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捲風的生存時間一般只有幾分鐘,最長也不超過數小時。
普遍認為,龍捲風是雲層中雷暴的產物,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區域內集中釋放的一種形式。龍捲風的形成既需要有暖溼空氣交匯提供對流條件,又要求高空和低空都有強風,還需要有較平坦的地形。
美國被稱之為「龍捲之鄉」,因為該國的龍捲風不僅數量多,而且強度大。這主要是和美國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大氣環流特徵有關。
美國的落基山脈呈南北走向,南邊主要是墨西哥灣,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由於落基山呈南北走向,北邊的冷空氣很容易侵入,而南邊的墨西哥灣提供了較好的水汽條件,暖溼氣流容易過來。美國中部多為草原地貌,被稱為中部平原區,少有崎嶇險阻擾亂大氣活動。由於墨西哥暖流帶來的暖空氣形成大量雨雲,使得來自北部加拿大的寒流迅速退卻,在美國境內低氣壓不斷發展,最終形成龍捲風。
美國龍捲風發生最多的是中西部和南部的廣闊區域,有人將美國這一常發生龍捲風的區域稱為「龍捲風道」。美國約有54%的龍捲風發生在春季。
美國主要處在中緯度,春夏季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即使在秋冬季,也常受其邊緣影響。在副高南部和西部是偏東和東南氣流最活躍的地方,它把大西洋和墨西哥灣的大量暖溼空氣源源不斷向美國大陸輸送,這是產生雷雨雲的充分條件。雷雨雲不斷地強烈發展,龍捲風就伴隨而來。
今天龍捲風的題目:蹊心論卷 | 2018年2卷之《高考來的快,美國龍捲風》
圖片來自網絡
資料參考自網絡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