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老大意外捕獲1000多斤野生大黃魚,正宗嗎?專家買4條去測基因

2020-12-04 瀟湘晨報

兩邊耳朵上都夾著香菸,水產老闆林傑有些忙碌。門市部擠滿了人,很多都是聞訊而來,搶購野生大黃魚的。

林傑笑呵呵招呼客人,不時進到冷庫,把一條條金燦燦的大黃魚捧到電子秤上。老闆娘則忙著在本子上記錄,某條魚重量多少,購買人是誰。價格是不會寫上去的,因為每條魚價格都不一樣,算是一個"秘密"。

寧波奉化桐照村,有"中國第一漁村"之稱。

五天前,當地兩組雙拖漁船在東海"意外"捕獲 1000 多斤野生大黃魚,整個漁村都沸騰了。前天,第一組漁船帶著 36 箱野生大黃魚回到碼頭,甚至有人放起煙花慶祝。第二組漁船則帶著 20 多箱野生大黃魚於次日中午回村。

以往,出海漁船的漁獲都由專門的漁運船轉運回港。考慮到大黃魚太珍貴,二次搬運會造成損傷,這兩批大黃魚都由漁船"親自"運回。

第一批 36 箱大黃魚,就由水產商林傑代理銷售。

一次性捕獲這麼多野生大黃魚,在近幾十年是件稀罕事。要知道在往年,一條漁船出海,能捕到三五條就值得慶祝一番了。

於是,難免有人會產生疑惑,今年怎麼會"突然"出現這麼多大黃魚?會不會是從養殖箱裡逃出去的?還是這些年持續的休漁和放流,東海漁業資源正在慢慢復甦?

昨天(11 月 30 日)下午,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陪同浙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的陶震老師,開車來到桐照村。陶老師此行的任務,是買幾條珍貴的東海大黃魚,帶回學校解剖,並進行分子生物學等層面的檢測,為這些大黃魚驗明正身。

它們到底野不野?

一網下去捕到這麼多大黃魚

上次還是 30 多年前

當桐照村的漁船在外海兩網撈起上千斤東海野生大黃魚時,興奮的船老大忍不住第一時間發了朋友圈。消息迅速在整個寧波水產界刷屏。網友紛紛留言:"船老大運氣真是太好了,一網撈上一船黃金。"

在寧波、舟山從事多年水產生意的俞先生告訴小時記者,這種情況幾十年沒出現了,上一次一網下去捕撈這麼多野生大黃魚,至少要追溯到上世紀 80 年代。

今年 6 月,小時新聞曾以《200 萬尾魚苗正在野化訓練,天價野生大黃魚能重回百姓餐桌嗎》為題報導了浙江海洋大學科研項目團隊開展東海野生大黃魚資源修復工程一事。

該項目為浙江省於 2019 年推出的農業領域兩個重點研發計劃之一,旨在通過智能化高端裝備與技術的融合創新,首創岱衢洋大黃魚野外訓練與種源輸出的新型棲息地,構建大黃魚棲息地、水域環境和生物高效監測與預警技術,開發晶片植入標誌放流裝備技術,研發基因檢測和生化學檢測評估等"卡脖子"技術,有效重建並恢復浙江舟山海域大黃魚自然資源。爭取用三年時間,將東海大黃魚資源恢復到 1000 噸。

報導也回顧了東海大黃魚由四大經濟魚類逐漸走向資源枯竭的歷史。經過多年集中捕撈,尤其是在 1974 年初春,在越冬產卵期對外海中央漁場的一次大肆集中圍捕後,東海野生大黃魚資源一蹶不振,慢慢銷聲匿跡。

近年來,寧波、舟山的漁業部門高度重視東海漁業的資源修復,每年增殖放流大黃魚魚苗上千萬尾。而這些魚苗,都是從海上捕撈的零星野生大黃魚繁殖的後代。

在這一背景下,當浙江海洋大學的科研團隊有關負責人看到昨日錢江晚報頭版的報導後,立即給小時新聞記者打來電話,想聯繫桐照村的漁老闆買魚。

這批大黃魚已基本售出

越重的越貴

純正的野生東海大黃魚,相信很多真正的吃貨也沒有見過。因為近幾十年裡,這種魚實在太稀少了。漁民出海偶爾捕獲幾條,也會立即被熟客訂下買走。

昨天下午一點,在林傑的門市部冷庫裡,工人們忙個不停,36 箱野生大黃魚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僅剩下幾箱,留給了電話預約的客人。

