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累計裝機來看,華銳、金風、東汽合計佔累計裝機容量的57%,其中雙饋機組華銳和東汽佔比36%,直驅機組的金風佔比21%。因此,綁定三大廠商的變流器企業在整機改造的過程中將充當不可或缺的角色。
從存量市場來看,直驅的裝機容量10.17GW,雙饋的是34.57GW。假設每臺1.5MW,則直驅機組共6779臺,雙饋機組共23044臺。低電壓穿越改造的價格一般差異較大,如金風科技由於直驅機組結構簡單,改造約10多萬元;東方汽輪機改造成本最低,低於10萬元;而華銳風電由於機組設計較為緊湊,改造時需要對變流器機箱進行整體改造,價格超過20萬元。在市場規模測算的過程中,我們假定其均價為10萬元,那麼存量市場改造的市場規模合計約30億元,其中雙饋23億元,直驅約7億元。
從新增裝機來看,華銳、金風、東汽合計佔累計裝機容量的56%,其中雙饋機組華銳和東汽佔比36%,直驅機組的金風佔比20%。因此,綁定三大廠商的變流器企業在配套市場中將擁有穩固的行業地位和穩定的訂單來源。
從新增市場來看,「十二五」期間年均新增裝機容量為9053MW,「十三五」期間為12000MW。我們假定直驅佔比23%,雙饋佔比77%,且1.5MW/颱風機進行測算,則「十二五」期間直驅風機年均需求為1388臺,「十三五」期間為1840臺。雙饋風機「十二五」期間年均需求為4647臺,「十三五」期間為6160臺。根據直驅變流器價格70萬元,雙饋變流器價格40萬元測算,則「十二五」期間變流器市場規模為28.3億元,其中直驅9.7億元,雙饋18.6億元。「十三五」期間為37.5億元,其中直驅12.9億元,雙饋24.6億元。
改造市場的需求將會在2012-2013年集中爆發,因此我們將改造市場規模分攤到2012-2013年,則2012-2013年均市場規模可達到43.2億元,受益整改政策,風電變流器市場或將集中爆發。
雖然無論是累計裝機容量還是風機整機產量,我國已成為風電大國,但是由於發展的無序性,下一階段的重點將落實到提升併網比率、提高風電電能質量和穩定性。風電變流器,作為電能轉換的關鍵部件,其國產化比率卻不到10%,大部分仍依託於外資廠商。今年多次脫網事故、電監會的檢查以及未來的改造,都將成為本土風電變流器廠商的突圍契機。
據了解,風電變流器是風電整機中僅有的幾個尚未實現國產化的零部件,目前國內風能變流器市場主要依賴進口。ABB、Converteam、美國超導等國外品牌佔據國內風能變流器主要市場份額,內資企業佔比僅5%左右,存在著廣闊的市場替代空間。
風電變流器屬於風電整機的關鍵零部件,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該產品的進口替代性都比較好,行業平均利潤率較高,這一行業對於國內一些風電企業來說蘊藏著大量的市場機遇,今年以來大規模的風機脫網事故引發的風機改造潮?為風電變流器行業帶來良好發展契機。儘管風電在近年事故頻發,但在多種新能源的比較中,仍看好風電的發展前景。
不過,由於部分風電機組改造費用高昂,變流器成本佔到整機成本的7%-10%,企業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據了解,金風科技的直驅風機改造價格約為10萬元,而雙饋風機由於其構造更複雜,改造價格還大於10萬元。
風電變流器進口替代在即,市場空間廣闊。目前,國產風電變流器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仍然由外資廠商佔據,內資企業佔比僅5%左右,存在廣闊的進口替代空間。但近年通過技術比對,國內一些優秀的廠商在技術實力方面已經達到國外領先廠商的水平,在整機廠商通過併網試驗後將會大量採用國內廠商的設備。由於每個整機廠商的風機在構造上有所不同,因此整機廠商也更希望能夠選定一些相對穩定的上遊變流器配套廠商。從配套市場來看,預計十二五期間年均市場規模約為28.3億元,其中雙饋機組佔18.6億元,考慮到變流器改造市場的爆發,12-13年的年均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43億元。
結論認為,雙饋機組綁定下遊整機客戶的風電變流器廠商將迎來廣闊市場前景。預期相關設備商科陸電子、陽光電源、海得控制等將受益。對於風電整機企業來說,要積極地將風電變流器納入自身的業務板塊,增強成本控制能力;對於專業從事風電變流器業務的企業來說,一方面要加大與大型風電整機企業的合作力度,爭取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另一方面要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研發生產大功率的風電變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