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電裝機之東風 禾望風電變流器迎接新機遇

2020-11-23 中自網
 截至7月22日,15家風力發電企業發布了半年度業績預測,幸福指數為86.67%。五家企業預計利潤將翻倍,利潤也將增長50%至100%。據預測,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風電搶裝行情將帶動2020年國內新增風電裝機超過30GW,同比增速超過20%。其中,最重要的驅動因素為北方地區裝機的復甦和海上風電的崛起。

 

 

  風能以其清潔無汙染、可再生的特性成為傳統化石能源有競爭力的替代品,但其不穩定性給風電併網及大規模應用帶來巨大困難。風電變流器作為風力發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是一種通過整流、逆變原理將不穩定的風電變換成為電壓、頻率、相位符合併網要求的電能的控制裝置。因此,要達到併網要求,每颱風機必須配備一套變流裝置。此次乘著風電裝機之東風,風電變流器的市場需求也隨之持續走俏。  奮起直追,從優秀品牌到行業領軍  與工業自動化所涉及的領域一樣,由於國內風力發電整體技木起步較晚,最初我國風電場應用的風電變流器市場主要被國外品牌佔據。此後,隨著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和舉措大力扶持民族企業,為日後國產實現進口替代創造了有利條件。  自2007年10月起,國內首臺自主1.5兆瓦風力發電全功率變流器試製完成,拉開了我國在兆瓦級永磁直驅風力發電併網技術國產化的序幕。之後,隨著以禾望電氣(下文簡稱「禾望」)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民族企業的奮起直追,徹底改寫了國外企業在該領域壟斷格局的歷史。  作為一家以風電變流器起家,產品涵蓋風電變流器、光伏逆變器、電氣傳動三大領域的電力電子設備企業,早在2009年禾望風電變流器產品就實現了批量發貨,並迅速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2017年7月上市以來,禾望以中壓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優勢為依託,依靠風電變流器主營產品,進一步向光伏逆變器、中大功率傳動變頻器領域發力。  年報顯示:2019年禾望電氣實現營業總收入17.86億元,實現利潤9531萬元,共銷售風電變流器2036臺。此外,另據不完全統計,禾望兆瓦級風電變流器等產品裝機量超過1.6萬套。目前,禾望主營風電變流器產品,在第三方供應市場佔有率第一,市場份額保持在30~40%,整體市場中佔比15~20%。  從單一部件來看,風電變流器是繼風電用軸承外,技術含量最高、開發難度最大的產品,同時價值量也較大。雖然國內風機龍頭整機廠也開發自有變流器,但是禾望憑藉技術和產品可靠性優勢,仍然切入大型整機廠供應鏈,尤其是海上風電變流器產品更是國內自主品牌的不二選擇。2016年禾望與聯合動力、遠景能源和明陽風電等整機廠合作且形成銷售收入,並在與其他大型主機廠商合作中取得突破。此後,隨著原有外商留下的售後市場以及陸上風電的封閉市場的逐步打開,禾望在陸上風電的銷售進一步增長。除部分風電整機廠外,國內風電機組製造企業和業主單位均是禾望電氣的合作夥伴,其產品也被廣泛的應用在全國各類風電場。而隨著風機大功率迭代加速、海上風電蓄勢待發,禾望變流器產品又將迎來新一輪成長機遇。  風機大功率迭代加速 海上風電打開成長空間  據CWEA統計,我國新增風電單機平均功率在2007年突破1MW、2011年突破1.5MW,2017年突破2MW,約以每年0.12MW的速度提升。主流雙饋變流器的功率僅在300~700kW之間,全功率變流器也在2MW以下。但是從2018年開始,國內大功率風機的提升速度明顯加快,尤其是海上風機基本從4MW級別啟動。而從2019、2020年起,國內風機廠商開始提供5.5MW、6MW甚至7.25MW級別的大功率風機。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中,2MW以上機型的比例已經達到45%。特別是在2016年之後,2017、2018年分別提高到了34%、45%,分別提高了14個、11個百分點。以2019年烏蘭察布6GW風電基地中標機型為例,投標機型中最小容量為3.4MW,最大容量為5.17MW,而最終中標機型容量平均高達4.2MW。另一方面,海上風電的單機容量都在3MW以上。截至2018年底,我國4MW機組累計裝機佔海上總裝機容量的52.8%;3.2MW、4.2MW、6MW機組累計裝機量,同比大幅增長8910%、604.8%、133.33%。隨著大兆瓦、全功率變流器需求的提升,整個市場環境已發生了變化。

