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鎮街上粉塵非常嚴重,當地不少居民養成了出門戴口罩的習慣。
堰塘裡的水已渾濁不清,不少村民還要拿它炒菜做飯。
陳萬福在自家魚塘前拿著「證據」,相片中不少魚已死亡。
長江商報消息 隨縣採石產業致環境嚴重破壞
■本報特派記者 李璟 發自隨縣
「最怕下雨,有時又天天盼著下雨。」村民老柴的心裡十分矛盾。
隨縣,這個被稱為「新中國最年輕的縣」,近年來經濟發展得很快,2012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4.72億元,2013年力爭突破270億元,成為湖北省「跑」得最快的縣,其中當地石材產業功不可沒。
隨縣石材資源以品種多、量大、品質優、成材率高,花崗巖礦在全國石材行業享有盛譽。然而,石材企業在為當地經濟帶來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老柴是隨縣萬和鎮青苔村村民,「附近開山採石,雨天山上石渣往下掉,石粉流進稻田裡,造成減產。但是下雨又能緩解乾旱,改善石材廠粉塵帶來的空氣汙染。」
當地的環境真如老柴形容的那樣嗎?近日,長江商報記者走進萬和鎮青苔村,對當地環境狀況進行了調查。
1
青苔村種出的菜,沒有人願意買
走近青苔村,長江商報記者坐的車被堵在了集市上,這倒不是因為趕集的人太多,而是絡繹不絕的大型貨車,將本來不寬的馬路堵得水洩不通。
「都是山上來的運石車。」一位商戶老闆說,這些大型貨車忙忙碌碌,共同的目標都是運送石材。
記者越靠近村莊,發現過往車輛帶起的沙塵越發厚重,沿路不少行人都戴著口罩。走進青苔村一組,記者隨處可見一個個水呈薑黃色的堰塘,以及周邊鋪滿乳白色灰塵的植物。一邊山坡上採石加工廠傳來轟隆隆巨響,走進屋裡也能聽到。
「這是離得最遠的地方,再往上遊走,更可怕。」一位村民用樹枝在堰塘水中攪了攪,一股股奶白色的沉澱物迅速翻出水面。他說,村裡不打井,家家戶戶都是吃這些水,就在塘邊洗衣服洗菜。水質如今成了這樣,家裡條件好的偶爾會買純淨水吃,但是一些老人仍然堅持用堰塘的水,「到鎮上賣菜,說是青苔村來的,都沒有人買。」
「採石場來了,我們其實很歡迎。」村民坦承,政府引進採石場後,村裡將山林、農田和堰塘租出去,每畝可得幾萬塊錢,再加上進採石場打工,每家每戶收入都翻了番,但是都沒想到採石對環境和生活影響會如此大。
儘管目前村裡沒有人因汙染引發健康問題,但大家都明白,塵肺病、吃髒水帶來的危害,並不是短期內可以呈現的。「就算不為我們自己,孩子們怎麼辦?這種斷子絕孫的錢,我們不要也罷。」
不止青苔村,萬和鎮其他幾個靠山的村子,以及山另一邊的吳山鎮,都有相同的遭遇。村民們說,受直接影響的至少上千戶。得知有記者來採訪,吳山鎮幾個村民自發趕到青苔村,極力邀請記者去看看,「我們的汙染問題,絕不比萬和鎮小」。
2
用「牛奶」種莊稼,稻田嚴重減產
今年秋收,稻田的產量讓48歲的老柴一度愁眉不展。
老柴家的田就在村口一處堰塘田壟相隔,政府徵收了部分土地,他留了一畝種水稻。
記者看到,堰塘的水像泥漿一樣泛白,被一座小山坡圍住。山坡上有一家石材加工廠,不時有翻鬥車開到坡頂,朝山坡的另一邊傾倒廢棄的石渣。
老柴說,這家廠去年才開,倒渣的地方是採石場租的,專門用來處理汙水。儘管汙水並沒有直接排到堰塘,但是通過地下水滲透,不僅汙染了這邊的堰塘,還波及了老柴的田。
「最怕下雨。」老柴說,一到下雨天,山上的石渣譁譁地往下掉,人根本不敢靠近。雨下大了,堰塘的水漫過田壟流進田裡,稻田裡的水白汪汪一片像牛奶,插秧的人出來後,腳脖子上塗了一層石粉。
灌溉用的水來自山上一個水庫,但老柴說因為修葺,一個月只能放三次水。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他只好將田壟邊的水渠挖開,用隔壁堰塘的水灌溉。「地下水早滲過來了,也沒法子講究太多,減產在預料之中。」
老柴說,他的田每年產量應該在1200斤左右,但是今年只有800斤,石材廠最終補償了他500斤,但他覺得長期這樣下去,田地就不能種了。
「有時又天天盼著下雨。」老柴十分矛盾,因為種田怕乾旱,如今又有加工廠揚起的粉塵,一旦颳起風,屋裡老人孩子受不了,下雨後空氣品質稍微改善,人明顯舒服多了,但看著堰塘他又發了愁:「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希望政府給我們想個法子。」
3
30畝魚塘絕收,水質檢測仍正常
2001年,陳萬福投入20多萬元,承包了一個堰塘用來養魚。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佔地30多畝的魚塘已經有了1.5萬斤魚和幾百隻鴨和鵝,每年可以給全家人帶來十幾萬元的收入。
幾年前,石材廠如雨後春筍般圍著陳家魚塘一家一家辦起。和多數村民一樣,隨著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陳萬福也向廠商提出抗議,但由於並無直接影響,石材廠拒絕了他提的全部要求。
今年初,緊挨著魚塘邊又開了一家石材廠。和老柴家稻田一樣,儘管排出的汙水沒有直接排進魚塘,但是因地下水滲透,魚塘的水一天天開始泛白。今年夏天,陳萬福先後多次到找隨州市和隨縣環保部門投訴,最終不了了之,只好陸續將鴨子和鵝都賣掉了。
然而9月7日,一場大雨過後,魚塘出現大量死魚,打上岸後有一萬多斤,陳萬福心痛不已。幾天後,在他的極力要求下,隨縣環保局來人對魚塘拍照調查,並找石材廠協商。之後魚塘仍不斷出現死魚,賠償事宜卻沒有下文。拿著剛承包時拍下的魚塘照片,陳萬福十分難受。他說,以前水清得可以看見魚,現在魚基本死光了,這個塘徹底廢了。
隨縣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水質水樣檢測報告顯示,魚塘水各項指標全部正常,只有固體懸浮物濃度超標,即水富營養化,並非汙染。而調查顯示,死魚原因可能是陳萬福投放魚飼料出現問題,根據責任劃分,他應該向漁業部門投訴。
對於這個答覆,陳萬福十分疑惑:「水都那個顏色了,還說沒有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