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有處原始的古村,被稱彝族版「布達拉宮」,村民仍用驢子代步

2020-12-05 筆尖旅遊

對於旅行,從來都記憶模糊。記不得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風景,遇到哪些人。儘管人們說,去旅行不在於記憶,而在於當時的那份心情。

很多人之關注到了雲南的自然美景,縱然有著大理古城的存在,但多數人到大理也是為了看美景,很少有人注意到雲南特色的建築藝術和民俗風情,作為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從戰國時期,這裡就有了深厚的歷史底蘊,而現在最能感受這份古樸情愫的,莫過於雲南境內的古村。

在雲南的雞犬相聞之地,有處名叫城子的彝漢結合的村莊,在明朝時期,城子古村是滇東南的文化,經濟中心之一,就是因為村中有昂土司府的存在。從明朝算起,城子古村有500多年的歷史,但城子古村並不是從明朝開始。而是源於一個彝族的傳說。也正是因為這個傳說,我們可以把城子古村分為三部分觀賞和體驗。

第一部分便是建築藝術,在沒有了解城子古村的風土人情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土掌房。整個古村中有1000多間土掌房,並且每棟房屋都是層層相銜,一眼望去就好像一家人居住在一個超大型的豪宅中。由於坐落在200多米的飛鳳坡上,每棟房屋緊密連接,從遠處看像極了布達拉宮,因此城子古村也被稱為彝族版的「布達拉宮」。

第二部分便是建築底蘊和建築價值。當人們看到這壯觀的土掌房時,或多或少都想了解下建造的背景和建築的價值。這就要說到彝族的一個傳說,也是城子古村的由來。城子古村是彝族先民從荒蠻走向文明的一個過程。彝族的先民為了躲避風雨的襲擊,猛獸的侵害,從樹上和山巖洞穴中搬出,一個彝族的小夥冥思苦想三天三夜,最終建造了最原始的土掌房,後來變居住了24家人,慢慢變發展成村落。

當然隨著歷史的變遷,土掌房的建築藝術也得到了提升。既有彝族的特色,又融合了漢族的四合院的雕刻藝術,形成了獨特的彝漢結合的建築風格。這也體現了城子古村先民的智慧。

了解完傳說和建築價值之外,我們就要看最後一部分,人文風情。城子古村之所以原始,就是因為人文風情和民居建築的影響。因為這些土掌房連城片,所以導致整個古村巷道狹窄,車輛進不去,所以到現在,村中的居民還用驢子代步,而遊客到這裡也只能徒步,這就是為何城子古村原始的原因,也是為何能受歡迎的原因。

近幾年,滬西縣對城子古村加大了宣傳,讓越來越多的遊客知道了雲南還有處原始神秘的村落,越來越多追求原始自然的遊客慕名而來,皆滿興而歸。而古村也一直堅持這自己的原始,沒有過度開發,更沒有所謂的商業化。所以非常適合探秘尋幽!喜歡古村落和人文古蹟的遊客不要錯過。