剩下的這些大黃魚,大的在兩斤左右,小的七八兩一條。從冰塊裡拿出來,仍然金燦燦的,透骨新鮮。

陶震挑選了四條稍微小一點的——畢竟是拿來做科研的,個頭大小並無多少影響一一過秤,重量分別為 7 兩 6、6 兩、8 兩 8、還有一條剛好一斤。

"把零頭抹掉吧!"林老闆聽說我們是買來做研究的,非常爽氣,總價 1350 元只收了 1000 元。

購買來做研究的大黃魚,挑了個頭小一些的,價格更便宜。

林傑說,野生的東海大黃魚,個頭越大價格越高,像這四條魚,一斤重的每斤 650 元,一斤以下的每斤三四百元。超過一斤重的,每斤則需要八百到上千元。超過 2 斤的,則接近 2000 元一斤。

來自寧波奉化區的餐飲老闆馮再亨,帶著寧波的兩位朋友趕過來買魚。其中一位買了 40 多條,一共花了 8 萬元,另一位也買了 5 萬元的魚。

馮再亨自己只買了兩條一斤多重的,一共花了 2140 元。

"我是買回去自己吃的。"馮再亨說,這是正宗的野生大黃魚,即使是從網箱裡逃出去的,至少也在海上生活了七八年時間,也算是完全野化了。

林傑對馮再亨的說法表示認同。他拿出一大一小兩條魚來做比較,按照比例,大魚的尾巴明顯要比小魚的粗一些,胸鰭和背鰭也是。這幾個地方,是當地漁民區分野生和養殖的主要標準。

林傑說,這說明這條兩斤以上的大黃魚,有一定可能性是從養殖網箱裡逃出來的。

這批大黃魚

會是從網箱中逃出去的嗎

捕獲這批大黃魚的海域,在 165 漁區。

林傑的合伙人,也是漁船的股東之一鄔盛指著牆上的一張"中日、中韓漁業協定水域示意圖"給小時新聞記者看。這個漁區位於東經 124 度,北緯 32 度區域,漁船從桐照碼頭開過去要 22 個小時左右。從地圖上來看,165 漁區在剛好在長江口漁區管理區以東,上方是韓國漁區,再東面是日本漁區。

"這片海域中日韓三國的漁船都可以在此捕撈。"鄔盛說道。

"這片公海的大黃魚很少,最近 30 多年還沒有捕撈到過這麼多的大黃魚的記錄。"鄔盛說,小時候他爺爺出海,能夠捕到很多野生大黃魚。在他記憶中,最大的甚至有 20 多斤重。

這個重量的野生大黃魚,如果放在現在,肯定會賣出天價。

"目前野生大黃魚進入越冬期,這些魚很可能受到環境的影響,從深水區上來越冬,然後碰巧被網到了。"林傑說。如果這批大黃魚是從養殖網箱裡逃出來的,有可能是舟山那邊的養殖場,也可能是從福建的漁區遊過來的。

如何為大黃魚驗明正身?

專家要做基因測序

假設兩斤以上的大黃魚是從網箱逃出來的話,偏小一些的大黃魚可能就是它們的直系後代。陶震老師認為,對於林傑以及桐照當地漁民的說法,目前還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來證明。

陶震博士是浙江海洋大學東海野生大黃魚資源工程科研團隊的成員,主要在實驗室從事生物分子學方面的研究。

當天傍晚,陶博士把四條買來的野生大黃魚帶回學校實驗室,並和團隊成員一起,對這四條魚進行體型數據測量並登記後,將它們一一解剖。他們用手術刀將魚的肌肉切片,用於進一步的實驗室分析測試。另外,還取下了魚的內臟,將由學校的另一個科研組進行內含物的檢測。剩下的標本將存入零下 80 攝氏度的冰箱進行保存,後續還會進行更多的研究。

"這些肌肉切片,除了對細胞裡的線粒體(擁有自身的遺傳物質和遺傳體系)進行基因序列分析以外,還會對肌肉本身的脂類和脂肪酸含量進行檢測。"陶震說,不過這些檢測結果需要一段時間,沒這麼快出來。

"我們同時也收集了其他的幾條野生大黃魚樣品,正好可以進行比較分析。"陶震說,

10 年前,浙江海洋大學就對野生大黃魚做過全基因測序,最近的這些數據可以與此前的數據進行比對,由此推斷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親緣關係。

野生和養殖的特徵區分

越來越不明顯?