 

  經過十多年的研發技術積累,禾望形成了以電力電子技術、電氣傳動技術、工業通信及互聯

技術和整機工藝、製造工藝技術為核心的技術平臺。在四大核心技術平臺的基礎上,禾望根據產品類別的不同,建立了以中小功率變流器、兆瓦級低壓變流器、IGCT中壓變流器和級聯中壓變流器為核心的四大產品平臺。

 

禾望電氣四大技術平臺(招股說明書)

  據悉,在國內前十大風機廠商中,明陽智能、聯合動力、運達風電、中國海裝等均是禾望的主要客戶,金風科技、遠景能源也有批量供貨。以明陽智能為例,禾望已經成為了明陽智能的變流器主要供應商,其3MW及以上風機全面採用了半直驅技術,需要採用全功率變流器。禾望電氣全功率變流器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已經開始得到展現。其次,風機向著5MW~10MW級別推進,功率提升速度也在進一步加快,變流器的技術壁壘也日益提升,仿製難度、生產難度也將不斷提高。  自2009年開始陸續推出風電變流器產品,且作為國內第一家提供5MW以上變流器的廠家,禾望正是憑藉技術及成本優勢,屢屢斬獲海上風電項目訂單。2018年底明MySE5.5/7MW半直驅機組在廣東粵電湛江外羅項目中完成了首臺機組吊裝,正是採用瞭望禾的變流器。2019年7月禾望中標明陽2.45億合同,伴隨著下半年明陽會安裝很多5.5MW的裝機,禾望或將獲得更多訂單。近期,在2020年廣東海上風電項目中,禾望已為明陽智能、東方電氣和金鳳科技提供風電變流器。其中,明陽智能MySE5.5/7.0MW平臺海上風海上低穿測試採用即是禾望變流器。

 

 

  目前,禾望電氣具備完善的變流器產品系列。包括1.5MW~3.XMW風冷雙饋變流器、3.XMW~5.XMW水冷雙饋變流器、1~12MW水冷全功率變流器等。未來隨著三電平技術的逐步成熟,禾望電氣將會主推950V/1140V低壓三電平雙饋變流器、950V/1140V低壓三電平全功率變流器、3300V中壓三電平IGCT全功率變流器等。伴隨國內風機廠海上風電風機的加快推出,禾望海上風電變流器的國內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開始與國外品牌正面交鋒。這將利好禾望的業績報表。 探索風電新模式:遠程監控和智能運維  隨著風機大功率趨勢的加速,以及海上風電的需求啟動,市場對於大功率段的變流器產品的需求已經開始快速增加。目前,陸上大基地項目招標機型功率等級一般在3MW~5MW,海上風電項目招標機型功率等級超過5MW達到8~10MW等級。大功率風電機組尤其是海上風電機組,由於單機功率大導致維護困難,故障停機會造成較大損失,所以對變流器的可靠性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陸上風場運行數據的支持和海上運行經驗的探索。  針對未來海上大功率應用,在低壓領域由於器件的特性需要多IGBT並聯應用,禾望變流器採用模塊化設計理念,通過多臺(N臺)單機變流器冗餘並聯的方式提升可用性,當其中一臺變流器故障,可以快速自動切出,剩餘N-1臺變流器繼續工作,大幅度降低變流器故障給業主造成的發電量損失。在更大功率機組和更高電壓風電機組領域,禾望變流器採用中壓IGCT技術方案,通過高可靠單管大功率器件來提升變流器的運行可靠性。  此外,近年來隨著陸上風電機組的迅猛發展及海上風電的大量裝機,風電將逐步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後的第三大常規能源。大功率併網風電機組變流器是風力發電中能量轉換的重要環節,然而風電機組長時間、頻繁和大範圍的隨機出力變化,導致其電能轉換單元持續承受劇烈的熱應力衝擊,是風電機組故障率最高的部件之一。其高運維成木問題日益凸顯,已引起Vestas、Siemens Gamesa等國際風電知名企業的廣泛關注。特別是5MW、6MW等更大功率風電機組相繼運行,其變流器運行可靠性問題可能更為突出。而發展變流器狀態監測技術,對於制定和優化變流器檢修計劃、降低風電機組變流器故障率、提高風電機組的運行可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工程價值。  據悉,變流器狀態監控技術屬於風電大數據的一個典型應用,禾望電氣一直在推進風電領域的遠程監控和智能運維。變流器通過對多層級高精度運行數據的監控,配合hopeView專家系統,實現對運行數據的自動化分析和預測,可以大大降低風場故障維護難度,減少故障維護時間。在針對海上應用的模塊化風電變流器上,採用了模塊化標準化的設計理念,從1MW~12MW全功率範圍段,採用統一的功率模塊單元,櫃內散熱系統採用單一型號風扇,配電器件採用同一標準規格,通過這些標準化設計既可以降低現場維護檢修技術難度,又方便了現場備件的儲備和管理。隨著風電智能化發展,變流器的運維系統也必將更加智能化,通過對狀態監控獲取的大數據分析,變流器智能運維系統既能橫向對比及時發現運行異常風機單元,又能縱向分析給出器件壽命預測和維護建議。