在國內眾多的古村中,你認為哪個古村可以吸引你?歡迎各位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雲南「藏得太深」,有處原始的古村莊,村民仍用驢子代步!
    雲南「藏得太深」,有處原始的古村莊,村民仍用驢子代步!在雲南的雞犬相聞之地,有一個名為城子的彝漢結合的村落,在明代,城子古村是dian東南的文化、經濟中心之一,因為村子裡有昂土司府。從明朝算起,城子古村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但並非始於明朝。來源於彝族傳說。託這個傳說的福,我們可以把城子古村分成三個部分來看。
  • 雲南有處「世外桃源」,僅有一條路與外界相通,當地制度更是稀奇
    在雲南的深處,地方的雨崩村的古村,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村的周圍環繞著山的面貌,但也正是因為其獨特的地理條件,歷史上,這裡是一條路通向外部的,完全可以進入村子的道路,現在的發展經過,成為村的道路上,但是,公路行駛需要的是錢,單程需要一個人260日元,價格相對來說也非常昂貴,而且村的地理的無私奉獻
  • 群山環繞中的金色布達拉宮,不在拉薩,而在浙江的群山之中
    有人說它是「江南的布達拉宮」,也有人稱之為「金色的布達拉宮」。的確,像這樣依山而建,高低錯落的山村,在江浙一帶十分罕見,更何況它還保存的如此完整。去年去過山西陽泉的大汖村——藏在深山中的布達拉宮,但在楊家堂村面前,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村中的房屋大多建造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50年左右的歷史。
  • 自駕雲南,縱貫紅河百年鐵路與夢境山鄉
    在雲南哀牢山的崇山峻岭間,有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它就是聞名遐邇的紅河,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紅河用它流不盡的乳汁,澆灌滋潤和孕育著兩岸的山水樹木和生靈,並締造出了許許多多撲朔迷離的人間奇景
  • 廣東有處世界級古村,白天張揚夜晚保守,僅百年歷史卻與土樓齊名
    在廣東的歷史上,基本上每一處歷史文化的古村古鎮都和僑民掛鈎。有些村莊,依託著僑民文化,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從原來的兩間民居到現在的近兩千碉樓,這其中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它就是廣州開平市的自力村,一個小小的古村,為何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雲南有一個原始部落,部落四處都高掛牛頭,遊客覺得神秘又可怕
    大家好,我是麗麗,今天小編我要來和大家分享一個位於雲南的原始部落,只要你踏進這個部落就會發現四處都高掛著牛頭,所以很多遊客都覺得特別神秘,而且還溫馨提示:千萬不要晚上去玩。說起雲南旅遊,大家肯定會想到麗江古城、玉龍雪山,還有大理的雪月,還有香格裡拉。
  • 隱匿於世的滇中石頭古寨:雲南石林深山糯黑石頭寨
    糯黑村位於圭山鎮大山深處,村裡有農戶300來家,約1000餘人,其中主要是以彝族撒尼人為主,他們世居這裡,一直保持著祖上敬重自然,愛護環境的傳統,深居簡出,讓這裡的民風完好地保留了淳樸善良、友善熱情。今天的糯黑村,民風淳樸,行走其中,依然可以遇見那一張張友善的笑臉。
  • 路平丨我的家鄉度古村
    可以想像,當年或是一支戰敗的孤獨氏族人被繩綁押解流放到此地,或是被打散逃命至此,懷著對先祖的敬畏,他們用姓氏「獨孤」命名了村莊,由於歷史久遠,當地人逐漸將「獨孤村」寫成「度古村」了。另有一種說法是村子兩頭低、中間高,就像牲口馱糧食的馱子,所以取此名,但我卻寧願相信的是第一種說法。那麼,度古村的村民到底是匈奴後裔還是漢族人呢?
  • 「三星堆」與彝族文化
    朱文旭本文載《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朱文旭,中央民族大學大學教授、碩士導師,研究方向:彝族語言文化與教學。)在三星堆文化中有「縱目」(直眼人)銅塑像。眼珠子形成柱狀出現在眼睛外邊。《華陽國志·蜀志》:「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蠶叢為什麼是「目縱」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雲南地區彝文文獻《查姆》、《梅葛》說人類經歷了三個時代。第一個時代為「獨眼時代」,這個時代的人「吃食不祭神,淨水不供佛,佛前不燒香,飯前不祈禱,酒前不祭神,遇老不磕頭,見小不作揖;獨眼不禮貌,道理也不講」。
  • 雲南藏著一個原始部落,村民住草屋抽菸鬥,很少與外界接觸
    雲南省中央緬甸邊境隱匿著原始部落,猶如世外桃源,村民們都手無寸鐵地生活在草房裡,自給自足,這裡的風景是原來的生態,村民們很淳樸至今很少與外界接觸。這個村子叫翁丁村,雲南佤族自治縣昌原,原始部落部落居住,不到300戶,昌原是中國和緬甸邊境的一個小城市,非常偏僻,所以翁丁村並不知名,當地居民也離開了村子,我沒有與外界接觸,因此,翁丁村仍保持著大量的原始習俗,民風淳樸,男耕女織,過著和平無憂無慮的生活。