據了解,東海野生大黃魚歷史上的產卵地,多在舟山岱山島和衢山島之間,因此學界從種族上將之命名為岱衢族大黃魚。

近年來,舟山、寧波等地發展大黃魚養殖業,取種都是正宗的岱衢族野生大黃魚。

然而,由於網箱養殖的環境因素,養殖大黃魚從體型和吃起來的口感上與純野生大黃魚肯定不一樣。小時記者採訪了當地的一些水產老闆,其說法一般歸為以下幾點:養殖的魚食物豐盛,體型更肥(特別是肚子更鼓),尾巴也要短一些,魚鰭也更短小,鱗片更粗糙。這是都比較好理解的,畢竟在大海裡的野生黃魚,其環境決定了其尾鰭、背鰭和胸鰭更長,鱗片也更細密整齊,這樣遊得更快,利於逃避天敵和捕食。

另外,兩種魚的頭部、魚唇、脊椎、內臟等的形狀,包括吃起來的口感等都有較大區別。譬如,野生大黃魚的肉吃起來有很強的粘性,肌肉節明顯,是甜甜的蒜瓣肉,而養殖的可能會帶著一點腥味。

野生大黃魚的流線形體形明顯要"漂亮"一些。

對此,浙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副院長、教授宋偉華表示,民間的說法是可以作為區分兩種魚的參考,但並不是絕對的。譬如,老百姓說野生大黃魚的嘴唇是紅的,但不代表嘴唇白一點,就一定是養殖的。"這個需要綜合判斷。"他說。

小時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深水養殖技術的發展,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高仿真野生大黃魚",其精品禮盒價也超過了 500 元每斤。由此可見,隨著時代發展,野生與養殖之間的分界線不再那麼明顯。

