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軟妹呦 歡迎轉載分享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有的時候我們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跟著小編探索不一樣的風景,品味不同的人生!
近段時間貴州的鄉村旅遊非常火爆。豐富的自然山水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奠定了貴州的鄉村旅遊,同時也湧現出許多旅遊趣事,豐富了遊客的旅途。
荔波是貴州知名的旅遊縣城,因為大小七孔景區和荔波古城的存在,讓荔波成為貴州最受歡迎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其實荔波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風情。在荔波的瑤山鄉境內,有一處名叫菇類村的古村落,也是貴州少數民族保護村寨之一。時至今日,在菇類村中還保留著大量的吊腳樓等古建築。
早在2018年,菇類村就入選了貴州生態文化村的名錄,也因此在近期火熱的鄉村旅遊中,菇類村憑藉獨有的特色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和普通古村落相比,菇類村和它們一樣,都有傳統的古建築和清秀的自然山水,但不同的是民俗文化。
菇類村以苗族和瑤族為主,其中以白褲瑤最為出名,因為他們的服飾異常吸引人,同時還反應了人類文明。在菇類村,很多遊客都發現,女子的服飾僅前後兩塊布,很隨意的就搭在肩上,並且裡面什麼都不穿。因此很多遊客稱其為「羞羞的」古村落。當然看到這樣的服飾也有很多人費解,為何會有這種不雅的服飾。
其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過解釋,當地的村民,研究古村落和少數民族風情文化的行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崇拜。
菇類村女子的服飾之所以奇特,就是因為他們是現存少有的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的古村落,他們突出的就是母系社會的文化遺存,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女子佔據主導地位,所以在她們的服飾上就會體現出對母性之高無上的崇拜,所以就有了這前後兩塊布的服飾。
遊覽過貴州古村落的遊客應該都清楚這一點。其實菇類村不僅有獨特的服飾和吊腳樓建築,還有許多幹欄式的房子,技能防潮,還能防老鼠,不得不佩服村民的聰明才智。所以菇類村能入選貴州生態文明村落,更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讚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菇類村是體會原始人類最合適的村落,也是貴州旅遊界的一顆明珠,如果有機會,你會前往菇類村嗎?對於這個「羞羞」的古村落你有什麼認識和看法?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下足跡。
往期精選
浙江「滑稽」釘子戶,曾揚言沒有1億不搬,最終改口「隨便賠點」
福建一巨型公園走紅,由農民集資4千萬而建,門票免費不輸金雞山
湖北一「假」古鎮火了,耗資80億佔地1690畝,被稱「襄陽明珠」
廣東一巨型公園走紅,佔地40公頃免費開放,被稱「佛山之光」
河南將增一大型公園,佔地77畝,耗資1.3億,被稱「鷹城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