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將至,生出新葉落盡了花的它,好奇怪的植物。叫什麼名字?
第一次看到這種花,是在南京。在此之前,我從來沒見過。當時揚州沒有引進。我回來後專門去揚州公園等地尋找過。因為這個原因,我深深記住了這種花,卻對花的名字存有疑問。這個問號,放在心裡好幾年。直到揚州有了該花,才算解了惑。
翻卷像龍爪
應該是零三年還是零四年,我與南京的朋友一起,漫步在中山陵景區。那邊的懸鈴木遮天蔽日,大草坪賞心悅目,是都市裡難得的好地方。忽然,在一棵樹下看到一種奇怪的紅花。花兒紅得像火一樣。每一朵花都盛開在高高的光潔的杆子頂端。神奇的是,花瓣反卷著如同傳說中的龍爪,整株花只有花和杆,一片葉子都沒有。
我在腦海裡仔細地搜尋,一點相關的記憶都沒有。我肯定沒見過。轉過臉,我問了同行的朋友,他猶豫了一下說,石蒜花。這麼好看的花,這麼土土的名字?疑問就這樣深存於心了。途中再一次看到「石蒜花」,我停下腳步細看,真有幾分像大蒜頭。名字土歸土,不奇怪了。中國的瓷器陶器中,都有「蒜頭瓶」造型存在。說明「蒜」很重要。
後來,在揚州的茱萸灣公園,我看到了大片的石蒜花。有紅色,還有黃色的。無論什麼顏色,共同的特點都是豔麗。豔麗得甚至有幾分妖氣。當然,也看到過它頹敗的樣子,蔫嗒嗒地在杆子的頂端趴著,一點生氣也沒有,與盛開時的嬌豔全然不同。偶爾冒出一個念頭,此花長了什麼樣的葉子?
再後來,揚州很多公園的秋天,都有石蒜花綻放。網上有朋友稱呼為螃蟹花,一個與石蒜一樣土氣的名字。細看看,外形與螃蟹確有幾分相像,尤其紅色的,猶如蒸熟的螃蟹一般。石蒜、螃蟹花,這兩個土裡吧唧的命名,很可能不是學名,而是民間因其長相起的小名。
這麼好看的花,名字不止一個。我沒想到,石蒜卻是最專業的稱呼。此花
屬於「石蒜科石蒜屬植物,東亞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冬賞其葉,秋賞其花。是優良宿根草本花卉。」搜到這些名詞,足夠了。開花時節不見葉,花兒凋盡葉叢生。石蒜最大的特點!
花開不見葉
螃蟹花,就是石蒜。石蒜的花,有人稱為「無情無義」花。為什麼?它先開花後長葉。它冬天不落葉,夏天葉落後休眠。花和葉子永不見面。過去,人們將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時段,這是它彼岸花名字的來歷。
石蒜有了彼岸花的別名。石蒜的葉子什麼樣?「葉狹帶狀,長約15釐米,寬約0.5釐米,頂端鈍,深綠色,中間有粉綠色帶。」縱然描述道這個程度,我去公園,還是沒能認出沒有花的石蒜,更不要說賞葉了。看來,石蒜的葉子還是太平凡,比起花兒的鮮亮,黯淡了太多。
彼岸花,日本的花語是「悲傷的回憶」。韓國花語叫「相互思念」。在我們國家,則表現為「優美純潔」的明義之外,隱含了「分離、傷心和不吉」另一層意思。這麼好看的花,花語竟都有憂傷隱藏其中……是花兒有太多的性格,還是人的情感過於豐富?
除了眾多花語,彼岸花還有另類的傳說:彼岸花只開放在黃泉,開在冥界三途的河邊,是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鋪滿通向地獄的路。她只有花沒有葉,是冥界唯一的花。
孤獨地開
彼岸花的香味很有魔力,能喚起已故者生前的記憶。黃泉路上大量開放的彼岸花,遠看就像鮮血鋪成的地毯,被比喻為「火照之路」。這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當靈魂渡過忘川,一碗夢婆湯後,生前種種盡數忘卻。一切過往恩怨情仇,全部留在彼岸。往生者踏著彼岸花的指引,走向幽冥之處。這是傳說中彼岸花名字的來歷。
彼岸花又叫曼珠沙華。傳說中,曼珠是負責管花的花仙,猶如《紅樓夢》中的警幻仙子一般。沙華負責掌管葉,被稱為葉仙。彼岸花千年開花,千年長葉。花仙葉仙卻從無見面機會。千年復千年的相守,兩個仙子卻從沒見過!這樣的遺憾,何其痛哉!
民間,彼岸花有一個更加讓人膽戰心驚的名字:生死不相見!想見不能相見。徒然無奈無力,造化弄人何至於此!
彼岸花,為什麼你的花語,令人憂傷纏綿;你的傳說,讓人傷感傷心。因為啊,彼岸花開時,與古人上墳的日子差不多。緬懷、憑弔、思念等等,由此而來。
期待千年後的相見
中秋節前,公園裡、河岸邊,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它們從黃泉路上開到了人世間嗎?它們是不是將鬼界的幽怨帶到了人間?是不是傳遞著什麼信息?
這兩年,我在拒絕彼岸花,不想看了它觸景生情。但是,即便不看,它們絢爛至極的色彩,閉著眼睛都能看到。彼岸花,以咄咄逼人的顏色和哀傷的傳說故事,奇妙地出現同一種植物身上,好像沒有第二種吧。
索性,還是叫它石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