正如來自奉化的餐飲老闆馮再亨所說,目前大海的環境也不比以前了,船太多,柴油汙染、塑料垃圾和啤酒瓶、飲料瓶到處都是,即便是完全野生的,它的特徵也會發生變化。

"我外公就是桐照漁村的老漁民,他年輕時出海捕撈到的大黃魚,體型是非常修長的。現在的大黃魚,哪怕是野生的,也根本沒法比。"馮再亨說。

來源:錢江晚報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寧波漁民捕獲的1000多斤大黃魚到底"野"不"野"?專家要做基因測序
    五天前,當地兩組雙拖漁船在東海「意外」捕獲1000多斤野生大黃魚,整個漁村都沸騰了。2斤出頭的近2000元一條 奉化蓴湖漁民一網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 以往,出海漁船的漁獲都由專門的漁運船轉運回港。考慮到大黃魚太珍貴,二次搬運會造成損傷,這兩批大黃魚都由漁船「親自」運回。 第一批36箱大黃魚,就由水產商林傑代理銷售。
  • 寧波漁民捕獲的1000多斤大黃魚到底「野」不「野」?專家要做基因測序
    五天前,當地兩組雙拖漁船在東海「意外」捕獲1000多斤野生大黃魚,整個漁村都沸騰了。前天,第一組漁船帶著36箱野生大黃魚回到碼頭,甚至有人放起煙花慶祝。第二組漁船則帶著20多箱野生大黃魚於次日中午回村。相關新聞:以往,出海漁船的漁獲都由專門的漁運船轉運回港。
  • 舟山又捕獲5.2斤野生大黃魚? 專家:完全野生的已近乎絕跡
    「舟山又捕獲野生大黃魚,最大的5.2斤!」網友@閒雲戰鶴在12月22日微博上爆料說。  野生大黃魚,價比「黃金」。  去年9月26日,寧波一條9.8斤重的大黃魚賣出14.8萬元,一輛轎車的價格;  今年9月,上海「西郊5號」一張天價菜單火爆全國,菜品上價格最高的就是一條野生大黃魚,7.4斤,總價格11.6920萬元。
  • 寧波奉化漁民捕獲野生大黃魚1500斤!
    今天上午6點,在東海159海域傳來喜訊,浙奉漁15009—15010和浙奉漁12015—12016兩組雙拖外海漁船捕獲大批野生大黃魚,每一條重2至4斤,共計50箱,1500多斤。按照市場價每斤600元計算,總價值近百萬。據船老大介紹:昨天夜裡放下漁網,早上六點起網,漁網上船後,發現帶魚群中有很多金黃閃閃的大黃魚,船上的漁民都喜極而泣。經過裝箱,共有30箱,800餘斤。
  • 零售價1000多元一斤!浙江800多斤野生大黃魚...
    都市快報訊 兩網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總價值近百萬元!11月27日早上6點,從東海傳來喜訊,奉化一位船老闆兩組雙拖外海漁船捕獲大批野生大黃魚。(此前報導《罕見!浙江寧波漁民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每條重2到4斤!價值近百萬!》)
  • 零售價1000多元一斤的野生大黃魚,在東海捕獲了1500多斤
    近日,新聞資訊報到了寧波奉化一漁船兩網捕獲了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的消息在海鮮市場傳得家喻戶曉,沸沸揚揚。對於愛吃海鮮的我來說也是口水直流,野生大黃魚畢竟是物以稀為貴,稀缺的很,價格也是天價。何況這批野生大黃魚條條都是重2-4斤,一條魚的價錢也不是一般吃貨能夠消費得起的,也只能在一片羨慕中望魚想想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資源枯竭,野生大黃魚已經是一魚難求了。之前有報導說寧波一條重9.8斤的大黃魚賣出了14.8萬,簡直是一輛車的價格就這樣給吃了。真是有錢人的生活我們羨慕啊。
  • 浙江寧波漁民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每條重2到4斤!價值近...
    都市快報訊 昨天上午6點,在東海159海域傳來喜訊,浙奉漁15009—15010和浙奉漁12015—12016兩組雙拖外海漁船捕獲大批野生大黃魚,每一條重2至4斤,共計達50餘箱,1500多斤,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每斤600元計算,總價值近百萬。
  • 寧波漁民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每條重2到4斤,價值近百萬
    昨天上午6點,在東海159海域傳來喜訊,浙奉漁15009—15010和浙奉漁12015—12016兩組雙拖外海漁船捕獲大批野生大黃魚,每一條重2至4斤,共計達50餘箱,1500多斤,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每斤600元計算,總價值近百萬。
  • 寧波漁民意外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 粗略估算價值上百萬元
    原來,三天前(11月27日)上午,蓴湖街道的兩組雙拖漁船在海上意外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每條重二到四斤,按目前每斤600元的市場價,這批貨價值百萬元,堪稱是一船黃金啊。有資深圈內人士稱,上次一網捕這麼多,得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 寧波漁民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 價值上百萬元