相關焦點

  • 風電裝機強勢 變流器產業火速走紅
    從累計裝機來看,華銳、金風、東汽合計佔累計裝機容量的57%,其中雙饋機組華銳和東汽佔比36%,直驅機組的金風佔比21%。因此,綁定三大廠商的變流器企業在整機改造的過程中將充當不可或缺的角色。    從存量市場來看,直驅的裝機容量10.17GW,雙饋的是34.57GW。
  • 風電迎來「好時節」 變流器市場將受益
    風電迎來「好時節」 變流器市場將受益 一、風力發電市場概況彭博新能源統計2012年中國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590萬千瓦,佔全球新增容量三分之一以上,繼續領跑市場。
  • 風機改造為風電變流器帶來契機
    風電裝機容量快速擴張,事故不斷引發變流器改造需求。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止2010 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44.73GW,相對於技術可開發量的297GW,開發率已達到15.1%。根據規劃,2015年我國風電規模將超過90GW,到2020 年將達到150GW 以上。
  • 謝長軍:「十四五」風電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在這一背景下,風電產業在「十四五」期間將如何發展,會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 風電技術日趨完善 風電變流器呈現新的發展方向
    同時,風電技術也不斷完善和深入發展,並給風電變流器帶來新的發展方向。風電變流器是風力發電機組重要的能量變換環節,其功能是將電壓頻率、幅值不穩定的電能轉換為穩定、符合電網要求的電能。在風電起步階段,我國風力發電技術基礎薄弱,風電變流器只能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直到近年來,風電發展迅猛,相關技術不斷突破,風電變流器國產化趨勢才逐步顯現。目前,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品的風電變流器已推向市場,相關生產技術日益成熟,對促進風電業發展具有突破性意義。未來隨著風電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風電變流器將會朝著電網友好型、智能型、高可靠型的方向不斷進步。
  • 永濟電機:鐵路系嫡子戰風電
    在北方的山崗上,在黃海之濱,是誰為那些悠悠旋轉的風電葉片,提供源源不斷的電機動力? 一個國產石油鑽井電機品牌,竟趕跑了長期壟斷中國市場的美國GE,又是誰有如此大的本事?永濟電機的一位技術人員說起當年這筆輝煌,自豪之情仍然溢於言表,「你若不具備這種能力,即使給你一堆圖紙,也拿不出合格的產品來。」 陪同記者深入車間的劉副廠長說:「我們對變流器核心技術的突破,在於實現了模塊的國產化。」模塊在變流器中,起到控制電機的作用,而模塊的半導體材料,是由永濟電機自主研製的,這在全國沒有第二家。
  • 風電變流器:2012年逐步實現量產
    中性條件下,全球風電變流器市場2010-2015年複合增長率為18.69%,2015-2020年複合增長率為 12.85%,2020-2030複合增長率為15.33%;中國變流器市場2010-2015年複合增長率為24.19%,2015-2020年複合增長率為11.96%,2020-2030複合增長率為14.04%。
  • 全球風電變流器2016年市場規模預測
    2011年全球風電變流器市場將近80%的營業收入來自陸地風電項目,但由於美國風能市場預期下滑以及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上述比例到2016年預計將下降到70%以下。 ims分析師jaredkearby表示:「由於2011年美國佔全球風電變流器市場約20%,因此美國ptc政策到期加強了風電產業向海上轉移的趨勢。」
  • 風機改造催生變流器行業發展契機
    東方證券風電裝機容量快速擴張,事故不斷引發變流器改造需求。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至2010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44.73GW,相對於技術可開發量的297GW,開發率已達到15.1%。根據規劃,2015年我國風電規模將超過90GW,到2020年將達到150GW以上。
  • 風電變流器未來將逐步實現量化生產
    風電變流器是風電的關鍵設備之一,其成本佔比約為7-10%。根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預測,在中性條件下,2015年全球變流器總市場容量將達到1797.5億元,2020年達到3289.8億元,2030年達到6713.7億元;2015年中國變流器總市場容量將達到449.4億元,2020年達到790.7億元,2030年達到1524.9億元;全球風電變流器市場2010-2015年複合增長率為
  • 利德華福1.5MW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變流器研製成功