  • 蘇州西山古村有:堂裡、甪裡、植裡、東西蔡、後埠、東村、明月灣
    這裡是西山島古老的移民村落,在《史記》中稱綠裡村,因為漢初商山四皓之一的甪裡先生隱居於此而得名,又因境內有「西山七十二峰」之一的「角(甪)頭山」(又稱甪庵山),村以山名。村內至今還保留有隋唐宋元明清的珍貴遺蹤。甪裡古村民風淳樸,村民十分熱情。
  • 走近彝族 認識彝俗
    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地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帥、夷王,表明在徵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佔有制度的過渡。8世紀30年代,蒙舍詔統一六詔,雲南彝族、白族先民聯合各族上層建立了南詔奴隸制政權,統治中心在今雲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帶,統治範圍達到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與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區。
  • 貴州畢節6處最美古村古鎮,帶你體會雲貴高原別樣魅力
    在你參觀完這些村裡的「寶貝」之後,還可以與村民一同就餐,就餐時吃上帶有傳奇色彩的「南瓜飯」,以及農戶們自己醃製的香腸臘肉,時令蔬菜等。此外,還一起手捏餈粑,品嘗水花酒,感受水家人口吹木葉的獨特旋律,豈不快哉。
  • 環走縹緲峰古村——遊植裡古村
    環走縹緲峰 古村一一遊植裡古村而後向附近的植裡駛去。植裡古村位於 太湖 西山島北部、西山的 東村 和涵村之間。村落約形成與南宋末年,居民多李姓,系南宋工部尚書、 平江 知府李彌大後裔。特意百度了一下,得知植裡有三寶:古道、古橋、古樟,均建(植)於 清康 熙四十一年(1702)。拍照的就衝這去的。
  • 非洲一處「神秘」的原始部落,村民用芭蕉葉蓋房子,8歲就成熟
    如今,人們厭倦了繁華城市的快節奏生活,想去一些安靜簡單的地方,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原始部落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這些原始文明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非洲有一處最神秘的「矮人」部落,村民用芭蕉葉蓋房子,孩子8歲基本就發育成熟了。說到小矮人,很多人認為只有白雪公主的童話才有他們的存在,沒想到,他們真的會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
  • 雙柏彝族原生態祭祀舞蹈——小豹子笙
    「笙」在雙柏羅婺彝族說來就是「舞」的意思。小豹子笙又叫「紋身舞節」,是雙柏縣大麥地鄉峨足村彝族群眾祭祀驅邪的原始舞蹈,彝語稱「佘莫拉格舍」,意思是「畫大母豹子花紋」。這不僅是一種祭祀驅邪舞蹈,更傳達著千百年來彝族人對自然的崇敬以及對綠水青山的熱愛。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百年古村藏神秘洞
    海南萬寧市東澳鎮分洪村委會水溝村,是太陽河畔一個有著超過600年歷史的恬靜古村,水溝嶺上發現有明代嘉靖年間的摩崖石刻,有祈雨石碑石像,還有留存數百年的古墓。最神奇的是,山嶺上的同雲洞幽深神秘,流傳著傳說和佚事。村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發掘保護古村山洞,步東山嶺之後,讓文化古村煥發美麗鄉村魅力。
  • 彝族民間文學,日常經驗的事實變為神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那麼身為少數民族的彝族,民間神話也是以語言述講的方式進行,那麼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彝族的民間神話吧彝語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時期,一是歷史上隨著中央王朝對彝區直接控制的加強,彝漢文化交流增多,彝語不再是彝區唯一的交流工具,隨著明朝漢族移民運動及清朝改土歸流措施的進行,彝族人口由多變少,彝族文化由彝區主流文化變為邊緣文化,彝語不再是區域範圍內主要的交流工具
  • 彝族傳統有哪些節慶?傳統的婚姻禮儀有哪些?
    祈子即求子,求子需要有求的對象,在彝族的神靈信仰中,山神常常是作為掌管人類生育的神祇而受到另一種崇拜,這種崇拜逐漸演化為生殖崇拜,一些形似男性生殖器的石頭等也常作為靈石而受到崇拜如在楚雄州大姚縣曇華鄉拉乍門村有一根兩米長,形似男性的生殖器的石柱就長期受到未育女性的崇拜。由於受佛教文化的影響,一些未育彝族婦女也會向送子觀音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