    三天前,寧波奉化區蓴湖的兩組雙拖漁船在海上意外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每條重兩到四斤,按目前每斤600元的市場價,這批東海「土豪金」價格超過百萬。  今天中午12點半,記者來到中國第一漁村——桐照村碼頭,此時的碼頭很是安靜,在碼頭邊,十餘位搬運工已經做好準備,迎接這批野生大黃魚的到來。
  • 奉化漁民一網捕獲1500斤野生大黃魚 估值百萬
    奉化漁民一網捕獲1500斤野生大黃魚 估值百萬 2020-11-27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浙江漁民捕獲的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上岸了!價格將近千元一斤……
    前幾日,很多媒體報導了奉化蓴湖漁民捕獲1500多斤、價值近百萬元野生大黃魚的事令很多台州市民興奮異常正宗東海野生大黃魚,胸鰭特別長人群中,最忙碌的是漁商林傑。這條大魚接近4斤重在現場,好幾個村民仔細挑魚、買魚。
  • 奉化漁民一網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
    12月1日,央視財經頻道《正點財經》《天下財經》和農業農村頻道《中國三農報導》欄目先後報導了近日在東海漁場,奉化的兩組雙拖漁船一網下去捕獲了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海洋生態資源有了恢復跡象。最近東海漁場傳來好消息,11月27日,浙江奉化的兩組雙拖漁船一網下去捕獲了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總價值近百萬元。漁船主:這麼大魚,這麼。多,幾十年遇到一次,我船也幹了幾十年了,20年差不多,第一次捕到這麼多黃魚。平時一網裡有一箱兩箱,少的話一條兩條。漁船停穩後,一箱箱裝滿東海野生大黃魚的魚箱從船艙經過滑板,再由工人們搬上碼頭。
  • 30多年未見的野生大黃魚群,是迴光返照,還是生機一線?
    咱先不去談這一千多斤的大黃魚到底是不是野生的,快過年了,送禮的季節又到了,有這方面需求的人肯定給高興壞了。野生大黃魚,特別是大規格的野生大黃魚,基本是有價無市的狀態,別看很多做海鮮生意的朋友圈裡大把的野生大黃魚資源,其實很多都是炒冷飯,或者一條魚被賣了N次,還有就是用高端的養殖貨充野生魚的情況。
  • 寧波漁船捕獲36箱野生大黃魚,價值百萬!
    11月27日上午,寧波奉化區蓴湖的兩組雙拖漁船在海上意外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每條重兩到四斤,按目前每斤600元的市場價,這批東海「土豪金」價格超過百萬。昨天中午12點半,記者來到中國第一漁村——桐照村碼頭,此時的碼頭很是安靜,在碼頭邊,十餘位搬運工已經準好準備,迎接這批野生大黃魚的到來。約10分鐘後,運載著36箱野生大黃魚(約1000斤)的12015—12016號漁船從海上回來了。碼頭上等候的人群沸騰了。
  • 抓到皇帶魚那位船老大 又捕到兩條野生大黃魚
    船老大捕撈到兩條野生大黃魚後,全程用冰層層包裹保鮮,24小時後運抵岸邊,被魚販以9750元的價格買走。不得不說,寧波象山石浦船老大劉宗平的運氣不錯。出海捕魚40多年的他,12月6日第一次捕到一條兩米多長、20多斤重的皇帶魚,12月9日,他又在東海上捕到兩條金燦燦的野生大黃魚。每條都超過1公斤,加起來有6.5斤。這麼大的野生大黃魚,相當少見。從年產10萬餘噸到一魚難求江浙一帶的海邊人,對於野生大黃魚都不陌生,原先舟山群島海域就是大黃魚的主產地之一。
  • 寧波兩漁船捕獲八百斤野生大黃魚,漁民稱20多年第一次
    「800斤,我打魚20多年第一次撈到這麼多的大黃魚。」11月30日,寧波奉化區漁民林漢達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27日清晨,他所在的「浙奉漁12015」船與同組的「浙奉漁12016」船在東海159海域捕獲約800斤野生大黃魚。20海裡外,另兩艘奉化漁船也撈起700多斤野生大黃魚。為避免損耗,兩艘漁船提前返港,29日中午抵達桐照碼頭。「按目前的市價,這批魚的價值在80萬到100萬元,800多斤大黃魚今天下午已被全部預定。」
  • 漁民捕獲66釐米長5斤重野生大黃魚
    3月25日上午,在舟山的海鮮市場上就冒出了一條「土豪金」——超大野生大黃魚。當天上午十點,位於普陀東河市場附近的這家海鮮門市店已經圍滿了市民,目光的焦點都對準了箱子裡的三條野生大黃魚,最大的這條用捲尺測量長達66釐米,稱重後顯示為2.66公斤,引得圍觀者紛紛驚呼。
  • 浙江漁民捕獲一條6斤大黃魚,1萬1斤被上海遊客買走,太有錢了吧!
    (大黃魚拼盤)一、浙江寧波漁民捕獲一條6斤野生大黃魚。近日,一位浙江寧波的漁民和往常一樣,在周邊的海域實施下網捕魚,雖然網網都有魚,但經濟價值不大。二、野生大黃魚上岸就被搶購。象山漁民大哥抓到這條野生大黃魚,經過稱重有6斤多,所以他知道這條魚一定能賣上一個好價錢。
  • 價值近百萬的野生大黃魚到港啦!2斤出頭的近2000元一條
    中國寧波網記者 餘建文 通訊員 王林威 文/攝27日中國寧波網刊發的奉化蓴湖漁民捕獲1500多斤、價值近百萬元野生大黃魚報導,令很多寧波市民興奮異常(詳情請看:《奉化蓴湖漁民一網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