    2006年7月,北京利德華福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投資成立了北京清能華福風電技術有限公司,旨在依託利德華福深厚的研發功底、先進的生產工藝以及在電力行業的成熟應用經驗,結合清華大學技術、人才領域優勢,與之合作開發1.5MW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變流器,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希望藉此打破國外企業在該領域內的壟斷,從而帶動民族工業的整體發展
  • 國電集團風電變流器項目獲重大突破
    日前,國電集團風電變流器項目取得重大進展。由國電集團所屬公司獨立生產且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5MW雙饋型風電機組變流器於4月19日在吉林省白城市富裕風電廠成功併網發電運行。這也是國內首臺國產1.5MW雙饋型變流器在商業化機組上的全功率運行。截至5月8號,該機組已經發電21萬千瓦時,連續運行已超過400小時,設備運行狀態良好。
  • 我國風電變流器明年逐步實現批量生產
    變流器是風電的關鍵設備之一,其成本佔比約為7-10%。根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的預測,在中性條件下,2015年全球風機累計裝機量將達到460364MW,2020年達到832251MW,2030年達到 1777550MW。
  • 變流器和逆變器的區別
    變流器和逆變器的區別   逆變器(inverter)是把直流電能(電池、蓄電瓶)轉變成交流電(一般為220v50HZ正弦或方波)。   簡單地說,逆變器就是一種將低壓(12或24伏或48伏)直流電轉變為220伏交流電的電子設備。因為我們通常是將220伏交流電整流變成直流電來使用,而逆變器的作用與此相反,因此而得名。我們處在一個「移動」的時代,移動辦公,移動通訊,移動休閒和娛樂。
  • 我國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變流器研製成功
    近日,由北京利德華福公司投資成立的北京清能華福風電技術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的合作項目--1.5MW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變流器研製成功,並一次性通過了蘭州電機廠地面滿載試驗。利德華福是中國高壓變頻器領域內的領航企業,一直從事節能、環保、再生能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工作。
  • 陽光電源風電變流器完成超高海拔測試
    陽光電源風電變流器完成超高海拔測試 近日,陽光電源風電變流器完成了6000米超高海拔測試,為超高海拔的風場應用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該機型將應用於西藏地區超高海拔風場。
  • 海得控制:風電變流器技術成熟 存在巨大空間
    會議交流情況主要集中在公司風電變流器業務及核電業務,交流情況如下:  評論:  問:風電變流器技術水平與國內外競爭者的比較?公司認為風電變流器產品競爭力在哪個方面?低壓穿越認證作為公司產品的亮點,在競爭中是否會有實質作用?  答:公司風電變流器是一款高質量的產品。公司認為未來風電變流器產品競爭力的主要體現是:質量和成本。
  •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風電變流器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日前,國電集團風電變流器項目取得重大進展。由國電集團所屬公司獨立生產且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5MW雙饋型風電機組變流器於4月19日在吉林省白城市富裕風電廠成功併網發電運行。這也是國內首臺國產1.5MW雙饋型變流器在商業化機組上的全功率運行。截至5月8號,該機組已經發電21萬千瓦時,連續運行已超過400小時,設備運行狀態良好。
  • 陽光電源風電變流器完成6000米超高海拔測試
    近日,陽光電源風電變流器完成了6000米超高海拔測試,為超高海拔的風場應用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該機型將應用於西藏地區超高海拔風場。   此次測試是陽光電源雙饋變流器首次在6000米超高海拔氣壓、高環溫的超惡劣環境下運行,完成了溫升、耐壓、衝擊電壓等一系列電氣性能測試,測試結果滿足超高海拔環境風力發電應用需求,充分驗證了公司風電變流器優越的電氣性能,體現了公司對超高海拔風力發電系統及風電變流器應用技術的深刻理解。
  • 國產風電變流器廠家提供PROFIBUS通訊解決方案
    在風電領域中,主控系統被稱為風電系統的大腦,他的穩定性和反應速度直接影響到發電效果.目前,市場上主控系統採用PROFIBUS通訊的較多,例如倍福的主控系統.這樣,對國內的變流器廠家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