雙模式巖套、埃達克巖等地質構造。巖漿巖的氣態成因,決定了地質構造和巖石礦物的分布具有方向性。二氧化矽巖漿衝擊波層流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災變,是隕落地質學的鮮明特徵
  • 三天,兩位巨星隕落
    三天兩位巨星隕落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導航與空天目標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其鳳,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日在京逝世著名婦產科內分泌學和計劃生育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碧蓮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6
  •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指南
    在這一關鍵歷史時刻,習近平法治思想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明確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綱和魂,奠定了全黨全國人民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共同思想基礎,匯聚起磅礴精神力量,為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出了總動員令。
  • 與地質專家面對面,解鎖地球的秘密
    9月4日至5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博物館和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的數十位專家組成的科技服務小分隊走進懷化市、沅陵縣和麻陽縣等地的中小學課堂,為這裡的學生們帶來了一系列關於地球科學、地質災害的科普講座,使廣大學生對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 抗日戰爭期間的謝家榮:只吃飯不拿薪,學地質的應有這種苦幹精神
    他不僅開創了中國礦床學、中國礦相學、中國煤巖學等十餘門學科,還是我國最早的石油調查者、最早的石油著譯者、第一個對臺灣石油地質進行調查的中國地質學家、中國鈾礦地質與勘察的奠基人。,已培育出諸多著名地質學家,由於斐聲中外,有日本留學生特別申請聽他的礦床學課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研究實力怎麼樣
    現如今的北地仍然保持著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以及國土資源調查、合理利用與保護的學科特色,同時理工文經管法多學科協調發展,成為國家「211」「985」建設行列大學。這所集眾多高校地質學術優勢於一身的全國重點大學,在地球動力學、地球節律與全球地質事件、巖石探針與深部過程、地球化學動力學及造山帶研究等方面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